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 姬晨

    一. 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颁布已经四年,借基础教育改革的春风,音乐教育的整体面貌都有了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开始自觉地遵循音乐学科的基本规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运用新课标基本理念进行音乐课教学。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矫枉往往容易过正,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

笔者曾观摩过两节内容相近但效果却迥异的音乐欣赏课。一节是民族器乐曲欣赏课,教师围绕教学内容下了很多功夫,有根据教学曲目做的课前采访录像,有精心设计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师生互动也很充分,就新课标的目标过程和价值观来说,这不失为一节好课。但结课时所有人的表情都证明了课的失败。原因何在?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此节课处理得过于外在了——每个环节都在不停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问和竞赛层出不穷,学生们无暇欣赏音乐,创造活动最终使教学变成了集体狂欢,一切教学设计都在学生的亢奋中流于了肤浅。而另一节民歌欣赏课则获得了一致好评。教师在和学生共同欣赏民歌时信手拈来有关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地域和风格的知识,让学生在静心聆听音乐的同时更深入感受到了民歌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没有设计花哨的学生创编,只是带领学生揣摩学唱原汁原味的民歌,一些行腔、方言、和吐字在师生共同的学习中有了别样的韵味。课堂上,不时传来师生们会心的笑声,他们陶醉在音乐其中,并进行着充分的情感交流。

二.产生的原因

两节同样性质的课,一成一败,原因何在?其根本的区别就是音乐教学的表面化与内化问题。音乐教学的表面化是指在音乐教学中体验方式仍然停留在感觉器官和直观的层面,以外在活动代替内心体验,以语言阐释和相关知识取代深层次精神和情感活动的现象。音乐教学的内化则是指在音乐教学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聆听感悟音乐为重点,让音乐从人性与人文的角度出发,最终达到较高层次的与精神交融的境界。在音乐新课标的实施中,一些教师由于受自身理论水平的限制,难以深入的理解新课标的内涵与精髓,只是将新课标中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不加消化地应用,于是教学中渗透些文化知识,让学生根据音乐模仿或创造点什么,提问多一些,互动热烈点,这套做法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基础音乐教育刚摆脱了纯知识与技能的陷阱,又陷入了脸谱化的泥潭。生搬硬套理解新课标的做法,虽然可以让教学空有一件热闹的外衣,但最终难以真正打动学生的内心,这是在基础音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不谐和音。

音乐是审美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在音乐课中表面化的做法,学生虽然也听赏了、探究了和创造了,但没有进入超越语言和肢体活动的精神层面。只是把过去崇尚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变化了花样。要想真正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首先,必须让学生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也就是说,必须让学生亲历音乐。“亲历,是将外在的东西内化,真正为体验者所拥有的途径。”指给学生一个心灵游历的空间,将理性信息变为感**受的过程。这是达到音乐审美的必不可少的途径。缺乏内化的过程,学生只感受到了悦耳的声音、有趣的讲解和好玩的游戏,只停留在音响和感知层面的活动并非真正意义上音乐的审美,更不会产生感染、净化、启迪、激励、唤醒等深层次的心灵反映,只能是“外行看热闹”。再者,音乐教学应该根据审美规律进行,否则很难进入真正的审美状态。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音乐审美要重过程不能只重结果。这好比出门旅游,很多人跟着旅行团疲于奔波在各个景点,乍一看跑了很多地方,其实无暇品味美丽的风景,事后脑子一片空白,这是典型的忽视“过程”只重“结果”。音乐的审美与体验何尝不是这样呢?一味追求授课过程中表面的热闹喧嚣,实际学生们的愉悦仍然停留在感官阶段难以深入心灵。简言之,这种教学模式只能是听了——动了——乐了,只有升华到聆听——心动——情悦,才能真正使音乐在学生心中成功内化,避免表面化,让音乐教育成为审美教育。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