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实验课程
12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指导意见
 
        品德与生活是在小学12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
型综合课程。为了适应这门新的课程,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现提出《广东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品德与生活教学指导意见》。
 
一、课程性质蕴涵的德育新理念
 
         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和思想品德(79年级)三门相互衔接的课程一起,构成了新时期义务教育德育课程的新体系。作为这个新体系中的第一门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 “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一课程性质诠释的关键词是:儿童的生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性质的这种界定,蕴涵着以下德育新理念:
        1、品德源于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认识和理解这个理念的要点是:品德不是概念问题、识记问题、知识问题,而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问题。由此导引出这门课程的教学既不是概念阐释,又不是知识识记,更不是教科书文本的解读,而是引导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养育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导出本课程德育教学理念的第二方面。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蕴涵在丰富多彩的、富有个性化的、有创意的现实生活当中。 由此,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3、课程建构的显形层面是生活的知识、技能与方法、行为与习惯等,显形层面所导引的则是正确的观念、情感态度以及健康的品质等人格养成的基本要素。基于这个理念,本课程内容建构是综合性的,这种综合既包括学习领域和范畴的综合,如本课程包含品德与行为习惯、科学知识与态度、社会生活常识与技能、实践活动能力与方法等,是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基础课程;同时又包括学习方法和能力的综合,如学习与发展、实践与创意、个性化与合作等。
        4、活动是儿童品德与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途径。“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由此,实施本课程教学,教师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教学中课室、讲台、教科书、黑板等教学载体在本课程教学中的作用,重新审视本课程的教学和其它基础性、知识性、工具性、技巧技能性学科课程教学的不同点,特别是和语文课教学的关系。
 
二、课程目标的新结构及解读方法
 
        本课程的目标结构不仅在内容上走出了抽象的、由德育元素组成的纲要框架体系,而且在形式上确立了总目标和四个维度分目标相结合的框架体系。总目标确定了实施本课程的基本方向,维度分目标既是对总目标的分解,又是对实施总目标的行为提示。把握本课程新的目标结构,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行为用词把握方法(见下表)

 

维度分目标
行为用词例举
情感与态度
热爱…;珍惜…;愿意…;自信;诚实等
行为与习惯
养成…;爱惜…;遵守…;能够做到…等
知识与技能
了解…;认识…;知道…;掌握…等
过程与方法
体验…;尝试…;参与…;坚持…等
       ◆内容领域定位方法

 

维度分目标
内容领域定位
情感与态度
爱憎好恶取向、是非鉴别力、意志力品质等
行为与习惯
生活方式、对规则的遵守、人际交往等
知识与技能
生活技能、乡风民俗、社会和自然生活常识等
过程与方法
游戏活动、组织活动、资料收集等的参与度
       ◆实施策略把握方法

 

维度分目标
教学策略选择
情感与态度
故事体会、情景感受、文学艺术陶冶等
行为与习惯
表演活动、小评比、小记录、及时鼓励等
知识与技能
演示、模仿、解说、自主归纳等
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设计、问题解决等
      
三、课程资源观的确立与新教科书的把握
 
        课程资源新概念的提出,是转变本课程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支点,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充分重视课程资源观念的确立及其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
      ·学校中常用的如教科书、教师指导书、音像材料、互联网;其他学科、班级或学校活动;儿童的经验、兴趣;老师和同伴等;
      ·儿童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文化教育机构;文化活动、节日;与儿童相关的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等。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山川、自然现象等。
        本课程资源内涵的示例,将“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这种课程资源观是本课程性质、目标在教学内容范畴上的具体规定,它清楚地提醒教师: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是实施教科书教学,而是实施课程教学;教科书只是引发儿童学习的工具,不是儿童学习的唯一;教学任务的对象不是文本的教条,而是人本化的、个性化的、发展的儿童。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是为了充实或补充教科书文本,更不是编印所谓学习资料,而是为了更切合实际地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有模可仿,有法可行,增强现实感和操作性。
        在此基础上,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教科书:
        1、认真审读教科书,抽取其中的课程目标指向、内容标准要点,归纳为实施本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养元素。
        2、由于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主要以图代文,教师还必须结合教师指导用书的提示,分析每一幅图蕴藏的教育意义,理顺图文的逻辑结构,用有效的方法将图转化为教师教学的文字稿。教科书中的问题往往是教科书逻辑关系的链环,教学中不要机械的依问提问,而要把它作为教学层次平台来处理。
        3、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依据教科书内容,拓展、开发、整和有关课程资源,设计符合本地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内容,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4、适应本课程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的设计主要以游戏活动、实践活动、实验活动等为主要形式,教科书中的活动设计仅供参考,并非必须那样做不可。
        5、教科书中的人物、动物形象可作为学生表演的形象。特别是教材中的固定人物或动画形象,他们是教材内容建构的核心,要研究、挖掘他们在教材中的行为表现及蕴涵的教育要素。
 
