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资源网·高中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分值:120分 时间:90分钟)

说明:分选择题和笔答题两部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笔答题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共同基础平台]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肿胀 怅然 仗恃 苌弘

B.寂寥 杀戮 绸缪 蓼蓝

C.泛滥 褴褛 门槛 篮球

D.屡次 蝼蚁 镂空 骷髅

【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的正确字音。

【解析】A胀zhànɡ 怅chànɡ 仗 zhànɡ 苌chánɡ,“胀”、“仗”发音相同;B寥 liáo 戮 lù 缪móu 蓼liăo,四个字发音都不同;C滥làn褴 lán 槛kăn 篮lán,“褴”、“篮”发音相同; D屡lǚ 蝼lóu 镂lòu 髅lóu,“蝼”、“髅”发音相同;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阐发 充霈 契合 焕然生辉

B.崭新 翡翠 后裔 五采斑斓

C.颓圮 荡漾 灌溉 安然无恙

D.饥谨 家畜 峭壁 残羹冷炙

【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

【解析】其中A项的“充霈”中的“霈”应为“沛”;B项中的“五采斑斓”中的“采”应为“彩”;D项的“饥谨”中的“谨”应为“馑”。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 很多,比如媒体披露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结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风。

 ②今年我省高等院校录取8.5万人,可使全省高考录取率   与去年持平。

 ③姜还是老的辣,这个人那么难缠,   叫你给说服了。

 A.当然   大致    毕竟

 B.固然   大致    到底

 C.固然   大概    毕竟

 D.当然   大概    到底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

【解析】“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当然”是指应当这样。“大致”和“大概”都有“大约”的意思,但“大致”还有“大体上”的意思,而“大概”则没有。“毕竟”表示追根究底得的结论,“到底”也有此义,但“到底”还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B.他购买彩票,连续两次中奖,真是左右逢源。

 C.妻子初见他时大吃一惊,只见他满目疮痍,真没想到他的皮肤病竟如此严重。

 D.他是个饱学之士,为人谦和,气度不凡,真是个附庸风雅的谦谦君子。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析】A项,“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符合题意。B项,“左右逢源”指做事得心应手,毫无阻碍,今也常用于贬义,喻处事圆滑。感**彩不当。C项,“满目疮痍”指看到的都是创伤,都是荒芜破败的景象,多指遭受战乱、灾祸严重破坏后的景象。这里完全是望文生义,使用不当。D项,“附庸风雅”指本来文化水平不高,却硬要装作有文化修养的样子。这里与语义完全相反,不妥。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心连心”艺术团在老区的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最近,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地报道了恐怖分子制造的莫斯科大劫案。

 C.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障,也是成败的关键。

 D.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表明,春节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和外出旅游方面的消费开支,已呈明显上升趋势。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

【解析】A句杂糅或后一分句缺少主语;B句属种概念并列,删去“各种传媒”;C句照应不当,改“成败”为“成功”。

【答案】D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毛泽东认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写得颇为成功。

B.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

C.演讲过程中故作深沉,强作豪放,无病呻吟等行为,非但不能动人,反而会适得其反,令人生厌。

D.“完美”永远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样的心理障碍和十三、四岁特有的偏执与不驯,“成就”了我初中三年灰色的心理历程。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解析】B项中“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应是“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用分号或者句号。C项“故作深沉,强作豪放,无病呻吟等行为”不能用逗号,要用顿号,因为后面有“等行为”的词。D项中“十三、四岁”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

【答案】A

二、阅读与鉴赏(30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6分)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空山”、“人语”两句,重点在于“空山”;写“人语响”,是用声音反衬山的空寂。

B..“返景”、“青苔”两句,着意在写“深林”;描绘“返景”,是用光亮反衬林的幽暗。

C.全诗以寻觅人踪为线索,寄托恬淡的情趣,结尾句与“柳暗花明又一村”异曲同工。

D.全诗见出这位田园诗人对大自然声音、色彩独有的敏感,精微的体验和深刻的把握。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诗词句的鉴赏能力。

【解析】C项的说法中结尾句与“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同,“复照青苔上”是写景句。

【答案】C

8.这首诗的四句全在描写,有着“诗中有画”的意境;通篇没有议论、抒情,却表达着对人生的感悟。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复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B.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D.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西东,浣纱明月下。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诗词句的比较鉴赏能力。

