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
——东莞市高中政治课程改革三年总结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王定国
 
摘要:积极推动新课改实验,强化新课程理念,培养了一批优秀骨干教师,成绩突出。
关键词:课改实验 课程理念 培训
2004年秋季以来,东莞市像全省各地一样进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验,到目前为止改革经过三年,第一批进入新课程的学生顺利毕业,经过高考和社会的检阅,无论从学生成长的历程和高考的成绩来看,还是从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成长来看,三年来的改革是成功,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深受师生的喜爱,新课程改革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过去存在的种种问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新课程改革中,东莞市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有了明显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行为更加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需要,自主探究式学习和实践精神、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高,东莞市高中政治教学在全省的地位明显提高,思想政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全市高中政治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培养了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骨干教师。
一、在组织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领导重视,组织措施得力,广大教师热情参与,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有力保障。
1、加强领导,及早准备。从2004年4月开始,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准备阶段,在局领导和教研室的领导部署下,高中思想政治科进入宣传发动和准备阶段,期间召开了各校科组长会议,要求各校教师从思想上、行动上、知识上做好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准备,成立了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心组,负责新课程的研究与组织,协助教研员开展工作。
2、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了解新课程体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按照教育部规定,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2004年7月以来,我市先后派出80余人次参加了在北京、广州、珠海、南京、新疆举行的全国新课程培训,派出160余人次参加了省举办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培训与研讨,其中新课程改革指导小组成员还参加了4次骨干教师培训;从2004年到2006年连续三年全市举办了新课程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教师300余人次;除了参加培训与交流外,我们还把全国专家和课标组成员请到东莞,先后请来了《经济生活》主要编写人员华南师范大学的陈友芳教授、《经济生活》教材编写人员省教研室的谢绍?老师、《文化生活》课标编写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政治系主任程光泉教授、《生活与哲学》主编北京大学哲学研究所孙熙国教授,前来东莞市讲学,通过他们对教材、课标及教法的分析,切实提高了全市高中政治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王定国老师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为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培训专家团成员、被广东省教育厅聘为基础教育改革学科专家委员会成员,并前往省内外培训交流,把东莞市改革的做法带到外地的同时,也学习了许多先进的做法和经验。
二、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把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是课程改革的关键。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评价体制改革,达成三维目标的统一,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落实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和体验。
1、2004年以来共开展新课程研讨会12次,参加人数达700人次。在经过新课程培训和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广大老师对新课程有了切身的体会和了解,但也出现了不少的疑虑,举办全市政治研讨会,使广大教师得以交流经验体会,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一步准确把握新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把教学从过去的模式中转变过去,过去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忽视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重视思想政治学科的学术性的经典内容,忽视知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没有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果;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单纯讲解式的教学方式占了绝大多数,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设置要体现新课程的要求,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达成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维目标的高度统一,教学设计中要把三者具体化,把抽象的目标转化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实际行动。依照课程标准正确处理三维教学目标的关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个目标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知识目标是基础,只有掌握基础知识方能立足和发展,才有可能获得学习的方法和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才能以此为基础发展健全的人格。能力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掌握学习的方法,此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其它两个目标的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重在体验与感受,它贯穿于前两个目标之中。在过程中体验,在体验中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时,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目标的实现。在实现上述各类目标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通过视导推广经验、发现问题进行正确引导。三年来高中思想政治不断创新视导方式,对样本学校采取先单独视导后观摩的方式,充分发挥其实验基地和各方面的优势为全市的课程改革提供样板。对薄弱学校采取诊断式视导,对于中层学校采取集体研讨式的视导。三年来东莞中学、东莞一中等样本学校先后为全市提供示范课、样本课18节。在视导中发现不少学校不同程度的存在过去关注课堂上的热闹气氛而“淡化知识”、过分依赖多媒体的倾向,教师上课没有知识提纲、没有板书,学生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准,致使课堂效率低下。课程改革指导小组及时组织教师研讨,帮助各校政治学科学习和修订课堂教学常规,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3、改革教学评价机制,改革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把教学评价的功能体现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来。一方面通过完善教学质量检查制度,为学校提供学生学分认定的依据,另一方面为学校提供《东莞市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表》,为教学过程评价提供依据,组织教师参加了广东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参加了《广东省高中思想政治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的研制工作。
4、通过示范课、研讨课例、优质课比赛等活动给广大教师提供展示改革成果的平台,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三年来提供给全市教师参加的示范研讨课32节,提供部分学校教师研讨的课例14节。2006年9月举行了全市高中思想政治课优质课大赛,参赛选手37人,大赛历时两周,经过初赛和决赛两轮比赛,共听课44节,参加听课老师520余人次。这次比赛充分展示了东莞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极大的促进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三、培养一支思想过硬、素质过硬、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本条件。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是为全体教师投身课程改革提供知识基础,而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的优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是培养教师队伍的关键。
1、第一支队伍是教龄五下以下的青年教师,这部分教师的特点是知识新、思想新、计算机技术基础好,在课程改革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由青年教师领衔建立东莞市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网,经过三年不但网络得到全市乃至全省政治教师认可,2005年网站获得全省思想政治与信息技术相整合成果评比一等奖;网络管理和资源开发的队伍也不断壮大;他们成为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力军。
2、第二支队伍是教龄在五年以上,有多年毕业班经验、有教学研究基础的教师,组织开发各种教学辅助资源,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研文章。近三年来共有40余人次参加由省市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辅的编写工作,有23人次承担省级以上课题研究。这些教师是东莞市高中政治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主力军。三年来他们获得过全国新课程教学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获得全国优质课二等奖、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二等获,获得广东省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一、二等奖,获得广东省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整合一、二、三等奖,获得广东省教学论文比赛二、三等奖,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提供示范课并全国发行。
3、第三支队伍是具有高级职称或教研会理事以上的资深教师队伍,他们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和实践水平高,但某种程度上丰富的经验可能成为接受新课程理念的障碍,这部分教师主要发挥他们的组织作用。到目前为止三支队伍各展所长,为东莞的思想政治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使东莞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三年来,东莞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思想政治课以其实效性、科学性、思想性、时代感强的特点被广大学生所喜爱,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高考成绩显著提高,东莞政治教研在全省的影响力明显提升。但也出现了困惑,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关系处理不好:一是课程标准与教材、教参的关系处理不好;二是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处理不好,甚至出现过动摇;三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统一,特别是如何确保知识目标的基础地位不被削弱;四是如何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五是如何处理好课程改革与高考备考的关系,如何加强新新程背景下考试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六是如何给选修课定位。七是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关系。八是如何处理中学教学实际与学科学术前沿争论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在过去三年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但更待未来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