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课程教学研究》2017年第11期语录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慕课在中小学应用的可为与难为/刘景超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观念的转变,在于教师和学生如何理解教育活动、如何理解教与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定位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而不在于是否引入慕课。如果观念不改变,慕课极有可能演变成学生线上听慕课、做笔记线下听教师讲授、记要点因此,观念不变而徒具慕课形式,并不能实现课程改革。

 

    翻转课堂模式的本质剖析及改革劝诫/洪志祥

如果将翻转课堂视为传统课堂的有益补充,不是盲目把它当作一场教学革命,对于推进教育全球化、终身化、科学化是有利的。现实中并不存在一个完美的教学模式,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不足的地方,都有优点,都有适合的范围。没有无条件适用的教学模式,要求每个学科,每个人都来做翻转课堂,这就又犯了“一刀切”的错误了!

 

    课程社会学视阈下的教科书儿童形象分析/刘璐

    教科书不仅呈现了权势集团的知识,而且渗透着其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体现着社会支配文化的烙印,教科书中的儿童人物形象也就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传声筒”,通过其自身角色使小学生内化其蕴涵的价值观念,并强化学生的行为举止可以说,教科书中的儿童人物形象不是中立的,而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对现实生活中的小学生未来发展的祈望。

 

     中小学体验式课程的有效设计/袁志芬

    在学生看来,体验式课程教学方式活泼有趣、学习过程压力小、学习资源类型新颖形式直观,甚是“可爱”;在学校管理者或校外评估者看来,体验式课程富有特色、“人无我有”、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甚为“可爱”。但遗憾的是,不少“可爱”的体验式课程并不“可信”即课程设计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严谨性。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13 10:35:36
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信息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用户信息中心

  • 查看购物车详情>>
  •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