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前人的经验教文言文
——文言选修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广州知用中学 廖嘉亮
(一)
文言文,历来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学生怕“学”文言文,老师怕“教”文言文,形成目前文言文教学的困境。面对这一困境,老师们都有想法,然而,正如钱梦龙老师所说的,“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1]。究其原因,是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是以语法为取向的教学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应该说,这样的做法对快速掌握文言文阅读工具,特别是在学生对文言文了解不多、阅读量少的时候,是有作用的。然而,这样方法,却舍弃了文言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思想之美,课堂里剩下的,只是一堆的没有意义的诸如实词、虚词、句式等的符号。这对语言的学习是无利的。目前有政协委员指出的“大学美好时光的50%用于学英语,但最后还是过不了四、六级”[2]的困境也从事实上证明了这一做法的不足。
鉴于此,目前许多老师自觉地加入到文言教学改革实践中,也有很多成功的做法,如黄厚江老师的《阿房宫赋》课例、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课例、赵谦翔老师的绿色语文实践等,这些探索都使语文教学界对文言文的教学产生了全新的认识。综合各家的思路和做法,我们会发现,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眼光放回古代,借前人的经验教文言文。
事实上,这样的思路是正确的。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过去的老师如何教文言文:
我有幸遇到过……庄老师,他教文言文一般不逐句串讲,但在文章的紧要处或疑难处,则尽情发挥,酣畅淋漓,讲得令人动容;同时又结合讲解指导我们评点,何处加点,何处加圈,都有些讲究;圈点以后,总要拉长了声调领我们诵读,凡读到加密圈的词句,往往眉飞色舞,读得格外声情并茂,就像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先生读“铁如意,指挥倜傥……”那样,感染得我们也都陶醉在文章优美的词句里。……就在这样的老师的影响下,不少同学都对古典诗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都在课外自动地找些选本来读,如《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不少同学还能用文言写写东西。
从上,我们会发现,古人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大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着巨大的作用。我们目前所困惑的“师生俱怕文言文”的现象,在庄老师和他的学生那儿,是找不到的。这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2000余年的文言文教学经验,这些经验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一概斥为糟粕,细加分析,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另外,在教学理论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也不应全盘接收各流派的主张,而应该批判地借鉴。避其短、扬其长,使古老而传统的文言文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支持下,走出困境,走上光明的前路。
当然,在具体教学方面,我们也要有所侧重。在必修课程中,因其具有“突出课程的基础性”的要求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课程目标。因此,文言文的教学还是需要做到“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这是学生快速掌握语言工具的捷径。而在选修课程中,我们可以采取更加活泼的方式,来实现文言文的教学,其中,借前人的经验是值得考虑的途径之一。
 
(二)
张志公先生概括前人阅读教学经验时说:“在阅读训练的方法上,前人强调要求学生熟读精思,也重视指导学生博览。”结合古人的阅读经验和当代的教学理论,我们似乎可以把它进一步归纳为“四求”法,即:“因声求气”、“借体求意”、“比较求异”、“不求甚解”。
1.因声求气
所谓“因声求气”,是指读者抓住文章节律,通过反复朗读作品的外在的言辞的音节声调,使我之心沉入古人之心,从而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风格神韵。其效果正如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的:“(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事实上,许多语文教育专家都极推崇这种教学法。王力先生认为,“通过熟读和背诵,对古代汉语能有更多的体会,不但古代的词汇和语法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对古文的篇章结构和各大家的风格,也能领略得更加深刻。……背诵是好事,是值得鼓励的”[3]。朱自清先生指出,其方法是“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4]。当代语文教育专家王尚文则提出了其效果在于“诵读者既与文本对话,又与自己读出来的声音形态对话,既是文本声音形态的塑造者,又是塑造结果的监察者,在多次、多重的对话中,他不断调整着文本话语与诵读出来的声音形态之间的契合度。……若要对文本的情气作深入的体悟,也需要通过声音探究,这是声音与意味的关系所决定的”[5]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的方式达到“因声求气”的目的。
比如赵谦翔老师在《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的教学中就以“熟读成诵,当堂作词,一百一十九个字,一字不差”为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中,他首先让学生读课文三次,达到初步熟练,然后借分析课文再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最后提出学生背诵的要求。
又如本人教《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时,以“在反复诵读中,生成‘因声求气’的阅读方法”为目标,向学生提出了“学会背诵古文”的学习要求。在教学环节中,首先让学生读课文,“能读多快读多快”,这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如果能够做到高声、迅速,则表示学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接着,让学生按照骈文的节奏来朗读,为的是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文言文音韵美的认识。然后,用老师范读,引领学生进入文章的感情世界,从“情味”的角度解读文章的情感和抒情线索,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这一连串的铺垫下,学生已经有了多次的朗读,进而再提出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李白,“抑扬顿挫地读课文”。最后,水到渠成地让他们背诵文章。这就是我把自己对“因声求气”的认识落实到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本篇的学习,学会一种不同于“死记硬背”的背诵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学生通过不断的角色变换(学生、鉴赏者、作者),始终在新的挑战中开展朗读,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背诵全文。
