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沪教版的资源仓库

说明: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能力提高]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联袂 吊胃口 名门旺族 成绩斐然
B.贫脊 打圆场 重振雄风 无耻谰言
C.破绽 耍花腔 大跌眼睛 挺而走险
D.树阴 故纸堆 烫手山芋 沧海一粟
【解析】(A名门旺族----名门望族;B贫脊----贫瘠C大跌眼睛----大跌眼镜 挺而走险----铤而走险)
【答案】D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 ,终至孤单。
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监管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 ,亟须加以规范。
③朋友是一把伞, 不能遏制狂风恶浪, 也能撑起一方天空,让你备感真诚和友谊的难能可贵。
A. 疏离 权限 虽然/但 B. 疏离 权利 即使/可
C. 疏远 权利 虽然/但 D. 疏远 权限 即使/可
【解析】①“疏离”比“疏远”程度更甚,与后面的“孤单”相照应。②“权限”指职权范围,“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根据语境的搭配,应选“权限”。③“虽然”表示转折,“即使”表示假设让步,根据语境,应为转折关系,且“即使”一般不与“可”搭配。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我国东南各省人杰地灵,那里不但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而且还诞生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B.这虽是几句无稽之谈,但他听后却很高兴,拼命地钻研《美国十大富豪传》,找发财致富的门径。
C.事物按照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发展,人们只能顺水推舟,不能任意改变它的发展规律。
D.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解析】A.人杰地灵:指杰出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成为名胜之区;B.无稽之谈: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言谈;C.顺水推舟:比喻顺应情势而办事。这里应为“因势而导。”因势而导: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推动;D.异想天开:形容想法奇特。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看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已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学生升学机会增多,高等教育的体系与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这既对现行高校招考制度提出了挑战,也为高考改革提供了契机。
B.法院可以查封、扣压、冻结被执行人占有的动产、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
C.人力资源开发,一方面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充分发掘,另一方面则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发展与培养。
D.中国电影非常像换季的美人,急于抢时髦之先,换妆改颜,于是难免不顾自身条件强行起飞而遭到观众白眼的尴尬境地。
【解析】B动宾搭配不当,将“财产权”改为“财产”。 C语序不当,应为“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培养与发展”。 D缺谓语,应为“陷入遭到观众白眼的尴尬境地”。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把科技领域里的人才喻为三类:指兔子的人,打兔子的人,捡兔子的人,他自认为是第二种人。
B.写文章要“惜墨如金”、“文不厌改”。前者要求“精约笔墨,词正而理备”,后者要求“反复修改,言畅而意美。”
C.作品的思想纵横驰骋:大至国际风云变幻、人类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壮举、小至地方风俗、街谈巷议、个人的回忆、感想。
D.“国无辞书,无文化可言”,大凡一种成熟的民族语言,基本上要有两部字典——一部是多卷本的详尽的历史语言字典,一部则是简明的老幼咸宜的小字典。
【解析】A.“他”前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B.第二个句号应移至后引号之外。C.多层并列词语间的停顿误用顿号。全句应改为:作品的思想纵横驰骋:大至国际风云变幻,人类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壮举;小至地方风俗,街谈巷议,个人的回忆、感想。
【答案】D
二、阅读与鉴赏(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2分)
古代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
戎狄,在古代是与华夏不同的族群,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华夏文人称他们为“蛮族”,因为他们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养太多的牲口。华夏的文明人,庙堂列鼎中盛满了牲口肉做的肉腊、肉糜,但他们从来低视养牲口的戎狄。戎狄是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但被把持历史记录大权的汉族士大夫给抹杀了。我们今人,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影响,在歌颂黄土高原是“大地母亲”的时候,却忘了黄土高原上的另一个兄弟。
