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是指多年的大气平均状态或平均统计特征的概括,是某地区多年间各种天气状况的综合表现,一般用气温、湿度、降水、气压、风、日照等气候要素来表征。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太阳辐因素、大气环流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表的主要热源,是大气物理过程与物理现象的基本动力。太阳辐射在地表随纬度而变化,使得热量也由低纬向高纬减少,因此,太阳辐射是形成各纬度气候差异的最根本因素。下表表示了各纬度地带年辐射总量与年平均气温的对应关系。

表:北半球太阳辐射和气温分布

纬度(φ)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年辐射总量

(kj/cm2

1342

1325

1269

1183

1062

920

763

635

575

557

年平均气温

(℃)

32.8

31.6

28.2

22.1

13.7

2.6

-10.9

-24.1

-32.0

-34.8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一方面调整了全球范围内的热量分布,与太阳辐射的影响相结合,决定了地球表面纬向气候带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还调整了全球大气水分的分布。大气环流把水分由海洋上空输送到陆地上空,这不仅大大增多了陆地上的大气降水,而且构成了大体与海岸线相平行,逐渐向内陆,以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为主要标志的气候类型。此外,区域性大气环流又产生了许多地方的“特有”天气和特色气候。

  3.下垫面。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和水汽主要来自下垫面,下垫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1)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影响其获得热量的多少。(2)下垫面性质不同,热容量也不同。在相同的太阳辐射强度下,海洋比陆地的热容量大,因此温度变化幅度小。(3)下垫面形态不同也影响着大气的温度、湿度、运动方向和强度。例如,山地的气温和湿度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变化;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日益显著。如人类活动改变着下垫面状况,进而影响或改变局部地区气候;人类向大气直接排放大量有害物质,改变大气成分,导致气候的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