四、教学活动策划与实施
 
        教学活动策划是教师实施德育新课程教学的一种准备方式,它与传统教案准备方式的区别是:变教学方案为教学预案、变授课为本为育人为本、变课本化的学生为人本化的学生。
 教学活动策划由课程标准解读、教学背景分析、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引导预案和学习评价策略五个部分组成,它与传统教案教学准备方式的区别是:变教学方案为教学预案、变授课为本为育人为本、变课本化的学生为人本化的学生。下面就教学活动策划的基本内容方法作简单介绍说明。
    1、课程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内容标准是新课程关于教学任务的一种表述概念,它类似于过去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但区别很大。主要不同点是内容结构不是按照学年段分割,没有明确具体的的层级要求,而是按照学习领域和内容归类,提出基本要求。这就出现了一篇课文不可能只对应一个课程内容标准,一个内容标准也不可能只对应一篇课文的状况。由此,教师必须首先学会找出课文所体现的课程内容标准,并将这些内容标准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作层级化分析处理,避免过高或过低把握课程内容标准。课程内容标准解读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提炼本课体现的课程标准主要内容;课程内容标准分析处理;本课多维教学目标的分解定位。
2、教学背景分析。德育新课程强调要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整和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教学背景分析是体现德育新课程教学的现实性、活动性特色的重要形式,也是变课本化的学生为人本化的学生的重要手段。通过预先分析,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准备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的鲜活的课程资源,拉近德育观念和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增强教育的亲和力,提高德育实效性。教学背景分析由两个部分组成:学生背景分析;时空背景分析,这两个方面的背景构成教师教学的重要的现实依据。
3、课程资源整和。课程资源是新课程的又一个重要概念,它的提出,促使教师形成多元教材观念。特别是对德育课程而言,仅仅依赖、讲授教材的内容,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教学。学生的行为习惯、认识能力千差万别,而现实生活犹如长流水,鲜活而又变化不断,因此,教学准备中,充分发现、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尤其是生活中的动态资源显得十分重要,这是实现变授课为本转向育人为本的重要环节和方式。课程资源整和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教材内容分析;其它文本资源的引用;多媒体资源的设计与运用;现实生活资源的选择与运用。个性化、动态化
     4、教学活动引导预案。之所以称为预案,就是为了体现德育课程教学的高度灵活性和针对性特点,为教学过程留足空间。活动预案的设计可以是若干活动环节的组合,整个课文教学活动就是由若干相互连接的活动环节组成,每个活动环节由
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方式、学生表现预测和教师引导预案等内容组成。也可以是一个主题活动贯穿全课教学。
     5、教学评价策略。在教学评价策略上,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积极鼓励、关心爱护等几条总原则,要特别关注和爱护弱势学生。要注意评价语言的切实性和生动性,不要总是“好”“棒”等老生语言,在这方面,教师最好能预测以下学生的表现,预备一些恰当的评价方式和语言。
 
五、附录:案例参考
附录一:“荔枝飘香的地方”教学活动策划
广东教材小学《品德与社会》
《荔枝飘香的地方》教学策划
设计者:深圳市罗湖区桂园小学 陈燕红
      一、课程内容标准解读
         本课体现课程标准内容主要有:在地图上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物产,关心家乡的变化;萌发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教学内容解析
        家乡是人们生长和生活的地方,是哺育人们成长的摇篮,家乡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家乡的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决定了家乡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但是每个人的家乡是不相同的,有着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风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认识家乡首先要从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展,由近及远,再联系自己扩展到不同的地方。本课内容极具岭南特色,由岭南最具代表性的水果——荔枝引入,了解小小荔枝带来的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展现了荔枝之乡的风貌,由此延伸到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物产、风景名胜等,从而感受家乡的美丽富饶,喜爱家乡。
 教学目标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物产,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2、知道家乡是自己生长的地方,通过调查、了解,加之自己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从内心地感受家乡的美好。
        3、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经验、认识和情感。
行为与习惯:
           1、乐于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萌发喜爱之情。
           2、愿意倾听同学的表达,了解各地的丰富物产和风景名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风景名胜及物产。
        2、懂得一些收集、整理资料的初步方法。
        3、提高学生参与、表达、合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体验调查、收集资料、合作做展板的过程。
         2、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感悟活动。
         3、能够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受。
 
