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沪教版的资源仓库

说明: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能力提高]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脾气 裨益 纵横捭阖 渔阳鼙鼓

B.泥淖 船棹 卓尔不群 绰绰有余

C.逾越 郁闷 家喻户晓 瑕不掩瑜

D.儒雅 孺子 蠕虫病毒 懦弱无能

【解析】(B项的读音分别是nào、zhào、zhuó、chuò)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有不少海外学子相继学成归来,报效桑梓,他们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已经崭露头角。

B.在选购古物时,请不要匆忙洽购,要多看、多揣摸,特别要注意古物的年份,艺术性和器形。

C.总之,就当前青少年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而言,讲求实际、追求实慧是主要趋势。

D.维护法律的尊严,要从司法部门抓起,个别营私午弊,循情枉法者,要坚决从执法队伍中清除出去,决不辜息。

【解析】(B.摸→摩;C.慧→惠;D.午→舞,循→徇,辜→姑)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休戚与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B.在经历了那么久的期待后,拥有悠久文明并且正在迅速发展的北京,终于以自身的进步和实力,大功告成地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C.中国几乎是一城一啤酒或一地一啤酒,每走到一个地方,我总有以前没喝过的啤酒,没见过的的牌子,其口味真是千姿百态。

D.在新闻报道中,文字离不开摄影,摄影也离不开文字,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解析】(A句应改为“息息相关”,B句应改为“如愿以偿”,C句应改为“各有千秋”)。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来,由金庸的《天龙八部》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以及奥运冠军刘翔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而引发的关于中小学语文教材究竟该怎样编、怎样改革的讨论,此起彼伏。

B.近年来,民乐艺术的创作空前高涨,艺术探索层出不穷,与交响音乐领域的创新潮流遥相呼应,互为促进。

C.能否摆脱淡水危机,对人类来说,是一场关系到全球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

D.和传统的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性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已的感情和个性。

【解析】(B句主语“创作”和谓语“高涨”不搭配,应把“高涨”改为“活跃”。C句主谓不搭配,“全球”之后应加上“能否”。D句“抒发”与“个性”不搭配,应删去“和”,加逗号,改为“发展个性”)。

【答案】A

5.下列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散文中的笔调美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它有着不可形容的妙处:或如奔涛澎湃,

令人惊心动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截铁……总之,

这妙处真可说是变化无穷。

B.人们的文化中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理念,比如对金钱的鄙唾。如“铜臭”这样的词

语就是一个例证。贪婪、无情、虚伪、谄媚等等,是人们附加于财富上的态度。历史上

的重农轻商就是这样一个范证。“商人重利轻别离,”诗家都这样说了。

C.由21世纪出版社引进出版的儿童系列丛书,收入了《纹身狗》《跑猪噜噜》等德

国儿童文学作品中优秀的童话和儿童小说。它们以幻想的、轻灵的、本色的童心世

界,赢得了少儿读者的心。

D.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人们一方面重拾传统的吉祥标志(如门上常贴财神画,

寓意“财神到”)表达内心的祈盼,另一方面又创造了新的表达方式,典型的例子便

是数字“8”的大行其道。

【解析】“商人重利轻别离,”诗家都这样说了。句子中的逗号应在后引号的外面。

【答案】B

二、阅读与鉴赏(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9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为了使世界上最致命的一种病毒变成治病工具,科学家及生物技术公司进行了一项大胆、但可能令人恐惧的活动:他们正试图降伏艾滋病病毒,并用它来治疗疾病。

科学家们说,他们在实验中使艾滋病毒丧失了致病能力,同时完全保留了其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这种被解除了毒性的病毒可以用来运送基因进入人体细胞,以便实施基因疗法。

一些大学里的科学家以及生物技术公司希望开始临床试验,以尝试利用携带所需基因的改性艾滋病毒来治疗癌症和血友病之类的疾病。至少有一项试验将利用改性的艾滋病毒来治疗艾滋病本身。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的因德尔·维尔马是研究利用艾滋病进行基因疗法的先驱。他和其他一些研究者认为,利用解除了毒性的艾滋病病毒治疗疾病基本上不会引起艾滋病。携带基因的改性病毒——即所谓的传导媒体——不仅没有艾滋病的致病基因 ,而且也不具备在人体内复制和扩散的能力。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细胞及基因疗法处处长菲利普·诺古基说:“在开展进一步的试验之前,若干科学和安全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对于应该担心什么还不甚了解,因为人们还没有具备生物学的知识。”他说,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在批准进行第一例人体试验之前,将举行大范围的公开听证会。

