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资源网·高中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说明: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笔答题两部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笔答题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共同基础平台]

一、 积累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秩序井然 栉风沐雨 卷帙浩繁 独树一帜

B.一泓清泉 宏观调控 股肱大臣 鸿鹄之志

C.樯桅毗连 言论精辟 臧否人物 嗜书成癖

D.欣逢佳节 兴风作浪 万马齐喑 馨香满院

【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

【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其中加点的字都读“zhì”;

B项中“股肱”读“ɡōnɡ”,其他读为“hónɡ”;

C项“毗”读为“pí”、“辟”读“pì”、“否” 读“pǐ”、“癖”读为“pǐ”;D项“欣”读为“xīn”、“兴”读为“xīnɡ”、“喑”读为“yīn”、“馨”读为“xīn”。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黝黑 奖掖后人 荡漾 名列前茅

B.发酵 蛊惑人心 翡翠 商讨国是

C.班驳 姗姗来迟 皱纹 好高骛远

D.虔诚 含蓄幽默 肖像 钢柔相济

【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

【解析】D项的“钢柔相济”应为“刚柔相济”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 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 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A.起用 体味 侧目 B.起用 体验 刮目

  C.启用 体味 刮目 D.启用 体验 侧目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解析】“起用”和“启用”两词用法不同,所用范围也不一样。“起用”是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而“启用”是开始使用;“起用”只能用于人,而“启用”则适用范围较宽,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原句中是说“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开始”用,自然应选用“启用”了。“体味”是仔细体会,“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两词中有不同的语素“味”和 “验”,“味”有品味之意,从搭配对象来看,“酸甜苦辣”应搭配“体味”了。“侧目”的意思是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是贬义词。而“刮目”是说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是褒义词。本句是说父亲虽然不是出身于科班,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很有造诣,令专业人士怎样,自然是“刮目”相看了。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C.近年来,一些正值**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解析】A项,“纸醉金迷”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的环境。情感色彩不对,不符合题意。B项,“不谋而合”指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合乎语境,正确。C项,“**年华”是称女子十三四的年纪。这里完全是望文生义,使用不当。D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喻外表很华美,里头一团糟。这里的“文字优美”不能算“败絮”,比喻不当。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

【解析】B.“由于”与“影响所决定”句式杂糅;C.“好坏”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中的“是”是两面对一面的关系;D.语意不明,句式杂糅。

【答案】A

6.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筑是凝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_______,_________。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   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        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语句的衔接连贯能力。

【解析】先古代,后现代,选择②①,“压迫心灵”是短时间的,“改变轨迹”则是长久的。选择③④。

【答案】C

二、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鹤的饲养历史,已很久远,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花镜》上说:畜鹤“之地,须近竹木池沼,方能存久”。这是为了适应它野生时栖息沼泽间的习性。绘画中也常以修竹为背景,既与鹤的修长姿态相调和,也反映了鹤的生活环境。

鹤夏季在西伯利亚、蒙古和我国北方的沼泽地上筑巢育雏。巢形很大,用杂草造成。每次产卵2-3个,褐色,有不显著的红色或灰色斑点。《花镜》说:“生卵多在四月,雌若伏卵,雄则往来为卫,见雌起必啄之。见人数窥其卵,即啄破而弃之。”鹤在冬季,南飞到长江流域一带过冬。《风土记》说:“鹤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于草叶,滴滴有声,即高鸣相警,徙所宿处,虑有变害也。”“徙所宿处”是说它开始迁移。候鸟每年随季节而南北飞行,原因很复杂,把它归结为是由于闻到露滴声而引起的,那就太简单化了。

随着人类的活动区域扩大,原始森林、草原、沼泽受到砍伐、垦殖或破坏,会影响到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像鹤这种大型鸟类,因为它们产卵少,繁殖率比较低;身体大,食量也大;又因为身体大,目标显著,容易受敌害攻击,也容易给人捕获。“晓日东田去,烟霄北渚归;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依。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岂烦仙子驭,何畏野人机。”(张九龄《郡中见群鹤》)那种舒适的生活,只是诗人的想象之词。一般说来,它们的生存比较不利,数量是在逐渐少下去的。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让它们以及其他的珍禽异兽能够很好的繁殖,如设置自然保护区,规定狩猎期等,是一件重要的工作。

