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资源网·高中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诸葛亮深谋远虑、赏罚严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认识马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死守教条的错误及其危害性。

  能力目标

  1.品味《失街亭》中描写战争的技巧。

  2.欣赏《失街亭》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而理解诸葛亮、马谡两个人物形象。

  3.掌握本文有条不紊、严谨有序的结构特点。

  4.体会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

  德育目标

  学习《失街亭》,认识诸葛亮赏罚严明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诸葛亮和马谡两个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诸葛亮任用马谡守街亭。

  教学方法

  1.品读法。对于课文中的关键段落、语句应仔细品读,体会其作用。

  2.讨论分析法。课文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分析来理解。

  3.欣赏——比较——研习法。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关失街亭的部分,让学生比较画面展示与文字描写的异同,进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4.研究性学习法。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用创新思维来写一篇《失街亭》读后感。

  教具准备

1.多媒体;

2.《三国演义》电视剧VCD光盘;

3.《三国演义》主题歌录音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2.整体感知,梳理情节结构。

  3.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让学生进入氛围,感受雄浑、苍凉的气势。

  2.以提问——回忆的方式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三国演义》主题歌)以前我们学过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文章吗?(同学们回答:学过三国人物诸葛亮的《出师表》)好,我们共同回忆其中的一段话:“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将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蜀汉政权“北定中原”的目的之所以未能实现,失街亭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失街亭》一文。

  二、解题

  多媒体显示:

  1.罗贯中(约公元1330~1400),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据说,他曾跟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张士诚有相当的关系,曾给张士诚当过幕客。他“有志图王”,足见是一个具有政治抱负的人。后来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了中国,他改而从事“稗史”的编写工作。相传他创作的小说有几十种,但大都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列国演义》《三国演义》《隋唐志传》《平妖传》《粉妆楼》几种,而以《三国演义》为最著名。

  2.《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有人认为它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引人入胜地描写了封建王朝中四百个以上的人物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形象地再现了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一时期的近百年的历史面貌,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忠义观念和仁政思想。它的主题思想基本上是通过曹魏和蜀汉两个集团的斗争表现出来的。作者善于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巧妙地通过艺术形象和动人的情节表现出来。他不是纯客观地描写人物,而是借助褒贬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和道德观念。全书在描写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及其矛盾斗争中,表现了尊崇刘备,贬抑曹操的强烈倾向。《三国演义》还以大量篇幅,生动地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战争。作者认为军事斗争及政治斗争的互相联系和斗智与斗力的互相结合,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书中描写的历史战争,各有特色,使人屡读不厌,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最好作品之一。诸葛亮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作者集中歌颂他的足智多谋。他知己知彼,谨慎从事,又善于随机应变,他深谋远虑,料事如神,预见战事发展的前景。这一形象,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要求高瞻远瞩,预见未来,掌握自己的命运,维护正义事业的愿望。

  3.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本课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第九十五回是“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课节截去了司马懿调兵遣将进攻街亭一段和他率兵占领列柳城一段,这两段写司马懿善于用兵,而本课重点人物是诸葛亮,故而截去。本回又大段截去“武侯弹琴退仲达”,即“空城计”的内容。第九十六回是“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后半部分内容是写孙吴与曹魏的明争暗斗,故截去。节选部分集中表现诸葛亮深谋远虑,料敌如神,赏罚严明和马谡刚愎自用,言过其实。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学生快速读全文,理清思路。

  2.叫一名学生简单复述情节。

  3.师生共同梳理结构。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守街亭。诸葛亮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之后,断定司马懿必取街亭,于是调兵遣将把守街亭及附近地区。马谡、王平奉令率兵到达街亭,两个把守街亭的主张不同各自行动。第二部分:失街亭。司马懿父子亲自哨见街亭的蜀军营地,调兵包围蜀军山寨,先断其汲水道路,杀败蜀军,夺得街亭、列柳城,占领了诸葛亮北伐魏的咽喉之地。第三部分为斩马谡。诸葛亮闻听街亭、列柳城失陷,自知大势已去,有计划地布置撤退军队,以保存实力。回到汉中,他深责马谡失职,为明正军律,斩马谡以谢将士,痛感自己用人不当。

  4.本文人物众多,矛盾错综复杂,请思考作者是通过什么线索把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矛盾冲突组织在一起的?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讨论。