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比今天温湿,整个黄土高原是原始农业的“一统天下”。后来气候变得干冷,黄土高原的南部问题不大,先民照样种地;但黄土高原的北部,环境逐渐恶化,庄稼生长得越来越差。家猪要吃人的剩饭,而人已经没有剩饭了,所以猪这类东西也不易喂养了。这里的先民,在艰苦的环境中摸爬,终于找到另外一种维持生活的方式:多养到野外食草的牲畜。这些牲畜不与人争食,人还可以从其浑身索取生活资料。于是,人们一手握锄,一手执鞭,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这样,在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格局上,便出现了不同的区域。在南部地区,水热条件好,农业持续发展,人口与时俱增,城郭壮大,文人滋生。而在北部地区,人们要艰苦得多。他们“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各分散居蹊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处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进化当然缓慢得多。于是,南、北之间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别日益增大。后来,南部的人叫做华夏,而北部的人称为戎狄,相互反目,关系紧张了很久。
在华夏人撰写的史书中,戎狄主要是“反面角色”,除了侵犯抢掠、祸乱华夏,便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
戎狄正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的过渡地带(或曰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地带)的一个主角,而戎狄的起源与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整个生态变化有关。戎狄起源的过程就是中国古代北方畜牧业大面积产生的过程,我们关于戎狄的概念离不开畜牧业。戎狄的兴起反映了人类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方式,在“适应”中也伴随着创造,畜牧业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在中国历史上,戎狄社会的贡献不仅是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技术,将其抬升到生活的主要基础地位,还为后来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跳出农业社会历史的局限,放眼中国北方的辽阔大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人文发展的丰富性。这些人文的丰富性,是对多样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而所谓“适应”,对人类来说绝不是消极的。人类文明中的许多重要内容,都是在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农业是一种创造,畜牧业也是一种创造。
6.下列对 “另一种居民”含义的解释,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是指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北部而政治、文化不同于华夏的族群。
B.是指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大量畜养牲口的族群。
C.是指地域与华夏相邻、有历史贡献却被汉族士大夫贬斥的族群。
D.是指生活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并开创出半农半牧生活方式的族群。
【解析】本题考察信息筛选。这是汉族士大夫的偏见,而不是作者的看法。
【答案】B
7.下列不属于“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依据的一项是( )
A.戎狄族**展了畜牧业的规模与技术,开创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B.戎狄族群为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作出具有开创性的历史贡献。
C.戎狄族群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边缘地带的主角。
D.戎狄族群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中,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
【解析】原文说:“……便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显然,这里所说的“不公平”是针对“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而言的。文章紧接着用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给予阐述,这便是A、B、D三项。而C项虽涉及戎狄的地域作用,但不是历史贡献。
【答案】C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上的戎狄族群就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生活方式。
B.华夏与戎狄出现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
