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资源网·高中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说明: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笔答题两部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笔答题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共同基础平台]

一、 积累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嗜好 对峙 恃才傲物 舐犊情深

B. 包庇 媲美 筚路蓝缕 刚愎自用

C. 驿站 臆断 神采奕奕 自怨自艾

D. 真谛 取缔 瓜熟蒂落 有的放矢

【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

【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其中加点的字都读“dì”;A项、“峙”读为“zhì” 、其他读为“shì”B项中“媲美”读“pì”,其他读为“bì”;C项“艾”读为“ài” 、其他读为“yì”;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瑕疵 势利眼 流言诽语 无所不用其极

B.急躁 闭门羹 剑拔驽张 真金不怕火炼

C.安谧 吓马威 老羞成怒 有志者事竟成

D.慰藉 杀风景 左顾右盼 可望而不可即

【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

【解析】A诽—蜚;B驽—弩;C吓—下

【答案】D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人类对新千年的和平祈祷犹在耳畔,然而战争这一阴影又一次升腾在人类头上。所以,在全球异口同声谴责恐怖主义罪孽时,许多国家同时    了各种反战示威。

②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许多人耳熟能详;至于他与东南大学的一段   ,却知者不多。

③“非典”期间,对防范疫情不力的官员首开“问责”先河,没尽到责任的即行罢免,  保证了防治措施的严格贯彻, 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A.暴发 因缘 既/还 B.爆发 姻缘 既/还

C.暴发 姻缘 不仅/还 D.爆发 因缘 不仅/还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解析】暴发: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爆发:通过外界冲突的形式而发生的质变;因缘:泛指缘分,指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遇合的机会,也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姻缘;指婚姻的缘分;③句是一种递进关系,所以选“不仅/还”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站在新世纪的门口,眼中是太多的浮华和喧嚣,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地游历四方,匆忙间,却忽视了文化的绚烂和土地的厚重。

B.陈水扁罔顾台湾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打着和平与民主的幌子,一意孤行地推行挑动两岸民众对立、破坏两岸关系的所谓公投。陈水扁图谋分裂祖国的狼子野心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C.仿制古画还有一种,决不置自己的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金钱。

D.随着调查的深入,非洲某国前总统食用人肉这一耸人听闻的事实得到了揭露。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解析】A“浅尝辄止”比喻只有表面的兴趣或喜好,而不往深处研究。应改为“浮光掠影”;C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坏人混在一起,句中的意思是指拿假的充当真的,所以应改为“鱼目混珠”;D“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奇特的话,使人听了震惊。应改为“骇人听闻”。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济学家更多强调效率,社会学家更多强调公平,实际上,这是对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视角的分析。

B.涉及八个省市十七个地区的十类产品,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列为重点整治名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C.记者了解到,宋哲元将军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的后代在津生活,便前往对他们进行了极其有价值的采访。

D.抗战期间,中国军队缴获的战利品中的日方1/50000军事地图,拿来同我军作战地图比较,明显不如对手。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

【解析】B.“列为重点整治名单”应是“列入”;C.歧义句。D.语意不明。

【答案】A

6.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上斜街一片狼藉:(a.街东棚房区被大火烧毁,街西铺面房被浓烟熏黑.b.街东被大火烧毁棚房屋,街西被浓烟熏黑铺面房。)整个街区蒙受重大损失。

②她曾在黑板上艰难地写下“友爱”两个秀丽的大字,(a.像闪亮在夜幕中的两颗星星,照耀和激动过全班同学的心。b. 照耀和激动过全班同学的心,像闪亮在夜幕中的两颗星星。)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语句的衔接连贯能力。

【解析】①句a.“街东棚房区,街西铺面房”是两个主语,而b用“街东”和“街西”就和小结句“整个街区”配合到位。②句中“星星,照耀和激动过全班同学的心”,像星星,才能照耀,更协调一些。

【答案】C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10 题。(每题3分,共12分)

以中国古老的干支纪年的十二种生肖动物为图案的贺年邮票为生肖邮票。生肖文化源于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及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中国农历猴年,国家邮政局在全国发行了新的生肖“猴票”,这是中国 1980 年首次发行十二生肖邮票以来的第三枚“猴票”。

被誉为“集邮史上的神话”的中国首枚生肖“猴票”名为《庚申年》,是邮票设计专家邵柏林设计的,邮票上猴子眼睛炯炯有神,毛发根根可见,无论造型还是工艺都堪称精品。中国传统的大红衬底烘托着喜庆的节日气氛,也折射出刚刚走出封闭的中国渴望腾飞的迫切心情。首张 “猴票” 只发行 300 多万张,其价值二十多年里扶摇直上,原本 8 分钱的价格现在足足涨了 2 万倍。由此可见,在人们心中,邮票不仅具有实用的邮政功能,也是一种生活情趣,甚至是回报丰厚的投资。

