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提倡学科综合”。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美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音乐教学强调,以音乐为本,多学科相互渗透,这也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为教材《新年好》备课时,我就尝试将音乐把众多的学科综合起来。
  
  一、音乐教学内部各方面内容的综合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我们通过欣赏、感受等手段让学生记住音乐的主题。例如在课堂的开始利用欣赏国外的圣诞节热闹的场景,背景音乐可使用《新年好》的伴奏音乐,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潜意识里记住音乐的旋律,这样在正式教授音乐的时候,学生便已经有了先行的印象,易于掌握乐曲的旋律。音乐文化知识可以在学生参与的创作、演唱、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着讲解,我们通常还会使用一些打击乐为乐曲伴奏,让学生体验合作与创作的愉快,《新年好》是一首3/4拍弱起的乐曲,如让碰铃或三角铁在每一小节的重拍上敲一下,这样学生便能很好地唱出乐曲的强弱关系。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按综合的原则,乐器吹奏、弹奏可以走进课堂。乐器创作也可以走进课堂,并可以通过唱歌与演奏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音乐与其他艺术课程的综合
  
  1、音乐与舞蹈。《新年好》的导入可以创设一段过年的气氛,并在这样的气氛中围着圣诞树跳舞,这样很能感染学生的情绪的,在课堂的一开始就起了一个很好的头。在熟悉或会唱歌曲之后,可以由学生分小组为歌曲编配动作,或者做律动为歌曲伴舞,这种气氛中学生能很快感受到乐曲的情绪。
  2、音乐与美术。音乐就是一幅画,而这是一幅用音乐当色彩,旋律当线条,所描绘的只能用听觉去观看的心灵之画。在音乐教学中有机地融合、渗透一些美术因素是十分有效的。
  a、利用画面导入。利用画面导入可以形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新年好》的导入还可以播放欧洲国家有关圣诞节的热闹场面以及种种美好的童话导入。另外,在课本乐曲的下面有一张图片,可以请学生用语言表述热闹的场面以确定音乐的情绪。
  b、节奏绘画。《新年好》是一首3/4拍弱起小节的歌曲,如何强调每一小节的第一拍,单纯地用f(强)、p(弱)、p(弱)是机械而枯燥无味的,采用绘画的方式如f p表示,这种直观的方法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C、绘画总结。学生可以利用画的方式总结出对所学歌曲的理解,拿出自己的五彩蜡笔,画出热闹的场面,制作一张贺卡,画出祝福都是可以的。不过,为了不让音乐课变成美术课,这些最好在课后完成,第二、三课时时点评。
  
  三、音乐与非艺术课程的综合
  
  1、音乐与语文。中国的文学向来就和音乐融于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可吟唱。“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音乐课堂教学中亦处处渗透着文学的痕迹。利用孩子们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如对文字、故事的兴趣,来创设特定情境和气氛,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能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发展孩子们的扩散性思维。
  a、音乐与故事。故事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音乐课中故事有时可以解决很多的知识,特别是有情节的故事很适合于解释反复记号、曲式结构等音乐知识。在《新年好》中我利用“圣诞老人”的“爬烟囱”“送礼物”的故事来进行导入,大大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有的同学们自己就是讲故事的高手,这时把任务交给他们,不但讲的同学自己津津有味,听的同学也饶有趣味。
  b、音乐与造句。“新年好”本来就是一句表达快乐,传递祝福的句子,在教学后半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电脑上出示一张贺卡的图片,请学生把自己把最美好的祝福传递出去。这不仅仅是人文的一种关怀,更有对音乐的一种亲近。
  2、音乐与多媒体。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音乐课创设教学情境,制作生动、活泼的动画课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和音乐之间的亲近与理解。
  3、音乐与英语。“音乐无国界”,许多优秀的外国的儿童歌曲被引进中国,并被编进教材,《新年好》便是这样的一首改编歌曲,我们可以改编用英文来演唱,小学生用异域他乡的语言唱,看起来更是有兴趣。
  除了以上这些,音乐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环保教育……都有着一定的关联。总之,音乐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审美活动以社会生活为基础,与各学科有这样那样的关联是必然的。但所有的手段都应该是为音乐教育的实质服务的,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孩子的审美视野,达到音乐课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