      二、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背景
本班学生为三年级(1)班,是一个实验班,学生基础较好,知识面较广。30%同学的家乡在岭南一带,70%同学的家乡在祖国各地。92%的同学在深圳生活、学习三年以上。
时空背景
时间上,学生通过前三个单元时间的学习,已较好地进入到三年级学生的角色中去。本年级,从体验成长的乐趣,感受家庭的温暖,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到本单元、本课的学习,学生已能很自然地由关心自己、家庭、学校到关注自己的家乡,通过自己的观察、调查、感悟到家乡的可爱,增强对家乡的亲切感。
 空间上,生活在深圳的小学生对“荔枝”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深圳本身就是“荔枝飘香的地方”,并已成功地举办了十届荔枝节。同学们对深圳及广东沿海城市的繁荣是感受较深的。
 但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大多数同学的家乡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可他们又有很多出生在深圳,对家乡的了解特别是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感受还不深刻。因此本课教学拟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前让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进一步了解,使其增强对家乡的亲切感。
    三、课程资源整合
文本资源:教科书、教师用书、中国地图、调查表
媒体资源:投影片、有关荔枝风光片
动态资源:学生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岭南及自己家乡的水果、
特产、风景名胜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四、本课基本特点
1.生活性
本课设计力求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他们所熟悉的“荔枝”入手,把他
们对生活的地方及自己家乡的感受作为主要源泉,引导学生从中进一步感受家乡的变化、家乡的可亲。
2.开放性
让学生课前去调查、了解、查询、访问,在课堂交流感受家乡的美好后,可进一步鼓励学生走出室外,走进更大的生活空间增加自己更多的感悟。在内容上可联结其他科学弹性地延展。在评价上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及合作中的表现。
3.连续性
通过四个活动的设计让每个同学都直接参与:动口、动手、动
脑,注重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五、教学引导预案
根据教师用书建议 ,本课活动分为两个课时。
座位形式:分五组,同学围坐而成。
步骤设计:
     (一)导入。                      
1.看录象:有关荔枝的风光片,感受荔枝红了,一片生机。          
2.在地图上找到“荔枝之乡”,揭题。    
         
(二)活动环节
活动一:知识竞赛
    1、师:我们生活在深圳,对于“荔枝”同学们都很熟悉了,课前我也布置你们可查找更详尽的资料,下面我们就以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看看你们对“荔枝”了解多少。
    2、竞赛题目由同学们自己出,每组组长带领本组同学讨论3个有关荔枝的问题。
    3、出题竞赛,抢答,老师做裁判,答对一题奖给小组一个荔枝图标。   
    4、评出优胜小组,颁发“荔枝小博士”帽。       
活动二:做展板
    1、师:同学们收集了很多资料,仅仅靠竞赛还不能满足同学们想知道更多
的欲望,我们就把收集的资料做成展板吧。但大家收集的资料包罗万象,我们先分分类吧。
    2、学生讨论分类。                            
   (依据学生讨论情况,可分“品种、吃、文化、荔枝节、其他”5类)
 

 

   

    3、根据同学们所带资料的内容按以上五方面重新组合分成5组,提出要求,选出组长,由组长分工带领大家制作展板,教师写题目。

 
                                             
 

 

 
荔枝节
 
其他
 
文化
 
品种
 
  

                                            

 
 
           
    4、5块小展板拼成一块大展板,学生参观、浏览。
    5、教师小结:这小小的荔枝给我们岭南带来了丰富的经济生活的变化。
 
活动三:画水果
    1、广东除了荔枝还盛产什么水果呢?(可简要了解广东的风景名胜等)
    2、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并插上小红旗。     
    3、你的家乡盛产什么水果?(指名说)        
    4、发彩纸,请同学们选取最爱吃的家乡的一种水果画在纸上,并涂上颜色。  
    5、把画好的水果贴在中国地图自己家乡的板块上。
 
