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晚上,海珠桥灯光全亮,很多市民上桥参观拍照 羊城晚报记者林桂炎 摄

  羊城晚报讯记者吕楠芳、实习生张伦雯报道:历时18个月大修的广州海珠桥今日正式通车,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时刻,广州市今天上午在海珠桥现场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近千名幸运儿组成“跨越”方阵一齐漫步海珠桥。

  海珠桥通车乃今年夏末广州市的头等喜事,近一周内,随着通车日临近,不计其数的市民和游客纷纷涌上海珠桥观光。8月31日下午,海珠桥更是首次开放主桥,从下午2时开始,不断有市民上桥与海珠桥进行通车前最后的“亲密接触”,现场人头攒动,热闹过春节行花街。夜幕降临后,海珠桥还玩起“灯光秀”,流光溢彩十分动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桥北“海珠桥”铭牌下已挂起“热烈庆祝海珠桥修复开通”的横幅,这里也成了市民拍照的首选背景。今天上午的庆典仪式主会场就选在桥北引桥上,千人“跨越”方阵即从北引桥出发,一直向南横越珠江。

  据广州市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跨越”方阵由集体婚礼团队、自行车团队以及参建单位代表等组成,整个庆典活动预计从8时30分持续到10时30分,期间桥面将实行交通管制,行人只能从西侧边桥通行。

  庆典结束后,海珠桥清场完毕即正式向社会车辆开放。需提醒公众注意的是,今天10时30分至12时,海珠桥两侧边桥仍需实行单向通行,西侧边桥自北向南,东侧边桥自南向北,市民要注意避让,合理选择通行线路。

8月31日,市民上桥留影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通车前一天 街坊行桥乐

  羊城晚报讯记者许琛报道:8月31日下午2时,经过18个月的等待,广州市民如潮水般涌入翻修一新的海珠桥,走桥、遛狗、观光、拍照,历经八十载又获新生的海珠桥热闹非凡,桥南桥北快门频闪,市民争相合影留念。

  记者跟随登桥人流,体会街坊们的感慨和喜悦。

  从中午12时左右,众多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就早早等候在海珠桥北。

  下午2时,海珠桥主桥和引桥准时对市民开放,行人单方向可自北向南通行。不少街坊登桥后,纷纷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上传图片发感慨,将自己的海珠桥记忆一吐为快。网友@资深非少年2012在微博上晒出了四十一年前初到广州时的全家留影,并计划再到新海珠桥上照一张“全家福”。

  记者看到,主桥经过维修加固,引桥拆除后重建,历时18个月的海珠桥大修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保留了1950年的基本风貌。此外,还添设了不少记录海珠桥重大历史节点的景观墙和雕塑,作为观光点供市民缅怀和拍照。

  上下班高峰期人头攒动的自行车大军,曾是老广州心头一道忘不掉的风景。看到自行车道上的骑车大军雕塑,年近六旬的梁阿姨饶有兴趣地抱着雕塑合影留念。“每逢大雨天,推着自行车上班,从海珠桥过,常常是上桥雨靴下桥变水鞋。”和众多老广州一样,梁阿姨曾是自行车大军中的一员。

  从1966年到2005年,梁阿姨和老伴每天早上推着自行车从“河北”长寿路附近的家出发,到“河南”中山大学对面的广东省柴油机厂上班,下午再由南往北回到家中。如今,梁阿姨感慨说:

  “路更宽,桥变靓,走在海珠桥上,心里特别踏实。”

  一拨又一拨如潮水般的街坊昨日抢先涌上车行道拍照留念

  羊城晚报讯海珠桥大修完工直接带旺了桥两岸的食肆商家,羊城晚报记者走访了解到,沿江路及滨江路多家餐厅近一周生意火爆,在大桥通车当天的餐位预订情况也十分可观。

  据广州宾馆26楼的得云宫酒楼饮食部经理陈仲欣介绍,最近一周以来订单几乎翻倍,每天从早到晚都要排队,为了迎接突然增加的大量散客,大厅内很多大桌都换成了小桌。记者看到,到酒楼消费的人中不少是带着摄影器材来的,专门为占据好位置拍摄海珠桥全貌。

  位于华夏大酒店39楼的桃源西餐厅最近客源也增加不少,据餐饮部总监薛山介绍,晚上海珠桥灯光效果很好,所以晚上的生意比中午要好。薛山还透露,9月1日海珠桥通车当天餐厅的150个位置都已经被全部预订。

 海珠桥工程结束

  纪念碑重新上色

雕刻工程师正在为解放纪念碑刻字重新上色

  羊城晚报讯记者吕楠芳、实习生姚丹摄影报道:海珠桥通车前日,海珠广场上的广州解放纪念碑也“洗白白”,穿上新衣裳。8月30日上午,雕刻工程师们为石雕上的几近模糊的刻字重新着色,吸引了大批市民观看。

