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课程教学研究》2016年第8期语录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培训课程/吴惟粤    李 俊

    教师培训的协作共同体通常是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形成的。传统的学科培训组织往往基于同一学科,存在课程的学科局限性,容易导致教育视野的狭窄。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提示我们,教师培训共同体的发展只有跨学科融合,学科整合的培训共同体才能实现有效协作,以更宽广的视野、全面的知识储备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基于“大标准”的评价构建:美国PARCC项目的启示/李亚培  谢小山  谢  翌

    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仍然渗透着“考纲”为本知识为本升学率为本的思想践行着“去标准”“超标准”的评价对学生的兴趣、职业规划及适应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关注不够,没能很好地平衡或沟通升学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评价,对于教育本身与个体发展有一定的误导性,偏离了教育的本义。新时代,我们需要回归教育的本义,走向人性化的课程评价从“育分评价观”走向“育人评价观”,从“学历社会”走向“学力社会”

   

    新课改前后德育教材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徐群

    课改前教材中人物形象所展现的道德品质以爱祖国、爱劳动、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五爱)、爱集体、勤俭节约、孝亲敬长、遵纪守法等美德为主,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层次的道德追求。而课改后教材更多地显示出作为个人修身养性以至安身立命的道德品质,如身心健康、科学创新、善于学习、责任感等,是一种让小学生成人而不是成神的道德品质。

 

    论语文教师的情怀/沈喜云

    如果教化人的教师缺少人文情怀,甚至知行相悖,语文文以载道的要义、学生的健康人格养成就是空话。语文学科要回归对人的关怀,语文教师一定要有人文情怀,知行一致,才会重视语文学科蕴含的丰富的德育内容,深度开发语文学科中育人价值,使“教书”与“育人”得到融通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8-26 17:08:55
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信息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用户信息中心

  • 查看购物车详情>>
  •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