在首枚“猴票”面市的十二年间,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百姓的文化追求水涨船高,而方寸邮票就成了多种风格美术流派展示的舞台。1992年1月5日,中国发行了第二轮生肖“猴票”。与首张“猴票”的写实风格不同,第二张“猴票”装饰画风格很强。全套邮票为 2 枚,第一枚“猴桃瑞寿”图案,是寿桃中有一只彩色剪纸猴头;第二枚“喜鹊登梅”图案,喜鹊与梅花剪纸中间为一篆书“猴”字。

又一个十二年过去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第三张“猴票”也如期而至。不久前刚刚亮相的第三张“猴票”卡通效果很强,图案是一只手捧寿桃的花脸黑猴,画面色彩亮丽,与中国传统的喜庆气氛相吻合。

第三套猴票早从 2000 年就开始策划酝酿,当时,针对第三轮生肖邮票的发行曾有两种主要意见,一派是主张按照生肖排行的方法,以鼠作为第三轮生肖票的开门票。但另一派则认为,我国首轮生肖票就是以猴票开始的,而且每年生肖邮票的发行已成为新年伊始的标志之一,因此建议仍以猴票首发。最后,国家邮政局采纳了后一派意见。据了解,面值 0.8 元的第三张“猴票”发行量为 5200 万,发行至今市场反馈相当不错。 设计人陈绍华说,他的设计体现了国家邮政局对猴票设计应具有新颖性和现代感的基本要求。

中国的生肖是十二年一个轮回,从首张“猴票”算起,二十四年过去了。在四分之一个世纪里,中国人在小小的邮票上与可爱的猴子三度相遇,让人们感到骄傲的是,第三张“猴票”发行时,中国已经发生了让世界惊奇的巨变。

7.下列对“生肖邮票”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指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及民俗重要组成部分的以十二种动物为图案的贺年邮票。

B.指由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以中国古老的十二种生肖动物为图案的用干支纪年法来表示顺序的贺年邮票。

C.指由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以猴年生肖动物“猴”为主体图案而专门开发的极具收藏价值的三轮贺年“猴票”。

D.指用中国古老的干支纪年的十二种生肖动物为图案的为庆贺新年到来而专门制作发行的邮票。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已知信息的把握。

【解析】(A“以十二种动物为图案”的说法太笼统,不具体;B“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顺序”说法不妥。因为依此说法,就只能以“鼠”作每一轮的开门票了;C以“猴”为主体图案只限于“生肖邮票”中的“猴票”)

【答案】D

8.对“国家邮政局决定仍从猴年开始发行第三轮生肖邮票”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邮政局不同意按照生肖排行的方法把鼠作为第三轮生肖邮票的开门票。

B.国家邮政局主张按照生肖排行的方法把鼠作为第三轮生肖票的开门票,取得成功。

C.考虑到我国首轮生肖票从猴票开始,国家邮政局确定仍以猴票作为第三轮生肖票的开门票。

D.针对第三轮生肖邮票发行的两种主要的不同意见,国家邮政局最后采纳了仍以猴票首发的建议。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意的准确理解。

【解析】“把鼠作为第三轮生肖邮票的开门票”之说有误

【答案】B

9.下列对我国三轮生肖猴票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第一张“猴票”是由邵柏林设计的,不论是造型还是工艺都堪称邮票中的精品。

B.中国第二轮生肖猴票共两张,第一张“猴桃瑞寿”图案具有写实风格,第二张“喜鹊登梅”图案则装饰画风格很强。

C.面值 0.08 元的中国第三枚猴票在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中,于 2003 年如期而至,发行至今市场反馈相当不错。

D.国家邮政局对三枚生肖猴票的设计要求均是要突出新颖性和现代感,这与邮票设计专家的初衷相吻合。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已知信息的准确表述。

【解析】B第二轮生肖猴票两枚都属于装饰画风格;C“2003年”应改为“2004年”;D“三枚”应改为“第三枚”

【答案】A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肖文化源于中国,已历史悠久,但每一次发行新一轮开门票不一定非以猴票作为首发不可。

B.首枚猴票从1980年发行至今,其价格已由原来的面值8分钱足足涨了2万倍,如此丰厚的回报体现了集邮的投资功能。

C.因为邮票能给人们带来丰厚的回报,可以预测,现在人们对于中国邮票的需求

量是非常巨大的,邮票肯定会供不应求。

D.虽然已发行的三枚猴票的图案设计不同,但都能够与中国传统的喜庆气氛相吻合,达到了庆贺新年的目的。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意的准确推断。