  明确:本文的故事情节复杂,矛盾错综(有蜀魏矛盾,蜀汉内部矛盾,曹魏内部矛盾),人物众多。所有这些,作者都能有机地组织到以攻守街亭为中心的事件中去,并以事件发展的过程(兼时间顺序)为序把材料安排得井井有条。所以说,街亭的攻守是本文的线索。

  四、具体研习

  1.提问:本文是如何刻画马谡其人的?从中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马谡请缨,安营扎寨的情节,仔细品读。师生共同分析马谡的言行。

  明确:失街亭,马谡应负主要责任。作者在描述中对其所犯的严重错误和他犯错误的根源作了严峻的揭露和批判。

  诸葛亮在分析完敌情后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话还没说完,马谡便自告奋勇请求守御街亭。当诸葛亮告以利害时,他却表现出“岂一街亭不能守耶”的满不在乎的神气。作品一开始,就写出了他夸大主观的一面和无视客观的一面。诸葛亮没有立即答应他的请求,他于是就以全家性命为担保。到街亭后,他看了地势,不加深思,却表现了麻痹情绪和轻敌思想,反笑“丞相何故多心”。他违反诸葛亮下寨当道的指示,不听王平的劝告和分析,坚决要在山上屯军,一再发出狂言:“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王平指出“恐断汲水道路”,希望慎重行事,他却夸说自己读过许多兵书,且“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把王平的话挡了回去。马谡自高自大的狂妄态度和独断专行的恶劣作风,刚愎自用言过其实的性格特点,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2.马谡为何会有此狂妄、刚愎自用等性格特点呢?试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学生思考后明确:马谡之所以狂妄、刚愎自用,是因为他读过不少书,自认为满腹经纶,是个卓越的指挥家,加上诸葛亮也承认他“自幼饱读兵书,熟谙兵法”,因此他更加不可一世。当然他也曾引用过兵书上的“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的理论,孙子“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名言。而历史上因占领山头或背水布阵而取得军事胜利的事实,也是屡见不鲜的。马谡不分析当时敌我情势和地理形势,只是生搬硬套古人的军事理论,自然就不能从兵法上吸取前人成功的战争经验。可以说,他和赵括一样都是纸上谈兵的“军事家”。

  (解说:马谡在失街亭的事件中是一个重要人物,因他的刚愎自用、狂妄自大使得蜀国失掉了进军中原的有利地形和大好时机。作者对其有恼怒的情绪,学习时应注意把握)

  五、课堂小结

  本课时的重点为:了解《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和梳理文章的结构。《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平时我们对其了解比较散,没有条理化的认识,通过学习课文,希望同学们能较全面地了解《三国演义》。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2.课堂上对内容的分析基本上是大众化的观点,没有新意。了解课文内容后,看能否用创新思维对《失街亭》谈些新看法。请写一篇《失街亭》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人物形象诸葛亮。

  2.体会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研究性阅读:失街亭谁之过。

  [教学过程]

  一、分析人物形象诸葛亮

  提问:本文是如何刻画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

  学生结合课前的思考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梳理。

  明确:节选部分人物众多,主要人物有诸葛亮、马谡、司马懿,而事实上马谡和司马懿都是作为陪衬来烘托诸葛亮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深谋远虑、料敌如神、赏罚分明而又严于自责的诸葛亮形象。

  (1)课文开头写诸葛亮分析敌情,调兵遣将把守街亭,集中表现了他的精细谨慎和深谋远虑。他根据探细提供的情报,洞察“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于是决定派人把守街亭。他在分派军务时,再三强调指出街亭地理位置的重要和防守困难的条件,他说:“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马谡一再请缨,诸葛亮虽答应了他的请求,但他深恐马谡不能战胜司马懿、张郃,深知魏军主将的厉害,所以他派出平时谨慎的上将王平为辅佐,嘱咐“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通过”,又嘱咐“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这些都说明他处理军务精明仔细过人。尽管后来马谡刚愎自用,不听劝谏而失守街亭,也不能苛责诸葛亮。诸葛亮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对敌方了如指掌。他深知司马懿的老谋深算,了解张郃的勇猛善战,估计到战争总是有胜有败的,主帅不仅应有取胜的安排,还应有应付失败的准备。这又是他的谋略高人一等之处。因此,他分派高翔到街亭东北的列柳城去屯兵扎寨,准备引兵援救街亭。又派魏延屯扎军队于街亭之后,总守汉中咽喉,又派赵云、邓芝出疑兵,惊扰魏兵军心。准备自统大军去取郿城,命姜维作先锋,兵出斜谷,以打开进攻长安之路。这个计划比较周严,战争形势顺利,则可进兵长安;形势不利,万一街亭失守,陷于被动,仍可保存实力,退回汉中。通过作者所写的诸葛亮调兵遣将的场面,足以初见他的深谋远虑了。

