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内容: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纲要》的一项基本内容。《礼记·大学》中这么说:诚于中,而形于外。“争做诚信儿童,成就道德公民”是时代对我们学生的要求,选择诚信,崇尚诚信,坚守诚信的风气应该在校园中受到推崇。本节班会课主题是《我和诚信交朋友》,就是围绕着诚信这一主题,使学生从了解诚信——体验诚信——感悟诚信——走近诚信,最终以做个诚信的孩子为荣,弘扬中华民族的诚实守信文化,增强少年儿童以德立身、诚实守信的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使其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二、说教法:


(一)讲好故事,精心创设情境


列宁说: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是的,小学生不仅喜欢听故事,而且故事中的人物榜样对他们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他们都很愿意模仿。运用故事进行教学,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记忆和接受。但要想用好这些故事,使这些故事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非一件易事。本节课中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三个故事,分别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英语小品、课本剧及教师讲述。从而在课中能以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丰富自然的表情,清晰而亲切的声音等,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讲给学生听,把握住了学生情感上的兴奋点,使学生从情感上进入角色,激发诚实守信的强烈愿望。


(二)巧妙点拨,因势利导启发


我们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不能是教师的一言堂。仅仅“我演你看”“我说你听”,是收不到什么效果的。我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还想方设法用好故事:根据明理的需求,精心设疑,向学生提出带有思考性的问题。如《狼来了》中,讨论“羊为什么会被狼吃掉?”《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中,分析“皇帝为什么走过无数举着鲜花的孩子面前时没有一丝表情?”《马上小猴》中让学生想一想,“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应该做到什么?”使学生边听边想,共同探讨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就是在这积极的分析和讨论中,使学生明辨是非,悟出道理,自己教育自己。当然,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想活跃,虽然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分析能力有限,有时又说不到点子上,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善于巧妙点拨,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点”是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拨”是为疏导学生的思路,启发想象,调动思维。“点”要点出问题的关键,“拨”要拨正思维方向。我在巧妙点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意见,明确学生模糊的认识,积极引导学生所反映出的不良的思想苗头,经过讨论甚至争论,让正确思想逐步深入学生心田。


(三)超越情境,析事明理促行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道德观点,有了真切的道德情感体验后,就要把教学的重点指向和调节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到以知导行,以情促行。在课上,我设计了一些辨析题,对学生进行“诚信小测试”,引导他们深入情境,让他们由事及理地运用学到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观点,对一定事例进行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的辨析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通过充分讨论分清是非,使个人感性的道德经验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把符合品德规范要求的"理"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的"情"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心理动力和行为的价值尺度推动道德行为的形成。接着,我让学生找找自身的不足,这既是对他们的一种考验,也是对本课学习的一种反馈,也只有当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时,他们的情感才能从感性向理性的高度升华,从而选择诚信的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


(四)联系实际,利用榜样导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的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减消失。”榜样,特别是学生身边同龄人的榜样最能吸引学生,因而对导行就特别有效。


在课上,我结合学校开展的“建立诚信小档案”活动,进行了 “诚信小标兵”的评选。通过小朋友的推荐,家长的证明,老师的考核,给那些诚信的孩子颁发“诚信章”,激起小朋友学习的强烈愿望。我想告诉学生,诚信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平平常常的身边小事,诚信的好孩子就在同学们当中。这样,活生生的诚信榜样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使导行有很大的示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