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资源网——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1.下列加粗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六王毕,四海 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B.秦纷奢,人亦念其家 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奈何之尽锱铢 不稼不穑,胡禾三百廛兮

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下列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盘盘,囷囷 缦立远视,而望幸

B.骊山北构西折 谁得族灭也

C.独之心日益骄固 嗟,使六国各爱其人

D.多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3.下列加粗词语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4.下列各句中的“之”的词性与其他三项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后人哀而不鉴 B.奈何取尽锱铢

C.秦人视,亦不甚惜 D.杳不知其所

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鉴”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而学于师 B.襟三江而五湖

C.吾妻之我者 D.则思身以黜恶

6.与“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一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而况于明哲乎

C.董之以严刑 D.师不必贤于弟子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完成7—8题。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以下“而”字与其他三项用法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则递三世至万世而为君 B.谁得而族灭也

C.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找出下列与“秦人不暇自哀”句式不同的一项(  )

A.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B.忌不自信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句读之不知

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10.阅读下面一段关于阿房宫的史料,回答文后问题。

(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三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官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段文字与课文对阿房宫的描写内容上有何不同?两者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C(夺取。A统一/一旦 B喜爱/吝惜 D家族/灭族) 2.D(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A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兼词,相当于“于此”,有“到这里”之意;B表并列/表修饰;C成年男子通称,此处有蔑视意/语气助词,表感叹) 3.C(①②⑦古今异义,据此可用排除法确定C为正确项) 4.D(该项为动词,到,往;其他三项均为代词) 5.D(该项为形容词使动用法,例句与其余各项均为意动用法) 6.B(该项为表示递进关系的固定结构,例句及其余各句均为倒装句中的介词结构后置) 7.D(四项均为连词,但D项表转折,A、B、C三项表顺承,可不译) 8.A(例句与B、C、D三项同为宾语前置) 9.(1)长桥横卧在水面上,没有云彩,哪里来的龙?(2)把宝鼎看做铁锅,把美玉看做石头,把黄金看做土块,把珍珠看做石子。(3)戍边的士卒呐喊起来,函谷关被攻破,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为一片)烧焦的泥土!(4)假使秦国(统一天下后)也能爱护六国的老百姓,就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做君王,谁能够使他们族灭呢? 10.不同有三:一是建宫原因不同;二是建宫时间不同;三是建宫规模大小不同。《史记》重在历史事实的记述;而《阿房宫赋》重在文学艺术的想像和夸张,极尽“赋”体铺陈之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