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期末考前复习强化记忆
2005.1.9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生产关系。
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是国家的本质。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形成。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基础。
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榨取地租。
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标志、影响: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社会财富;使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时间、标志、影响:19世纪最后几十年;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突飞猛进的增长;出现了垄断。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时间、标志、影响;20世纪40年**始;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生产工具由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劳动对象的范围得到扩大,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适应生产力发展。新科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影响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除去工资,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叫做剩余价值。
最大限度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
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脱离广大的劳动人民;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和国内**势力的胁迫。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点,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的基本方针。
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当代中国最基本国情: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判断所有问题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
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对外开放、依法治国。
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特征: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须牢牢把握大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百年不动摇。
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
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在丰衣足食。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勤后代应负的责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法律的本质是保护人民的,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要做到: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要实行对外开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