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6班  郑哲徽
学校周围,总是有很多乞丐。大约是我从小就住这附近的缘故,我已经对他们熟视无睹了。的确,当你早已了解他们常见的行乞方式,甚至熟悉了他们当中几位“常驻人士”的容貌时,又有什么能勾起你的好奇心呢?
那天放学路上,我见到一个新来的乞丐,他感觉起来并不年老,但他的脸布满沟壑,似乎已经和老人没什么两样了。他推着钱罐在地上爬着,双腿枯瘦得可以看见骨头和血管脉络,双脚也严重畸形。一般对这样的残疾人,我不会在心里责怪他们阻塞道路、妨碍别人走路的。正当我准备向以往一样绕过去时,我看见一个老太太正弯腰往那罐子里投硬币,她的手一抖,有几枚硬币落在她脚边,她正要去捡,那乞丐忽然拼尽全身力似的一扑,伸出鸡爪一样的手一捞,极其迅速地把硬币扔进罐子里,一连串的动作带着与他的身体状况不相称的灵敏和熟练,那神态仿佛生怕硬币会凭空蒸发一样,想必这套动作他做了很多次了。第一次,我对这乞讨的残疾人感到恶心和愤怒,我赶紧走开,可那极度饥渴和兴奋的神态和那不顾一切的一扑、一捞,早已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里。待走远了几步,我才惊醒似的发现,我根本没有资格、没有理由觉得他恶心,他所经受的磨难一言难尽。当我们被逼至生活的死角,谁敢保证自己还会顾及尊严呢?可是这没来由的愤怒、恶心不但没消退,反倒向着我自己了。

回到家时我突然想起初中的一件事了。那也是在家附近,一个中年男人拦下我,很礼貌的问我能不能“借”他18块。他说他是外地商人,现金都留在酒店忘带了,现在正急着打车去郊区。他穿着整齐的西装,手里拿着一部看似价格不菲的手机,拎着公文包。我怔怔的看着他,不知怎的竟答应了,从钱包里掏出一张20块递给他。这是他猛地抽出那只揣在口袋里的手,飞快地把那张钱攥在手里,朝我诡秘地一笑,说了声谢谢,便步履匆匆地走了,好像要逃离什么人似的。这时我才发觉,一些行人驻足看着我,一个阿姨走过来对我说:“小姑娘啊,你怎么能给他钱呢,他其实是……”没等她说完,我就仓皇地逃离了。我当然知道她要说什么,在那个“商人”拿走钱的一刹那我就已惊醒,一切已经晚了。可是我不愿听,我仍固执地逼自己相信,那就是个需要帮助的人,直到迈进家门,我再也无法自欺欺人了,眼泪莫名其妙的流了下来。
后来的日子我不时去想自己为什么哭。我自己总把它解释为受骗的难过和委屈,有时我甚至为自己曾经的善良而小小地自豪。但直到今天,我猛然发现,这鸡爪一样枯瘦而迅捷的手和那揣在口袋里不怀好意的手、这饥渴粗俗的一扑和那行色匆匆的背影,竟有着惊人而费解的相似。

于是我明白了一切,所有的恶心、愤怒、难过其实都源于恐惧。我一直在害怕。无论将来的自己是衣着得体、文质彬彬,或是衣衫褴褛、潦倒穷困,我都害怕自己会为了某些包括但不限于金钱的东西,凶狠狼狈而不顾尊严地扑上去。

梁国铭老师点评

 

  面对街头行乞这一幕幕熟悉的景象,甚至一个个相似的套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早已云淡风轻。我们更会像文中的“阿姨”一样,语重心长地告诫涉世未深的孩子:不要上当!我们害怕伤害,也愿意彰显我们阅历上的优越,却逐渐陷于心安理得之后的麻木。于是文中所描绘的“那极度饥渴和兴奋的神态和那不顾一切的一扑、一捞”就有了更广阔的外延,终日奔忙,我们是否也在向物质苦苦乞讨而不曾自知?

美国罗斯福总统曾提出“免于匮乏的自由”,对社会人而言,匮乏绝不是物质乃至精神的应然状态。作者最后一段振聋发聩的文字,则使人对新生代充满希望。无疑,他们有足够的智慧审视自我,审视未来。

国铭荐书
科   组:语文            推 荐 人:梁国铭
作   者:熊培云        出 版 社:新星出版社
推 荐 图 书 书 名:《自由在高处》
适合阅读对象 :  高中学生
推荐理由:
若你问我,自由是什么?我会放弃典章式的正谕表达,转而告诉你,自由在高处。熊培云的这部小书,正是选择了这一艰难的立场,在同类书中显得孤标独立。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社会事件的深入思考,为我们细致梳理了个体、社群以及国家之间真正的权责关系,更指出现实覆盖下个人可能的救赎之路。自由之高,乃在其对时代与自我的超拔,“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自由事关人类的福祉与尊严,自由是目的还是手段?相信你能够在本书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作者简介
  梁国铭,语文“青椒”一枚,供职于广州市执信中学。性温敛而尚任侠,每慷慨论天下事,辄长歌乃已。孜孜骛于“真性情”之语文,絮语散叶,多见网端。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