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课程教学研究》2016年第12期语录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走向自律——基于行为分析的课堂管理机制/李湘灵  吴晓玲

课堂教学并不是独立于学校生活或是社会生活之外的“乌托邦”,对学生进行行为管理的前提是将学生放在课堂以外大环境中,将其理解为一个实际存在的人,而不是“输入”的工具。在理解其心理和了解其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应当避免将学生理解为机械行为表现者,基于实操性的考虑采用行为分析的方法设计并实施课堂管理。

 

     抗日战争时期教科书中的孙中山形象/周美云

    知识渗透着权力的影子,权力通过课程知识的影响,反过来使课程知识成为权力合法化的工具和手段。我们日常所用教科书中学习的知识是课程专家从社会现有知识的总体中选择合法的 、适当的知识编进课程,但这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其实是复杂的权力关系以及身份等级、种族、性别、宗教团体不断斗争的结果,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一种抉择。如今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知识进入教科书,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论中学地理教学的“供给侧改革”/吴捷

    优质供给严重不足,不仅仅表现在我们没有挖掘出教材中的优质内容,以及高质量的习题与试题,尤其是优秀的高考题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提高核心素养、培养思维能力、训练科学方法等方面蕴藏的优质教育资源,还表现在当前的地理教学在提高学生生活能力、提升思想境界、陶冶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没有体现应有的价值,尚未焕发出应有的风采

 

    是差异,不是差距/黄津成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儿童。这儿童与另一儿童在某一方面的不一样,是差异而不是差距。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儿童发展的多样性;儿童也正因为有这种差异,发展成为独特的他自己,而不是成为教师、家长口中的某某某。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09 10:29:59
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信息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用户信息中心

  • 查看购物车详情>>
  •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