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沪教版的资源仓库

说明: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笔答题两部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笔答题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共同基础平台]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错的一组是( )

A. 脑髓(suǐ) 脸颊(jiá) 残羹冷炙(gēng) 以逸待劳(yì)

B. 未泯(mín) 迷惘(wă ng) 擎天一柱(qíng) 冠冕堂皇(miăn)

C. 庇荫(yìn) 回溯(sù) 分道扬镳(biāo) 波澜壮阔(lán)

D. 揣摩(mó) 自诩(xŭ) 磕头贺喜(kē) 迥然不同(jiǒng)

【解析】B项中的未泯(mín)应为未泯(mǐn)。

【答案】B

2.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蛊惑 毕恭毕敬 振聋发聩 一张一驰

B. 安谧 溘然长逝 瘦骨伶仃 干戈玉帛

C. 滑腻 迷天大谎 惩一警百 心有灵犀

D. 赝品 磬竹难书 开源节流 下自成溪

【解析】B(A “驰”应为“弛”;C “迷”应为“弥”;“警”应为“儆”;D “磬”应为“罄”;“溪”应为“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清末名臣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积极 新政,孙中山对他极为

②每逢遇到 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

③在那里,我有几位 的老师,照理说,应该在数学方面得到深造。

A. 推行 推崇 怠慢 卓越 B. 推崇 推行 冷漠 卓越

C. 推崇 推行 怠慢 卓著 D. 推行 推崇 冷漠 卓著

【解析】从第①句看,“推行”与“极为”无法搭配,可排除B、C;从第②句看,冷漠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排除B、D;从第③句看,“卓越”是优秀的意思,“卓著”是突出的意思。“卓著”不能修饰“老师”。排除C,D。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三岁的孙子抓起笔在画布上一通乱画,爷爷即将完成的作品顷刻间变得面目全非。

B. 这所中学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大家互相帮助,相濡以沫,相处愉快。

C. 大概是星期天玩得太过火了吧,周一上课时大家一个个暮气沉沉,提不起精神来。

D. 走进园林,只见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鬼斧神工,令人不禁啧啧称奇,大加赞叹。

【解析】“相濡以沫”指困境下的互相帮助,与前面“条件都非常优越”不合。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天,清华大学的教授们聚到一起能不能破格把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的问题。

B. 我打这个电话,是因为我们决心联名给巴老拍一个有趣的能逗他发笑,哪怕让他只笑一秒钟。

C.如果认为用强制的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实在是一种严重的错误。

D. 我无法否认,这种习惯没有给我的生活和学业带来很大的促进,可它同时也带给我巨大的压力。

【解析】A. 缺谓语,在“一起”后面加“讨论”或“研究”;B. 缺宾语中心词,在最后加“的电报”;D. 否定不当,删“没有”

【答案】C

6、把后面的句子依次填到横线上,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1)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收入并非十分丰厚,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防洪抢险的战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于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①难以承受百元上下甚至数百元的票价

②难以承受数百元甚至百元上下的票价

③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

④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搏斗

A. ① ③ B. ② ③ C. ① ④ D. ② ④

【解析】⑴句前半句已经说了乐迷中近六成的的人收入不高,难以承受高价位的票,“甚至”则强调了程度的严重,不要说数百元的价位了,就是百元上下的也难以承受;⑵句,“四个多小时的搏斗”是跳进水中之后的事,因而调至后面更准确。且如果主语前面连续出现两个状语,表意受影响。