  (2)用侧面衬托的写法,写诸葛亮料敌如神。主帅在战前的计划、部署,必经战争实践的检验。这里的侧面衬托有:①是用司马懿之口来赞扬诸葛亮。司马懿早估计到蜀兵必从汉中咽喉之地街亭,列柳城进军,于是令司马昭探路,果然见街亭有蜀兵把守。他慨叹地说:“诸葛亮真神人,吾不如也!”。②是用马谡的失败来衬托。马谡失守街亭,在于不听诸葛亮的军令。诸葛亮曾说“司马懿非等闲之辈”,而马谡狂妄自大,不以为然。诸葛亮指示他在要道之处下寨,阻挡魏兵,他却在山上屯军,犯了兵家的忌讳,让司马懿钻了空子。本来司马懿晚到街亭是难以取胜的。但偏又侥幸取胜,更证明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③是写高翔轻敌,想依靠夜间劫寨轻而易举地夺回街亭,结果被司马懿偷袭了列柳城,失去了咽喉重地。街亭、列柳城均已失陷,蜀军只有退往阳平关。这又证明了诸葛亮对列柳城、阳平关两地在战争中地位重要的估计正确和调兵遣将的恰当。街亭失守造成了蜀军的极大被动,幸亏魏延守住阳平关,不然处境更为困难。以上从三方面衬托出了诸葛亮的料事如神。

  (3)诸葛亮面对逆境能审时度势,干练从容,达到保存实力的预期目的。胜败乃兵家常事。当他听到“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以后,首先是自责“此吾之过也”,他并没有气急败坏、怨天尤人,紧接着便有计划地安排撤退。撤退的目的是保存实力,以便再出祁山,北定中原。首先是命令关兴、张苞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为疑兵,掠扰魏兵,这一步使魏兵不能立即追击蜀军。其次是命令张翼引军修理剑阁,使蜀军能顺利退回汉中,可见诸葛亮面临危险而方寸不乱。再次是密令大军收拾行装,以备启程,又命令马岱、姜维断后。战争的进程证明,魏将曹真闻听蜀兵撤退,急忙率兵追赶。马岱、姜维领伏兵杀来,立斩魏军先锋陈造,曹真引兵逃窜。他们断后获胜,为蜀军赢得了从容退却的时间,能够连夜皆奔回汉中。最后是有计划地撤退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和姜维老母。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军胜能取、军败能退的从容干练,在撤退时力争主动,更见其谋略超人。

  (4)写诸葛亮赏罚分明,严于责己。他在《出师表》中就曾陈述过赏罚严明的治军方针。他的这种思想在本文中依然有体现。赵云、邓芝英勇挫败追敌,不折一人一骑归来,诸葛亮亲率诸将出迎,给赵云、邓芝极大的荣誉,可见他治军有道。“挥泪斩马谡”说明他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二、赏析小说的艺术手法

  提问:本文是如何用对比的手法,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的?

  师生共同探讨问题。

  明确:本文是通过诸葛亮的“三哭”和马谡的“三笑”的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的,又是通过“三哭”和“三笑”来体现文章生动的情节和极富个性的语言的。

  作者通过马谡的“三笑”突出地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他一笑孔明“多心”。“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在他看来,诸葛亮严密的布置是多虑的,诸葛亮也是庸人自扰。既然在他眼里丞相都是可笑的,对副将王平更是不屑一顾了。所以他二笑王平无能。当王平给他指出屯兵当道的合理性及屯兵山寨的弊端时,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他对王平的态度轻蔑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三笑司马懿胆小。当司马懿亲自日夜巡哨街亭,马谡在山上见了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言下之意是,如若来围山,定叫他“片甲不回”。他的口出狂言,他的自鸣得意,他的盲目自大通过他的“三笑”暴露殆尽。也只有这样一位狂妄自大之人才会有如此的语言和神态。

  故事“斩马谡”中诸葛亮有三次不同的哭。第一次马谡悔罪后,诸葛亮“挥泪”道:“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反映了诸葛亮当时复杂的心情。第二次是蒋琬为马谡求情后他“流涕”说“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他的欲罢不能的心态显露无遗。第三次是当武士献上马谡首级后他“大哭不已”。结合课文内容我们知道这是他悔恨、内疚、痛惜、哀思之情的总爆发。通过诸葛亮的“三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深明大义、纪律严明、敢于自责的人物形象。

  诸葛亮的“三哭”和马谡的“三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体现了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由此可看出作者构思的独特,语言运用的精练。

  (解说:此问题原本是两个题,通过“三哭”和“三笑”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理解,如果学生理解有难度,也可分成两个问题。)

  三、研究性阅读:失街亭谁之过

  1.提问:关于失街亭,有人认为责任在马谡,也有人认为责任应归诸葛亮,你们对这一问题是如何看待的呢?