C.相互反目,关系紧张,最终导致黄土高原出现了华夏与戎狄两个不同的族群。
D.畜牧业是戎狄族群在改造自然环境中的一个创造,是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解析】A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仍是“农业一统天下”。C华夏与戎狄分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变迁。D不是“改造自然环境”,应是“适应环境”。
【答案】B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戎狄创造性地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与技术,因此,没有戎狄世上便没有畜牧业,也就没有后来大规模的游牧经济。
B.戎狄的兴起与畜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要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史,就必须了解戎狄的历史贡献。
C.华夏士大夫历来低视戎狄,在撰写的史书中对戎狄作了不公平的评价。所以,有关戎狄侵犯的说法应纠正。
D.迫于环境的变化,戎狄开创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可见,自然环境的恶化,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诞生的前提。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推断。戎狄“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并“为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因此,要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史,当然必须了解戎狄的历史贡献。 A戎狄只是开创了我国的畜牧业。 C 士大夫对戎狄的评价虽有失公允,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戎狄“侵犯抢掠”的史实。 D 自然环境的变化、恶化,往往会诞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诞生,并不一定要以“自然环境的恶化”为前提。
【答案】B
(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铜梦·流变
两块废弃的铜片,在漂流人间数千年后,又被投掷在高温的熔炉里重新提炼,洗浴身上所有的杂质。他重新融入精纯的铜浆之中,和所有的同伴化为新的整体。
他曾蕴在铜山中和其它元素结缡为幻美的结晶,曾经被熔铸为远古时代的巨鼎,曾经是皇帝花苑中伫立台阁上的铜鸟,曾经被压缩为打印上年号与币值的制钱,曾经被僧人牢牢钉死在山门上成为衔住门环的狮头环扣,他又化身为扰人的滴漏,夜夜震动易碎的诗人心房。那些记忆渗透在他的梦中,而沸腾的锅炉正将一切的意识都煮成氤氩的蒸汽。
当他清醒过来,已经成为一具魁梧塑像的颜面,迎着晨曦,他感受到清凉的南风。眼前是一座城市,一层层的楼房乱中有序的铺展成巨大的扇形视野。到了正午,他被骄纵的阳光晒得烫热,焕发出强烈耀目的金属色泽,车辆们都得绕着他台座周围的圆环缓缓通行。
塑像傲视的立姿成为市景的一部分,他不再是一群铜分子的凝聚体了。即使过去的历史已经模糊得无法辨识,他却毫不在意。
他开始相信自己是塑像人物的化身,他甚至顿悟到什么是寂寞。对于铜本身而言,寂寞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情绪,他也曾经蛰伏在看不见光的矿脉深处,地球自转了几十亿年也不曾让他如今一般触发寂寞的念头。接着,他慢慢相信自己拥有心灵,意识到自己正在无声的意识着这个世界。从行人的眼光中,他看出了塑像人物和人民之间那种既熟悉又疏离的情感,他从人类眼光的变化体悟出崇高与敬畏之间的不同。崇高是一种无法用言辞超越、更谈不上有任何可能被具体描述的心灵震撼;而敬畏,仅仅是一种避凶趋吉的礼仪。
他也意识到这座铜像似乎也寄藏了人类的梦,而且是许许多多哭嚎失声的梦。他遁入塑像尊者的生命史里,体会这种身着戎装,僵直的站立在市区中央的困惑。
塑像人物生前最骄傲的手势完全呈显在台座上方,塑像的脸庞上也镂刻出一连串战争遗留下的凿痕。
塑像人物本身的残梦也入侵了清醒的铜材。
颜面上的铜,也开始目睹那个人过去的荣光,每当他举起右拳向忠诚的子民们宣告祖国人民的使命时,无数人群如痴如狂的被那种神妙的手势导引……
颜面上的铜,早已失去了光泽。他最后学到的感情是自怜。灵巧的鸽子在塑像的肩授和军帽上漫无节制的排泄。随着塑像的陈旧,路人不再有崇高的震撼,不再有敬畏的眼神,他们以鄙夷取代了礼赞;最后路人连鄙夷的心情都没有,他们回报塑像的是无表情的冷漠。
在这座城市有史以来首度被侵略者攻陷的时候,铜像的眼睛流出了金属结晶构成的眼泪:他仍然屹立着,直到这座城市光复后,才被自己的同胞推倒,送进陈旧老迈的炼铜厂。
从每个城市送来的、一式一样的铜像如同巨大的弃尸,无理的横陈肢体,彼此压挤,等待着分解,以及毁灭。
颜面上的铜块再度被解放了,但是马上又被模铸成形,这次他被分割成几百发尖锐闪亮的子弹。当他们以高速呼啸着破空的穿入人体,一切多余的梦境都在血光中归于寂灭。
(本文作者是台湾作家林煜德,《流变》是《铜梦》中的一个章节)
10.根据本文内容,请分点概括叙述“铜”的“流变”历程。(4分)
【解析】“历程”指的是不同阶段铜被做成了什么,找对信息,概括要全面。“铜”最初只是铜矿石,后被铸造为各种器物,再被熔铸为塑像,最后被造成子弹。
【答案】①最初只是铜矿石,②后被铸造为各种器物,③再被熔铸为塑像,④最后被造成子弹。
11.本文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塑像”从铸造到毁灭的过程,试分析其中蕴涵的寓意。(6分)
【解析】大量的篇幅写“塑像”从铸造到毁灭的过程隐喻着一种消亡、毁灭。作者以此是隐喻人类历史上对英雄崇拜的消解,象征主宰人类的权威精神的崩溃,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人类历史上创造与毁灭、理智与疯狂、清醒与困惑相交织的情形。
【答案】作者以此是隐喻人类历史上对英雄崇拜的消解,象征主宰人类的权威精神的崩溃;从一个侧面展现人类历史上创造与毁灭、理智与疯狂、清醒与困惑相交织的情形。