2.借体求意
这里的“体”是指文体,也就是王荣生教授所说的“文章体式”。他认为,“对一个具体作品、具体文章的理解,要依据它的文章体式”[6]。无独有偶,前人也很重视文体分类在教学中的作用。如姚鼐的《古文辞类纂》等,就以文体作为分类依据,引导读者“用合宜的方式阅读文章”。
古文的文体是繁杂而多样的,细加分析,可谓篇篇有异。如同是“序”,《滕王阁序》、《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送东阳马生序》,无论是写作目的、方法、思路,都有不同,其文体也有饮宴序、诗序和赠别序之分。这为我们展开文言文的教学提供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让我们得以借文体之异,求得作者之意。是谓“借体求意”。
王荣生教授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上是要“培养学生‘所需要的阅读能力’”,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一是要“指导学生抱着合适的目的去看待特定的文本”,二是要“指导学生在特定体式的文本里,能从重要的地方看出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来”。
我在《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的解读和教学过程中,始终按照这一思路备课和教学。
(1)确定教学文体——记事抒情文
从题目上看,这是属于序文。我们既可以理解为“为春夜宴从弟桃花园诗集”作的诗集序,也可以理解为“为春夜宴诸从弟”作的宴集序。然而,单纯的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全面的。姚鼐就曾提出,“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名为‘序’,实为‘记’”,“记”属“杂记类”,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记叙文”。然而,如果是记叙文,当以写实为主,但全文除了题目符合记叙文的体例外,作品的主体是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的。因此,我对这篇文章的文体作出这样的定义:从形式上看,是骈文;从内容上看,是记事抒情文(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姑且称之为“记事散文”)。这是我确定教学内容的起点之一。
(2)阅读方法
记事抒情文的特点,一是记录作者在过去某段时间空间里的见闻的过程,即“我”的经历;二是往往描述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三是语言的着力点在锤炼句子。
对于这类文体,学生要培养的阅读能力,就是在文中发现“发生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情”和“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回答了上述三个问题,就读懂了文章。
3.比较求异
“比较”是古文阅读的重要方法,“就是把几家讨论同一问题的话会合起来看,看看哪一家说得对,对在什么地方,加以辨别,这比随便读过要印象深刻些,也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7]。可见,它一种立足于整本书的阅读和学习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引导学生“博览众文”。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这一方法,通过展开各种类型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整本的文言选本。如果更进一步阅读作家的全集,那更是功莫大焉了。
如教学《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当探讨唐代骈文的特点时,可引导学生与学过的魏晋文《出师表》、《陈情表》以及宋文《赤壁赋》相比较,找出其发展脉络,并进一步体验同一文体朗读背诵的一致特点,加深对文体语言甚至是写法上的认识,进而就可引导学生阅读《古文观止》中的辞赋体散文。当探讨李白对生死问题的看法时,不妨也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等文章相比较,看几家不同的生死观,对这几位大家的理解,就可以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更加深入了。课堂上的比较之后,还可以借此引导学生阅读《古文观止》中的《归去来兮辞》等文章。
另外,还可通过指定专题(如“国家兴衰之规律”),让学生阅读《谏逐客书》(李斯)、《伶官传序》(欧阳修)、《凌虚台记》(苏轼)、《三槐堂铭》(苏轼)、《六国论》(苏洵、苏辙)、《信陵君救赵论》(唐顺之)等议论性的文章,从各家观点中“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也可阅读《郑伯克段于鄢》、《石碏谏庞州吁》、《宫之奇谏假道》、《郑庄公戒饬守臣》等记叙类的文章,从历史做法中,“考其行事,综其终始”。
阅读后,还要做一定的读书笔记和研究小论文。
如此,一部《古文观止》,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阅读。如果学生能够在高二时通读了一部《古文观止》一类的选本,再加上选修课本以及过去的文言文积累,那么,学生对于文言阅读,就有了足够的阅读量了。
4.不求甚解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重在积累,可以说,谁读得多、读得快,谁的积累量就大。而且,要想学生多读文言文,必须要使之有兴趣。这两个追求,无不指向了陶渊明倡导的读书法——不求甚解。
所谓“不求甚解”,并非“不求解”,而只是关键处“求甚解”,其余者约略知之即可,以培养学生“好读书”的习惯。马南邨认为,“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另外,诸葛亮的“观其大略”和陆象山的“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等主张,也是对“不求甚解”这一读书法最好的注脚。
因此,在文言文选修课中,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字字落实”,大可不必处处皆做到“咬文嚼字”,毕竟,“好文不厌百回读”,要读出味道来,也不是课堂上能够完全解决的。重要的是,学生在熟读成诵后,时时吟咏,处处观照,充分积累,触类旁通。
如《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关键处在于作者情感及其抒情线索,这些地方,必须紧紧抓住,做到“咬文嚼字”,尽量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想象作者的情感流动,其余处,则大可放过,等他们日后慢慢体会明辨了。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2]《华商报》,2010年1月27日。引自http://news.sina.com.cn/c/2010-01-27/034316998803s.shtml
[3]王力:《古代汉语的学习和教学》。
[4]朱自清:《了解与欣赏》,《朱自清全集8》,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51页。
[5]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95页。
[6]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语文学习》,2009年第10期。
[7]周振甫:《文章例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