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旧站>> 归档节点>> 教育新闻>> 班主任 >> 内容

关于王梅的心理健康辅导报告[原创]

  关于王梅的心理健康辅导报告

怀集县第一中学: 蒋勇


一、 基本材料: 
1、案主姓名:王梅
2、性别:女
3、年龄:13岁
4、籍贯:广东省怀集县
5、学校:怀集县第一中学初三(6)班
6、辅导者:怀集一中 蒋勇(班主任)
7、辅导时间:1998年10月——2000年 6月

二 、主要问题:
1、同学关系不良。王梅因长得过“丑”而遭到同学门的讥笑,因此,她情绪低落,孤僻,不合群,常为一些小事哭鼻子或告到老师那儿去。
2、对集体活动不积极。王梅不苟言笑,表情冷漠,上课发呆,对于集体活 动不乐意参加,老师找她谈话,她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大发脾气。
3、性格倾向:焦虑,怪异,内向,自卑

三、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王梅的父母亲皆系工人,初中文化。王梅是独女,,足月顺产,身体健康。四岁前,她是由父母共同抚养,父母离异后,一直随母亲生活。因为长得“丑,王梅在家中遭邻居及周围人的议论与讥笑;在幼儿园和小学遭同学门的戏弄与讽刺,故而自卑感越来越严重,且出现了交往退缩症。离异后的父亲从不过问王梅受教育的情况。母亲离后一直未再嫁,一心扑在小梅的教育上,但因产后身体不好,及心情不佳等原因,偶尔会无故的对王梅大发雷霆。
2、学校背景:原班主任认为王梅虽然年龄小,但过于敏感。她特别忌讳别人说她“丑”,常为这事跟同学产生矛盾。她情绪不好,就会影响学习 成绩。许多同学认为王梅有“毛病”,有“神经病”,不愿和她一起。还有一些同学嫌她长得“异类”,不开朗,也都躲着她。
3、王梅自诉:因为我丑,很多同学都看不起我,有时我也很想和同学一玩,可他们不理我,甚至还取笑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有的男生还骂我“怪物”。我气极了就和他们吵了起来。有时我真不想跟这些同学在一起 ------。

四、分析与诊断:
1、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
a.亲情的需要。王梅对父母离异未产生明显的不适应,但客观上父爱的缺
失使其从小在家庭中所感受到的亲子之爱显得不足,因此她需要从同辈
群体中及老师处得到相应的补偿。
b、归属的需要:从上幼儿园到小学,王梅一直处于被同辈群体排斥的地
位。这种情况造成了她的爱与归属的需要均未能得到满足,因此她要
本能地,也是合理地将争取这种满足指向学校的同辈群体。
c、成就的需要:种种挖苦扰乱了王梅的心态,恣使她学习不能进步,无法
在学校获得成功的体验,再加上她在集体活动中不太受欢迎,所以她
丧失是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2、对立与参与的心理矛盾的产生
综上所述,王梅对同学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并伴有一定的反抗行为。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家庭的特殊情况,王梅又有迫切地参与班群体活动的意向,以从中找到归属。但是,班群体的拒绝与排斥使其愿意无法实现,因此她产生了剧烈的心理冲突,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倾向。
3、诊断结论:
根据王梅的家庭情况及其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根据她在幼儿园及小学的种种迹象,可以认为其体貌特征的特殊性造成了严重自卑感并使她产生了学校适应障碍。

五、辅导策略:
根据王梅的情况,必须采用综合性辅导对策,从稳定其情绪入手,进而调整认知,指导其行为。关爱的反复与环境的协调更为重要。
1、对王梅的个别辅导。(面谈为主)
辅导者从矫正她的错误认知观念,培养她的自信心入手,帮助她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赏识自我,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交往意愿,从而使他积极地在集体中学习、活动,体会成功的喜悦。
a、关爱的反复性。
高尔基说过一句话,“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中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辅导者在教育的过程 中,不断的注入师爱,从而使被辅导者感受到一种体贴入微的“人文阳光”,明白到自己是师生情感世界中平等一员,缩小了教育距离,增强了她的自豪感与自重感。
b、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强调真正的美是内在气质的美,剖析了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并列举了身材矮小的拿破仑,双腿残废的张海迪等名人的光辉事迹加以论证,使她逐逐渐的消除了自卑的障碍。
2、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家访、电访为主)
学校配合,采用心理学上的“阳光强化”治疗方法,即给王梅创设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并对她学习或交往中的每一个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如语言鼓励,适当的物质鼓励等,并结合“皮格马利翁效应”,使她对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与幻想,最终目的是促使她积极,主动得与他人交往,做到自信而不自卑。
3、对班级人际交往的调整。(讲解、活动为主)
通过班队活动主题班会,学校教育,礼仪教育,爱心教育等渗透人际交往的常识,调整学生认知结构,提高学生文明、礼仪、高尚的人格品质,同时努力创设交往情境,通过摸仿或实践训练增强交往技能,形成平等互助,团结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六、辅导结果:
经过两年多的辅导,王梅的性格逐渐开朗,平时能积极参加班级动,能在同学面前表演朗诵、唱歌等节目,能在班级辩论赛中充当主辩角色;她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眼神坚定,自信,成绩进步很大。到了初二下学期,每次考试都得优秀,进入了级前50名优生队伍。她与同学的关系改善得较好,同学们改变了对她的看法,与她愿意接近。她开始自信地面对学习生活,并在初三上学期的班干部竞选中获胜,当上了副班长。2000年6月的中考,她以55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怀集一中高中。
总之,老师对王梅的辅导是成功的,效果是明显的。这个案例说明,学校(老师,同学)的集体评价与帮助对学生,特别是对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不给他们机会,不给他们关爱,不给他们帮助,而是排斥、孤立他们,那将是极为有害的,也有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录入人:jack】
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信息
上一篇:上一篇:关于实际教育中的一个问题——逆反心理 [原创] 下一篇:下一篇:我校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