【答案】D

二、阅读与鉴赏(3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7—10题。(每题3分,共12分)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分子扩大了的DNA,其双螺旋结构比自然界已发现的任何一种DNA都要宽。这种大分子DNA不仅耐热性好,而且还能在黑暗中发光——这一特性可能对检查人体基因缺陷十分有用。
DNA的典型形态是双螺旋结构——两组平行的基因信息像一根长长的盘旋的梯子一样联结在一起。每一节梯子都由两个互补的碱基组成,它们组合在一起成为碱基对。
自然界只有4种天然碱基,它们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由于4种碱基各自独特的形态和大小,T常常与A配对,G常常与C配对。其它的配对形式(如A配C,G配T)都会因为太宽或太窄而不能形成双螺旋结构。
人类DNA由约30个亿个碱基对按特定顺序排列组成,它们将人类健康生存所需要的基因信息拼写出来。只要一两对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出错,基因密码就会出现混乱,从而导致婴儿在出生时会出现可怕的畸形或导致像癌症和镰状细胞贫血症这样的疾病。
加利福利亚理工学院的化学家纳尔逊·伦纳德在20世纪70年代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一个苯环嵌入碱基A,得到了一个大碱基xA, xA比普通碱基A宽了约33%。斯坦福大学的科尔和他的同事们继续了伦纳德的实验。
斯坦福大学的这个研究组使用与伦纳德相似的方法得到了xT——一种大小为自然T两倍的合成碱基。接下来的挑战是将这些大碱基嵌入双螺旋结构。
他们通过将xA与自然T组合,xT与自然A组盒 ,从而合成了完美的双螺旋结构。一种比自然DNA宽了约20%的新的稳定的DNA形态诞生了,研究人员将它命名为“扩展DNA”或xDNA。
研究人员发现xDNA有几个比自然DNA更加优良的特点。比如说,xDNA比自然DNA的耐热性好。在实验室环境下,自然DNA的分解温度是21.3摄氏度,而xDNA在55.6摄氏度时还依然保持完整。
科尔说:“一般说来,体积大的物体比体积小的物体耐热性好,DNA也不例外。”
他补充说,大一些的分子一般会发出荧光,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自然DNA不发光,而xDNA却发出一种紫色光,使它在显微镜下被看得很清楚。
在自然界,DNA携带了所有的遗传信息并传给后代。科尔正在研究xDNA是否也有这种功能。
不过他警告说:“这种新的DNA不太可能在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中发挥功能,因为它太大了。不过,我们希望,有一天它会成为地球上或是其它星球上的一种新的生命形式的基因物质,这样当我们往其它星球上派探测机器人时,我们就会知道要在冰层下寻找什么样的生命形态。 (选自2003年11月3日《参考消息》)
7.下列关于xDNA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xDNA是一种人造DNA,其双螺旋结构比自然界已发现的任何一种DNA都要宽,是一种大分子DNA。
B.xDNA是美国科学家们连续研究的成果,它是由科学家们先合成一些大碱基,而后将其嵌入双螺旋结构而成。
C.xDNA与自然相比,耐热性更好,而且还能在黑暗中发光。
D.xDNA的诞生可能为人类诊断自身基因缺陷带来帮助。

【解析】(“诊治”错应是“检查”)
【答案】D
8.下面对“双螺旋结构”和“碱基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双螺旋结构是DNA的典型形态,它由两组平行的基因信息像一根长长的盘旋的梯子一样联结而成,故名“双螺旋”。
B.碱基对是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单元,它由两个功能互补的碱基组成。
C.碱基的配对受形态和大小的限制,有较稳定的配对形式,太宽或太窄的配对形式都不能形成双螺旋结构。
D.人类DNA由约30亿个碱基对按特定顺序排列组成,它们将人类健康生存所需要的基因信息拼写出来。

【解析】(“功能互补”错,应是“形态和大小互补”。)
【答案】B
9.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基因排序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只要一两对碱基对的排序出错,就会导致婴儿畸形或其它的一些疾病。
B.xDNA比自然DNA耐热性好,自然DNA的分解温度是21.3摄氏度,而xDNA的分解温度是55.6摄氏度。
C.在自然界,DNA携带了所有的遗传信息并传给后代,xDNA是否具有这种功能尚在研究之中。
D.xA和xT是两种人工合成的大碱基,科学家将它们分别与自然T、自然A结合,从而合成了完美的双螺旋结构。

【解析】(xDNA的分解温度是55.6摄氏度错,55.6摄氏度时xDNA还依然保持完整。)
【答案】B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般说来,体积大的物体比体积小的物体耐热性好,这一规律可以解释xDNA比自然DNA耐热性更好的现象。
B.大一些的分子一般会发出荧光,DNA也不例外,这就可用来解释xDNA与自然DNA在发光问题上的差异。
C.因为xDNA太大了,科尔认为它在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中发挥功能的可能性不大。
D.如果xDNA将来能成为地球上或是其它星球上新的生命形式的基因物质,它就会为我们的太空生命探索提供指导。

【解析】(“DNA也不例外,这就可用来解释……”错,原文是“也许能”的猜测语气。)

【答案】B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18分)

