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简介:

皮道坚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1988年被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长期在高校从事美术教育及美术史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专著有《当代美术与文化选择》、《楚艺术史》、《楚美术图集》等;主编有《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美术创作与论文指导》等。

    本套教材尝试以“艺术、人文、本土、开放、互动”融会于一体的创新教育理念来构建教材体系:“艺术”是学科本体,“人文”是学科的底蕴,“本土”是学科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开放”是学科教育所要采取的态度,“互动”是学科教育实践的操作方式。通过这五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编写特色鲜明的学科教材,使学生进入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知识空间,从而推动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

1.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多元艺术视野。

    课标明确提出了“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课程理念。因此,我们在选编教材内容时,一方面注重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辉煌美术成就,另一方面则尽可能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世界多元文化,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具体呈现如下:

   (1)在教材整体架构上,注重中外美术内容的合理比例,除了书法、篆刻为中国特有的美术学科之外,其他如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系列,在中外美术内容的编排比例上都大致设计为6:4。   

   (2)教材选用大量的经典美术作品,在选编图片时,亦注意到中外美术内容的合理比例,中外图片大致为6:4。   

   (3)加强学生对传统美术文化的体验。一是适当提高美术鉴赏系列中国美术作品的比重,通过鉴赏祖国的经典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祖国辉煌的美术成就;二是在绘画·雕塑、设计·工艺等系列中,设计“水墨艺术”、“发掘传统文化”等章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亲身体验传统美术的无穷魅力,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4)注重中西美术的联系与比较,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民族文化的艺术成就。如设计“资料链接”和“影像走廊”等栏目,从各个角度各个领域去选择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广阔的美术视野。  《美术鉴赏系列》模块,打破以往的线性编写思路,改用以点带面的编写方式,将古今中外艺术以某个专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比较中呈现多元文化。

2.关注学科前沿,突出时代性,构筑大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本套教材力求面向新世纪,面向未来。因此,在课程设计和内容选择上突出两点:   

   (1)十分注重凸显教材的时代性,在介绍经典作品的同时,也适当引入一些公认的积极的学科前沿成果,使教材更具时代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关注时代发展的开拓创新精神。

   (2)依据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理念,提供了包括欣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等学科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并辅助以可供选择的参考内容,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多层次平台和通道。   

3.重视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的设计,强调学生主体性。   

    本套教材十分重视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的研制  和设计,注重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材  中每课设置若干栏目,为学生和教师教学留出较大  的弹性教学空间。栏目设置分为两类,一类是各册共有的:①提示与范例: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供  最佳的教学切人点。②记住关键词:向学生提供准  确、精练的知识点。③活动与思考:培养学生积极  参与、独立思考的习惯。   

    另一类是各模块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设置的:  ①工作坊:课堂实践活动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和实践精神。(绘画·雕塑系列)②自由谈: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给学生创造参与、交流和表现的机会。(美术鉴赏系列)③资料链接:为学生提供多指向的学习路径,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美术鉴赏系列)④评价建议:倡导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  价。(绘画·雕塑、美术鉴赏系列)   

4.版式设计新颖,呈现方式多样化,立体化。   

    本套教材十分注重版式设计,力求版面美观、新颖、活泼,图文并茂,做到文字表述准确、生动,图像清晰,色彩准确,印刷精美。教材呈现方式尽可能多样化、立体化,注意开发幻灯片、录像磁带、VCD、CD—ROM等配套视、听媒体教材,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网络资源优势,使教  材成为学生爱看,老师爱用的重要的教学资源。  

   (1)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读习惯,在版式设计上一改传统美术教材图文分开的模式,而将图片与课文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选取图片时,注意选择具有视觉美感和新鲜感的图片,让学生一打开书就觉得赏心悦目,以激发他们阅读教科书的兴趣。在版式编排上则力求新颖,富有时代感,体现美术学科的独特视觉魅力。   

   (2)突破纸质教材的概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科技手段及网络资源,注意开发图片资料数据库、教学资料光盘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直观、丰富的电子教学资源,也为学生的选择性学习和可拓展性学习提供保证。   

模块选介

美术鉴赏   

    本书从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美术的主要门类及其特征,注重美术作品的文化性和创造性,突出美术文化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成就,同时拓展了视觉艺术创造性思维训练方面的新内容,将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鉴赏,融入以文化性专题为表现形式的章节中,引导学生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全书共9章26节。   

现代媒体艺术(摄影/摄像):   

    介绍了传统相机、数码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区别;摄像机的基本使用;摄影观念的转变。通过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并根据题材进行摄影摄像活动,根据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拍摄、编辑和后期加工处理。全书分两个单元,共6章18节。   

现代媒体艺术(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介绍了电脑绘画软件,  如二维方面的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动画方面的FLASH/GIF,三维方面的3DMAX/AUTOCAD等,选用FRONTPAG巨/DREAMWEAVE日等软件设计并制作网页,进行传播和交流;配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拍摄、收集各种素材、资料和案例,并作为研究性学习最终成果的展示。全书分两个单元,共6章20节。   

书法:   

    从汉字的起源开始,讲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的字体演变;从文字的实用性到书写的艺术性,介绍汉字的发展特点和方向,并对写字的基本步骤、要求和技法以及工具材料等进行讲解和介绍。全书共5章19节。   

篆刻:   

    从古代印章讲起,介绍印章之名发展的历史和种类,同时介绍印章的制作材料、过程以及用途;介绍历史上著名的刻印名家,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篆刻风格;介绍印章制作所需的工具和主要印石的材质。全书共5章18节。

教育部审查意见

    该套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注意了教材应有的导向,编写体例、呈现方式和文字表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   

    具体来说,在介绍篆刻、书法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方面,写得详实到位,表述清晰。篆刻图例选择适当,书法的实践和书写训练可操作性强。电脑和摄影摄像模块,观点明确,图例典型清晰,电脑使用方法和摄影摄像器材使用方法介绍明晰,可操作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