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7日上午,荣盛金陵学府售楼处举办以“一字千金”为主题的汉字听写大会,数百位南京市民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分组进行汉字听写。参加此次汉字听写大会的,全部为荣盛金陵学府的意向购房者。每位购房者可以听写10个词汇,每写对一个词汇,就可以在当场的所有优惠基础之上,再获得1000元额外优惠。如果全部听写正确,可获10000元优惠。(图/东方IC)


 

 

两档汉字节目引发了关于“汉字危机”的大讨论。主创者认为这迎合了人们精神上的刚需。不过“汉字危机”可能是一个伪命题。

 

 


 

文/宋诗婷


 

在位于北京竞园基地的loft办公楼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和他的团队拉了一张长长的进度表,第三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刚刚启动,他们的工作已经排到了8月。


 

2013年,中国电视掀起了一股“汉字热”。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先后开播,节目以十三四岁的孩子为主角,把课堂上的汉字听写搬到了演播室里。


 

两档节目都赶在暑期档播出,在一大拨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夹击下,竟然拿到了不错的收视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仅挤进收视三甲,还从原本的CCTV-10调整到CCTV-1播出,这种调整在节目管控严格的央视并不多见。


 

两档关于汉字的节目同时出现,也成就了彼此。


 

为什么会同时出现两档同题材节目?又为什么是汉字类节目?“这完全是巧合。”关正文说,早在几年前,他就有了做一档汉字类节目的念头。2011年,他已经把节目拿到广电总局登记注册,只等资金和合适的播出平台。


 

在很多采访中,关正文都提到了《拼字蜜蜂》(Spelling Bee),这部讲述美国人玩拼写游戏的纪录片让他打起了汉字的主意。《拼字蜜蜂》是一项遍布美国的社会活动,有近90年历史,所有说英语的人都可以参加这项比赛。电视台对每年的《拼字蜜蜂》总决赛进行全球直播,有超过4亿观众收看。“一个家庭,祖孙三代都参加过比赛,这个东西太打动我了。”关正文说,我们有13亿人,也需要一个《拼字蜜蜂》式的节目,提供一个文化认同的切入口。


 

两档关于汉字的节目同时制作是巧合,但也是某种程度上的精心策划。关正文和《汉字英雄》制作方——爱奇艺的负责人马东是好朋友,“我开完节目发布会后,他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他们也正想做一档汉字节目。我说,那挺好的,咱们就一起做吧,要不然,还真难成事。”


 

两档节目不仅取得了收视率和口碑上的成功,还引起了国内关于“汉字危机”的大讨论。“键盘输入导致中国人的汉字听写能力退化”是大讨论中的主流说法,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是个伪命题。上世纪80年代“汉字拼音化”的议题被重提,汉语本身的优势和局限也再次引起争议。


 

回忆2013年的那场“友谊赛”,关正文说:“必须承认,这两档节目成就了彼此。”


 

“‘书写危机’只是危言耸听罢了。”


 

关正文有二十多年的电视节目制作经验,即便如此,他也没有预料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在他筹备节目的那几年里,这个项目被多次否决,业内很多人不认为“听写”能够成为一档综艺节目。


 

“我们不能把当下如此娱乐化的状态看成真正的主流,放眼全世界的电视节目状态,观众是有精神需求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生活状态才是主流,《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恰巧迎合了这种精神上的‘刚需’。”


 

和《汉字英雄》的宣传策略不同,关正文和他的团队从来没有把这档节目放在“拯救汉字”的位置上:“‘书写危机’只是危言耸听罢了,即便它真的存在,拯救汉字的英雄也不会是电视节目,我们能做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会的关注度。”


 

关正文认可《拼字蜜蜂》的模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从一开始就没有按照普通综艺节目的路数来操作。电视节目的参与人数、表达方式和表现周期都有局限,于是,关正文和他的团队把节目扩展成一项全国性活动,在官方机构的协助下,以市、区为单位选拔参赛队,胜出团队代表各省参加节目录制,决出最后的冠军归属。大范围“海选”把几百人的电视节目打造成上百万中学生参与的集体活动,节目在播出前就拥有了一批忠实的受众,这是步一举两得的好棋。


 


由于《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热播,其他类似的节目也相继推出。图为河南卫视与爱奇艺联手打造的网台联动的文化综艺季播节目《汉字英雄》现场。


 

两档汉字听写节目的成功,也让卫视竞争有了新坐标。2013年之后,集中出现了一批和汉字、传统文化相关的综艺节目,《成语英雄》、《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多数节目和后起的真人秀一样,没能超越前人的成功。


 

2014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自身的生存状况也发生了改变。第一季井喷式的收视增长过后,节目关注度骤降。“这是必然的,这才是正常的节目状态。”关正文说,第一季播出时,“汉字危机”提供了新闻话题,“话题”注定是一时的;再加上《汉字英雄》的投入不如第一季,少了这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单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己之力,很难再掀起“现象级”的话题讨论。


 

关正文对此并不担心。即便收视率有所下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依然是每年暑期档综艺节目收视率的前三名,更是央视内部遥遥领先的收视冠军。“关注传统文化的人不该有第一季那么多,现在的观众群才是稳定的,我相信,第三季的收视率不会低到哪儿去。”关正文说。


 

“文化节目需要效益,但不求高效益。”


 

做电视之前,关正文曾任作家出版社编辑,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过程中,他对国内的汉语现状有了更直接的体悟。


 

第二季播出后,很多观众对节目提出质疑,认为题目过于生僻,《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了语文版“奥赛”。关正文解释说,去年,第一季里的最高水平变成了第二季里的平均水平,如果没有一些生字、怪字的出现,筛选选手就变得没有意义。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词汇量的确在下降。英语词典每年都要增录数千个新词汇,《现代汉语词典》却更新缓慢。“《中国语言生活报告》里有明确的数据,2000多字可以覆盖99%的常用字,3000字就可以组成99.9%的生活口语和书面用语。”关正文说,他故意在考题里加进了很多从冰心作品中选取的词汇,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这些我们写不出、读不出的字词,是当年冰心奶奶写给“小读者”的。


 

去年开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关注点从汉字转向汉字背后的传统文化。“‘白话文运动’让中国人摒弃传统的书面表达,文字和口语标准化,越来越重视传播效率。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但今天,我们或许应该回过头,从古书中重新发现语言的魅力,拓宽我们的表达层次。”


 

现在,十几位汉语专家成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出题组成员。关正文对出题人的身份“保密”:“从古籍中出题当然需要有相关机构的数据库支持,这不是我们大海捞针能够实现的。”关正文说,他们的研究范畴已经超越一档综艺节目,涉及未来在汉字领域的其他合作。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曾被评为“十大现象级综艺节目”之一,且排名很靠前,但在入选节目中,它是经济价值最低的一个。“但这不能泯灭它存在的价值,也不能说明它没有未来,文化节目需要效益,但不求高效益,它要有口碑,并且活得足够长久,后者才是最重要的。”关正文说。


 


 


 

◆本文刊发于《新周刊》2015年5月1日第4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