【解析】A项的确“万里念将归”是抒情。B项“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的诗句不是描写。 C项的“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也不是描写。只有D项是全诗为描写。

【答案】D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6分)

木 雕 梅蓊

废墟上横着半截断梁,在蓝空下闪闪发光。

孩子用锋利的小刀,在上面刻出眼睛、嘴巴、鼻梁……

还刻出一束鲜花,还刻出捧花的手掌。

今天,木雕人忽然活了,站起来,去搀扶一位盲姑娘……

9.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断梁”是“废墟上”最显眼的一个物件,是废墟的象征物。

B.“孩子们”能随意在断梁上雕刻,更突出了废墟朽败的特点。

C.先写“鲜花”,再写“捧花的手掌”,既突出鲜花又突出心灵。

D.“木雕人忽然活了”,运用了童话的笔法,寄托着诗人的希望。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现代诗歌的理解能力。

【解析】B项中“突出了废墟朽败的特点”中“朽败”没有依据。

【答案】B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蓝空”对“废墟”既是反衬,又是烘托,因为正是“蓝空”使断梁得以“闪闪发光”。

B.“孩子们”在断梁上刻出的“眼睛、嘴巴、鼻梁……”,其中能看出有他们自己的影子。

C.“鲜花”象征着美好的生活,“还刻出捧着鲜花的手掌”寄托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D.孩子们使断梁有了生命,木雕人又去搀扶盲姑娘:讴歌这种爱的传递,正是本诗的主旨。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解析】A项中“因为正是蓝空使断梁得以闪闪发光”句子里“蓝空”只是一个背景,不是根本原因。

【答案】A

(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哲学思维的高强度介入不仅造成对情感的抑制;同时,文学创作毕竟是情感抒

发主体的,情性还是占优势的,它对于来自智性的副作用力,不仅自身会有盈亏补偿和反弹,而且反作用于理智,弱化理智的穿透力,从而也遏止作者的哲学企图。《围城》就出现这种情况,最明显的事实就是哲学主题与整体文学形象还有脱节,也即生存困境的揭示没有完全到位。

这里没有透辟下去的原因,我认为在于:钱锺书的创作在“紧”的心理态势中出现了一种失控。自“诗化哲学”兴起以来,文学就开始觊觎哲学的王冠,但是,小说创作的哲学追求是有限度的,这个“度”就是作家感性和理性的谐和,理性不是去抑制而是规范情感,情性不是去弱化而是强化理性,而钱锺书恰恰在过甚的哲学企图下造成了两败俱伤。《围城》末章,当所有“围城”喻像全部退出小说叙事时,钱锺书有意识地增加了一个新的意象:那只每小时慢七分钟的老爷钟。但是,这只反复出现的一直最终替“围城”送终的传家宝象征内涵非常浅白,尽管我们知道它是钱锺书的苦心经营。方家传家宝象征语义是有限的,最多是指称方鸿渐自我迷离、无出路的情形,而绝非“深于一切”、“包涵一切”。但是从上述分析看来,“钟”实际上没有达到预期效应,与“围城”的本体象征性相比,它只是一个二级意象。钱锺书反复提示此钟八次之多,可是老爷钟非常顽固和不识抬举。为此,作者不惜动用“武力”来强生捏合,让孙柔嘉说出丈夫脸像钟。很显然,“钟”被很勉强地上升为一个本体象征性意象,但是它的单义性又顽强地否认自己有“围城”那般深邃闳阔的意境。那么,钱锺书为什么会出现人为拔高意象的情况呢?我认为他的哲学企图过于高骛。

文学创作是个很精微复杂的机制,它不是面粉加水似的和面,而是种化合,原先准备好的各单项因素会互相消长,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对抗性和干扰性情况。在《围城》最后两章,冲突失衡到了极点,这表现为作者突然转换中心意象,但不甚成功,终使整部小说在创作心理抑制和抑郁中,匆匆收场,留下读者的遗憾和作者日后持久的不满。

(节自《论钱锺书的文学创作》)

11.第一段中所说的“哲学主题”和“整体文学形象”,分别指什么?(4分)

答:哲学主题是指□□□□□□□□□□;整体文学形象是指□□□□□□□□□□。(各不超过10个字)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要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回答。

【解析】答到即可,意思对也可以酌情给分。

【答案】.“围城”的象征意义;《围城》的故事情节。

12.(1)第二段提到的“‘紧’的心理态势”,指的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3

分).