  据了解,解放纪念碑基座于1980年由广东五华一建承包建造,受地铁施工和海珠桥大修工程等影响,被围蔽长达7年多。

  不久前,随着地铁竣工及海珠桥大修工程的收尾,解放纪念碑终于“重见天日”。广州市建委也找到当年建造基座的五华一建进行文物保养,给石雕刻字重新上色。记者在现场看到,工程师使用墨绿色的汽车漆上色。据介绍,挑选漆色时乃是按照文物最初的使用颜色,而且这种漆色效果光亮,能保持5-6年。

  14路公交车和海珠桥的故事

  过桥公交车日班线自9月2日起恢复原线

  羊城晚报记者 林翎 通讯员 曾家荣

  行经海珠桥已逾半个世纪的14路公交车,是广州最早的公交线路之一,也是首条连接广州“河南河北”的公交车。从9月1日起,它又将从老朋友身上驶过,展开新的故事。

  半个世纪以来,两岸的风光变化着,两岸居民变化着,而这路公交车一直未变过,它横穿海珠和越秀两个老城区,与海珠桥一起,见证着珠江两岸的发展。

  老广州都记得,50年前,海珠区很多地方还是“土地方”,公交线路也不多。生活在海珠区的王伯回忆道:

  “我最初坐过的14路车是被广州人戏称为‘火柴盒’的老爷车(见下图),后来才出现了18米长的‘大通道车’。”王伯说,当年的赤岗居民“上广州”只能靠这个14路,必经之路就是海珠桥。

  家住赤岗的90后小俊也有属于他的一份回忆:“小时候坐14路‘游车河’,过海珠桥去‘河北’是有趣的消闲。从赤岗坐车‘游车河’,一定要坐稳并扶好把手,因为那时14路车经过的一些地方还是农田,车子颠簸起伏。而且以前还是前置发动机,发动机占的位置非常大,温度很高,小时候经常不小心碰到,烫得又哭又叫。”

  时过境迁,如今半世纪过去,海珠桥经历多次加固、维修、扩建,14路线也从最初的“火柴盒”,发展为今天的LPG空调大巴。但无论世事如何变幻,不变的是,海珠桥与14路公交车依旧连通着珠江两岸,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广州人的记忆。海珠桥9月1日恢复通行后,除了14路公交车,还有8路、10路、13路等22条线路随之恢复原线行驶,夜班线自9月1日首班起实施,日班线自9月2日首班起实施。

从自行车海洋到汽车长龙

  文/羊城晚报记者 吕楠芳 实习生 张伦雯 图/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提供

  1929年10月26日,一则刊登在《中华实事周刊》的新闻宣告海珠桥之将建,这篇题为《建筑珠江铁桥之急进》的文章发表不过四年,海珠桥便横跨珠江两岸,成为广州第一座跨江大桥。

  八十年,海珠桥的钢铁之躯承载了多少广州人的脚步,伴随他们从幼年走向暮年。看着自己的老朋友又一次旧貌换新颜,不少老广州感慨万千。

  61岁的周晓辉是一个地道的“海珠桥发烧友”,25年来,他拍摄了无数海珠桥的照片来记录广州交通发展的变迁。每隔十年,他都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拍摄海珠桥。1988年,他为海珠桥拍摄的“上班时间的交通”一图曾经入选第十四届国际新闻图片展和年鉴(见上图)。

  当时的海珠桥交通负荷非常重,出于好奇和忧虑,周晓辉决定以后每隔十年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拍摄海珠桥,把海珠桥作为反映广州交通发展变迁的一面镜子。

  羊城晚报记者在由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主办的“一座桥·一座城———海珠桥80年人与事展”现场看到周晓辉分别摄于1988年10月26日7点43分、1998年10月26日7点43分、2008年10月27日7点55分的一组图片。照片由黑白转彩色,其中景象有天壤之别。

  1988年的海珠桥上是清一色的自行车,据交警部门统计,当年海珠桥上下班高峰期每小时自行车流量达8万辆之多。

  1998年开始,海珠桥上摩托车增多,成了新亮点。

  到了2008年,海珠桥上稀少的自行车与汽车的拥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18年的时候,我还会到桥上去拍海珠桥,践行每十年一拍的诺言。”周晓辉骄傲地告诉记者。

  1950年11月7日,海珠桥重建通车时桥北头情形 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实习生 梁楚童 翻拍于屈干臣档案馆