  2.学生分小组讨论后自由发言。

  学生甲:失街亭是马谡的过失,他应负全部责任。诸葛亮“言未毕”,他便抢着说:“某愿往”,并且置诸葛亮强调的“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于不顾,口出狂言:“岂一街亭不能守耶?”“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显示出他的刚愎自用,骄傲自大,不自量力。俗话说“骄兵必败”,他如此骄傲狂妄,目空一切,焉能不败。到了街亭之后,又目中无人,笑诸葛亮“多心”,笑王平“真女子之见”?又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当自己军队失败之时,却不能压住阵势竟然临阵脱逃,这样一个人,责任自然在他。

  学生乙:我认为街亭之失,责任在诸葛亮,因为他不能知人善任,不能重才而用,明知街亭乃“吾军之咽喉”,知“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却未能有效地阻止急于争功的马谡。并且,他用人而疑,派王平相助马谡,恐二人有失再派高翔接应,又派出魏延去街亭之后屯扎,再又派赵云、邓芝以为疑兵,明知派一个人又派一个人都不能胜任,何不慎思深虑再作决策。因此街亭之失,诸葛亮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学生丙:我认为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不是草率行事,而是谨慎抉择。这可以从以下两个事例中看出:

  (1)马谡在诸葛亮南征孟获时,曾发表过较高明的军事见解。他说:“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

  (2)诸葛亮顾虑司马懿深有谋略,认为他是“蜀中之大患”。马谡曾为他出反间计,密派心腹人往洛阳、邺郡等处,散布流言,说司马懿欲反,更伪作司马懿告示天下的榜文,遍贴各处,促使魏主曹睿心疑想杀掉他。结果,反间计取胜,司马懿被削去兵权放归田里。

  根据以上的两件事,可以看出马谡并非庸才,他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被诸葛亮采纳,他的反间计也收到了效果,因此诸葛亮对马谡是赏识的。街亭失守完全是马谡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狂妄轻敌的结果。因此,不能因为街亭失守就认为诸葛亮用人不当。

  四、课文总结

  《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众多精彩故事中的一个。通过学习本文,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貌。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描写精湛,人物传神,善写战争,结构宏大。《三国演义》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五、布置作业

  课下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三国演义》

 延伸阅读

项羽本纪赞

      《史记》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古文观止译注》)

  思考题:试分析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同为败军之将的项羽的。

  参考答案:

  羽非帝王,但司马迁能从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实际作用的角度,充分肯定他的历史功绩,为他作“本纪”,与秦始皇、汉高祖并列,体现了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这篇赞语论述项羽的成败功过,指出项羽的崛起,是时势造就了英雄,而他的失败,则是由于他自己的过失,而不是天要亡他,否定了“天道”对“人事”的决定作用,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注

  晋陈寿《三国志》两则史料今译:

  1.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引自晋陈寿《三国志·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传》)

  [译文]诸葛亮从祁山出兵进攻魏国。魏明帝加封张郃为特进,派他统帅军队,在街亭抵御诸葛亮的部将马谡。马谡倚仗着街亭南面的山头固守,不下山应敌。张郃派兵封锁了蜀军取水的道路,向蜀军发起冲锋,把他们打得大败。

  2.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引自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译文]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进攻祁山,队伍整齐,赏罚严格,号令严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都背叛魏国,响应诸葛亮,整个关中像声音发出回音那样震动了。魏明帝移驾长安,命令张郃领兵抵抗诸葛亮的进攻,诸葛亮派马谡带领军队作为前锋,与张郃在街亭交战。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约束,指挥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诸葛亮让陇西各县一千多户人家迁居,带兵退回汉中,杀了马谡向军士谢罪。

