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1.以国家课程改革有关文件为依据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等文件为依据,充分体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有关要求。
2.教材要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高中校际差异和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注意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合理延伸或拓展课程内容;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注意内容的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教材内容力图科学、客观、准确,语言表达要严谨且通俗易懂;选择具有广泛适用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蕴含着信息技术的基本思想方法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适当选择能反映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4.注意贴近生活,渗透人文精神,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让信息技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顺利开展;要注意展现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并有意识地设计人文、社会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5.注重“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流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交流、协作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并设置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形成交流与评价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能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6.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

二、教材主要特点
1.贯穿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根据问题进行需求分析,然后规划设计与实现,最后评价并修改完善。如:电子报刊的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开发、网站的制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等蕴含了系统工程开发的思想方法。
2.教学设计理念先进、过程设计合理,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过程。教育部对本套教材的审查意见(部分):
学习过程设计合理,恰当安排“任务”、“交流”、“探究”等多种认知活动,充分贯彻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精神,有利于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建构新知识,习得有关技能。探究部分提供多种活动主题供选择,且允许学生“自拟题目”,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适应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多样化发展需求。全书比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适时、合理地穿插了有关社会、道德、伦理问题的交流和讨论,有利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形成辨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使用习惯。理解并内化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评价适度、合理,每章后的“本章学习评价”能发挥“成长记录”的作用。语言表述符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3.具有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师用书、教学光盘(每个模块至少有1张光盘)、资源网站等。三、教材具体介绍
1.教材体系结构的构建以“认知?技术?社会”三位一体的基本理念来构建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突破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学科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生已有经验,并考虑各个模块的内容、目标及其特点,以及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构建教材的体系结构。如:《信息技术基础》的体系结构:把4个主题内容,按照认知、技术、社会三者的规律及关系重新编排,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呈现学习内容。《算法与程序设计》的体系结构:按照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算法和程序设计为主线,对3个主题的具体内容重新编排,紧紧围绕用算法和程序设计求解问题的过程,交叉介绍算法、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教学难点按螺旋式逐步呈现。《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体系结构:以软件开发的思想方法为主线,围绕需求分析、规划设计、素材采集加工、作品集成、测试、修改、发布和评价这一过程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开发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目录: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
第一章认识多媒体技术需求分析
第二章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规划设计
第三章多媒体信息的类型及其特征素材的采集加工
第四章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加工作品的集成
第五章声音、动画、视频的采集与加工测试
第六章多媒体作品的集成发布
第七章多媒体作品的发布和评价评价
第八章虚拟现实与流媒体技术初步
《网络技术应用》的体系结构: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本模块的特点组织教材内容。以“组网、用网、建网站”为主线逐层展开,每章围绕着一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了解和掌握网络技术知识。《数据管理技术》的体系结构: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规律,并结合数据管理技术的特点,以软件开发应用的思想方法为主线,按照“分析问题----建立数据库----使用数据库----开发应用数据库系统”的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人工智能初步》的体系结构: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本模块的特点组织教材内容。以符号主义的思想方法为主,渗透行为主义和连接主义思想方法。
教材体系结构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与衔接。本套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与衔接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必修模块内容与初中内容的衔接:高中起点基于《纲要》。
二是各个模块内部内容之间的联系:本套教材各个模块自成体系。
三是必修与各选修模块间的联系与衔接: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广度和深度的延伸。
2.教材内容的选择以“技术?人文?生活”三位一体的基本理念来选择教材的内容。在教学范例的选择上,注意范例的人文性和生活性,以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提高学习效率,并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如:《信息技术基础》选择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事例,如爱护野生动物、设计旅行计划、文明班评优活动、我的家乡、书报刊管理、计算机文件管理、校本课程管理、网络使用道德规范等,让学生倍感亲切。
《算法与程序设计》注意选择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实例作为例子,如学科(数、理、化、生等)问题、《红楼梦》的研究、研究性学习成果管理、袁隆平的超级水稻研究、工厂生产管理等。
《多媒体技术应用》选取了与学生学习、生活贴近的主题“快乐的校园”和“社区环境保护”来制作多媒体作品,使学生从进行需求分析到最后评价作品都能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来进行。《网络技术应用》在建设主题网站时,选择“虎门销烟启思录”作为网站建设的范例。“虎门销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能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并配合当前中学进行的禁毒教育,学生在合作学习网站建设技术与方法的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因此学习和教育效果显著。《数据管理技术》选取“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管理系统”作为课程学习的案例,以“校运会资料管理系统”作为综合活动的内容,使得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据库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人工智能初步》把指纹识别作为模式识别的案例,把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作为与/或图知识表示的案例,把《动物识别系统》作为专家系统的演示案例,把重排九宫问题作为问题求解的案例,把井字棋问题作为求解博弈问题的案例等,使教学易于进行。
3.教材弹性的设置教材充分考虑校际差异和学生起点水平与个性差异,教学内容的形式和要求多层次、多样化,供不同学校和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例如,在学习“认识信息资源管理”的活动中,教材提供了5个活动项目(并且鼓励学生自拟活动及项目),而且这些活动项目要求的条件不同,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合适的项目开展活动。再如,在建设学生自己的主题网站活动中,教材没有限定制作的主题,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主题,对于网站建设的制作水平没有作统一要求,而是提供一个评价的基本框架,可随学校情况及学生的能力水平、努力程度而定,使教材具有开放性。
再如,《多媒体技术应用》中考虑了学生的情况及不同地区的教学条件,提供了具有普遍性的、可选择的内容,便于教师和学生选用。如图形图像的采集提供了5种常用的方法,声音的采集提供了4种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教学条件选择其中某种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对采集方法的掌握情况,选择自己想掌握的方法进行学习。此外,教材还设有拓展栏目,内容包括知识的拓展和活动的拓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4.教材呈现方式的设计本教材的呈现方式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以发挥教材对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教材呈现主要方式:知识体系+实践活动。具体方式有:
(1)知识引领,活动跟进。内容如: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网站的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等。
(2)活动引领,知识跟进。内容如: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的组建与运行、因特网的接入、管理与应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等。什么情况下用“知识引领,活动跟进”,什么情况下用“活动引领,知识跟进”?选择的原则是根据教材具体内容特点和教学效率进行考虑。如《网络技术应用》中,网站的开发用了第一种方式,网络技术基础和因特网应用用了第二种方式。
(3)综合主题活动方式。如:设计一个旅行计划、世界文化遗产之旅、心算练习程序设计、“跨时空的因特网服务”专项调查、“校运会资料管理系统”的开发、“植物分类专家系统”的建造等。
教材体例:
(1)章首页:呈现学习本章的意义、作用;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内容。
(2)正文:情景引入,以“知识体系+实践活动”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及过程。设置如下一些活动栏目:任务、交流、实践、探究、评价、练习、拓展等。
(3)旁注:表示解释、提示、建议。
(4)总结评价:设有“本章扼要回顾”和“本章学习评价”。
5.评价、练习等方面的设计教材非常重视评价活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评价方式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点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本章扼要回顾”和“本章学习评价”。教材各章节配置具有一定巩固和评价功能的练习题。
6.教学资源的开发
(1)教科书:真正面向学生的用书,书中还提供了许多参考网站供学生查找资料。
(2)教师用书:内容包括教科书编写说明、教材分析、教学建议、练习题参考答案或提示、教学参考资料及参考教案等。
(3)教学光盘:光盘中除了本教材编写组制作的成品外,还有许多素材和体现制作过程的半成品,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4)资源网站:http//www.gditjy.org或http//202.116.224.48