南 京

余秋雨

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

许多事,本来属于全国,但一到南京,便变得特别奇崛,让人久久不能释怀。历代**多得很,哪像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那样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见识,使整整一段政治文化史都染上了艳丽色彩?历代农民起义多得很,哪像葬身紫金山的朱元璋和把南京定都为天京的洪秀全,那样叱咤风云,闹成如此气象?历代古都多得很,哪像南京,直到现代还一会儿被外寇血洗全城,一会儿在炮火中作历史性永诀,一次次搞得地覆天翻。

中华民族就其主干而言,挺身站起于黄河流域。北方是封建王朝的根基所在,一到南京,受到楚风夷习的侵染。情景自然就变得怪异起来。南京当然也要领受黄河文明,但它又偏偏紧贴长江,这条大河与黄河有不同的性格。南京的怪异,应归因于两条大河的强力冲撞,应归因于一个庞大民族的异质聚汇。

这种冲撞和聚汇,激浪喧天,声势夺人。因此,南京城的气魄,无与伦比,深深铭刻着南北交战的宏大的悲剧性体验。玄武湖边上的古城墙藤葛拂拂,明故宫的遗址仍可寻访,鸡鸣寺的钟声依稀能闻,明孝陵的石人石马巍然端立,秦淮河的流水未曾枯竭,夫子庙的店铺重又繁密,栖霞山的秋叶年年飘落,紫金山的架势千载不移,去中山陵、灵尽寺的林阴道,永远是那样令人心醉。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解读中国历史的大课题。我多次对南京的朋友说,一个对山水和历史同样寄情的中国文人,恰当的归宿地之一是南京。除了夏天太热,语言不太好听之外,我从不掩饰对南京的喜爱。 (选自《文化苦旅》)

11.(1)这篇散文中的第一、二两段的关系是什么?(2)这两段表达的是什么意思?(6分)

答:(1)

(2)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对一小题得3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答案】(1)先总后分。(3分)(2)使南京名垂千古的原因。(3分)

12.第三段的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这是什么写法?(2)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1)

(2)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意思对即可,有语病的扣1分

【答案】(1)由果溯因。(2分) (2)承上启下。(2分)

13.第四段第二句“深深铭刻着(1)南北交战的宏大的(2)悲剧性体验”中的加点的词语各是什么意思?(4分)

答:(1)“南北交战”是指

(2)“悲剧性体验”是指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答案】(1)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强力冲撞和异质聚汇。(2分)

(2)经过冲撞与聚汇,两种文化都失去了本来面目,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动态。(2分)

1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在篇首就提到“六朝金粉”,下面又点出“秦淮八艳”,表明二者成为作者特别喜爱的原因。

B.为了形象地描写南京“变得特别奇崛”,作者既列举典型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又具体写到现代的殷殷血火,表明了南京的政治文化既有艳丽的色彩,又有悲壮的情调。

C.作者提示南京怪异的原因是中华民族两大源流冲撞和融合的聚汇点在南京,文中是两个分句表达的,这里用的是排比句式。

D.“玄武湖边上……令人心醉”,这里作者写了南京的风景名胜和历史古迹,表明了南京这个古都把自然溶于历史。

E.“我多次对南京朋友说……对南京的喜爱”,联系全文看,这里作者采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和主要内容的分析归纳能力及对文章的鉴赏能力。【答案】A不符合原意,C两个分句,不能构成排比句式,D与原意相悖。答出一个得2分,答出两个得4分,答案超过两个的,本题不得分。

答案为B、E

三、能力提升(22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如梦令

严 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描写的是什么事物?(2分)

(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情感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4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答案】(1)这首宋词“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描写的是桃花。

(2)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二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手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对比映衬,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的特点。

16.根据提示默写名言名句。(4分)

(1)陆游在《书愤》中悲叹自己已老的句子是

(2)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侧面描写,衬托乐曲弹奏艺术魅力的两句诗是: ,

【解析】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答案】 (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答对一空得1分,如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2)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答对一空得1分,如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7. 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一下,使之成为既有排比又有反问的句子。(4分)

原句: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欢乐、忧愁、深思,这就是诗啊!

改句:

【解析】此题考查选用、变换句式和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答案】参考例句: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让你欢乐,令你忧愁,促你深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呢?