(转载于《高中古典文学作品评析》朱宝昌等编著,198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

  二、课文析读

从街亭“三夺”看《失街亭》的战争情愫

               何 铭

  史籍写街亭之战,不过“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 ,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击,大破之,士卒离散”(《资治通鉴》卷七十一)数语。小说却以浓墨重彩,由史籍中的“战于街亭”四字,铺演出宕荡起伏一波三折的“街亭争夺战”。先是写马谡落荒而逃,张郃佯作追击,魏延及时增援,血战“复夺街亭”。继则写魏延突遭魏方伏击,“左冲右突,不得脱身”。千钧一发之际,王平引兵来援,王、魏合兵,“奔回寨时,营中尽是魏兵旌旗”。最后写王、魏奔列柳城 ,与高翔夜袭街亭,陷身空寨,死命冲出,列柳城却又陷于敌手。蜀方三将环绕街亭的三番争夺,令读者目不暇接,“有斗移星转、雨覆云翻之妙”(毛宗岗《读〈三国志〉法》)。——显然,“三夺”就史实作了相当大的扩充。

  街亭之战作为一次普通的遭遇战,史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此作如此详尽的描述。小说作者却不可能对核心事件街亭之战淡写轻描一笔带过,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想象,将情节的发展纳入到作者的战争情愫之中。双方环绕街亭反复地争夺厮杀,至魏延等最终败退阳平关,这就营造出战争的氛围,点染成立体的画面,产生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读者欣赏着这样一波三折起伏顿挫的战斗场景,徜徉在血与火的激情之中,其审美心理无疑会确认,这是符合情节发展逻辑的,是当时历史环境下可能发生的,读者一定会为作者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段折服,一定会认同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在《三国演义》的战争系统中,作者的情感无疑倾注于蜀刘一方。诸葛亮麾下蜀军将士舍命冲杀,却无法挽回战场的败局,这就用悲壮的战争气氛强烈感染了读者,让读者为蜀方战争的失败而扼腕叹息。而这种审美体验,在阅读史传时是不可能产生的。客观地讲,街亭之败,诸葛亮应负主要责任。诸葛亮识人不深用人不当,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动。作更深一点的观察,关键并不在失街亭,而在诸葛亮此次北伐的战略失误。蜀汉势弱,曹魏势强,诸葛亮战略上处于劣势,非用奇谋不能取势。如从魏延之议,以奇兵经子午谷突袭长安,以主力由褒斜道猛攻郿城,二地守将夏侯楙、曹真绝非诸葛亮对手,则长安指日可下。然而,小说并不是对历史事件作出评价。诸葛亮街亭布防是那样细致周密,主动撒军是那样从容镇定,战争善后是那样赏罚分明,这就使读者产生了一种强烈印象,一出祁山之败,完全是马谡违令的结果,诸葛亮在这场失败的战争中反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失街亭》以蜀军战士的舍命死战,调控了读者的壮美观感,引发了读者的历史情绪,产生了史传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谈《失街亭》中的王平

          陈洪茂

  《失街亭》中的次要人物作为配角,既是诸葛亮足智多谋、谨慎周密的折射,又是马谡纸上谈兵、狂妄自大的对照,一身二任,对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增加情节跌宕起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但王平自身性格弱点却为论者所忽视,笔者认为他的弱点在于谨慎有余,胆略不足。

  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后,特派上将王平做其副手,其根本原因是王平“平生谨慎”。王平的谨慎使他能忠实地领会诸葛亮的作战部署:下寨于要道,画地形图,遇事商议。谨慎使他能分清形势,提出正确的建议,在街亭能结合地势,提出“五路总口下寨”,并指出山上屯兵,“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的严重后果。谨慎使他能相机行事,街亭失守后劫魏营,发现无伏军,登高而望救了魏延、高翔二人。谨慎使他免受处罚,特别是“丞相不信,可问各部将校”一句,更显其处事谨慎周全。王平的小心谨慎在街亭之战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但这种过分的谨慎,使他不敢“弄险”,从而铸下了大错。

  王平既已清醒地认识到当道下寨的重要性,就应果断地将五千兵马屯扎于此,而不是构成“犄角之势”。试想当道下寨与马谡山上屯兵形成上下呼应,不致使魏兵四面围山,如魏兵攻打王平,马谡又焉有不救之理。既使五千兵马太少,如“令军士伐木为栅”,闭而不战,坚守营垒,“以图久计”,亦不失为良策。王平之所以未能当道下寨,错失良机,就在于胆略不足,其根源却是过分谨慎,“未敢造次行事”。“平生谨慎”的诸葛亮成功地上演了一幕空城计,显示了非凡的胆识气魄,与同样谨慎的王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平的弱点暴露得更加充分。