12.本文的结尾具有可多向解读的广阔空间:若从积极的方面评价,这个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考?若从消极的方面评价,其缺点是什么?(以上两问选做一问)(4分)
【解析】这可以看作是开放性话题,积极方面可以是:警醒人类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呼唤人类理性精神的回归;在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担忧中表现出一种清醒的自觉;消极方面可以答:让人在人类自身创造与毁灭的非理性轮回中看不到希望与美好。也可以答:反思战争对人类文明的毁灭。
【答案】这样的结尾是警醒人类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呼唤人类理性精神的回归;在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担忧中表现出一种清醒的自觉。 / 这样结尾太消沉,让人在人类自身创造与毁灭的非理性轮回中看不到希望与美好。
13.下列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本文思想深邃,行文思路大开大阖,借写铜的“流变”,以冷峻犀利的目光透视从远古到当代的人类文明史,以此表达作者对历史的看法。
B.本文作者构思巧妙,赋予本是一种金属的铜以丰富的人格内涵,“铜”的流变史实则就是铜造福人类,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
C.“塑像人物本身的残梦也入侵了清醒的铜材”,这句话在文中起转折作用,表明曾经清醒的“铜”在目睹了人们对塑像的态度变化后变得迷茫。
D.本文在意象的营造上具有浓郁的寓言色彩,象征手法的运用自然贴切、不露痕迹;看似客观的描写中,实则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取向。
E.本文没有艰涩的词语,也不用怪异的文句,只在冷静的叙述中让思想自然的流淌,语言内蕴丰富而富有张力,让读者在思考中获得启迪。
答:( )( )
【解析】B项,“造福人类,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对原文理解错误,“铜”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者,又是毁灭者;C项,这句话在文中并不是起转折作用,写人们对塑像的态度变化是在此句之后,“铜”并没有迷茫。
【答案】B C
三、能力提升(25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试对“飞花两岸照船红”中的“飞”字进行赏析。
【解析】要从写景的角度来写,还要注意同诗歌的整体意义结合,如“两岸”“半日风”等。写景方面3分,衬托方面3分。
【答案】¡°飞¡±既是船中人眼中所见,衬托出行船之速;又描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乱花飞溅的景色。
15.在横线上填写所引诗词的句子。(4分)
①在诗人李白笔下,水,永远魅力无穷:天姥之水,“渌水荡漾清猿啼”,幽静而神秘;庐山之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浪漫而神奇;而在《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却把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描写得那样雄浑壮丽。
②古代诗词很讲究借鉴。唐温庭筠词有“梧桐树,三更雨”之句,宋秦观也有“雨打梨花深闭门”之句。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此意境相仿。
【解析】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答案】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①2分,每句1分;②第1句1分,后两句1分。有错字,该句不给分)

16.下面这则广告中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序号并按提示加以改正。(4分)
宁红保健茶是①由江西省修水茶厂宁红保健开发中心和上海中医营养食疗研究会共同用心血、汗水培育出的科技与智慧的结果。②它充分发挥了宁红茶固有的降脂、利尿、提神、防癌作用,配以菊花、花粉、决明子、山脂、甘草等中药,③使其功效更加明显。④它第一个成为我国茶叶保健系列产品,⑤计有减肥、强力、清暑、抗感、咳宁、葆春等六个品种。
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句用词的感**彩不准确,第四句词序不当。
【答案】① 结果 结晶
④ 第一个成为我国 成为我国第一个
17.根据下面文字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4分)
最近,国家财政部等四个部委联合颁布了国有企业业绩新标准。改变了过去单一采用企业利润、产值作为上下年纵向比较的评价方式。把单一指标变为综合指标,主要以企业净资产受益率作为评价核心。具体方式是以国家资产年报统计为依据,进行统一测算。按行业、地区、企业、规模、效益水平的不同划分,确定出一个标准值。然后通过全国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的比较,判断出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
【解析】开头一句是整体概括,但有信息缺失,再进行第二次信息筛选,找出核心部分,概括完整即可。
【答案】国家四部委颁发国企业绩以净资产受益率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标准。
18.请以“长城”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要求句间语意连贯。可以增删个别字词。(4分)
无论是绘制人文政治地图,还是绘制环境资源地图,既不是自然的地貌形态,也不
是人类的聚落和交通线的长城,却都被习惯地标上而成为中国“底图”上的一种“基本”
