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旧站>> 新闻之窗>> 教育新闻 >> 内容

遵循规律,建设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遵循规律,建设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罗伟其

 

     [摘 要]  经过2001年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基本建立起来。但现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还没有全面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还没有完全适应教育普及化发展需求,还没有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创新人才的新要求。建设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必须遵循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确立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科学理念;必须注重策略,加强协同攻关,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科学化建设。

     [关键词]  遵循规律;课程设计和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作者介绍]  罗伟其,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教授、博士(广州  510080)

 

    建设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作用。经过2001年以来的改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还没有充分回归教育本质,还没有充分体现遵循规律、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过程中,这个重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要下决心加快解决。

    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2001年,我国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轮改革,调整了课程设置的整体结构,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完善了课程门类,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基本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仍然存在制约国民素质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

    (一)现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没有全面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课程设计和实施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在小学低年级主要侧重左脑功能开发,有利于右脑发展的音乐、美术、体育和实践活动等课程比重不够,课时较少。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对理化生、政史地等课程,主要采取知识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法,强调前人的结论,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体验和感知能力等右脑功能的开发培养;教学行为是反复演练、机械重复,抑制了儿童少年的童真、趣味、好动等天性,造成学生左脑长期超负荷运行而右脑处于半休眠状态,循规蹈矩、思维趋同、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情况普遍出现。

    课程设计和实施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一是课程的选择性不够。义务教育可以强调基本课程的相对统一,确保国民基本素质教育,但高中阶段教育的现状仍然是必修课程过多,没有充分地体现高中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二是选修课程严重缺席。许多学校没有按要求充分开设选修课,学生的兴趣特长得不到充分挖掘、培养和发挥。三是校本课程基本空白。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 级课程管理,但现实是一方面许多学校没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课程计划的统一以及国家课程门类多、容量大,地方、学校开发课程的空间实际上很小,这样就出现了 “千校一面”和学校没有特色、学生没有个性特长的状况,国家三 级课程体系未能有效实现。

    课程设计和实施“超前”和“过度”。一是课程的容量和难度没有充分按照儿童少年认知发展以及心智成熟的过程进行设计。如中小学数学教材普遍反映仍然偏难,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课业负担过重。二是不同学段课程结构没有充分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综合与分科并行,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但实际上这些课程设计的初衷没有落到实处。三是课程实施过程不断扩充内容、加大难度,甚至提前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对低年级教授高年级的内容。相当一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以学生学业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迫使竞争时段提前、竞争重心下移、竞争压力加剧,学生苦读苦练书本知识,休息时间、体育锻炼时间、社会实践时间被挤占。在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对学生超前教育、过度教育,不留自由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低龄阶段就进入激烈竞争的行列,造成普遍性的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个性压抑、视野狭窄、价值观模糊和摇摆不定,直接导致学生的素质不可能全面发展、能力不可能全面提升,培养不出人格健全、思维活跃、能力出众的人才。

    (二)现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没有完全适应教育普及化发展需求

    课程设计和实施未适应“精英教育”到普及教育根本性转变的要求。据统计,1949年底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共有人口约5.42亿人,每万人口中有中学生约23人、小学生约450人 (1949年在校生数采用教育部教育统计网服务平台数据。详见: http://cbeei.stats.edu.cn/StatsServicesSystem/Login.aspx.)。到2010年,全国每万人口中有小学生744.77人、初中生395.28人、高中生(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349.06人。[1]可以说,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已实现从“精英教育”到普及教育的根本性转变,但目前课程教材还没有与这种转变相适应,中小学课程的门类、难度不但未减少、降低,反而课程设置更多,学习难度更高,造成多数学生常有失败感,部分学生逐渐丧失自信心,产生厌学情绪,这是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后义务教育特别是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课程教材的容量与难度没能按学生群体平均智力水平来设计。教育普及化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理念应该是追求有教无类、人人成才。但现在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要求没有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普遍存在着学前教育内容提前引入小学低年级课程内容,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未能渐次有序衔接的现象。这些情况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缺乏对大多数学生接受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综合考虑与整体规划。人民群众和整个社会对减轻基础教育课业负担、促进学生愉快学习、快乐成长有着强烈期盼和现实诉求。

    (三)现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没有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创新人才的新要求