正是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性才使它成为基因疗法的理想载体。例如,血友病患者体内有一种遗传的基因缺陷,使人体无法产生一种凝血所必需的蛋白质,但是如果为患者体内足够多的细胞提供一种适当的基因,那么该患者就能够自己制造凝血因子。

为了传递这些有益基因,科学家通常把它们注入被解除了毒性的病毒中,因为病毒在扩散过程中会把自己的遗传物质运送到目标细胞中。但是总的来说,已经试验10多年的基因疗法是失败的,因为没有办法传递足够多的基因,而且使它们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起作用,以制造出足够的蛋白质。在许多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会攻击和摧毁病毒性的基因载体。迄今为止使用的某些病毒只能使人体细胞在短时内产生蛋白质,因为它们无法使所携带的基因与目标细胞的染色体融为一体。

6.下列是以科学家尝试用艾滋病病毒治病的原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的发展,可以使世界上最致命的艾滋病毒变成治病的工具。

B.在实验中使艾滋病病毒丧失了致命的能力,同时完全保留了其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C.用被解除了毒性的艾滋病病毒运送基因进入人体细胞,实施基因疗法。

D.利用携带所需基因的改性艾滋病病毒来治疗癌症和血友病之类的疾病。

【解析】A项所说,是尝试用艾滋病素养治病的前提与设想。B项所说,是尝试用艾滋病病毒治病的原理的一部分,即“解除其毒性而保留其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从而能运送基因进入人体细胞,实施基因疗法。至于D项所说则不是尝试用艾滋病毒治病的原理,而是尝试用艾滋病病毒治病的实际应用。

【答案】C

7.对尝试用艾滋病病毒治疗疾病基本上不会引起艾滋病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有研究利用艾滋病病毒进行基因疗法的经验。

B.解除了艾滋病病毒的毒性。

C.携带基因的改性病毒不含有艾滋病的致病基因。

D.携带基因的改性病毒不具备在人体内复制和扩散艾滋病致病基因的能力。

【解析】此项“科学家在研究利用艾滋病病毒进行基因疗法经验”是很不严密的说法,这一点是不能作为“用艾滋病病毒治疗疾病基本上不会引起爱滋病”的原因的。而原文也没有这样的说法,只不过说“萨尔克生物研究的固德尔·维尔马是研究利用艾滋病病毒进行基因疗法的先驱”而已。

【答案】A

8.认为艾滋病毒是基因疗法的理想载体,其主要根据是( )

A.携带所需基因的改性艾滋病病毒能为疾病患者体内足够多的细胞提供适当的基因。

B.解除了毒性的艾滋病病毒在扩散过程中会把自己的遗传物质运送到目标细胞中。

C.迄今为止使用的某些病毒作为基因载体,这使已经试验了10多年的基因疗法均不成功。

D.人体免疫系统不能攻击和摧毁艾滋病病毒,它可以使所携带的基因与目标细胞的染色体融为一体。

【解析】人体免疫系统不能攻击和摧毁艾滋病病毒,而艾滋病病毒可以使所携带的基因与目标细胞的染色体融为一体(这靠的是保留了艾滋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至于A、B、C三项所说有的不是主要的根据,有的根本就不是根据。

【答案】D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因疾病患者体内的某种遗传的基因缺陷,用基因疗法可以向患者体内足够多的细胞提供有益的基因。

B.基因疗法试验了10年不成功,原因是在许多情况下,人类免疫系统会攻击和摧毁病毒性基因载体。

C.科学家之所以试图利用艾滋病病毒来治病,其根本的原因是有办法解除艾滋病病毒的毒性,即使艾滋病病毒丧失了致病能力。

D.科学家希望开始临床试验,以尝试利用艾滋病病毒治疗癌症和血友病以及艾滋病,此举尚需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

【解析】C项所说科学家试图用艾滋病病毒治病的“最根本原因”是有办法解决艾滋病病毒的毒性,是理解上的错误,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免疫系统不能攻击和摧毁艾滋病病毒”,而其他病毒都不能担当此重任,所以“已经试验了10多年的基因疗法是失败的”。

【答案】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 —13题。(共18分)

最 后 一 壶 水

这是爷爷给我讲的他遇着的一个真实故事。

我爷爷曾在**部队里呆过,那一年内战,爷爷所在的排,30来人,艰难地行走在一片杳无人烟的大沙漠中。爷爷是这个排的排长。顶头上司让他们横穿沙漠,将一被捕的共产党员押送至另外一座城市。