答:“‘紧’的心理态势”指□□□□□□□□□□(。不超过10个字)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要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回答。

【解析】答到即可,一定用文中原话。

【答案】哲学企图过于高骛。(或:过甚的哲学企图)

(2)第三段中所说“作者突然转换中心意象”,就小说《围城》而言,具体指的是哪种转换?(3分)

答:具体指的是□□□□□□□□□□。(不超过10个字)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回答。

【解析】答到即可,要简练。

【答案】“围城”被“钟”替代。

13.根据文意,概括说明文学作品中的本体象征性意象和二级意象的含义。(4分)

答:本体象征意象指□□□□□□□□□□□□□□□□□□□□□□□□□;二级意象指□□□□□□□□□□□□□□□□□□□□□□□□□。(任选其中一个回答,不超过25个字)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文中特定词语含义的能力,要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回答。

【解析】答到即可。“本体象征性意象”是重点。

【答案】对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具有整体性和深层意义的象征;

对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只具有局部的、表层意义的象征。

14.下列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

A.哲学思维介入文学创作是违背文学规律的。

B.情性是遏止小说作者哲学思维的主要力量。

C.文学作品觊觎哲学王冠将会造成两败俱伤。

D.《围城》的某些情节,就好比“面粉加水”。

E.精微复杂会造成文学创作中的干扰和对抗。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要求要全面,注意设题的迷惑性。

【解析】A项“哲学思维介入文学创作是违背文学规律的”文中没有直接定义。C项“文学作品觊觎哲学王冠将会造成两败俱伤”不是将会,而是已经造成了。D项《围城》的某些情节,就好比“面粉加水”,这个比喻是不得当的。

【答案】B E

三、能力提升(22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唐诗的理解和鉴赏。

【解析】表述要清晰,第二个问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16.默写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每两空1分,共5分)
忆秦娥·娄山关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

【解析】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心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记忆、背诵的要领在于,根据不同人记忆衰退期的长短,适时地进行反复刺激。
【答案】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7.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提供的信息,完成题目。(4分)

1850年7月,马克思参观了第一台电力机车模型后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时近21世纪的今天,人类正在跨入网络化时代。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将成为连接未来信息社会的纽带。

上面文段谈的是一项方兴未艾的科技革命。请仿照画横线的语句写一句话,阐明这项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

【解析】主题、句式要相同,还要注意每句两个喻体之间的相关性。

【答案】(4分)电力大王在前一个半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网络的纽带将取而代之。

18.根据商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4分)

消费率是指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于居民消费一般占最终消费的80%以上,因此居民消费率的高低决定最终消费率的高低。居民消费率的国际平均水平为60%左右,而1997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仅为47.5%。最终消费率的国际平均水平在70%左右,素以高储蓄率闻名的东亚国家最终消费率平均水平也在65%以上。我国目前的最终消费率则仅为58.8%。目前,要扩大内需,将我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扩张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第一步目标是使最终消费率由目前的59%逐渐回升到接近东亚国家65%的水平,居民消费率由目前的47%逐步回升到接近东亚国家52%的较低水平。为了实现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必须实行切实的鼓励政策。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压缩和概括一句话新闻的能力。

【解析】要简洁,重点突出。

【答案】(4分)我国消费率严重偏低,必须实行鼓励消费政策。

19.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

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穆和平,而又缠绵弥漫无尽。 。大雨声使我壮怀激烈,威严和恐怖呼唤着豪情。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句式的完整连贯。

【解析】主题、句式要接近,每1个分句2分。

【答案】(4分)中雨声使我感到活泼跳荡滋润,似乎能带来某种新的转机,新的希望。(答案不唯一)

四、写作与交流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珍惜”是人类一份美好的感情。“劝君惜取少年时”、“我辈更应惜秒阴”,讲的是“珍惜”;“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我珍惜世上一切美好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感情”,讲的也是珍惜……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②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解析】讲述故事或是叙述经历应是首选的方式,珍惜什么是文章的主体,也可以议论如何珍惜的问题。

[个性创新拓展]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这首诗是典型的前两句__________,三、四句_______________。(填表达手法)

2、请欣赏前两句描写的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四句是脍炙人口的佳句,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赠别诗中,大多是凄清缠绵、徘徊留连的作品,然而本诗却别具一格。(谈谈它的艺术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写景;议论、抒情。

2、日暮黄昏,且又在大雪纷飞,在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

3、三、四句在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实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4、慷慨悲歌,豪放健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