 活动四:互动天地
             1、除了水果,家乡最让你引以为自豪的物产或名胜古迹等是什么?(可根据课前填写的调查表说)

 

我的家乡
地点
气候特点
特产
名人
风景名胜
变化
----------
----------
 
 
 
   
 
 
 
            2、小组同学相互交流。
            3、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介绍,授予“家乡小使者”称号。            
           4、用一句话表达你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可用方言)
           5、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交流,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荔枝之乡,感受了家乡的美好,让我们对家乡又增添了一份亲切感。今后,我们还可以从更多的方面去发现、体会家乡的美丽富饶、家乡的变化。
  
 
 
 
活动说明:

 

序号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
活动
方式
学生活
动预测
活动引导预案
 
1
知识竞赛
了解“荔枝之乡”,感受荔枝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学生抢答、评比。
每组派代表向别的小组提问挑战。
1. 让学生出题打擂台,给优胜组颁奖;
2. 若有知识性的错误及时给予纠正;
3. 在竞赛中感受荔枝之乡的美好。
 
2
做展板
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荔枝的各种资料、图片等。
分工合作做展板,参观评比
学生在排版方面可能还须老师适当指导。
1. 引导学生给资料分类;
2. 给予排版方面的指点。
 
 
3
画水果
知道岭南及自己家乡盛产什么水果,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版块。
画一画、贴一贴。
学生可能对家乡盛产的水果知之甚少,同学可补充。
1. 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版块,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 把水果图贴在地图上,让人一目了然祖国各地盛产的水果。
 
 
4
互动天地
了解家乡丰富的物产及风景名胜等,感悟家乡的变化。
交流、汇报。
让学生充分地表达、交流。
1. 可根据调查表来表述。
2. 让同学交流,相互感知祖国各地的美好。
3. 用语言表达对家乡喜爱之情。
 
六、学习评价策略
       教师态度和方法
 1. 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也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其中,并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激活者。
 2.适时表扬激励,注意保证相关知识的准确性。
 3.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付出努力的程度,关注他们在原有水平上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上的发展。
       学生表现
        1、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物产及风景名胜等,表达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2、能积极、主动、真实地介绍自己对家乡的了解、认识,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3、具有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掌握一些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
 
附录二:小学品德与生活发展性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品德与生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对品德与生活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行为转变的情况做出确认,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的形成。
二、评价原则
        1、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品德与生活不能只凭借书面测试评价学生,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评价。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方法都应得到肯定和赞赏。
        2、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生活与品德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全过程,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
        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应参与教学评价,反思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家长、社会及有关人士共同参与评价,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三、评价内容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重点考核学生的道德认识、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学习评价分为认知能力评价和行为能力评价。
        认知能力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内容要求的范围内,对有关道德和生活内容的认识和初步理解能力。各年级的考察范围,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适当考察过去学过的内容。
        行为能力的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内容要求的范围内,在认知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行为能力的考察是检查学生是否能应用所获得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行为能力的考察是检查学生是否能应用所获得的道德认识和社会认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评价别人的行为,通常与考察贯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综合起来进行。
 
评价的具体内容: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简单的说就是“爱”,有了爱才会快乐的成长。让学生热心参与、细心探究、用心体验,真心去爱。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
        2、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尊纪守法、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诚实可信、维护公德;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等。
         3、交流与合作。热心参与交流合作,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4、学习能力。对有关课本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初步理解能力,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具有初步探究和创新精神。
         5、个性与态度。在认知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对生活和学习有着积极的态度,爱家人、爱同学、爱老师、爱大自然。
四、评价方法
        学生学习评价一般通过课堂观察评价(见表)和阶段性评价两种途径进行。评价方法和手段,应坚持倡导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鼓励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评价,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习的氛围,可以采用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平日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及时评语、评议等方法。评价形式采用书面检测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反应小学生道德与认识的行为表现,应与履行小学行为规范的情况相结合。
       品德与生活课堂观察记录项目包括: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听取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否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收获;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是否有“爱”; 观察学生是否自信(提出不同的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习活动是否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
五、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
        在呈现评价结果时,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评价可以采用等级制的方式,定性评价可以采用评语描述的形式,评语可以补充等级的不足,对学生的评价会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