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资源网·高中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说明: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笔答题两部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笔答题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共同基础平台]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罗绮 qǐ 青荇 xìnɡ 悄然 qiăo 鹧鸪zhè

B、气概 ɡài 磅礴 bó 泱泱 yānɡ 束手shù

C、啜饮 zhuō 缚住fù 汩汩 ɡŭɡŭ 喑哑yīn

D、喧闹xuān 桅杆wéi 脉脉 mò 迷惘wănɡ

【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

【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其中啜饮 zhuō的“啜”字正确读为“chuò”的音。

【答案】C

2.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阑珊  砝码  不经而走

B.窒闷  虔诚  巢穴  笑容可掬 

 C.编纂  睿智  振颤  泰然自若 

 D.憔悴  作孽  怜闵  大名鼎鼎  

【测控点击】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

【解析】A项,“不经而走”中的“经”改为“胫”;C项,“振颤”中的“振”改为“震”;D 项,“怜闵”中的“闵”改为“悯”。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买电脑的事我跟领导说了好多次,可是至今也没有得到 

  ②这种陈酿是选用上等原料,采用先进工艺  而成。

  ③他们正在想尽一切办法   施工中的漏洞。

  A.答复   炮制   弥补   B.批复   酿制   补偿

  C.批复   炮制   补偿   D.答复   酿制   弥补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解析】“答复”指对问题或要求给以回答;“批复”指对下级的书面报告批注意见答复。这里只是“口头表达”,“批复”使用不当。“酿制”指利用发酵作用制造(酒、醋、酱油等);“炮制”一般用于中药过程,也可引申至政治领域。“弥补”指把不够的部分填足;“补偿”是含补上不足的意思,重点用于价值抵偿。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相敬如宾是朋友间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

B、杜丽获得雅典奥运会首枚金牌后,人们都弹冠相庆。

C、这几天,Z国排球队屡战屡败,表现差强人意。

D、我的歌本来就唱得不好,这次学校举办艺体节,你非要我上台演唱,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在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析】A项,“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对象用错,不符合题意。B项,“弹冠相庆”指一个人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是贬义词,用错对象。C项,“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这里完全是望文生义,使用不当。D项,“赶鸭子上架”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里与语境完全相同,正确。

【答案】D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要求他在一天之内完成这么多的任务是过分的苛求。

B.他掂了掂,估计有大约十多斤,才满意地走了。

C.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艺人们体味着人间的酸甜苦辣。

D.小明今天很高兴,因为他终于跟自己一起学琴的小明和好如初了。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

【解析】A.“过分”与“苛求”重复 B.“大约”与“多”重复 D.语意不明

【答案】C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B. 水生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

C.祥林嫂为啥要反反复复讲阿毛的故事?下课之后,他思索了半天,却始终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D.我若为王,我的女儿就是公主、我的亲眷就是皇亲国戚。无论他们怎样丑陋、怎样顽劣、怎样……也会被人们像捧天上的星星一样地捧来捧去,因为他们是贵人。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解析】A项中“怎么了?你?”是“你怎么了?”的倒装句,只能有一个问号,用在“你”的后面。C项第二个问号是陈述语气,不能用问号。D项中的顿号都是误用,因为它们都是句子而不是短语。

 【答案】B

二、阅读与鉴赏(30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7-8题。(共6分)

癸巳除夕偶成(二首) 清·黄仲则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外物知。

悄立市桥人不知,一星如月看多时。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7、 对这两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家”两句:“漏”指更漏,代指时间,“物”即“千家笑语”。

B.“悄立”两句:“市桥”当远离“千家”,“星”可能是指启明星。

C.“年年”两句:“吟呻”指吟诗,“窃笑”针对的是“年年此夕”。

D.“汝辈”两句:“汝辈”指儿女,“自悔”是针对“诗人”而言。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诗词句的理解能力。

【解析】“窃笑”针对的不是“年年此夕”,而是诗人“吟诗”。

【答案】C

8、 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1. 第一首诗描写了诗人索寞离群的情态和心态,潜藏着深重的忧患意识。
  2. 第二首诗中描写了儿女暗自讪笑,这与诗人的满腹沧桑形成鲜明对照。
  3. 两首诗都描写了除夕之夜他人的欢笑,这种欢笑使诗人更加茫然自悔。
  4. 两首诗都写得哀惋悠扬,苍凉激楚,既抑塞郁愤之气,又有弦外之音。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诗词句的鉴赏能力。

【解析】“两首诗都描写了除夕之夜他人的欢笑”,这句中“儿女”的窃笑不能说是他人的欢笑。

【答案】C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6分)

岸上,烟雨一抹,

身上,烟雨一蓑,

渡口,夜泊的船只,

依稀可辨的褐色轮廓。

听得见对岸自行车的铃声了,

人,越聚越多;

这边,是谁擦火点烟,

映亮地上一片筐箩。

小学生,趁等船的空,

念着英语单词,像唱歌----

不用呼唤,心自应和,

船家女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你看她发辫一甩,

动作何等洒脱!

