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难教难学。在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讲得多,学生想得少;知识传授多,例题示范少;就题论题多,指导方法少”等情况。学生中普通存在着“听听道道懂,做做道道错”的情况,其结果是学生不仅基本概念、规律无法掌握,更谈不上提高思维能力。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概念、规律,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落到实处,近年来笔者采用“进”与“退”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作了精心的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奥苏伯尔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先行组织者(Advanced Organiser)的概念(简称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它在概括与包容的水平上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但以学习者易懂的通俗语言呈现。它是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

“进”与“退”教学方法的提出,其理论根据就是奥苏伯尔的组织者理论。所谓“退”的教学方法就是在学习新知识或在解决新问题时,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退立在学生的同一条知识水平线上,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设计组织者,此组织者应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强的特点,即针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时,存在知识、方法欠缺等情况,及时给出组织者,起到帮助学生复习、回忆原有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作用;而“进”的教学方法,是在“退”了之后,学生已经建立了新的认知框架或已经解决了新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对原有的学习任务作进一步引申、挖掘和深化,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余地,有充分发挥学习的余力,有成功快乐的余味,以期使学生达到认知结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目的,真正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现举三个设计来阐述“进”与“退”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1 设计1:物理概念教学中“进”与“退”

在概念教学中运用“进”与“退”的方法符合物理概念的形成的四个教学原则:科学性原则、生动的直观性原则、启发积极思维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要避免直接把概念引入,要注意概念引入的过程和作出必要的铺垫,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再现学生熟悉的事例,利用这些事例进一步来概括、推理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是力的初步概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把事例退到初中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事例说明这个论点(方法如表1所示):

2 设计2:物理问题分析教学中“进”与“退”

物理问题分析是教师利用典型例子,对所教的概念、规律进行应用以及对一些重要的思维方法的再现,在课堂上给学生作出示范的一个教学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往往会出现教师选题不典型,就题论题和讲解多而指导方法少的不足地方;有的还出现教师代替学生学习,忽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剥夺学生自主地探索知识的权利,使学生被迫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轰炸,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物理学科思维能力。

为了能在解决问题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审题、整理思路、试着求解。当学生无法解决问题时,不能把问题的结果全盘托出,而是教师要站在与学生同样的对问题的认识水平上,带领学生对问题进行再审视,同时把落着点退到要解决问题的应具有的知识和思维方法上。退是为了进,只有退到对问题的根本认识上,才能构建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解决已有的问题基础上,“进”到解决一类问题的高度上,拓宽视野,激活思维,真正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批判性。下面以一道有关牛顿运动学例题分析为例,来说明“进”与“退”方法的运用。

3 设计3:物理规律教学中“进”与“退”

平抛运动是学生在高中物理接触到的第一个典型的曲线运动。学习平抛运动的目的在于,不仅可以扩大学生对运动的认识范围(从直线运动到曲线运动),而且要求学生会运用合成与分解的思想来处理复杂的曲线运动,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培养了学生对复杂问题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运用“退一步”的策略,对物体的曲线运动提出两个假设:第一,物体以一定速度水平抛出后,物体不受到重力作用,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作匀速运动;第二,物体无初速释放,则只在重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然后,进一步归纳出: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而在学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规律时,同样要退到平抛运动的规律上,因为此两种运动的运动特点、受力情况、运动规律非常相似,尤其是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合成与分解。见表3。

“进”与“退”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教学。如图1所示的三块内容也充分说明这一点。

在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进”与“退”的策略,提供学习任务的组织者,通过组织者把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由点成线,由线成块,由块成网,由网成体连结起来,使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解决逐渐明朗化,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当然,在提供组织者时要充分考虑科学性、合理性及适时性;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变化“进”、“退”方法运用的侧重点和落着点;并且,注意到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即“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邵瑞珍等.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 查有梁等.物理教学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