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林:社会建设与中国经验

 

 

    

 

 

 

    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副会长。1987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

 

    李培林:我今天讲的题目是社会建设与中国经验。  
  中国社会建设的概念变化及阶段性特征 
  我先讲一下什么是社会建设。过去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社会往往理解成一个“大社会”,比如说新民主主义社会、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这种理解来自于传统,因为毛主席在抗日战争的末期写新民主主义论的时候,就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相结合就是我们要建设的民主主义社会。所以我们讲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三者,都是按照这个传统来的。 
  但是在社会学理论当中,也有一个中间的概念,即“中社会”。比如我们讲国家与社会,包括马克思主义讲的市民社会,我们现在讲公民社会,公民与市场和国家的概念等等。现在我们说的社会建设相对来说是一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就是有别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社会。这个概念的形成是和我们在**报告的时候,当时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认为我国的经济一直快速发展,所以要在社会方方面面都取得进步,所以提出了六个分领域的目标,这个目标提出以后,很多人在想这个社会是什么社会?如果一个社会把政治经济、科教文化都排除以后,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内容? 
  到2004年,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中央是想能够继续在理论上能够有所完善。到“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我们强调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重要战略思想。到十七大的时候则需要找一个统一的理论来统领各个方面,现在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四大建设。虽然理论上是这样说,但是现实的需要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以平均10%的速度向前发展,同时却出现了很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解决好这个问题,使改革开放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改革前与该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实行了市场经济。然而到了当前这个发展阶段,在很多特征上已经和改革开放初期发生很多深刻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我们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而且我们的主要思路也在发生了变化,或者说我们是不是能够按照改革前20年的主要做法和思路继续推进后二三十年的发展,还是说我们在某些方面要做出一些新的调整呢?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我对中国经验的一些理解。 
  大家知道在中国经验这个概念进入之前,大家已经在谈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但是我觉得中国模式并没有形成。小平同志在92年南方讲话的时候说道,恐怕要再过20年,中国的制度才能逐步定型。我们一直在想这个定型是什么意思?小平当时说你们要大胆闯、大胆的试。现在20年过去了,按照小平的设想现在应该开始逐步定型。但是我觉得中国的发展还是在快速的推进,现在还谈不到定型的问题。我们并没有有一个基础的模式,今后可以按照模式继续推进。中国的经验是一个开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发展、不断地提出新的东西。 
  现阶段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到底发生了哪些重要的方面呢? 
  第一是从短缺经济和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面临的是所有的产品都短缺,当时是大规模扩展经济,提供人民群众需要的基本生活用品。但是从90年代后期就发生了变化,到现在更加明显,新的需求、新的短缺在形成,这些短缺就是现在所谓的民生问题,已经不是我们的温饱问题,而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就业。它们都是属于我们所说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不是完全依靠市场自发调节来满足充分供给,也不是回到计划经济时期完全由政府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们主要的所谓的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要解决怎么样充分给人民群众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而且不是廉价的,而且服务质量较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第二个是从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的扩大。改革开放之前平均主义是我们体制的主要障碍,改革就是要打破平均主义,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所以小平不同志当时说要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是带动全国的大政策,为了突破各种体制障碍,小平同志在各种场合反复讲这一大政策。正是在这个大政策的影响下,我们国家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使这个社会充满活力。但从90年代中后期以后,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发展,却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和控制范围。 
  原来我们想有一个美国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倒U型曲线,也就是说,这个收入分配是倒U型,我们本来以为中国也是这个规律,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缩小。但是90年代后期以后我们看到中国的趋势不是这个趋势,所以中国的经验和其他国家的发展不一样。现在我们已经提出要逐步地扭转城乡区域扩大趋势,而且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走共同富裕道路,而且采取了各种措施,向农村转移致富,但是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学者提出我们具体到哪一年、到未来什么时候,这个收入分配的差距会出现拐点,而且目前这个趋势还是再继续扩大。所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三,从温饱和耐用消费品时代到大额消费品时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基本有三波:第一波是80年代中期,我们开始解决了温饱问题,那个时期主要解决的就是吃饭和穿衣问题,伴随着服装业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变化。第二波就是90年代初期和中期,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这个过程大概用了10年,而很多欧洲国家这个时期大概用了30年。到现在为止是第三波消费阶段,首先是出现了各种新兴的消费领域,包括旅游、休闲、通讯等等。但是目前阶段一个更重要的特征就是大额消费,是以汽车和住房大众普及为代表。 
  汽车的消费有一个规律,当一个地方出现了巨大的需求,社会就有大量的资金涌进这个领域,这个领域出现充分的竞争,然后消费品的价格会不断地下降,电视冰箱是这样,汽车也是这个规律。但是说到住房,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一方面许多人等着买房出现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价格在不断攀升,而且所有人都预期未来还要攀升。前两天我在北京开一个研讨会,一个地产商称现在北京中心区的房价是3-5万一平方米,但实际上这个价格要到10万才是正常的。 
  第四,从廉价劳动力生产到产业结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主要的优势就是供给。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技术和资本上都没有优势,但是我国有充分的劳动力供给,这样中国的产品就能卖到全世界,“中国制造”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现在我们进入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时期,以往靠廉价劳动力生产出来的产品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利润的空间已越来越小。但是产业升级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实现的,它包含了技术含量、劳动力素质以及创造、发明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到了这个阶段以后,我们遇到了一道坎,也因此出现了劳动力市场有些地方是短缺、有些地方是过剩的结构性差距。 
  第五,从增长依赖投资和出口到更多地依赖国内消费。这是现实逼迫我们发生的根本性转变。在改革开放的阶段,我国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来促进。我国的外贸出口一直是以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的速度增长,而且出口贸易占GDP总额在金融危机之前高达60%左右,没有一个大国像我们能有这么高的外贸依存度,像美国和日本的大概只有百分之二三十。一些小国是有可能专门把经济完全依赖于出口,但是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我们的未来不可能继续这样维持下去。中国在全世界面临着各种国际贸易争端,这些争端不是我国与那些国家的关系突然不好了,或者说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强大产生畏惧了,而是中国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等于把全世界低端的制造业全部包揽了,会在这些国家造成大量的失业问题,而这些问题就影响到他们国内政府的民意。这些争端会越来越激烈,迫使我们要把经济增长依赖的主要力量更多的放在国内的消费。 
    社会建设的主要领域 
  下面我谈一谈几个社会建设的主要领域的问题。社会建设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涵盖了很多方面,现在的社会建设以民生为重点,中央提出民生几个方面无非就是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主要的问题是这样几个。 
  一、就业与社会保障 
  我们面临就业严峻形势的同时,最近却又看到出现了“民工荒”,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大家还弄不清楚到底是不是有这个“荒”,还是说这只是一个伪命题,有人把这个“荒”加了一个“竖心”旁,质疑到底是真荒还只是我们心慌。 
  2009年我国的城镇失业率为4.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900多万,加上尚未找到工作进城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有2000多万人。而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是1200万,这是比较高的数字,政府要花很多的力量促进就业才能达到新增1000多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每年肯定找不到工作的人也有800—900万人。 
  但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