【解析】(预测的内容欠妥当)

【答案】C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8分)

说 荷

赵文英

(1) 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2) 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得一池清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3) 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虐肆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4) 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着的荷。惟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仪。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伴相随。

(5)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如我。

(6)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7)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8)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9)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污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思想灵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彼,有薄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芙蓉生在秋叶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娉婷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10) 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11) 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走进了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2002年第10期《美文》)

11.第4段说荷有着“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仪”。“不变”“万变”分别指什么? (4分)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要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回答。

【解析】答到即可,意思对也可以酌情给分。(答对一点2分)

【答案】“不变”指荷坦然自若,不屈不挠的精神。“万变”指自然界的风风雨雨。

12.阅读第9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中国人民对荷的赏识与喜爱表现在那些方面?(4分)

(2)、说说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1)4分,答对一点2分;(2)2分,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答案】(1)中国人民对荷的赏识和喜爱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精神种荷者,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②荷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风采。

(2)在文中的作用:①写荷被中国人赏识和喜爱的历史,丰富了荷的内涵。②既照应了前文“无数次邂逅”,也拓展了文章的主题。

13.本文的题目是“说荷”,结合全文,说说“荷”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请用简明的语言分条概括。(4分)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回答。

【解析】答案要简练。答出其中4点,意思相近即可得4分。

【答案】荷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①临危不惧,坦然自若。②勇敢执着,不屈不挠。③风清骨俊,典雅端 庄。④不屈权贵,不慕荣华。⑤冰清玉洁,高雅脱俗。

1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本文语言优美,联想丰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了荷在各种恶劣环境下

的生命状态,表现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

B、 文章以荷引起自己心灵的震动开端,以自己被荷的品质所感动,变成一个

宠辱皆忘的人作结,首尾呼应;以“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的生命奇迹”为线索,脉络清晰。

C、 第4段“荷的故事”即“荷诞生的传说”,具有传奇色彩,突出了“荷”的

不平凡,更进一步突出了荷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荷”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D、 第6段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时至秋天,阴雨绵绵,

荷已红颜褪去,青春不在,一个“残”字,表达了作者对荷的衰败的惋惜之情。

E、 第10段“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诉说的主体是“荷”,“生

命的真谛”,就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文章的主旨。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要求要全面,注意设题的迷惑性。

【解析】A、理解本文的主旨错误。应表现了荷临危不惧、不屈不挠的精神。D、作者表达的不是惋惜,而是敬佩之情。

【答案】A D

三、能力与提升(22分)

1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 昭 君

李 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请从整体上简要说一说这两首同样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为题材的诗,在艺术风格与表达情感两方面,各有怎样的不同。

答:艺术风格:

表达情感: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唐诗的理解和鉴赏。

【解析】表述要清晰,重点答不同之处。

【答案】艺术风格:李诗飘逸,杜诗沉郁。

表达情感:李诗对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充满了同情;杜诗不只停留在同情和惋惜这一步,还表达了沉郁、怨愤之情。

16.默写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空缺部分。( 6 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粪土当年万户侯。 , , ?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

【解析】两个空一分,共6分。

【答案】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7.下面一段话包含四个句子,请删改,从而使语意更连贯、集中。(4分)

①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造化多情,大自然的色彩是美好的。②人类应该为永葆大自然的色彩美作出自己的努力,让大海永远湛蓝,让草原永远青翠。③但是人类不以自然美为满足,艺术美的着意创造,有待心灵的加工,注入艺术家的豪情。④色彩只有注入了画家的情感,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必须删除的句子是(只填序号):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学生的对语段表意集中的能力,.

【解析】其他三句都在集中说自然与色彩的关系,而第四句却讲到色彩和审美对象的问题。

【答案】④

18.请仿照示例,以“金钱”为对象,再写三个句子,使之与例句构成排比句,上下句语意要连贯。(6分)

金钱可以买来名贵的钟表,但买不来宝贵的时间;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句能力,.

【解析】注意对修辞的要求。

(6分)仿写:金钱可以买来漂亮的衣服,但买不来美丽的容颜;金钱可以买来晶莹的钻石,但买不来甜蜜的爱情;金钱可以买来一时的潇洒,但买不来无悔的人生。

写作与交流(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过如水滴,日积月累地贮藏,足以汇成万丈深渊;小过如蝼蚁,日积月累地侵蚀,足以毁掉千里长堤。所以,小过不可轻!

请以“勿轻小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真实情感。

2.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

3.不少于800字。

【解析】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注意选材体现“小”字,也可以议论小如何演变为大。记叙和议论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