7.以下各项反映着鹤的生活习性,其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绘画中经常用修竹作为背景,来与鹤的修长姿态相调和。

B.夏季在西伯利亚、蒙古和我国北方的沼泽地筑巢育雏,繁衍后代。

C.听到八月露滴的声响,往往也要高声鸣叫,达到互相示警的目的。

D.每次产卵2-3个,由雌鸟孵化,一旦雌鸟离卵,雄鸟就把卵啄破。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已知信息的把握。

【解析】文中有“见人数窥其卵,即啄破而弃之”的句子,应是看见了人,才会把把卵啄破。

【答案】D

8.下列说法中,与作者看法相符的一项是

A.鹤生性机警,八月,听到露滴草叶的声音,担心有变故危害,这就是鹤结群向南方迁徙的原因。

B.鹤的生存与繁衍,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为了遏制这种状况进一步恶化,需采取一定的人为保护措施。

C.现实生活中,鹤就像张九龄诗中那样“远集长江上,高翔众鸟稀。岂烦仙子驭,何畏野人机”,生活得很自在。

D.《左传》是最早记载鹤的饲养历史的史书,可见,在春秋以前,养鹤还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意的准确理解。

【解析】A项中“担心有变故危害,这就是鹤结群向南方迁徙的原因”作者认为这个看法太简单了;B项的信息在文章的结尾处可以找到;C项“鹤生活得很自在”同作者的看法不同;D项是主观臆断。

【答案】B

9. 野生鹤的生存状况令人关注,下列都是鹤数量减少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鹤的栖息地因人类活动区域扩大而缩小。 ②鹤产卵少,繁殖率较低。

③鹤形体大,食量大。 ④鹤在北方的时间明显长于南方。

⑤鹤的形体优美,目标显著。 ⑥鹤多疑,往往自啄其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已知信息的分析把握。

【解析】第④点“鹤在北方的时间明显长于南方”明显不是数量减少的原因。

【答案】A

10.下列有关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据《花镜》记载:鹤“见人数窥其卵,即啄破而弃之”。说明鹤清高,难以与人共处。

B.鹤一般栖息在沼泽地带,它的长胫肯定与涉水有关,而不是栖息于干燥的陆地造成的。

C.鹤的卵呈褐色,斑点也不显著,置于杂草造成的大巢内,这符合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D.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左传》出现时代最早,《花镜》稍晚一些,最晚的是《风土记》。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意的准确理解。

【解析】A项中“难以与人共处”作者没有讲到这一点;B项的信息为主观臆断,没有依据;D项“《左传》出现时代最早,《花镜》稍晚一些,最晚的是《风土记》”只是文章引用资料的先后,看不出时代的早晚。

【答案】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8分)

马 蹄 李广田

我不知为什么骑上了一匹黑马,更不知要骑到什么地方,只知道我要登山,我正登山,而山是一直高耸,耸入云际,仿佛永不能达到绝顶。而我的意思又仿佛是要越过绝顶,再达到山的背面,山背面该是有人在那里等待我,我也不知到那人是谁,更不知道那人是什么样子。

我策马,我屏息,我知道我背上插一面大旗,也知道旗上有几个大字,却永不曾明白那几个字是什么意义。我听得我的旗子随着马蹄声霍霍作响。我的马也屏息着,好像深知道它的负载的重量。

夜已深了,我看不见山路,却只见迎面都是高山,山与天连。仰面看天上的星星,乃如镶嵌在山头,并做了山的夜眼。啊,奇迹!我终于发现我意料之外的奇迹了:我的马飞快的在山上升腾,马蹄铁霍霍地击着黑色岩石。随着霍霍的蹄声,乃有无数的金星飞迸。