船儿迎着希望的涟漪,

长篙一点,

把整个江南----点活……

9.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抹”,以动词做量词,适度地描绘出烟雨景象;“蓑”,以名词做量词,形象地勾勒出人物特征。

B.“依稀可辨的褐色轮廓”,“听得见对岸自行车的铃声了”,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捕捉到黎明细节。

C.“擦火点烟”的,应是一位细心的农民,他在点烟同时,也为乘船的,担筐的,读书的照了亮。

D.第三节的船家女形象鲜活、性格鲜明。“点活”二字精妙,“一点”间,拉开江南新一天的帷幕。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现代诗歌的理解能力。

【解析】C项中“他在点烟同时,也为乘船的,担筐的,读书的照了亮。”分析比较牵强。

【答案】C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第一节依视点变换幻化出江南黎明中雨意蒙蒙的渡口,人静,物也静,整个画面清新而空灵。

B.诗第二节写车铃声、擦火、筐箩、念单词,多角度描摹黎明,暗示生机勃勃的新一天正在开始。

C.诗第三节写船家女的洒脱动作,使画面从安谧转变为充满激情的动态,含蓄地表达了诗的主旨。 D.全诗描写黎明渡口,细致刻画了农民、学生、船家女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测控点击】此题考查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解析】D项中“细致刻画了农民、学生、船家女的形象”应是“细致刻画了船家女的形象”,农民、学生的只是略写。

【答案】D

(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枯 叶 蝴 蝶

徐 迟

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些,是峨嵋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

当它阖起两只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张干枯了的树叶。谁也不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

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它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藏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它以为它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做更叫人去搜捕它。有一种生物比他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

人把它捕捉,将它制成标本,作为一种商品去**,价钱越来越高。最后几乎把它们捕捉得再也没有了。这一生物品种快要绝种了。

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和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为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蝴蝶,最后也还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11.⑴枯叶蝴蝶经过伪装仍然逃不脱被捕的命运,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请按要求在下面作答(3分)

答:一方面因为□□□□□□□□□□□□;另一方面因为□□□□□□□□□□□□。(各不超过12个字)

⑵“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含义是□□□□□□□□□□□□□□□□□□□□□□□□□□□□□□。(不超过30个字)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要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回答。

【解析】注意不能超过字数。答到即可,意思对也可以酌情给分。

【答案】 ⑴(一方面因为)枯叶蝶美丽,却又隐藏美丽;(另一方面因为)装假作伪的行径瞒不过人。⑵做人要表里如一,不但要有外在美,还要有内在美。

12.文中共有四处“翅膀”,它们在文中的意思是否相同?(3分)

①当它合起两张翅膀的时候 ②一对美丽的和真理的翅膀

③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 ④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答:①和② ,①和④ ,②和③ ,②和④ ,③和④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中的信息的正确理解。

【解析】①使用的是“翅膀”的本意;②③④用的都是“翅膀”的语境意。(答对三处1分,答对四处2分,答对五处3分)

【答案】①和②不同,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②和④不同,③和④不同。

13.文章第三自然段描写了一系列的颜色,请摘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并分条说说这种描写有什么特点和好处。(5分)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段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要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解析】“词语”摘对五个得1分;“特点”答出两条即可,每条1分,“好处”分析得恰切,每条1分。

【答案】描写颜色的词语有“粉墨”、“彩色”、“枯黄”、“枯槁”、“死灰”。①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枯叶蝴蝶阖起翅膀时的颜色与张开翅膀时的颜色对比,将“枯槁”与“枯黄”两种颜色对比,鲜明地表现了枯叶蝴蝶伪装的彻底;②运用了类比手法,用“死灰颜色”与“枯槁”类比,从而将“枯槁”颜色化、形象化;③运用了比拟手法,用描写人的容貌的“枯槁”比拟枯叶蝴蝶翅膀的颜色,形象而且具有象征意义。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既有枯叶蝴蝶翅膀正反两面的对比,又有枯叶蝴蝶与其他美丽蝴蝶的对比。

B.文章托物言志:通过对枯叶蝴蝶悲惨命运的描述,揭示了愿“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的殷切希望。