    一个国家基础教育学生的知识基础很扎实,但创新人才缺乏、创新能力薄弱,这显然是一对怪异的矛盾。我国现有210万名工程师,大学生中有35%的学生学工科,“现役”和“后备”工程师的数量都排名世界第一。[2]但据2009年瑞士洛桑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总体质量在参加排名的55个国家中排在第48位。中国是举世公认的基础教育最扎实的国家之一,但杜克国际教育发布的《2011中国SAT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学生整体成绩欠佳,平均低于美国学生近300分,差距主要来自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阅读和写作。这说明,我国学生整体欠缺有效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这也是限制我国学生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增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基础教育本身并不是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提升人们追求幸福的能力,这需要在一定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力,判断力和创新力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应结合最广大学生的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来设计和实施。

    教学内容更新慢,启发式、探究性等教学方式得不到大力提倡。一是课程教材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体验联系不够紧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二是课程教材内容与难度分布不合理,教师普遍反映施教困难,往往依靠让学生消化大量教辅教材、搞题海战术去解决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学生学习过程缺乏探究、质疑和批判的精神。三是缺乏校内外、课内外融合的文化氛围,不善于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来解放学生的身、脑、手、口,学生缺乏身心素质提高的动力,缺乏大胆想象、自主探究、个性表达的勇气和能力,缺乏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二、建设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举措

   (一)加强顶层设计,确立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科学理念

    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够准确反映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时代特征,指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引领教育科学实践。确立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科学理念,就是要在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研制、课程实施等方面,遵循学生认知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引领学生愉快学习、快乐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为学生终身幸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基。

    1.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课程教材体系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时施教。基础教育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及心理发展有着固有的规律和鲜明的特点。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首先要遵循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历程、思维特征、认知方式来进行,保证基础教育各阶段的课程及内容与相应年龄段学生认知水平基本吻合,这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潜能逐步开发的特点,也要考虑到课程及内容渐次合理安排的逻辑关系,还要考虑到课程教材对学生认知水平提升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说,要坚持在学生成长的适当时段实施恰当的教育,即认真考虑什么年龄学什么内容学多少内容最合适,避免教育“超前”和“过度”,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课程教材体系应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每个人的天然禀赋不尽相同,个体之间在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层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因此,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既要深入研究、合理确定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又要给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留下足够的机会;既要为所有学生提供统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又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为形成人才辈出、拨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教材体系应符合学生成长环境特点,因地施教。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地理气候、风土人情、人文底蕴、教育基础差异很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不同,个体和群体素质差异很大。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对学生成长和认知发展的影响,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前提下,允许多种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模式共存,形成多类型、多规格的课程教材体系,使之更适合各区域基础教育学生的合理成长。

    2.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课程教材体系应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课程教材体系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基础教育以学生为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难度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合理分布,是促进教学活动合乎规律地达成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必然要求,能够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每个学生学会学习、健康发展。

    课程教材体系应留给学生足够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在今天这样知识以几何级数快速增长的时代,试图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课程教材体系应该精选内容,把最基础和最精华的文明成果加以呈现即可。我们还应该看到,整齐划一的、内容过分完整的课程教材在今天已经不可能适应学生的需求。现代社会是开放社会,与之适应,课程教材也应该具有很好的开放性。简言之,课程教材体系要留给学生足够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传承,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由自身而他人、由家庭而社区、由社区而社会,认识作为人所应有的责任,逐步培养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学习活动,让学生有质疑、调查、研究的时间和空间,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课程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是开放的、动态的、可延展和可创新的。可以断言,今天我们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实践空间,明天他们就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课程教材体系应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程教材体系的设计在知识内容呈现形式上应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以利于促进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做到校内校外相接、课内课外相融、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相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做到因人、因时、因地有效地实施教学。

    3.呼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国家战略决策

    课程教材体系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育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教育通过课程教材等载体发挥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传承创新文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在内的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等教育元素有不同要求。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必然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不管是思想理念还是标准规范;不管是内容要素还是形式设计;不管是教师施教方式还是学生学习方式,只有积极主动地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趋势,具有足够的前瞻性、创新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和人才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是国家的战略决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要从观念、内容、技术、方法、评价等多方面进行变革,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而合理设置课程并提供科学优质的教材文本,这是落实我国教育战略、人才战略的奠基性工作。