18. 把下面语句扩展成三个单句组成的复句,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格。(4分)

细雨悄悄走进北国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扩展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答案】例如:如丝的细雨挟带一身轻盈,千里迢迢地从江南起身,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夜晚,悄悄地走进了美丽诱人的北国。

19. 下面是一个冗长的单句,请用两个单句表达这个句子的意思。(可适当增减文字)(4分)
中央电视台将于2004年2月5日和12日在第10套节目15点和第8套节目23点先后四次播出电视散文《父亲的漓江》。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中的长句变短句。不是两个分句或两个句子的扣3分,日期、时间、频道缺一点扣1分。

【答案】中央电视台将于2004年2月5日和12日播出电视散文《父亲的漓江》。播出的频道和时间是:第10套节目15点;第8套节目23点。

四、写作与交流(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寻找快乐,寻找友情,寻找财富,寻找知识,寻找幸福……相信你也会有这方面的体验、感想和认识。请以“寻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个性创新拓展]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2004年上海高考试题)

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发行量却增长了8.5%,从1997年到2002年5年累计增长30.3%。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

按照日销量8200万份、13亿人口计算,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数量为63份,比1999年增长了7份,但数量仍然偏少。日本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545份,美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198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早在1996年,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就已经达到96份,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60份,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226份。1999年,按平均每个人拥有日报的数量算,挪威排第一,每千人583份。

美国是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根据E&P提供的数据,美国拥有日报1468种(2001年的数据),非日报7689种(2000年的数据)。人口远多于美国的中国报纸数量应该相应多于美国。美国的报业发达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因此目前两国还不具有可比性,但这至少说明2002年2137种报纸的数量远非中国报业规模的极限。

然而,目前中国城乡人口比例悬殊,人口总体教育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及全国经济水平都处于较低阶段,对报纸的需求必然只能保持在一个有限的水平上。目前总体状况是:就数量而言,乡村人口报纸拥有量极度稀少,而城市人口拥有量相对饱和;就质量而言,前几年报业成长主要都是规模扩张、数量膨胀,在质量方面提高很小,优秀报纸的种数远未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中国报业距离成熟尚需时日,还要允许有大量新产品进入市场。

1992—2002年,全国报纸广告11年来以平均约32%的增长率迅速发展(见下表)。报纸广告的快速增长、占广告总市场超过20%的份额以及不断增长的占GDP的比重,说明报纸作为主流媒体的位置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报纸广告业必将随着总体广告市场的扩张而同步扩张。

近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的综合都市报(包括晚报、早报、时报、都市报)的广告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慧聪国际媒体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2001年都市类报纸的广告刊登额达到205.92亿元,占全部报纸广告刊登额的66.18%,比2000年增长了15.72%,在各类报纸中增长率最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将近6个百分点。2002年1—10月,综合都市报广告规模达到233.54亿元人民币,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40.08%, 占据了68.20%的报纸广告市场份额(见下图)。

这些数据表明,都市类报纸已经成为广告投放者最重要的广告媒体,都市报的广告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报业的广告规模。

1.第一自然段中的“低迷”指___________。(2分)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B.这几年国内报业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较大增长,城市人口拥有报纸的数量相对饱和,但质量有待提高。

C.据资料统计,2002年全国报纸年度广告总收入又创新高,比10年前增加了约170亿元人民币。

D.目前,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还不到上个世纪末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

3.有人说,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要点:

[1]近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的综合都市报快速发展。

[2]报纸广告增长迅速,综合都市报占据主要广告份额。

[3]我国报纸发行量增速较快,但千人拥有量仍然偏低。

[4]目前我国报纸的种类和发行数量还大有增长空间。

你认为要点和顺序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4] [3] [2] [1] B.[4] [2] [3]

C.[3] [4] [1] [2] D.[3] [4] [2]

4.从上表中可见1992年到2002年报纸广告收人不断增长。根据文意,其原因是(1)______(2)______。(2分)

5.上面这幅图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这幅图的标题可以拟为_____________。(3分)

6.在你常读的报纸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报纸名称)?请从两方面作简要介绍。(4分)

答案:1.世界各地报业普遍不景气 2. A 3. D 4.(1)报纸成为广告的主要媒体(2)广告投放量上升,等等。(答案合理即给分) 5.直观、形象地表明报纸的广告市场份额

2002年1~10月中国务类报纸广告市场份额示意图

6.如报纸的内容、风格、特色等方面(兼顾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