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编写

  
《品德与社会》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而成,旨在准确、完整地反映《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本册教材设计力求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主体互动——自主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在教材体系的设计和编写上有如下优点:
 
一、在教材内容的分配和选取上,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突出儿童在交往和互动过程中的自主发展。充分发挥知识探求、价值养成和能力发展的综合育人作用。本册根据《课标》的基本理念,参照《课标》的实施建议,侧重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以“我”或“我们”为主题和学习内容的主要表现方式,分为了“我会保护自己”、“我尝试自主学习”、“我和我的朋友”、“我们生活在一起”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3-4篇课文。各单元、单元内部的各课文之间保持了有机的内在联系,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环境教育、生活教育、安全教育、科技教育,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行为目标,广泛分布和渗透在各个单元、各篇课文之中。
 
例如第一个单元“我会保护自己”从当前学校、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出发,力求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根据《课程标准》“我在成长”第8条“了解有关安全的尝试,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的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和“我的家乡”第4条“观察本地的交通秩序,直到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本单元设计了《爱护自己的身体》、《注意交通安全》、《小新受骗》和学会自护自救》四课教学内容,由近及远,首先从保护自己的身体开始,让学生知道人的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直接影响着自己的身体健康,要爱护和保护自己的身体。然后,将关注的视角转向我们生活的学校、家庭和社区,从中找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特别是交通安全问题,以及人为的一些伤害和危及学生安全的行为,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保护自己的相关知识,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最后通过《学会自护自救》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事故的预防和解除。
 
本册教材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将许多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通过不同形式呈现在教材中,使学生通过对照教材中的人物,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从而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并落到实处。同时,教材将自然课、法制课以及社会课中的相关知识加以综合,充分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二、在呈现方式上,注意营造儿童进行社会学习的氛围,使教学内容的呈现符合儿童的审美、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本册教材设计的卡通形象“小海豚”、“丹丹”贯穿始终,与同学们一起成长。并通过学习伙伴的设疑,以问题的形式切入,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空间,并注意针对学生的现实问题,应道学生或体验、或思考、或践行,从而感受到人应该具有的正确意识和行为。
 
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儿童化和趣味化的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如主题班会、小故事、小辩论、日记、展示会、游戏等,展示了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典型的案例,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三、在知识的延伸方面,本册教材选取的一些课外的资料, 如交通事故的有关报道、“几何爷爷”苏步青的故事、法律小常识、关于友谊的格言……都遵循了大课堂的思路,实现了知识的扩展与延伸,进一步使学生丰富了自己的社会生活知识,培植、强化道德和其他各种社会性情感,锻炼和增进个体的社会学习能力。
 
在教学实践当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提出教材的编写两点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每一课的内容过多,学生学习的量很大。如:第一课《爱护自己的身体》教师用书上建议老师用三课时进行教学。可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不是每天都有上,三课时的教学任务往往要用上两、三周的时间。对教学内容的连续性有影响。可不可以把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减少,争取一课内容一课时讲完,让学生做到一课一得。
 
二、课后练习的设计上,课后练习的内容过多,难度过大,大多数练习内容都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希望适当减轻难度让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或者合作完成。《我有一把金钥匙》和《说声“我能行”》两课,学生的书写量很大,有些像语文的小练笔了。
 
以上就是我对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编写的粗浅认识,希望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究当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她的德育作用,并为学生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