他们押送的这位共产党员,是学医的,曾经在外国留过学。**在一次扫荡中,接到密报,抓住了他。

爷爷还说,这个共产党员是条硬汉子,在**的严刑逼供中,始终紧咬牙关,一声未吭,当然也没有在他的口中捞到任何秘密。气急败坏的**,残忍地将他的舌头割了下来,使这位共产党员再也不能从嘴里说出一个字来。爷爷有一副好心肠,每次在沙漠中几十号人喝一壶水时,爷爷首先让这位共产党员喝,然后大家再依次喝一点,润润喉咙。应该明白,人在沙漠中行走,水就是生命。

也不知爷爷他们就这样在沙漠中走了多少天,带的几十壶水也日渐减少,最后,仅剩下一壶了。爷爷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他知道,自己手下几十号人和这位共产党员的生命都系在这壶水上。

强忍着干渴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向前又走了一段路程,终于撑不住了,望着大家干裂的嘴唇,爷爷用脏得不能再脏的大手从行囊中拿出了最后一壶水。

爷爷望着手上的这个与其他水壶不一样的水壶,心颤抖了,这壶水等于是几十条生命啊。

爷爷小心翼翼地打开这个与众不同的水壶,看了看,眼睛潮湿了。爷爷还是像往常一样,将水壶递到这位共产党员面前,让他先喝第一口。

这些日子来,已与爷爷和爷爷的手下人渐渐熟悉的这位共产党员,睁着一双干枯但又有神的眼睛,看看爷爷,又看看爷爷手下的兵。忽然,他的一双大眼睛水壶上的外国文字,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从眼神露了出来。

停顿,短暂的停顿。猛地,这位共产党员接过爷爷手上的水壶,嘴对着水壶的嘴,咕咚,咕咚,咕咚,眨眼之间,一壶水让这位共产党员喝了个底朝天。

惊愕,愤怒的惊愕。在这沙漠地带,水是生命,比金子还珍贵。

就在爷爷的手下对这位共产党员的做法纷纷指责时,只见站着的这位共产党员的双腿软了下来,嘴里吐出肥皂沫状的泡泡,不一会儿,他倒了下去,闭上了双眼。

一脸惊讶的爷爷,发现这位共产党员的嘴角挂着一丝安详的微笑。

爷爷和他手下的人安葬了这位共产党员。

在以后的几天中,爷爷带领手下的几十号人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走出了死亡地带。

一直对共产党员喝水一幕念念不忘的爷爷,拿着那个水壶找到一位懂外文的大夫询问。

大夫接过水壶一看上面的外文,很吃惊地问爷爷,用这壶装过什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爷爷说装过水喝。大夫直摇头,连声说,不可能,不可能。大夫还说,壶上面写着外国一种剧毒药的名称,显然是装过毒药的,如果喝用这壶装过的水,人畜只要喝一小口,也会没命的。

爷爷听到这儿,彻底明白了那位共产党员为什么要抢着把一壶水喝完。压在心头的疑惑是解开了,但心头却又像压了什么东西似的沉重起来。

后来,爷爷率领他的几十号手下,起义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队伍。

再后来,爷爷也加入了共产党。

10.文中画线短语“脏得不能再脏的大手”,表明了当时人们处在怎样的恶劣环境中?(4分)

【解析】从文中的沙漠地带联想回答。物资缺乏,生存环境恶劣,尤其。更加突出生命之可贵。答案不唯一。

【答案】在大沙漠中,极度缺水。

11.(1)文中处填入的短语应是( )(1分)

A.看了看 H.望了望 C.盯住了 D.看过了

(2)请你说说选择这个短语的理由。(3分)

【解析】从这位共产党员的“在**的严刑逼供中,始终紧咬牙关,一声未吭,当然也没有在他的口中捞到任何秘密。气急败坏的**,残忍地将他的舌头割了下来,使这位共产党员再也不能从嘴里说出一个字来。”推出答案。

【答案】 (1)C. (2)因为他学过医,懂外文,知道水壶上外文的意思,又不能说出来,他内心的震惊是通过“盯”这一眼神表现出来的。

12.(1)文中画线处“停顿,短暂停顿”,作者为什么在此作这样的强调?(3分) (2) 面对最后一壶水,文中那位共产党员从眼神流露出“恐惧”,也有过“短暂的停顿”,为什么牺牲后嘴角却挂着“安详的微笑”?(3分)

【解析】分析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意思对即可。(1)表明那位共产党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选择时的内心斗争。(2)表现了人物内心经过的由恐惧到坚定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