    4.遵循统筹兼顾的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涉及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领域,涉及教育教学质量验证体系、教育教学支撑体系、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各方面,涉及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承、课外活动的实践体验、课余自学的巩固提高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立足教育活动本质,自觉地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放到整个教育体系中考察,通过对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阶段培养要求的科学研究,把握基础教育的阶段性特征,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自觉地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放到经济社会文化大体系建设中考察,清醒认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的深刻影响,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知识传授与创新实践以及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关系。在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同时,还要大力建设适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育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特别要摒弃义务教育评价和考试的甄别选拔功能,因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身心还在快速的变化发展中,可塑性很强,通过评价和考试过早地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具有非常严重的负面作用,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是一种本质上的教育不公平表现。

    (二)加强协同攻关,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科学化建设

    1.攻坚克难,从体系上而不仅仅是从学科课程上研究解决基础教育课程教材问题

    应当组织全国优秀的、具代表性的跨学科、跨专业的专家队伍进行课题攻关,找准研究主攻方向,从纵向历史研究和横向国际比较的角度,寻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变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与人的认知发展规律相比配,为课程决策、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是要深入研究分析近百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发展的背景、得失成败和规律,重点研究分析整个课程教材体系和各学科课程内容、结构、难度的变化发展是否遵循学生认知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通过历史性发展的比较研究,得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总结教育发展规律和课程教材建设规律。

    二是要深入研究分析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与新兴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发展的背景、得失成败和规律,比较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兴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与优劣,以及整个课程教材体系和各学科课程在内容、结构、难度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横向的共时性对比研究,把握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现状和趋势,提出符合规律、充满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建设思路。

    三是要组织专家队伍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认知成长规律,特别要深化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与各教育阶段密切联系起来,得出我国各阶段学生群体的平均智力水平发展曲线,为合理确定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及其容量、难度分布,以及教学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要采用科学的、实证的研究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纵向的历史研究、横向的比较研究和学生群体的平均智力水平发展曲线进行综合分析,从我国素质教育的宗旨和学生认知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出发,确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进一步改革完善的目标和要求。

    2.依据研究成果,按规律建设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在上述研究和工作的基础上,应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的方向:注重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注重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发展;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自主自立与团结协作的能力。

    一是要科学确定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按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给全体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不要担心聪明的学生“吃不饱”,而应放心他们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思考和实践的空间,这样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既要有利于学生长远的素质发展,又要考虑到目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既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极大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完善,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创新源泉;既要传承我国优秀的教育文化传统,又要反映国际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和优秀成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国际意识、国际视野;既要让学生掌握比较完整的基础知识,又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是要优化课程结构。注重课程设置与相应年龄阶段学生认知特点、思维模式、学习方法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处理好各学段各年级的衔接贯通与学科横向的融合渗透;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处理好课程内的情意、认知、技能等要素的组合,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的组合,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组合。

    三是要科学设计课程难度。合理安排课程难度,精心选择课程内容,适当降低小学阶段教学基本要求和教材难度,减少繁琐、复杂的运算和纯粹记忆性内容,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技术,及时增加前沿基础知识,加强课程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现代科技创新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

    四是要科学编排课程顺序。基于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反映不同学科特征的学习方式来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处理好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促进教师组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获得体验、掌握知识,并能综合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现知识的获得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具体情境实践应用的一般过程。注重“留白”,既循序渐进,又适当跳跃,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留下充分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勇于思考、大胆创新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分类指导,以省(区、市)为单位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编制和试点工作

    在全国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同时,应以省(区、市)为单位进行特色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编制和试点工作,对不同区域的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指导。各省(区、市)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编制和试点,不仅仅是对国家课程体系、课程方案的简单验证,更重要的是一个充满探索和创造的教育改革过程,必将大大发展现在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践,完善课程方案,丰富课程教材体系,促进基础教育区域和学校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

     [2]倪军.好的工程教育是教学生解决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2-2-6.

 

 

Following Laws and Establishing the Scientific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in Basic Education

 

Luo Weiqi

 

    Abstract: Curriculum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flecting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embodying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through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since 2001. However, the current teaching materials in basic education haven’t entirely followed the laws of the students’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haven’t fully adapted to the developing requirement of education’s popularization, and haven’t adequately reflected the new requirement for the national quality and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in basic education, we must follow laws to enhance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develop scientific concept.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 basic education, the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should also be paid attention to.

    Key words: following laws,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basic education,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Author: Lou Weiqi, ** Committee Secretary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Education Committee, CPC; Director, professor and Ph.D.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  (Guangzhou   510080)

 (该文发表在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录入人:peter】
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信息
上一篇:上一篇:广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启事 下一篇:下一篇: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策略和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