  诸葛亮看到了王平谨慎的优点,却忽略了他过分谨慎的弱点,即在关键时刻不具独当一面的胆略。言过其实的马谡和胆略不足的王平这对搭档,无疑是最差组合,街亭之失为后世如何用人提供了借鉴,即如何在用人之长时,同时注意回避其短所带来的负效应。这也是我们探讨作者精心刻画王平这个人物形象的深层原因,以及为我们带来的审美价值之所在。

(选自《语文报·高中版》)

  三、类文荐读

求贤令

     曹 操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注:①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孟公绰,鲁国大夫。赵、魏即指晋国的卿。老,家臣头目。滕、薛,春秋时小国。意谓绰为人安分守己,担任家臣头目是绰绰有余的;但担任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就不胜任了。语见《论语·宪问》。②渭滨:渭,渭水,黄河支流之一。滨,岸。相传姜太公得到周文王重用前曾在渭水岸边钓鱼。③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无知,魏无知,曾把陈平推荐给刘邦。刘邦用陈平,大将周勃告发说陈平曾与其嫂有私情,归汉后又纳贿受金。刘召见魏,魏对曰:“推荐此人时是讲其才能,现则问其品行,……现在楚汉相争,我看他的计谋非常有利于您的事业。所以荐他。像‘盗嫂受金’之事,有何妨呢?”

  阅读提示:作为一千多年前的卓越政治家,曹操能提出“唯才是举”之主张,思贤若渴,不拘一格求人才,诚属难能之举。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才同样不可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

(节选自《语文报》高中版141期)

  四、鉴赏方略

  小说的阅读与鉴赏之十一:主题的把握

  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所以分析小说的主题,首先应从小说的题材和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再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中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以达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问题,即达到把握主题的目的。

  例如《药》中的华老栓,买蘸了革命者夏瑜鲜血的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意在揭示劳动人民在封建统治阶级麻痹毒害下陷入了愚昧无知的混沌状态,虽然革命者为****封建统治,解放受压迫的民众献出了生命,但却不被民众理解。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竟成了华老栓夫妇为儿子治病的“药”!这就非常深刻地反映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这一深刻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应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创作意图,对作品作具体分析。鲁迅的小说《药》写于1919年4月,发表于同年5月。《药》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作者以光复会的重要成员徐锡麟、秋瑾被杀和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为背景,从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用小说《药》启示人们:疗治中国民众的麻木愚昧精神是革命的首要任务,革命者如果不教育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终将难免失败的命运。这显然是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用意,自然也是小说的积极主题。

  分析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是深入挖掘、概括主题的重要方法。另外,小说的精巧构思也能有力地突现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应认真分析小说的结构。如《药》安排了明暗两条线索:以华老栓为儿子买药治病为明线。革命者夏瑜被杀为暗线,两条线索以刑场连接到茶馆交织,最后到坟场融合,暗线变为明线。这样安排明暗线索使小说主题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刻。使人们对“群众的愚昧”与“革命者的悲哀”之间的因果联系认识得更清楚。其深层寓意得以昭然显示。《项链》的精巧构思表现在作者为突现主题,除了安排了清晰的物线之外,还安排一些出人意料的情节和伏笔,女主人公借项链、丢项链后,为赔项链、还债务,历尽艰辛,最后却发现项链是假的。这个“戏剧性的转折”确实太突然,跟路瓦栽夫人开了一个让人震撼的最“残酷”又颇具“威力”的“玩笑”。这样就大大加强了对路瓦栽夫人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的讽刺效果,这正是“小说技巧”所追求的和所要达到的目的。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欣赏小说的主题,必须分析小说的题材,欣赏小说的人物描写技巧和小说的构思技巧。

  五、高考真题

  2001年春季高考第7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近体的分别。古体诗亦称“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代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

  B.明代的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作品都给后代极大的影响。

  C.朱自清字佩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其《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D.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其代表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答案:B(A项考查文学体裁常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近体诗亦称‘今体诗’”的说法可能一般考生未听说过,但如果不妄加猜测则不会出错。B项常识是些非常基础的东西。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清代的长篇讽刺小说,而非明代。所以应选此项。C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虽没学过,但对朱自清这样的重点作家,其二三流作品也应掌握。D项考外国文学常识。泰戈尔是举世闻名的大诗人,一般都能了解,即使不太熟,只要掌握了B也足够了)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