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之窗>> 粤教头条 >> 详细内容

《你好,钟南山》 | 一个人要能够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有白活

2020-05-13 11:41:16

来源: 作者:
0 1
《你好,钟南山》: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白活

 

“其实,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钟南山

 

《你好,钟南山》: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白活

 

今天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的主题为“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白衣天使们逆行出征,英勇无畏地投入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而钟南山院士带头逆行武汉,不仅为医护人员做出了表率,更体现出他的医者仁心、国士担当。

 

《你好,钟南山》: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白活

4月22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钟南山院士迎接结束休整的援鄂医疗队归来。

 

84岁的钟南山,尽管工作繁忙,但时至今日,仍保持每周一个下午的出诊时间,在他看来,事再多再忙,他的本职工作不能忘。如果不能为病人出诊,就失去了忙的对象。那些繁忙的事,也就失去了意义。

 

 

《你好,钟南山》: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白活

每周四下午,都是钟院士雷打不动的坐诊时间

 

等到出诊之时,他身上的手机和座机都不再接通,只在他那小诊室里专心为病人看病。

对待每一位病人,钟南山都一样细心,听诊、触诊之余,还会花时间和病人聊一阵。有的病人感慨,来跟钟大夫聊一会天,就能治病,这叫“话疗”。他知道,只有打开病人的心结,才会有更好的疗效。

 

《你好,钟南山》: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白活

钟南山的话,既是在“治病”,更是在“治人”

 

有记者去跟拍,发现他出诊时一个下午连水都没喝几口。身旁的助理笑笑说,那是钟院士为了少上点厕所,多看点病人啊。

看着一个个病人因为自己的医治,病情好转起来,能够转危为安,那是让他感到最幸福的事。

而这样崇高的医德和敬业的精神其实早在钟南山幼年就已经慧根深种,因为钟南山的父母,就是这样两位为医学事业奉献一生的名医。

父母兢兢业业的治病、治学,对钟南山的影响不仅限于医学的启蒙,还在于为人的品格与操守。钟南山恪守一生的家训,守住做人的底线与原则,全来自父母的教诲。

 

 

《你好,钟南山》: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白活

钟南山与父母、妹妹合影

 

《你好,钟南山》: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白活

 

“一个人要能够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有白活。” ——钟世藩

钟世藩,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他与妻子廖月琴,为厦门同乡,是一同留学美国的医学专家。廖月琴是华南肿瘤医院(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钟世藩、廖月琴是钟南山的父亲和母亲。

 

《你好,钟南山》: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白活

一双璧人:钟南山父母亲年轻时的合影

 

钟世藩虽已离世多年,但每当说起父亲,钟南山所透出的恭顺、敬畏之心,却仿佛父亲还在世间。父亲是他的骄傲。从钟世藩身上,钟南山不但学到怎样去治病,父亲那锲而不舍的精神,更是潜移默化、深深影响了钟南山。

1932年,钟世藩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因为成绩优异,之后又取得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46年到广州后,钟世藩任广州中央医院院长兼儿科主任、岭南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

钟世藩在1975年74岁时开始写《儿科疾病鉴别诊断》,直到1978年写完,一共用了3年。

因患白内障,他的视力严重下降,几乎整个脸贴到桌面上。因为复视,他盖着一只眼睛,只用一只眼睛写作,最终完成了40万字的医学专著——这是一个医学世家孜孜以求的写照。

 

《你好,钟南山》: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白活

一面世便售罄,随后多次印刷,共发行了几十万册

 

有时候,钟南山劝父亲:“您的眼睛、身体都不太好,算了吧。”

钟世藩回答:“不做点工作,让我等死吗?”