  八旬老人讲述海珠桥

  陈栋材:我亲眼看见海珠桥被炸

  1933年,陈栋材在广州西关一个普通的家庭出生,在他看来,海珠桥就是他的好伙伴和好朋友。

  16岁那年,他在泰康路靠近海珠广场那边的安记电器店做学徒。1949年10月14日的傍晚6点左右,他一个人在看店铺,突然听到“砰砰砰”的几声巨响,店里的玻璃窗都给震碎了。“我赶紧跑到路边,躲到柱子后面看,一看吓了一大跳,原来海珠桥被炸断了,到处都是火光和浓烟,到处都是受伤的人,还有各种哭声、喊声、救命声……”陈栋材说当时的场面太触目惊心了,他如今仍然记忆犹新。

  后来广州解放后,市政府马上着手重修海珠桥。1950年海珠桥恢复通车的那一天,他和朋友相约一起见证海珠桥的第二次生命。1990年前后,他被调到海珠桥南的东航帆缝厂当书记,每天从西关到河南上下班都要经过海珠桥,对桥的感情也日愈加深。

  而如今,面对“老朋友”的第三次重生,他仍然激动不已,“我已经去桥上看过3次啦,感觉跟以前很不一样了,变宽了也变好看了。”陈栋材告诉记者,这两天他还会去桥上走走,感受它的新面貌。

  江沛扬:

  海珠桥曾是高科技的象征

  “啊,海珠桥这三个字真的挂了上去,好怀念。”在海珠桥开通前一天,八十三岁的老人江沛扬在记者的搀扶下缓缓走上海珠桥(见上图,何伟杰摄)。

  江沛扬的童年是在高第街度过的,家与海珠桥相距不到一公里。1933年2月,海珠桥正式建成通车,当时江沛扬三岁。“通车那天,我在家门口看到一拨又一拨的人往珠江方向走。”江沛扬好奇地跟在人群里,但由于人实在太多了,还是个小孩的他最后并没有看到海珠桥,只是听到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1935年,五岁的江沛扬才第一次踏上海珠桥,看着那高耸无比的钢筋水泥,他惊呆了。“海珠桥在当时算是广州最大的建筑了。”他回忆道,对于习惯了过江只能依靠“撑艇”的街坊来说,海珠桥在当时无疑象征着高科技,“当时个个都话‘呢次广州够晒威水’”。

  江沛扬回忆,当时海珠桥两侧没有人行道,人、自行车、人力车都走在桥上,旁边不时有汽车呼啸而过。为了方便大船通行,桥面中孔可自由开合,桥上设有动力设备。每天下午4时,在动力设备的带动下,桥上的绳索会控制桥面开关,发出巨大的轰隆声。每到这个时候,儿时的江沛扬便会与玩伴一路往海珠桥狂奔,然后跑上桥,看着早已排队等待过桥的“大火船”(蒸汽轮船)鱼贯经过,“场面非常壮观。”

  江沛扬回忆,海珠桥当时发生过一件曾经轰动一时的大事,但如今已鲜为人知。当时“南天王”陈济棠手下一名空军飞行员曾驾驶飞机穿越海珠桥中段桥底,“当时观众都挤满了珠江两岸,大家都捏了一把汗,生怕海珠桥有个三长两短。”最后表演非常成功,珠江两岸响起了如雷的欢呼。(何伟杰)

  屈干臣:

  1950年通车“观礼证”我还留着

  “不设主席台,不摆鲜花,一个人主持,两个人讲话,一个人剪彩……”

  说起1950年11月7日的广州海珠桥重建通车典礼,生于1933年,和海珠桥同龄的老人屈干臣如此回忆道。

  那场60多年前的盛典,如今给老人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简朴”二字。

  “那时广州城真是个烂摊子,直到海珠桥通车当天,附近还是一堆堆来不及清理的烂砖、烂瓦,”屈老回忆道,“也正因为这样,重建通车才别具意义。你想想,**炸桥,共产党修桥,人心向背自然明显了……在一片废墟上,一座崭新的桥,对于刚从战争中解放出来的老百姓是多么大的安慰和鼓舞啊。”

  1950年11月7日,距离海珠桥被毁13个月,屈老站在海珠桥上,亲眼见证了重建通车典礼:“海珠桥北端西侧设立了会场,朱光主持仪式,叶剑英及苏联方面代表讲话,广州市建设局醒狮队和华南文工团秧歌队表演节目,叶帅剪彩,然后建桥工友、机关团体、学生、市民一齐过桥……”

  “剪彩的剪刀,是我们奉命去买的,仪式完成后,被我们带回办公室,用来剪信封,剪报,剪文件……成了办公用具。”

  时隔60年,出席典礼当日佩戴的“观礼证”,依然保存在屈老手中,三寸长的红条上,墨水手写的字迹如今已经模糊难辨。“这个典礼不容易……”屈老感慨,“剪彩剪刀的包装盒,我保留了几十年,一直不舍得扔,可惜那把剪刀没能够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