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旧站>> 归档节点>> 教育新闻>> 教师投稿 >> 内容

把握时代脉搏,创建和谐班级集体

班级集体的建设折射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建设怎么样的班级集体实际上反映了教育导向的问题。我认为构建和谐的班级集体是新时期教育工作发展的要求。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一直尽心尽责,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集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尝试和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爱心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国德育教育家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青年无比热爱的炽热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爱心教育是整个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入班级集体,从生活、学习的细微处关心和体贴学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特别是当学生犯错或掉队的时候,我从不指责、挖苦和辱骂学生,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宽容和呵护。

在近几年,农村学校中大量的“留守儿童”成为教育一大难题。其实说白了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的“难教”也就在于他们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和家庭关爱。对于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更需要用爱心去教育感化他们.他们因为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在待人接物,尊长爱幼方面尤其存在缺陷,有时对老师的教育也表现出一种目空一切的样子. 而每当传统的“师道尊严”受到挑战的时候,我总是努力地促使自己保持冷静,从自己的工作中进行反思,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本学年我所带的班里有一个张俊前同学,父母亲皆出外打工,是一个留守儿童。他学习成绩不好,模仿性强,自制能力差,且对老师的教育有较强的排斥心理。在小学的时候曾经几次因模仿一些不当行为,险遭不测,颇令人头疼。这是一个缺少家庭教育和关爱的学生,他太需要表扬和鼓励了。但是由于青少年一般都具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老师的教育不得法,相当容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为此,我在暗中捕捉机会。终于,在一次劳技课的时候,我发现他干得很好。课后,我立刻主动找他谈话,对他说:“我发现你挺喜欢劳动的,这次劳技课你干得不错。”他当时有些错愕,显然没有料到老师会表扬他,随即我发现他的眼睛里闪现出喜悦。通过这一次谈话以后,我们的距离拉近了,我也常常抓住他做的一些好事不失时机地对他进行表扬。同时,根据他模仿性强的特点,我积极从正面引导他向周围的同学学习。通过细心的感化教育,他的进步是明显的,现在,虽然还不能说他已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最起码已成为和谐班级集体中的一员了。

在本学年举行的“一次心灵的沟通——亲爱的老师,我想对您说!”的活动中,我收到了几封信,其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写到:

老师,您还记得吗?刚上初中的时候,我由于还不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整天闷闷不乐,上课也无精打采,是您帮我去掉了心理压力和适应了中学的学习方法。当时,您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去时,我的心直跳,心想:这下完了,准备挨骂吧!但奇怪的是,您却让我坐下,和声和气的跟我讲了许多人生哲理,帮我分析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指导我该如何进行学习,您是那么的和蔼可亲,那么的可敬。

老师,您所做的一切,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和表达的,在这里我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亲爱的老师,谢谢您!

而另外一个同学则写到:

马老师,您是一位十分优秀的老师。您从不打骂我们,也从不对我们发脾气,我们错了,您就跟我们讲道理,每次都能使我们认识错误,并及时改正过来。即使是那几个比较调皮的同学,天天在班里狂妄自大,但一见到您也是闻风丧胆,变得老实多了。有时一些同学犯了错误,您就把他们找去私下谈话,从不使他们在其他同学面前丢脸。您这种处处为同学们着想,不让同学受到伤害的品质,很值得人们钦佩和学习。

从以上的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是撒不得沙子的。不管是那一个学生,他们都希望班主任老师能尊重、呵护、关心和理解自己。如果学生长期处在一个没有爱心、和谐而只有冷漠、辱骂的环境中,必然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因此,我努力地在班里营造出一个“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做人”的学习环境。从而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对世界充满爱和责任的人,同时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挖掘学生潜力,放大学生优点,让学生有一颗自信的心。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各人有各人的优点,各人也有各人的不足之处。班主任就好像是一个“雕刻师”,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玉石,关键在于班主任这个“雕刻师”能不能把他雕刻好。有人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后进生,一般来说,他们的后进并非由于智力问题,而更多的是因为后天的教育没有跟进,或者说是因为激发他们潜能的教育环境并没有形成。一直以来,我都把了解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潜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并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给以不同的辅导,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在班里有一位叫廖景辉的同学,也是一个“留守儿童”,平时喜欢耍小聪明,学习成绩时好时差。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认为这是一个可塑之材。其成绩不稳定主要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学习压力。为此,我专门找他谈话,从理想和前途教育入手,使他明确了学习目的。然后,我帮助他分析了其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原因,要求他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定下学习目标,自己为自己加压。通过共同的努力,廖景辉同学的学习成绩稳定下来了,而且稳中有进,至学期末,其学习成绩以进至全级150多位同学中的第八名。

   “教学和教育的全部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一直努力为班里的每一个同学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为他们构筑自我展示的平台,从而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三、因势利导,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无庸置疑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带来了各种各样不良的冲击,特别是“网络”的冲击尤为严重,根据一些报道说,在一些地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由“网络”诱发的已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作为山区学校的学生,他们的见识本身就比较少,另外,十五六岁的青少年,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而健康成熟的心理又未形成,他们正处于危险的过渡年龄阶段,“网络”对他们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近年,在离学校不远的街道,开了两间“黑网吧”,给我们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网络”作为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我并不认为它是洪水猛兽,完全没有必要谈“网”色变。事实上,当一种新的事物出现,单纯的“杜”也并非良策,关键在于正确的疏导。

可是,有时侯我们的教育者们为了所谓的“师道尊严”,对学生的教育采取简单粗暴的措施,其结果是适得其反。甚至会引起师生关系紧张。例如,当一些“黑网吧”在学校附近出现的时候,一些班级立即制定了很多规定,对“上网”的同学进行了严厉的处罚,而且大有理直气壮之势,可是其结果却不如人意,愈禁愈多的同学跑去上网,抓住了一批,嚗光了一批,又重新出现了一批,最后致使师生关系紧张,而实际上问题并没有解决。对于这一问题,我则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先让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网络”的知识,然后以“网络”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在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而认识了“网络”的本质,使他们自动的远离商业“黑网吧”。通过主题班会的召开,我不仅取得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也使师生关系显得更加亲密、更加和谐。

四、建立服务型班干队伍,构建和谐班级集体。

    班干部组织是班级工作的核心力量,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因此,建立怎么样的班干队伍,对于良好班级集体的形成与否是至关重要的。现代教育形势要求我们要创建出一个和谐的班级集体,而组建一支服务型班干队伍是建设和谐班级集体的保证。在班干队伍的建设中我首先从选好班干部入手。当然,要选好班干部,最好的办法当然莫过于让同学们自己来选。利用班会课,通过全体同学的投票推选,班里形成了以廖小婷同学为班长的班干队伍。其次,作为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毕竟还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和自我控制能力。所以,班干部选出来以后,我经常利用课外时间对班干部进行耐心细致的培养和指导。一方面通过培养提高了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则提高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经过精心的挑选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班干队伍形成了。我把日常的班级事务放手让班干部去做,这样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又使学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具有当家作主的感觉,增强了班级集体的凝聚力。通过班干部不懈的努力,初一(3)班各项工作开展的井井有条,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一个团结、向上、和谐的班级集体也得以形成了。在学年末的时候,几个同校的班主任羡慕的说:“要是我们班的班干部也能象廖小婷一样,那该多好啊!”

                        2006-2007学年七年三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录入人:八乡马扬革】
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信息
上一篇:上一篇:乡土地理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下一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