在钟南山的心目中,父亲钟世藩有自己的追求,所以,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下,他都要把学术上的东西留给大家,对于学术推动作一点贡献。这样做,他才会觉得没有白活一世。

钟南山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事,父亲救治病人,常常是风里来雨里去,而这样的出诊,与他在医院的工作基本无关。登门求医的,是各个阶层的病人,钟世藩从来一视同仁。

“我一到他面前,就觉得很恭敬,觉得自己的层次提高了一个台阶。”这是钟南山对父亲真切的评价。

 

《你好,钟南山》: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白活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干一行,就要懂一行。”

——廖月琴

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的商贾之家,其家族在当地声名显赫。

年少时,廖月琴在当地毓德女中读书,后来考上了协和医学院的高级附属学校学高级护理专业。在那个年代,像她这样出身富贵之家的女子,极少有愿意从事护理专业的,毕竟这一行在当时看来是伺候人的事,堂堂大小姐,怎能去做这样的事呢?

然而有志向有追求的廖月琴,有着特立独行的个性,从来不会被人左右。

廖月琴毕业后曾由当时的**卫生署派到美国波士顿学习高级护理。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华南肿瘤医院(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是医院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医学事业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为了能做好工作,廖月琴每天要去上夜校,读的都是关于解剖学、肿瘤学的书籍。钟南山望着已经年近四十的母亲,心疼地问:“学这些干吗?”廖月琴用慈爱的目光望着自己的儿子,温和地说:“我要当肿瘤医院的领导了,总不能连肿瘤是什么都不知道。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干一行,就要懂一行。”廖月琴这一番话,成了言传身教,烙在钟南山的记忆里。

 

《你好,钟南山》: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白活

美好的童年记忆,妈妈的话都记在心里: 到了初二,妈妈才允许钟南山去珠江划船。 (左二为钟南山)

 

廖月琴是一个非常善良和有同情心的人,很爱帮助人。在钟南山稍微大一点记事的时候,常听她给自己和妹妹讲起过去的事。“我到现在还记得,妈妈是怎么对待其他有困难的人的。”

钟南山说:“我对人的同情心,对事的责任心,便是从母亲那儿继承过来的。”在钟南山考上北京医学院的1955年,他的一个同班同学,问钟南山能不能借给他一些钱。钟南山告诉了母亲,廖月琴沉默了,因为为了钟南山读书,家里已经把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日子特别拮据。

可是钟南山没想到,几天后,母亲将皱巴巴的20元钱给了钟南山,叮嘱他一定要交给那个贫困的同学。钟南山回忆说:“那20元,来得很不容易,那几乎是我们家两个月的生活费。”

钟南山谈起他的父母亲,显得满怀深情。父母的人生经历,对于钟南山来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父母的言传身教,更是影响着钟南山,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从不停歇,在治病救人的信念上坚守如一。

 

《你好,钟南山》: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白活

 

“我最大的愿望,是能为祖国多作一点贡献。”

——钟南山

2018年12月18日,钟南山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改革先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授予的荣誉称号。钟南山获此殊荣,并获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是此次颁奖的主题词。

“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2019年2月13日《人民日报》记者白剑锋以钟南山这句真言作为文章标题,赞美了这位“改革先锋”的风采:

在钟南山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停步”二字。

 

《你好,钟南山》: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白活

2019年获“最美奋斗者”

 

从医几十年,我最大的幸福,是始终站在治病救人的一线。

我最大的安慰,是我作为一名医生,对病人做到了全心全意。

我最大的愿望,是能为祖国多作一点贡献,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生产力,造福人民——这也是我对国家、对人民的报答,是一名医务工作人员的初心。

钟南山如是说,“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往事并不遥远,只是岁月如梭。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岗位上,钟南山像每一位平凡的医护人员一样,用自己的专业筑起人民健康的保卫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一个一个珍贵的生命。

今天,我们向您,向跟您一样坚守岗位、不忘初心的医护工作者致敬!

明天,我们亦将携手传承您的敬业荣光、仁爱之心,在每一个平凡岗位做出自己的贡献,奋勇前行!

本文选摘自广东教育出版社新书

《你好,钟南山》(叶依 著)

《你好,钟南山》: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白活
《你好,钟南山》:一个人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白活

 

编辑: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