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加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
记者 刘德亮
论著选摘
黎加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理论、教育信息化、计算机辅助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基础教育项目专家组专家,“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国项目专家组专家。
2001年11月5日至7日,中央电化教育馆在山东威海召开了《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通讯报道工作会议,研究探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和电化教育安理会报道工作的新途径、新思路。会议邀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黎加厚博士就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作了专题报告。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就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对黎加厚(以下简称黎)博士进行了专访。
记:目前教育信息化是全球教育发展的一个热点,请您谈谈对教育信息化概念的理解。
黎:“教育信息化”的说法大概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前人们一般提“电化教育”、“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教育现代化”等等。90年代后,特别是1997年、1998披后网络技术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信息化”的提法开始出现,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了。现在,政府的各种文件已经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
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今世界上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人们还来不及规范和统一某些新的概念,更新的东西又涌现出来了。
在教学中为了向老师和同学们说明什么叫“教育信息化”,需要给它一个说法或定义,我是这样解释的:“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使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适应信息时代对新一代公民教育的基本要求。”
记:您在2000年开始的时候提出了e-Education的新概念,人们对此颇感兴趣,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您谈谈有关e-Education、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黎:要了解这些概念的关系需要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因为这些名词术语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进行抽象概括,并用一个词汇表达出来。“e-Education”与“教育信息化”是近年来出现的词汇,这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反映在我们这个工作领域中而出现的充分认识中的变化。电化教育的概念产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1978年后得到举世瞩目的发展。电化教育吸取了西方视听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回顾近几十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史,电化教育可以说是将引进与本土化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性的范例,这对我们今天如何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论和技术也很有启迪。
世纪之交,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到来,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1998年第10期《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发表了《中国电化教育面临跨世纪的战略调整》,提出了电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及时进行组织结构调整、人员结构调整、知识结构调整,以适应网络时代的到来。现在各地的教育部门、电教机构、学校都在忙于“校校通”、“网络时代的教与学”、“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研究,我国电化教育已经成迈入网络时代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时代到来的时候,电化教育再沿用过去视听教育的英文译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1999年底,我建议采用“e-Education”的译名代替原来的“Audio-Visual Education”。当时,我研究了电化教育’98定义和AECT’94定义,注意到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在《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译版序言中提到网络时代教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这一领导下一个版本的定义的建构,因而关于e-Education的定义重点在思考未来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并大胆地预言了信息时代的e-Education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研究与人类学习行为有关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规律,以促进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将电化教育的英文译名改为e-Education,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一看就知道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是整个教育观念的变化。这是电化教育的观念、内涵、实践、研究等诸方面适应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新发展。不久,《中国教育报》继“制高点”栏目后开辟了“e-Education”栏目,贯彻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的重大决策,推进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工作。现在越来越多的报刊、文章开始使用e-Education的概念,各地关于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等的文章大量涌现,e-Education的含义逐步发展为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了。
记:最近,学术界又提出了e-Learning的概念,请问它和e-Education有什么不同?
黎:“e-Learning”的概念来自于国外。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在2000年底提出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信息化学习:把世界教育放到每一个儿童的指尖!”(e-Learning: Putting a World – Class Education at the Fingertips of All Children, 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将e-Learning作为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总标题。2000年后,e-Learning在国内专家学者的报告中开始出现。2001年底,北京大学教育技术系举办国内首次e-Learning研讨会议,反映了国内教育技术领域追踪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何克抗教授在2001年提出了关于e-Learning的定义:“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我认为,e-Learning与e-Education都是指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但反映出中西方文化和观念的差异,类似于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与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我们习惯于用“教育”的概念,而欧美习惯于用“学习”的概念。
记:教育资源的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名词术语在不断涌现,请您谈谈如何认识和理解课件、积件、包件和电子作品集?
黎:课件的概念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国外引入国内的。90年代后,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越来越强,各种课件开发工具平台软件如AuthorWare、Director、方正奥思等使课件的开发越来越方便,课件的表现力更加强大。一段时期以来,课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逐渐成为我国学校教学应用教育技术的中心。
在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尽管课件可以辅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教授知识的重点难点,但课件设计的思路有两个越来越明显的局限性。一是过去那种事先由教学设计确定的、有固定程序的、定型情节的、封闭的、整体型的课件设计思路不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二是课件往往是按照以教为中心的思路来设计,主要用于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具,在当前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型中需要调整设计思路。
针对课件思路的第一个局限性,我们提出了积件的思路,发展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思路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教学资源的基元性、可重组性、开放性等。积件概念提出后,很快受到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欢迎,越来越多的教师以及一些教育软件公司逐步把过去制作课件的设计思路转向开放性的、可组合的、基于素材库、微教学单元库的积件型教学软件的思路。
积件思路的进一步发展是标准化和网络化。即从各类教学资源(素材库、微教学单元库、教学策略模板库以及各种可以组合应用的资源等)的接口规范性、检索方便快速性来考虑资源格式、数据库结构的标准化问题。目前清华大学走在了积件网络化发展的前沿。近年来,清华大学教育软件中心不仅运用积件思路开发了本校大批CAI微教学单元资源,而且在100在网络课程开发中,发现大多数网络课程都在重复设计开发一些类似的基本功能,于是他们运用积件的思路来设计通用的网络课程组合框架平台,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只需设计成可以自由组合填充的单元,这样,提高了网络课程的开放性、组合性、教学资源的可重用性和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功能,因而大大降低了网络课程的开发成本,提高了网络课程的质量和效率。