【答案】(1)强调时间的短暂,表明那位共产党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选择。(2)这是面对死亡时的内心的斗争,而当自己喝下这壶水,保全了其他人的生命,安详的微笑是因为死的欣慰,死的坦然。

13.当爷爷明白那位共产党员为什么那样做后,“心头却又像压了什么东西似的沉重起来”,结合最后两段,请你说说爷爷在思考什么?(4分)

【解析】从后来的结局可以看出来。这里是爷爷思想的转折点,使他对自己过去的人生道路进了反思,对共产党有了直接的感性的认识,也认定了自己今后应该走得道路。

【答案】爷爷对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思考着今后自己的路该如何走。

三、能力提升(25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齐安郡后池绝句杜牧

菱透浮萍绿满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1)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与 齐名,两人素有“ ”之称。(2分)

(2)这首绝句通篇写景,景中有情。写景有什么手法?(3分)

(3)透过诗中情景我们看到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境?(3分)

【解析】注意提问的角度,答题要细致。第一问是文学常识,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有别于李白与杜甫的“李杜”。(2)写景手法大致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描形绘色等等。这里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3)“尽日无人”已现其孤独,而目睹成双成对的鸳鸯,更凸现了其百无聊赖之孤独情怀。

【答案】(1)李商隐、小李杜

(2)此诗设色多彩而又协调,还动用了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手法。

(3)在一个“尽日无人”的环境,隐然还有一位尽日看雨之人,可见其百无聊赖之情状;而相对戏水的鸳鸯,更映衬出看雨的孤独。

15、名篇名句默写。(本题总分5分)

(1)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蜀道难》)

(2)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是故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解析】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6.下面是基础研究功能模式图示,读图后,请从“单线模式”角度用一句话阐述其弊单线模式强调以成果为中心,但往往

【解析】符合题意即可。单线模式强调以成果为中心,以发展产业为目标,忽视了人才自身发展的要求。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培养人才、学术环境、科学理念等方面的研究。

【答案】单线模式强调以成果为中心,但往往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培养人才、学术环境、科学理念等方面的研究。

17.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对其主要内容加以概括(限于40个字以内)。(4分)

本报讯 白血病患者郭娜的骨髓移植术宣告成功。记者昨天上午从北京307医院获悉,自6月19日上海唐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入沈阳学子郭娜体内后,经过医务人员近半个月的努力,郭娜未出现严重的排异反应,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有关检验报告显示,郭娜的白细胞已由0迅速攀升至8000,供体唐铮的造血干细胞在郭娜体内种植存活,并生长迅速,估计近期郭娜就可由无菌病房一层流室转入普通病房。有关专家表示,今后一阶段,抗排异仍是治疗的重点。

【解析】要选择最重要的数据和信息。应注意“白血病患者郭娜的骨髓移植术宣告成功。”“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两条重要信息。地点及患者信息不可遗漏。

【答案】上海骨髓献者唐铮造血干细胞已在郭娜体内存活,生长迅速,郭娜生命很正常。

18. 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句,另举一史例,用相同的句式,再写一个句子(前后句子要文意连贯)。(4分)

心正笔则直。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用笔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解析】主题、句式要相同,还要注意和下文衔接的相关性。要符合题干的两个要求——语意相连和句式相同即可。

【答案】宋末的文天祥,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不是用笔写下了气贯长虹的《正气歌》?

19、下面语句中衔接有问题,请在画线处加一句话使之连贯(2分)

美国要求中学生阅读38部课外名著,其中有莎士比亚的剧作,也有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______ _____,因为如果没有中外名著的阅读,就没有学生文学知识的丰富,就没有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学生道德修养的进步;我们就难以培养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才。

【解析】注意上下文的衔接,下文有“我们”就要写明“我国”,注意语段说的话题是中外名著的阅读。

【答案】我国也应对中学生课外名著的阅读引起重视。

四、写作与交流(5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的眼睛和耳朵,是为认识别人、倾听别人;我的脚.是为走近别人;我的手,是为帮助别人、牵引别人;我的脑子,是为造福别人;我的心,是为体贴别人、爱别人……

说真的,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

是啊,“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生活中,没有人能够单独生存,没有谁能离得开别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又该怎样对待别人呢?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对待自己,又是怎样对待别人的呢?