C.文章表明坚定的信念:尽管许多人都学枯叶蝴蝶“装假作伪”,但我要效法其他美丽蝴蝶的表里如一。

D.文章具有现实意义:在对枯叶蝴蝶即将灭绝前景的描述中,表达出对人们滥捕濒危物种的深沉忧虑。

E.文章叙议结合:在描述枯叶蝴蝶的伪装和命运之后,论说了造成枯叶蝴蝶悲惨结局的原因及其教训。

( )( )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要求要全面,注意设题的迷惑性。

【解析】C项的“尽管许多人都学枯叶蝴蝶装假作伪”中“许多人”是没有根据的。D项没有表达出对人们滥捕濒危物种的“深沉忧虑”之意。

【答案】C D

三、能力提升(22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雨打船声。

[注]元九,唐代诗人元稹。元稹曾和白居易一同倡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稹被贬通州(四川),白居易被贬江州(江西)。

①这首诗表达着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说明。

②你对这首诗的艺术手法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分析。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对唐诗的理解和鉴赏。

【解析】表述要清晰,第二个问题要找出意象的作用。

【答案】①诗中蕴含着复杂的感情:诗人久久读着朋友的诗作,对朋友的怀想中交织着自我的苍凉,还包含着诗人因自己与友人横遭不测而迸发的心灵呼号。

②诗人以“灯前”、“灯残”、“灯灭”三“灯”作为极富个性的意象,前后映照,突出时间漫长,环境阴森,心情灰暗。全诗语句平易,看似平平道来,实则作者心潮奔涌,感情凝聚汹涌;诗在最后以景结情----惊风骇浪既暗喻险恶的政治风浪,也隐喻着诗人因自己与友人横遭不测而迸发的心灵的呼号。

16.默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最后两节:(每两句1分,共4分)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

【解析】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心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记忆、背诵的要领在于,根据不同人记忆衰退期的长短,适时地进行反复刺激。
【答案】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7、参照下列例句,仿写一句话。(4分)

例句:教室前面有个讲台,不,那不是讲台,那是园丁播种知识的基地。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

【解析】主题、句式要接近,还要注意每句之间的相关性。

【答案】.①清洁工手里有把扫帚,不,那不是扫帚,那是美化祖国的画笔。②美术馆里有他的一幅画,不,那不是一幅画,那是他用色彩与线条勾勒的理想。③树木有年轮,不,那不是年轮,那是风雷灌制的唱片。

18、根据北京市统计部门发布的最新抽样调查结果的要点,拟一句不超过40个字的新闻。(4分)

1999年第10期《内参信息》发布了北京市统计部门最新抽样调查结果:北京市失业人口中,86.8%是40岁以下的青壮年,其中25岁至29岁的失业人口最多,而40岁以上的失业人口较少;失业人口中男性所占比重为58.4%;失业人口中,3人户、4人户、5人及以上户所占比重分别为42.5%、20.4%和20.2%;失业人口中,95.6%的人有求职愿望,但只有3.3%的人正在接受培训,29.7%的人准备参加培训。

□□□□□□□□□□□□□□□□□□□□□□□□□□□□□□□□□□□□□□□□。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压缩和概括一句话新闻的能力。

【解析】要简洁,重点突出。

【答案】北京失业人口“四多一少”:青壮年多,男性多,3口之家多,想求职的多;愿培训的少。

19、就生活、学习中的某一问题,按要求把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4分)

泰戈尔有句名言:“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卵石臻于完美。”

[甲]

[乙]

①在甲处补写一句过渡性的话。

②在乙处仿照泰戈尔名言的句式写一句话,谈自己的看法。

【测控点击】本题考查句子的完整连贯。

【解析】主题、句式要接近,还要注意每句之间的相关性。

【答案】.(示例)①教育孩子不也正是这样吗?(1分)②不是**式的训斥,而是春风化雨般的教导,使孩子健康成长。(3分)

四、写作与交流(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往今来,人们向往“真”,呼唤“真”,赞美“真”,创造“真”。有人说“真理犹如珍珠,它在日光下最澄彻。”有人说:“真情在生活中,要比在舞台上更有价值。”也有人说:“真诚能使人摆脱暴风骤雨,而走向阳光明媚的天空。”……

请以“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真”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解析】要对“真”做一个界定,着重谈你对真的理解和认识。

[个性创新拓展]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答题:

序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头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题目:

1、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么人生态度?

2、作者在词中又是怎样表现这种人生态度的?

答案:1、胸怀开朗、淡泊旷达、平淡闲适的人生态度。2、“一蓑烟雨任平生”,写出了冒着风雨漫 步旅途时的任其自然,乃是平生惯常经历的态度;“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三句,意蕴丰富,写出经历风雨后内心的坦荡平静,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途也是如此。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答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2、诗人为什么重复“巴山夜雨”?

另1、“何当”照应上文的_____________字。

另2、用简洁的话想像出“今夜”诗人在做什么。

另3、本诗构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夫妻团聚的北方(长安)。2、突出思亲念归,寂寞凄凉的感情;将现在和将来,自己和妻子,巴蜀和北方(长安)联结起来。

[自主温故提升]

一、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②题。

红 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 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旬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二、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一、1.C 2.A

二、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②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月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