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美术课程标准”)现已颁布发行。近期笔者接受了美术课程标准的培训。在培训期间,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对课程标准中出现酌一些新的概念或名词缺乏理解,而这些新的概念和名词对教师理解课程标准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夕文就美术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概念、名词或术语做一个介绍与辨析,希望和美术教师们共同商讨。

  1.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这个词我们以前不经常听到,而对教学大纲则是比较熟悉。那么什么是“课程标准”?为什么要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呢?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我国最早的课程标准是1913年颁布的《中学校课程标准》。从1913年至 1951年颁布的相关文件称作为“课程标准”。 1956年开始,改为《教学大纲》,一直到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教学大纲是对各科课程进行规范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学习前苏联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表现。教学大纲实际上是规定教学工作的一个纲要性文件,不仅要对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清晰精确的规定,还要对这些教学内容的教学顺序做出安排。而且由于教学大纲关注教师的教学工作,因此常常规定得十分具体细致,以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真正能够起到具有直接操作性的指导作用。

  但是,在教学大纲的使用过程中,大家普遍感到这种教学大纲便于教师学习和直接运用,但是不利于教师教学创造性的发挥。规定过多过死的教学大纲不利于一纲多本的实现,无法适应全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

  我们现在认识到教学大纲的出发点毕竟是直接指导教学工作。但在国家的课程方案中应该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各方面素质的基本要求,而不是过多地规定通过怎样一个教学过程达到这一素质要求。这样,从总体出发点和思路上就明确了国家课程方案中应该包括的是规定各方面国民素质基本要求的课程标准,而不是直接指导教学的各科教学大纲。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国家对国民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基本素质所提出的要求。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因此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美术课程标准》则在以上几个方面都体现得非常充分。

  2.美术素养

  美术素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美术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艺术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显然,这里的美术素养是一般公民的美术素养,而不是美术家所需要的美术素养。这种素养具体应该包括三个方面,那就是美术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标准在课程具体目标中提出基本知识如“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基本技能如“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开阔视野、拓展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等。

  3.探究

  美术课程标准对“探究”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把它列入美术课程标准中,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过程与方法,形成一定的美术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那么到底什么是探究呢?笔者认为: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美术知识、领悟美术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不过,笔者须要提醒大家一句。那就是在教学中切不可把“探究”与“艺术探究”等同起来。前者指教学过程,后者指美术家所做的工作。艺术探究指的是美术家用于研究艺术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而美术课程标准中不止一次提到的“探究”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美术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美术家研究艺术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这种“探究”泛指教学中的探究,它实际上是对艺术探究的探究。无疑这就对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美术史和美学方面的素养,否则不能认为他受过教育,能胜任作为探究的美术的教学。由此看来,艺术探究的含义是双重的。一方面艺术探究是艺术内容,指作为艺术事业的探究;另一方面,探究教学技巧,指用来学习艺术的一种方法。因此作为学习方法的探究与作为艺术本质的探究是有区别的。

  因此, “艺术探究”和“探究”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美术家们的研究行为,后者是学习者的研究行为。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美术课程标准中首次采用的概念。其与之前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同类的词语有爱国主义精神、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等词语。仔细比较本次课程标准所提出的((J隋感态度与价值观”与先前的词语,就会发现先前提出的词语要么内容不全面,要么更强调政治的含义。从编制者考虑的角度看,先前的词语注重于向学生灌注观念,而本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注重于学生的内省和内化,强调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活动,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稳定的态度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审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定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具体到美术教育上来,就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是否感受关怀和尊重。如果得到关怀和尊重,学生就能够产生爱、快乐、欢喜与骄傲的情感,否则就会产生恨、厌恶和悔恨的情感。事实证明,缺乏情感的教育是苍白的。目前,江苏省南通市特级教师李吉林率先在全国倡导开设情境教育课程,在此会给我们的美术教育留下深刻的启示。

  态度是指个体对任何人、观念或事物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成分。.此定义表明态度是相对稳定的,另外态度的结构包含三个方面,即认知、情感和意向。比如要让一个学生形成对美术学科的积极态度,那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喜欢这门课,进而在意向上形成认真学习美术的倾向性。

  价值观是一种涉及行为方式和目标的持久信念。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把握:从其形式来看,价值观是由人们对那些基本价值的看法、信念、信仰、理想等所构成,思想形式多种多样;从其内容采讲,价值观反映了主体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及主体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是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精神目标系统;从其功能来看,价值观起着评价标准的作用,是人们心目中用于衡量事物轻重、权衡得失的天平和尺子。

  美术课程标准在情感方面提出的目标如: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等:在态度方面提出的目标如: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等;在价值观方面提出的目标如: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