请以“自己与别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个性创新拓展] (2005年春季北京高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带 着 村 庄 上 路

卢年初

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离开村庄。

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我选择一个夏天离开,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不要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走得要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留给他们。

后来我发现我是自欺欺人。路上累了歇脚的时候,把行囊打开,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我很羞愧,我曾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它们抖掉,但人生这段漫长的路上,想要的东西还未得到时,原来拥有的东西你也还无法舍弃。在县城读书,我不能舍弃我的贫穷。在寄宿的同学中,我的伙食比许多人都要差,一般我只买个小菜,另外吃自己带的家乡菜:咸鱼、坛坛菜、鲊辣椒。肚子饿了,就用炒米茶充饥。炒米茶是母亲亲手做的,只要用开水一冲,加点红糖,很香。在省城读书,我以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但我却无法摆脱家乡话的困扰。在机关里办公,我摆脱不了家乡老土的做派。我常常怀疑同事是不是私下里议论我是个乡巴佬。我常见到来看我的老乡,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我为此忧戚:难道真的就抛不开村庄了吗?

在我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我,照看着许多像我一样从村庄出来的人。我毕业后被安排到这座城市,在城里我遇到一个叫莲的女子,她的一切都具有村庄的风韵。她不在乎我的家底,却看上了农家孩子的勤劳和朴实;接受她的爱情,我知道又等于接受了村庄的一笔恩惠。后来,我的继父、母亲跟着我进了城,开了一家土菜馆,曾经叫我害羞的家乡菜,全部端上了大桌子。家乡菜全部来自家乡的风水,别有一番滋味。借助土菜馆,我发了一点小财,我真的离不开村庄了。我开始懂得,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村庄的竹器、村庄的粮食、村庄的花卉,全都进了城,我感到这一切似乎都是跟着我进城的。我们这些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聚会,侃起村庄,就好像是在村庄的某个田亩说话,高昂铿锵。当我们贫穷,老把村庄当作羞涩;当我们富有,又拿村庄来调味。我们永远在把村庄当作铺垫,当作背景。

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总是不想爽爽快快承认,终于有一天,我的灵魂在不断地拷问中,村庄才真实地凸现出来。走吧,回吧,从村庄出来的人,回去干点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干。村庄最初不认识我们,但等我们一开口,就知道我们是谁了,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毕竟赤身**地摸爬过,村庄还残留着我们的呼吸。其实正是我们想再次缩短和村庄的距离时,村庄似乎在一点点远去。村庄的风物,村人的思维,常让我们寡言少语,我们走近亲近,又走近了陌生。我们对村庄难以有什么回报,因为过去我们带走的太多。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的东西,这只有我独自在夜晚书写文字时才真正知道。

而我那时疏忽了的是,我的文字又把村庄打扰了。我这后半生还有最大的一个愿望要实现,那就是什么时候,要让村庄打个盹儿,我要带着我去上路。

1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开头,“我”一心想离开村庄,但全文却抒发了他对村庄永远无法舍弃的深情厚意。

B无论是在省城读书,还是在机关工作,“我”都曾为受到家乡话和“老土”做派的困扰而自卑。

C离开村庄时,“我”的行囊里装着整个村庄,曾想抖掉它却又不能,他觉得家乡永远是个累赘。

D“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村庄的亲切感情。

E这是一篇用诗的语言、按时间顺序、以村庄的贫富变化为线索写成的优美散文。

2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的东西”中“别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2)比较下列两个画线的句子在句式、语意、语气方面的不同。

①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②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和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3概括说明“我”对村庄的感情变化。(4分)

4联系全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所说“我要带着我去上路”的。(4分)

答案:1C E

2(1)“别的东西”是指勤劳、淳朴、真诚、善良等美的精神、品德。

(2)①句与②句相比优点是:

句式匀称工整且相互交叉照应;

语意表达充分且得到反复强调;

语气舒缓且深沉。

3要点:(1)“我”想离开村庄,抛开村庄,因为离开才有出息;(2)“我”尽力隐藏村庄,但村庄却像影子一样关照我,我不断得到她的恩惠,这使“我”开始懂得我们永远是村庄的骄傲,对村庄心存感激之情;(3)“我”反省自己,认为自己对村庄应当有所回报。

4句中的第二个“我”是指一个全新的“我”,考生对“我带着我去上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答案示例一:“我”带着“新我”去上路。“新我”是对村庄有新的认识的“我”。“我”对村庄怀有深情厚意,不再因为村庄而“羞涩”。“我”要带着村庄去上路。答案示例二:“我”带着“新我”去上路。“新我”是指对自己有新认识的“我”。“我”已经和村庄融为一体,一辈子不可能摆脱村庄。村庄的精神将永远与“我”同行。答案示例三:“我”带着“新我”去上路。“新我”不想再打扰村庄,不再向村庄索取,而想让村庄休息。“新我”要更好地回报村庄,为村庄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