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之窗>> 图书推荐 >> 详细内容

有温度的节气 | 读肖复兴《中国节气:时间编织的二十四道锦笺》

2018-11-12 10:32:5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0 0

有温度的节气

 读肖复兴《中国节气:时间编织的二十四道笺》

北京市楼梓庄中学   石焘

 

 

在语文学习中,传统文化是绕不开的一课。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当庞杂,肯定不是一股脑的全部进入语文课堂。我想,只有那些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才是我们教学的主要阵地。“二十四节气”是有关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历法,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2016年又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二十四节气”无疑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是刻印在书本上的呢?还是活在民间的呢?它是冰冷的知识体系呢?还是有温度的画面呢?当我遇到肖复兴先生的《中国节气:时间编织的二十四道锦笺》一书,对这些疑问,有了答案。

 

 

 

我的家乡在北京郊区,每逢霜降时分,黄澄澄的大柿子就会挂满枝头,她们安静地等待农人采摘回去放在柿子架上,作为年底的收成。我喜欢观赏柿子的形态和颜色,却并不喜欢吃柿子,因为刚刚下树的柿子味道干涩、酸苦,需要在架上冷冻之后才能食用,冷冻过的柿子融化后失去了筋骨和色泽,拿在手里一不小心就会弄得满手都是柿子汁,黏糊糊的很不舒服。而且又没有梨和苹果那样香甜,所以我对柿子一直缺少好感,也不知它还有什么其他功效。

 

肖复兴在《冬至:萝卜挑儿》一节中对柿子有这样的介绍:“在民间有这样的方子,即在冬至这一天把柿子放在窗台上冻上,冬至是数九的第一天,以后每到一个九的第一天,吃一个冻柿子,可以止咳。这一冬天都能不咳不喘,比中药房里的秋梨膏和枇杷止咳露都灵。”读到这样的文字,我心头一震,原来柿子还有如此奇妙的功效,让我更为吃惊的是,从数九的第一天开始,每个九的第一天都要吃一个柿子才好。这种吃法我感到很有趣,很温暖。作为八十年代末期出生的人,对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感觉很陌生,甚至有些节气都闻所未闻,只是在爷爷奶奶的念叨中略知一二而已。作为语文老师,我很想补充一下关于“节气”的知识,但一直没有遇到趣味性和文化性相统一的书籍,因此我很想借助这本书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独特魅力。

 

 

细读此书,我感受到了很多可亲可近的习俗传统。它们或者如今依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显得那么可爱。或者已经消失,却可以勾起我们很多美好的追忆和向往。

 

肖复兴对于节气中民俗的阐释,没有停留在客观平淡的记录层面,而是在解读中加入文化的密码和自己心灵的感触。

 

他解读“立春”又叫“咬春”,因为这个节气需要咬春萝卜吃,有点像万圣节里美国人吃南瓜的劲头,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这样理解“咬”萝卜,使得立春这个节气有了一种向上的力量和信心。这就是一种民族文化意义上的解读。

 

 

 

他解读“惊蛰”,说有一种惊叹的意思在内。在这个节气里,雷、虫和土地从静态变为动态,活了起来,有了生命的动感。有的时候在“惊蛰”时分可能听不到雷声,但这个节气的来临预示着新的生命开始成长,她的角色就是奏响春天的前奏曲。这样的解读,“惊蛰”便不再陌生,而是有了一种神秘的文化色彩,让人心驰神往。

 

 

 

他解读清明节也从文化的层面来探寻人的精神世界。如今清明踏青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现在还有法定假日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我们在万物复苏的时节与自然亲密接触,让身体和心灵来一次酣畅淋漓的洗涤和释放,这真是一个美妙的节气。

 

但“清明踏青”仅仅是一项健身运动吗,这和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精神世界有联系吗?肖复兴说:“清明踏青,是要让死去的人死得安心,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满眼盎然的春天的生机和生气,是生与死的对话,是生对死的力量,也是死对生的一种延伸,一种还魂。”如此解读让踏青这一活动多了一层韵味,多了一股力量。

