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之窗>> 图书推荐 >> 详细内容

《粤韵漫绘岭南风丛书》:岭南生活细节的唯美呈现

2019-11-15 09:43:43

来源: 作者:
0 0

 

近日,以漫画形式立体呈现、宣扬岭南传统文化的一套丛书《粤韵漫绘岭南风丛书》出版。丛书按照岭南三大民系,分为:《广府风》《潮汕韵》《客家颂》三册。又因岭南人的生活讲究顺应天时,编撰出《岁时谣》一册,生动叙述了在岭南这个四季并不分明的地方,人们是怎样活出自己的“季节”来的。 

 

 

 

 

 

 

一套关于岭南细节的书

 

 

 

岭南有着许多不同的面目。当岭南作为地理概念出现时,它宏大壮阔,在五岭和南海之间伸展,范围之广阔大大超出我们固有的印象;当岭南作为文化意象出现时,它生猛活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穿梭,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惊艳的身影;当岭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出现时,它呈现的是丰富的细节,而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把玩。

 

 

 

《粤韵漫绘岭南风》丛书是一套关于岭南的细节的书。这些细节,是由生活在岭南的人们创造出来的,以吃为例,潮汕有“工夫茶”和“潮州粿”,广府有“饮早茶”和“九大簋”,客家则有“酿豆腐”和“炸果糍”,食物品种、生活方式不尽相同,但就地取材的烹饪习惯、对烹调之法的精研和食物原有鲜味的追求是相通的。

 

 

 

除此之外,还有年节拜祭、传统手艺、日常习惯、民风民俗等介绍,作者在书里着重介绍了岭南不同民系之间的差异与相连之处,即使有差别,岭南人之间也特别容易取得共识,相互理解。

 

 

 

读者可以通过书中一幅幅诙谐有趣的画面,欣赏品味岭南文化的细节。

 

 

 

继承传统路径的一种探索

 

 

 

 

 

岭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支脉,《粤韵漫绘岭南风》丛书着力于宣扬和保存岭南文化中逐渐消逝、淡化的民俗活动、戏曲音乐等。在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冲击下,本套丛书的出版也是以漫画形式宣扬传统文化新路径的一种探索。

 

 

 

丛书中,岭南日常生活的平凡日子,被浓缩成歌谣;生活在岭南的人们,被勾勒出有趣的动作、神态。每册书以二十四幅富有传统国画特色的水墨漫画,配以二十四首独特书法书写的朗朗上口的歌谣,让读者用全新的视角去感受、认识岭南传统文化。

 

作者梁树庭,一直以绘画创作的形式推广传统文化,这几年他从广府题材画到岭南题材,内容更丰富了。他的绘画创作很有个性,特别是作歌谣,配水墨漫画,在广东画界也颇受认可。《粤韵漫绘岭南风》丛书是他这几年创作精品的集结,内容简练而有深度,图文并茂,对初次了解岭南文化的读者是大有裨益的。

 

 

 

 
 

 

 

—生活风情  —

 

饮早茶

 

 

 

广州人所说的饮早茶,不仅喝茶,还要吃点心作为早餐,并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文人雅集,迎来送往,谈婚论嫁,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方式。茶楼就是广州社会的缩影,在那里不仅能领略岭南饮食文化, 还可以看到社会的人生百态。

 

 

 

九大簋 簋(读“鬼”),原指古代一种放置食物之器皿。九大簋,即有九个大簋装放食物,意筵席丰盛、隆重。以前最常见的九大簋主要有喜酌、暖堂酌、开灯酒、寿酌, 这种传统保留了下来。现在粤港澳一带的人都习惯以九大簋招待贵客以示重视。

 

 

 

手   信 

 

 

 

手信就是人们出远门回来时捎给亲友的小礼物,并非按计划买来的大件或贵重商品,信手捎来,故称“手信”。广州人去朋友家拜访时,手里一定不能空。因为在粤语中,‘空’等于‘凶’,是不吉利的,所以拜访朋友一定要带手信,外出归来也会带回当地的特产作为手信。

 

 

 

鸡公榄 

 

 

 

广州民间杂业。又称“飞机榄”。卖榄人背着小木箱,吹着唢呐, 沿街叫卖。买者从高窗口探头问价,然后将钱从楼上扔下,卖榄人收钱后即把榄包装好,将其准确无误地“飞”上楼去,故此得名。有的卖榄人还用纸糊一只大公鸡,自己套在里边,以招徕顾客。

 

 

 

—传统节日  —

 

行花街 

 

 

 

 

 

尤以广州为代表。每至岁暮、人们成群结队到迎春花市游览,称为“行花街”。广州一年一度的行花街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传统迎春花市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八开始,历时三天,第三天延至新年初一凌晨才结束。那时花街上张灯结彩,喇叭里播放着轻快的广东音乐,人们看花、买花,川流不息。

 

 

 

卖 懒 

 

 

 

 

 

节日习俗,流行于广州地区。除夕之夜,儿童一手提灯笼,一手拿着一个红鸡蛋和几炷香,结队上街闲逛,边走边唱道:“卖懒、卖懒,卖到三十晚, 人懒我不懒。”这样不断重复,一直走到土地庙中,把香插上,再回家来,把鸡蛋分给长辈吃,表示自己一年的懒惰已经卖掉,从此勤快读书干活,不做懒仔。

 

 

 

行通济桥 

 

 

 

 

 

节庆习俗,流行于佛山。农历正月十六夜,男女老少倾城而出去“行通济桥”。通济桥位于佛山商部南济大街、横跨汾江河支流、建于明代,原是木桥、到清代给改建为石桥。传说是人们行过桥后,可一年无闭翳,故民谚有“行通济,无闭翳”之说。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全媒体

 

岭南大地,

 

这个四季并不分明的地方,

 

人们是怎样活出自己的“季节”来的?

编辑: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