于是我乃恍然大悟,我知道我这次夜骑的目的了,我是为发现这奇迹而来的,我看见马蹄的火花,我有无上的快乐。我的眼睛里也迸出火花,我的心血急剧的沸腾。然而我却非常镇静,因为夜是暗黑而死寂的,我必须防备着惊醒每一棵草上的露珠,和每一棵树枝上的叶尖,我不愿让任何精灵来窥探我的发现。这时,天上的星星都变得暗淡了,我简直把它们忘记了,我的呼吸只能跟着马蹄的拍节。而我的眼睛中就只看见马蹄铁与黑色岩石所击出的星光——天上的星星都陨落了,我脚下的星星却飞散着。我别无所求,我只是在黑暗中策骑登山,而我的快乐,就只在马蹄下的金火。

我乃有意识的祝祷夜的永恒,并诅咒平原的坦荡,因为我的奇迹是只在黑暗的深山中才会发现,而我的呢,它会为平原的道路所困死,我的帜也将为平原的和风摧折

11.第二段中画横线的语句的含义是什么?(4分)

①“我知道我背上插一面大旗,也知道旗上有几个大字,却永不曾明白那几个字是什么意义。”(不超过20个字)

②“好像深知道它的负载的重量。” (不超过15个字)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中特殊句子的理解。

【解析】可根据理解和文章中特出的有象征性的句子来提取准确答案。

【答案】(4分)①(我知道)我的人生有所追求,但不知道追求是么。②(好像深知)人生责任重大。

12.第三段中说“啊,奇迹!我终于发现我意料之外的奇迹了”,第四段中说“我是为发现这奇迹而来的”。作者为什么这样说?(5分)(不超过30个字)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整体文意的理解。

【解析】可根据理解和文章内容的象征意义解答。

【答案】(5分)(因为)终于领悟到追求的内容,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懈追求的过程。

13.这篇散文在写作上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就这种写法做简要分析。(4分)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特色的把握。

【解析】注意全文所运用的象征手法。

【答案】(4分)通篇用了象征的写法,形象而含蓄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生命的价值在于战胜困难的追求过程。

14.下列对文章语句理解与赏析不恰当是(5分)

A.“心血急剧地沸腾”,“我却非常镇静”——都因为“我”发现了奇迹。

B.“防备着惊醒”“露珠”和“叶尖”——因为在逆境中需要高度的警惕。

C.“天上的星星都陨落了”只见“脚下的星星却飞散”——写忘我境界。

D.祝祷夜的永恒,并诅咒平原的坦荡”——因为奇迹此时此地被领悟。

E.“马,会为平原困死;旗,将为和风吹折”——因为平和中不会有奇迹。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章语句的理解和整体把握及对文章观点的赏析。

【解析】有些选项要注意不可臆断。提示:A(应为“领悟”),B(应为“神圣、喜悦”)。

【答案】(5分)A B

二、 能力与提升(22分)

1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纵笔三首(其一)

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知那是酒红。

(说明:此诗是苏轼64岁被贬儋州时所作,两年后,诗人因病与世长辞。)

诗的第二句中,一“霜”字下得极为精到而有内蕴,请说出你的理解。

三、四句中,“小儿误喜”和作者“一笑”各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要求学生能够读懂简单的古诗词,并理解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 “霜”字“凸现老态”得1分,“坎坷命运”得1分。(2) “误喜”反映出小儿对父亲的关心和安慰得2分;“笑”反映诗人“坦荡、达观”的襟怀得2分(或答“笑”是“诗人的自嘲,蕴涵着历尽坎坷的无奈与凄然”也可以。)

【答案】

(1)“霜”字既凸现诗人“白须萧散”的老态,又暗示其一生屡遭贬谪的坎坷命运。(2分)

(2)小儿明知老父的“朱颜”是因酒而起,“朱颜”实际上也即是“酒红”,“误喜”反映出小儿对父亲的关心和安慰;“笑”反映诗人虽已是风烛残年,却依然坦荡、达观的襟怀。(或答“笑”是诗人的自嘲,蕴涵着历尽坎坷的无奈与凄然。)(4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凛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

这里说的“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你能写出其中的一首吗?请写在下面:

诗题 作者

【测控点击】考查学生对初中学过的课文名句的记忆情况。

【解析】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背诵名句名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熏陶情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诗词的背诵,学生比较喜欢,默写这种形式既考了学生的诵读,又考了学生对一些字写法。诗题和作者各1分,诗歌4分。

【答案】

《早发白帝城》(或《下江陵》);作者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或《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或《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7.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6分)

说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轻轻的一句话, ,有时只是默默的一次握手,但作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因为轻轻的一句话,那是用信誉写成的铮铮誓言; , ;默默的一次握手,那是用人格定下的切切保证。负起承诺,就负起了不变的真情,就负起了不悔的初衷。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句能力,.

