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
  --浅析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聆听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有效聆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根本,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音乐教育主要的审美活动之一,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聆听,能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真正有效学习音乐。本文将从有效聆听重视欣赏教学中,强化于歌曲演唱中,优化于乐曲演奏中等几个方面对如何"有效聆听"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有效聆听
  一、对无效聆听的心理因素剖析:
  1、学生视角的聆听观
  (1)聆听习惯
  学生倾听音乐时常表现出的"放松或休息"、"无精打采"、"游离音乐"、"非完整性体验"等不良状态,严重影响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阻碍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
  (2)聆听方法
  学完歌曲后,教师指导学生用口风琴伴奏。于是,一个学生被老师邀请演唱,其余学生伴奏。音量的悬殊,伴奏效果可想而知,但老师却要求演唱的学生唱得再响亮些、、、、、、很快。老师又换成一组学生伴奏,其余学生演唱。演唱、演奏的速度很不一致,合作效果较差,老师发怒了、、、、、、
  (3)聆听兴趣
  学唱二声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时,教师要求学生随钢琴伴奏合作演唱。于是,学生都"投入"地放声歌唱。渐渐地,老师的琴声听不见了,旋律唱得越来越不着调了、、、、、、
  2、教师操作视角的聆听观
  (1)教法陈旧
  在一堂音乐课,教师正在和学生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在初听音乐之后,教师问学生:"好听吗?"学生齐声回答道:"好听!"教师向学生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出示主题音乐旋律,要求学生轻声哼唱,然后复听一遍,问道:"你觉得乐曲可以分成几部分?"学生信口开河,答案可谓丰富多彩、、、、、、这样的"听"中,学生听到了什么?他们真的觉得乐曲"好听"吗?
  (2)喧宾夺主
  某教师教授歌曲《渴望春天》时,主要的教学环节:(1)朗诵诗歌,导入新课:(2)欣赏歌曲,感受音乐:(3)分析歌曲,深情演唱:(4)处理歌曲,深化情感;(5)课堂延伸,接触大师。教室里只看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忙碌的学生和老师,听到学生们讨论和发表想法的声音,可惜少了优美的音乐。
  (3)过度主导
  一节公开课学生们正在聆听钢琴协奏曲《黄河》,那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的音乐在教室回荡,学生已经渐渐沉浸在黄河船夫那悠长高亢、低沉急促的号子声中,突然一教师引导"这一作品表现了华夏子孙吃苦耐劳和一定能到达胜利彼岸的精神,给我们展示了可歌可泣的一幕"、、、、、、一直到音乐结束。
  综上所述,影响学生无效聆听的间接原因是教师教学行为,它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知识掌握的程度。对于课堂的无效聆听现象,教师一定要平和、理智地看待,并辅之以策略处理,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有效聆听的再实践策略
  策略一:重视欣赏中的聆听
  音乐欣赏是课堂中开展有效聆听的主阵地,在欣赏中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分析、描述、评价音乐及音乐表演的鉴赏水平。
  1、体验过程
  在欣赏中形成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体验是在过程中实现的,没有过程就谈不上体验。因为音乐一方面是音响的时间艺术,另一方面又是音响的情感艺术,即情感蕴含在音响的时间流动中,没有时间流动的过程,音乐中的情感便无从释放。学生在听觉中,接触音乐的同时,便接触到音乐表达的情感,学习音乐的过程,便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直接面对音乐,直接与音乐作品释放的情感碰撞,在音响的流动中,在主客体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吸收、融合、升华音乐作品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灵发生共振,使音乐诠释的乐思在每一个头脑中奔涌。
  如:我在欣赏《梦幻曲》中,先把学生分成四组,并要求学生给自己组里起个好听的名字,如"梦幻队","梦想队"等等。接着我让学生"睡"着,闭着眼睛静静地听音乐"天色暗下来了,四周静悄悄的,小朋友要睡觉了,你会梦到什么?"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演准备睡觉,让学生感受曲子优美柔和的旋律,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间。这样,学生倾听的效果明显提高。
  2、聆听个体化
  音乐欣赏虽是集体聆听,但因欣赏者水平差异便有了明显的欣赏层次的个体差别。这是因为音乐信息是一种模糊信息,由此决定了音乐欣赏感受的模糊性质。同时,音乐主要诉之于情感,情感的激发必然有强烈的主观性。因此,音乐主要诉之于情感,情感的激发必然有强烈的主观性。因此,不同的个体聆听同一音乐作品,感受必定是不同的。课堂上的教师千万不能忽视鲜活个体的存在,不可扼杀不同个体产生的主观情感。
  如:孩子们在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袋鼠》一曲,在描述感受到的音乐时,孩子们的想象各不相同,有的说是小兔在蹦跳,有的说是小虫在爬行,有的说是袋鼠在舞蹈、跳跳停停、、、、、此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想象,尊重个体存在的差别,切忌统一尺度、统一体验,这种大一统的趋同教育,必定导致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僵化状态,造成缺乏个性、缺少创新的局面。
  3、聆听多样化
  安静地聆听音乐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式。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如何培养学生专注地聆听、聆听、再聆听呢?还必须重视欣赏音乐的参与形式。再者,新课程中欣赏内容比重较之以往明显加大,教师如何安排进度,有所侧重地完成所有曲目的聆听?了解多样化的聆听方法对于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静静地听
  音乐所表达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感情体验,这就要求学生在对音乐的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因素感知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情感、情绪作出判断,进而通过想象和联想的心理活动,使声音的艺术形象由感觉的有限性通向想象的广阔性。这就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聆听音乐。
  如: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引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