 

 

 

“小满”在二十四节气中看似没有什么特点,不能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肖复兴在解读中谈到孙犁的小说《铁木前传》和电影《万物生长》里的重要人物的名字都叫小满,还有很多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名字也叫“小满”。肖复兴说:“如果说寒风料峭的立春和春分,还是个生牤子一般的小姑娘;萧瑟的小雪和小寒,已是一头霜雪的老太太,小满是立在这两者之间最富有生机和朝气的年轻姑娘。”“小满”和人生情感交融,与生理和心理契合。这正是很多作家让作品里的人物取名小满的原因。

 

 

 

以前,我觉得二十四节气是冰冷的,距离我们遥远的,是印刻在日历上的,但肖复兴从不同层面来解读出其中的文化意蕴,让我觉得传统节气是有趣味的,有文化内涵的,这使得二十四节气温暖了许多,厚重了许多。

 

我想只有解读出这些司空见惯习俗的文化意义,节气中的习俗才是活跃着的,才是和当代人的生命构建和当代文化的构建两相契合的。

 

除了做文化层面的解读,他还对每个节气融入了自己心灵的感触。

 

清明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慎终追远的民族意义非凡,从古至今我们都会用扫墓祭祖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无限缅怀。肖复兴在解读清明节时,介绍了当初每年父亲都会带着他到生母的坟前祭扫,扫墓前,父亲会写好一整页的信,扫墓时读给母亲听,读完之后再把信烧掉,算作烧给母亲的纸钱。在生活中,我们祭奠逝去亲人的方式多种多样,或是嚎啕大哭、夜不能寐,或是用纸糊成一座座金山银山,或是把墓碑修缮得流光溢彩,但每年以写一封信烧给亲人的方式我还是第一次读到,这样的方式,摆脱了空洞的形式和外在,而是一种心灵的对话,一次精神的升华,这不仅仅可以怀念和追忆逝去的亲人,更重要的是安慰生者要珍惜生命,要好好活着。

 

 

 

他在解读“芒种”时想到了自己四十多年前在北大荒插队,芒种以后的农闲时分,到一位复员军人那里借杂志,他一眼就看中了由齐白石题写刊名的《芒种》,因此《芒种》成了他学习文学的范本,这段时间的阅读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他说:“那应该是我的播种也是我的收获季节。”字里行间满是温馨的回忆。

 

 

 

他多次提到在北大荒的经历,在解读“小寒”节气时,写到了暴风雪最厉害的一次,半夜里住的草房被吹得地动山摇,猪圈的围栏被风吹开了,满圈的猪都跑出去了,他和朋友费了好大力气,一直到半夜才把它们赶进猪圈。回去后同住的小尹已经温好了酒。现在想来,那夜的风雪依然让人寒冷,但那夜的人情却让他温暖至今。

 

 

 

如果说文化层面的解读让二十四节气有了厚重感,那么把自己难忘的经历与节气结合起来,就让二十四节气有了生命感。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存在于学者的书斋案头,不仅仅存在于一本本砖块般的典籍当中,而应该活生生地存在于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的生活和心灵之中。只有和我们的生活和心灵密切相关的节气、习俗才是真实的,才是有生命力的。

 

 

 

节气、习俗、精神在肖复兴的笔下是一个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脸庞,它亲切、有趣,温暖。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独具韵味的文化特色,它不应该是冰冷的、概念化的、死气沉沉的知识,而是一幅幅始终作用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动人画面。

 

语文老师阅读这本书,一定可以从中汲取教学二十四节气的营养,以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传统文化的气韵,更有生命的温度。

 

入选2018年第十一届广东省中小学

“暑假读一本好书”推荐书目

 

 

 

 

 海报设计:邓君

 

编辑: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