四、教材使用建议
1.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体现,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资源,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2.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善于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从学科课程标准出发----学习理解课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了解学生从具体教学情境出发----符合本地学生经验从实际教学资源出发----实施有效可行教材中的案例可能会受到时效性、地域性的影响,教师使用时可以进行改造,但例子中的思想方法可以举一反三,长期生效。
3.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构建一种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课程生态系统,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

五、教学建议
1.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大到校园的整体规划,小到图书馆、机房和教室的建设,都要考虑到信息环境的营造;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
其次,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情,形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像、勇于创新。
2.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首先,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其次,可以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譬如,“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3.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通过问题解决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一方面,通过问题解决活动学习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甚至可以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活动中去。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尽量将信息技术课安排在计算机房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场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师不仅要结合实际,为学生安排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的任务,也要注意把一些“课外”的实际问题交给学生去处理,如机房的建设与管理、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学习资源的建设等。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合理安排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与确立主题,分析需求并规划、设计内容,根据需要与创意获取并加工信息,准确表达意图或主题思想;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的各环节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需要注意的是,用于问题解决的综合性项目不宜过多,且大小要与学习的阶段性进展相适应;组织形式也要灵活多样,要合理安排好个人学习、小组合作、班级交流等活动形式;要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分解项目任务,再落实到个人、小组,达到既使学生体验完整过程又减轻每个学生学习强度的目的;前后项目的设计中,不要出现对问题解决环节和具体方法的简单重复,以免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不合理分配乃至浪费。
4.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分化很快,再加上起点水平参差不齐,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少数冒尖的学生,给予专门辅导,使其吃饱吃好,早日成才。
5.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从当前看,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光靠学校的有限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从未来看,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环境。因此,培养高中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信息时代公民的需要。
教师应在认识信息技术基本特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使其在有效迁移发生的基础上适应技术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通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合理的探索,发展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利用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给出任务之后,通过组织学生共同研讨、分析任务,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应用需求与发展变化相联结,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譬如,每一类新的工具都是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设计的,而这类工具的新版本或更新换代产品,都是为满足新的需求或提供更有效的方法而设计的。要引导学生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中认识其优点、发现其不足并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改进建议,养成主动地适应发展变化的习惯。

六、教学设施要求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配备Windows98/2000以上的计算机),具备校园网,能够接入Internet或安装虚拟Internet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