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对音乐存在哪些偏爱,而哪些音乐才是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的,教师又应该如何引导,这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笔者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音乐爱好、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以及接受音乐传播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在176份有效问卷调查表中,偏爱流行歌曲的占67%;偏爱儿童歌曲的占20%;都喜欢的占13%。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偏爱流行歌曲的现象极为普遍,他们对流行歌曲可谓“应声成曲”,同学们的播放器、手机则变成了流行歌的“风向标”。那些在低年级频频传唱的儿童歌曲,到了高年级就“销声匿迹”了。是什么改变了同学们的喜好?
  1.“我们已经长大”。发展心理学一般把人生的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阶段,称为少年期,又称青春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青少年身体发育过程普遍存在提前的趋势。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即将进入青春期的阶段,学生的生理及心理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智力随身心发育得到很大发展,自我意识显著增强”,学生们开始关注自我形象,情绪上与父母逐渐疏远,不再是父母眼中的“乖宝宝”;在兴趣爱好的选择上,更愿意“我的地盘,我做主”,自己拿主意做决定。同时,人际交往的兴趣从父母转向同伴,同学、朋友的情谊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对周围的世界,他们总是充满了好奇,认为自己也可以用大人的眼光来“看世界”了。流行歌曲极为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既能够十分有效地引导时尚潮流,又可以直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加之其体裁形式较为短小,演唱风格不拘一格,深受人们的喜爱,满足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流行歌曲独特动听的旋律和展现自我的歌词,以及对演唱者的嗓音条件要求不高,使得人人皆可演唱流行歌曲,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恰好与学生们的自我认同相契合,而听、唱流行歌曲,感受相同的情绪,拥有共同的爱好,无形中使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流行歌曲成为大家沟通和交流的一种方式,成为孩子们“长大”的标志。
  2.儿童歌曲的“老调重弹”。儿童歌曲是儿童生活中最常见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歌词与曲调的完美结合,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歌词的内容大多是好好学习、拾金不昧、健康、快乐、母爱……激起少年儿童对美的情感的体验和美的享受。在对同学们最喜爱的儿童歌曲做统计时发现,比较受欢迎的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外婆的澎湖湾》、《春天在哪里》等歌曲,大都是20世纪中叶创作的,有的歌曲甚至经历了三代人的传唱。诚然,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是能够经受岁月的磨砺而历久弥新的,但我们更需要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作品。生活在今天的孩子们,想要用新的审美观念与评判标准去关照过去,从中获得认同而产生心灵的共鸣,是不太容易实现的,难怪一些同学觉得儿童歌曲太“老”了。有一位同学开玩笑地说:“唱着这些儿童歌,我仿佛回到了公元前。”还有一些同学说儿童歌曲“节奏单调,歌词翻来覆去,不是祖国、蓝天,就是讲大道理,说教味太浓,我们都唱腻了。”虽然同学们的言辞有的不乏偏颇,但童言无忌,也道出了他们真实的“心声”。客观地来看,近些年儿童歌曲的创作较之社会文艺发展更新而言,相对滞后,老的优秀儿歌传唱不衰,新的精品之作却“凤毛麟角”,能够表达和抒发当代儿童心声的歌曲屈指可数,儿童音乐的发展不能回避“老调重弹”之嫌。
  3.流行歌与孩子们“天天见”。在关于学生接触流行歌曲的途径调查中发现,同学们听流行歌曲主要是通过电视和网络,很多同学都有播放器,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流行歌曲。电视节目中,流行歌曲演唱会几乎天天都有,除了“六一”节,很少有儿童歌曲的演唱会,甚至有时连少儿频道都会播放流行歌曲。生活中流行歌曲更是无处不在,即使是在放学的路上,商店中播放着的流行歌也会阵阵传来。在各种媒体对流行歌曲“铺天盖地”的传播下,学生只有在音乐课本里才能更多地接触儿童歌曲,在学校、课堂上才能更有效地听到、唱起儿童歌曲,而在日常生活中,儿童歌曲却与孩子们渐行渐远了。
  流行歌都适合小学生听、唱吗?问卷调查涉及家长就孩子听、唱流行歌的态度一项统计表明,63%的家长选择了“视具体歌曲而定”。一位家长说:“我觉得有一些流行歌的歌词不太好,涉及暴力、粗口等内容,像这样的文化垃圾,对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会产生负面影响。另外,流行歌中大量的爱情题材,会使情爱思想过早地进入孩子的心里,不利他们心灵的健康成长。”因为流行歌曲毕竟以反映成人的世界为主,与儿童的世界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流行歌并不完全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听、唱。
  儿童歌曲太“老套”,流行歌曲太“成熟”,究竟什么样的歌曲才适合孩子们呢?对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优美动听的主题旋律;个性鲜明、动感十足的节奏;活泼率真、好奇稚气的情感内容,以及新颖奇特、变化多样的表演形式,是构成同学们所需要的歌曲的必备条件,具备了这些元素的歌曲,才最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听、唱。
  要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和建立起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必须有好的音乐作品为前提。何不将优秀的流行歌曲引入音乐课堂,何不将流行歌曲中动听、时尚、动感的元素融入儿童歌曲、校园歌曲的创作中。积极创作、恰当选用既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心理需求,又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歌曲进行音乐教学,是音乐工作者和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笔者建议在音乐教材中选入一些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富有高尚思想情趣,奋发励志的流行歌曲,如《蜗牛》、《隐形的翅膀》、《听妈妈的话》、《最初的梦想》等等,这样既能满足孩子们喜欢流行歌曲的需要,又能在音乐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培养学生对流行歌曲的选择、鉴赏能力,有效抵制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的流行歌曲,让家长们放心。建议全社会、媒体及音乐创作者们传播、宣传、创作更多、更新的儿童歌曲,像《阳光男孩、阳光女孩》那样,以动感鲜明的节奏、说唱(rap)的表演形式,直白的歌词,真实而贴切地表达当代儿童的情感、愿望,活灵活现地塑造一个个阳光男孩、阳光女孩的生动形象,这种既融合了流行音乐中新颖的创作元素,又真实表达了孩子们共同心声的歌曲,同学们才爱听、爱唱。
  期待有更多的人致力于儿童音乐的创作,期待全社会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让他们的童年岁月如歌般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