另一方面,随着教学改革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方向发展,课件作为教师传递知识的教具的设计思路日益显现出不足,突破课件第二个局限性的变化发生在上海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型课程改革实验中。2000年,上海举行了两次中小学教师学生电子作品集展示会,标志着电子作品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和教学软件资源糊弄生机勃勃地出现在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历史舞台上。
国外从80年代就一始了教育评价改革,其中Portfolio Assessment就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评价方式。Portfolio Assessment概念引入我国后,人们使用了各自理解的翻译,如“档案夹评价”、“文件柜评价”、“影集评价”等。我将其称为“作品集评价”。
大家知道,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课件和积件是为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设计、应用并以教师为中心来对其进行评价。电子作品集却不是为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设计开发,它是为了表达教师、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或结果、创新思想或某个想法而设计和制作,因而电子作品集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产物,是创新教育思想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它具有个性化、学生主体性、不可预测性、反映学生的学习历程、自激励与他激励性、兼有学习成果评价与资源建设两重性等特点。
包件的概念最早出现在80年代电教教材中,当时把与某一课程有关的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计算机课件、文字教材、使用说明书等装在一个包中,这样的资料包被称为“包件”(packed ware)。最近我们所提出的“包件”概念来自“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该项目要求被培训教师通过6天左右时间的培训,学会设计一套单元教学计划,包括:单元教学计划、学生作品评价量规、教师支持材料、学生作品范例等,构成一个可以带回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的产品“包件”。原地来我们所说的课件、积件、学生电子作品等都可以包括在其中,而教师培训的重点已经从课件设计开发转移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记: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您如何认识教育信息化的三个基本任务:(1)“校校通”工程;(2)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3)推进信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黎:由于IT技术飞速发展的特点,任何人想要预测三五年之后的情况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校校通”的设计要避免过去我们习惯的“超前发展”的思维定势,采取“按需设计,按需投资”的思路,坚持“实用、够用”的投资原则。要充分吸取历史经验,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从单机拨号上网到与公司合作,鼓励大家创造性地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让师生能够获得网上学习资源的问题。“校校通”是包括硬件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教师培训这四大要素在内的系统工程。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项,“校校通”系统都不能够发挥好作用,因此不能算是“校校通”。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实现从计算机课程转向信息技术课程,关键是搞好课程教材建设。据说目前全国已有100多种不同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相对于过去仅仅是一纲一本的教材体系来说,多纲多本、鼓励各地创造性地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改革,的确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领域的一大历史性的进步。但由于多纲多本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从目前初级状态尽快往前发展。发迹现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各地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编写人员、出版单位、教育管理机构要更新教材观:过去,出版社出版一本好教材,只需要找到一位知名的专家权威担任主编,组织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执笔编写,就可以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变成一本优秀的教材。但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改革实践却发迹了这种传统教材观念。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与先进的生产力联系在一起,在课程教材改革中处于带头羊的地位,实话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改革往往面临着与教师传统观念的强烈冲突。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我们发现,新型的信息技术教材京广是由三部分构成:体现新教育观念的教材、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师墨迹教育观念与掌握新型教学方法的教师培训。其中,才是培训是否成功,决定了新的课程教材实施是否成功。这个新型的教材体系最好是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与出版社联合起来建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各学科课程融合,以帮助学生增强对学习内容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当学生能够选择信息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综合并熟练地表达信息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是有效的。信息技术应该成为课堂浩劫的整体组成部分,就像教室里的粉笔、黑板一样成为教师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工具体要求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先需要有基本的信息技术条件,要方便师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其次,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化教育条件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培训,使每一位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掌握信息工具的使用,学会在自己的教案设计中体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记:请您给我们的读者描绘一下今后一段时间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黎:在教育信息化的领域,要想预测和描绘未来的发展情景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是一个每天都在变化的世界!”
目前可以看到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将随着整个教育观念的发展而发生比较重大的转变。从当代教育改革理论发展来看,我国著名的教育理论专家叶澜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提出,把基础教育看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以“生命观”为核心构建新的现代尝试将教育信息化环境与学生长的生命活动历程观相结合,感受到了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观念正在经历从媒体观到生命环境观的重大变化。这个变化有四个阶段:(1)媒体观,认为信息技术是教师传递教育信息的媒体。基本观点是:没有一种万能的媒体,各种媒体应该综合应用,发挥各自的长处。我们应注意避免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误区——忽视各种媒体的综合应用的“网络至上论”。(2)认知工具观,认为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基本观点是,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提高学生和教师工作效率的工具,教学中认知情景创设的工具,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高级思维训练工具,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从目前大家更多关注电脑和网络转向关注人脑和高级思维训练。(3)资源观,认为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无尽的资源。基本观点是,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全球信息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资源的建设要从静态的“库”的建设发展到动态的“流”的平台建设,归根到底,人力资源开发是资源库建设的核心。(4)生命环境观,认为信息技术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基本观点是,我们所从事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从关注于“物”的技术环境的思考方式上升到关注于“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的思考方式。过去教育学和才学论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学生的课堂生活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孤立起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活动,这恰好是传统课堂教学观最根本的缺陷,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学生学习丧失主动性,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不以充分的发挥,各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利用往往着眼于知识传递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等弊端。新基础教育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存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师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否尊重了学生和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活动,提高他们生命存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个体的生存与发展。
从生命环境观来看教育信息化,将涉及到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学生观、课程教材观、教学过程观资源建设观、教育评价观、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服务观、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培训观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 和重构。由此也许会引发未来几年中教育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新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