东西。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以“长城”开头,得1分;原句信息保留准确,得1分;内在逻辑关系合理,如“既不是……也不是”、“但……”,得1分;语言表达准确、通顺,得1分。
【答案】长城既不是自然的地貌形态,也不是人类的聚落、交通线,但无论是绘制人文政治地图,还是绘制环境资源地图,都习惯地标上它。长城已成为中国“底图”上的一种“基本”的东西。
19、仿写。下面这首小诗借“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请选择另一事物表达你对另一话题的思考。(3分)

一片玉瓣,是一滴生命;
剥落了生命,你召来了燕语和莺啼。
【解析】要求宽泛,可以选择的事物很多,但思考一定要有深度。形式要求一致。
【答案】书: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你呼唤着理性与良知。
蚌:一颗沙砾,是一种苦痛;历经了苦痛,你孕育了圆润与晶莹。
路:一道辙印,是一段历史;尘封了历史,你迷蒙着今日和未来。
路:一道辙印,是一段历史;展示出历史,你开发了近林和远山。
船:一片归帆,是一缕乡情;倾注着乡情,你满载着沧桑和希望。
泉:一股细流,是一曲欢歌;汇聚了欢歌,你成就为大江与汪洋。
叶:一片嫩绿,是一份自然;呼吸着自然.你孕育出果实与丰收。
菊:一缕清香,是一份成熟;酝酿了成熟,你展示着高洁和恬淡。
四、写作与交流(50分)
20、有人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也有人说,人往高处走,高处不胜寒;水往低处流,低处纳百川。
两句话都富有哲理,请你以“高与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在命题范围之内;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个性创新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太 空 行 走
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氮。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氮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氮。这些氮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肪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氮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氮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上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
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另外,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
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比如在月球上行走。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地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踊跃蹦跳感到舒适。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
1、下列对“太空行走”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失重环境中行走,其范围是立体的,可以飘飞到任何地方。
B、航天员在密封座舱外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中行走,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
C、航天员在重力和大气环境与地球的重力和大气环境悬殊的月球、木星等其他天体上行走。
D、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和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
2、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吸纯氧排氮或者提高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
B、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C、如果舱内氮气的含量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则需吸3小时纯氧。
D、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3、“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缺乏传播声音的空气,须借助无线电背包与同事联系。
B、没有任何参照物,不易确定正确的方向。
C、没有空气阻力,行走起来轻飘飘的。
D、易遭受微流星体伤害,须身着舱外活动的航天服。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可以“倒走横行”。
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直范围是立体的。
C、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由于没有空气阻力,重力也只有地球重力的1/6,所以与地面行走一样,而且是“健步如飞”。
D、假如借助科技手段消除了木星上厚密的大气带来的阻力,那么航天员在木星上行走就不会陷入“动弹不得”的窘境。
答案:1. D 2. B 3. C 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