【解析】注意对修辞的要求。

【答案】(示例)有时只是重重一个点头 重重的一个点头,那是用良心写成的堂堂契约

18.用清晰、简洁的文字,概括下面这段新闻的主要内容。(4分)

近日,杭州的一家房地产公司找到钱塘江畔滨江家园小区的18家住户,提出出资3万元收购他们阳台上的阳光。此事随即在住户中间激起了轩然大波。

据悉,这个小区的开发商——浙江滨江建设有限公司近日计划在小区东面的空地上建造两幢32层约100米高的“组团酒店式公寓”,然而考虑到公寓一旦建造,可能会影响到小区住户的光照,开发商表示,愿意以每户补贴3万元的方法收购阳光或者以每平方米3000元的价格回购住房,以此来弥补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18户住户的损失,然而,出乎开发商意料的是,小区247家住户中95%以上的住户坚决反对。

今年61岁的黄大伯住在1幢2单元103室,酒店式公寓的建造将可能使他家终年见不到阳光。他对记者说:“我看中这个地段,就是看中这儿的环境,这儿的阳光、水、空气,他们出多少钱都不能补偿我的阳光,也无法补偿被损坏的良好环境。”小区另一位住户赵萍女士说:“三年前,我们从老房搬进这钱塘江边的新房,三年来,每日吹着江风,比原来更深的感受到阳光、水、空气的重要,所以,我们绝不同意。”

(不超过20个字)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语段的能力,.

【解析】注意要清晰、简洁,重点突出。

【答案】开发商巨款购阳光,众住户坚决反对。

四、写作与交流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一个印度人看见一只蝎子掉进水里团团转,他伸出手去捉它,想把它捞上来,

可就在他的手指刚够到蝎子的时候,蝎子猛然蛰了他。但这个人仍然想救它,于是再次伸出手去试图把蝎子捞出水面,但就在这时,蝎子再次蛰了他。旁边一个人对他说:“它老这么蛰你,你还救它干什么!”这个印度人回答说:“蛰人是蝎子的天性,而爱心是我的本性,我怎么能因为蝎子蛰人的天性就放弃我爱的本性呢?”

有爱心是人类的天性,人在一生中会得到许多的爱,也会为别人付出许多爱。

当你付出的爱心得到别人的理解或不被别人理解时你的感受会如何呢?请以“爱的本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真实情感。

2.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

3.不少于800字。

【解析】“爱心”是永恒的话题。但是,当爱换来的是不理解甚至是怨恨是,你会改变对爱的理解吗?

[个性创新拓展]

1.用饱含激情、简洁有力的语言,为“青春万岁”大型文艺晚会的主持人写几句串台词,引出下面的节目。(不超过60个字)

  下面请听大合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2. 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修建一所房屋或者布置一个花园,要让住在别地的朋友知道房屋花园是怎么个光景,就得画关于这所房屋这个花园的图。

  ②编篡关于动物植物的书籍,要让读者明白动物植物外面的形态跟内部的构造,就得画动物植物的图。

  ③读者看了,明白了,住在外地的朋友看了,知道了,就完成了它的功能。

  ④这类的图,绘画的动机都在实用。

  ⑤咱们画图,有时候为的实用。

【答案】 ⑤②①④③

3.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 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③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注]①牸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 ③咎繇:人名,法官。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臣名之 名( ) (2)臣故畜牸牛 畜( )

(3)公诚愚矣 诚( ) (4)管仲正衿再拜曰 正( )

2.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

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4.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5.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_________,“修政”的内容是__________。

【答案】

1.(1)命名(2)养(3)确实(或:真)(4)使……正(或:整理好)

2. B

3.(1)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 (重点词:“使”“理”“安”,兼顾全句) (2)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样被欺负,也—定不会给他马驹的。(重点词:“见”“暴”“与”,兼顾全句)

4. C

5.狱讼不正 完善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