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物理学家
 
墨翟 早在二千多年前墨家便已有对光学(光沿直线前进,并讨论了平面镜、凹面镜球面镜成像的一些情况,尤以说明光线通过针孔能形成倒像的理论为著)、数学(已科学地论述了圆的定义)、力学(提出了力和重量的关系)等自然科学的探讨,可惜的是,这一科学传统也因此书在古代未得到重视而没能结出硕果。但这一发现,震动了当今学术界,使近代人对墨家乃至诸子百家更为刮目相看。

沈括 沈括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 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在数学方面,他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地质学方面,他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药方,多有记录,并有多部医学著作。此外,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金属冶炼的方法等,皆详为记录。

郭守敬
 郭守敬和王恂、许衡等人,共同编制出我国古代最先进、施行最久的历法《授时历》。为了编历,他创制和改进了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仰仪、立运仪、景符、窥几等十几件天文仪器仪表;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测出的北极出地高度平均误差只有0.35;新测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误差还不到5';测定了黄赤交角新值,误差仅1'多;取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与现今通行的公历值完全一致。
  郭守敬编撰的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等十四种,共105卷。
  为纪念郭守敬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郭守敬为修历而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12种(史书记载称13种,有的研究者认为末一种或为星晷与定时仪两种)。
  在大都(今北京),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二百次的晷影测量,定出至元十四年到十七年的冬至时刻。他又结合历史上的可靠资料加以归算,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这个值同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一样。
  中国古历自西汉刘歆作《三统历》以来,一直利用上元积年和日法进行计算。唐、宋时,曹士等试作改变。《授时历》则完全废除了上元积年,采用至元十七年的冬至时刻作为计算的出发点,以至元十八年为“元”,即开始之年。所用的数据,个位数以下一律以100为进位单位,即用百进位式的小数制,取消日法的分数表达式。
  晚年,郭守敬致力于河工水利,兼任都水监。至元二十八至三十年,他提出并完成了自大都到通州的运河(即白浮渠和通惠河)工程。至元三十一年,郭守敬升任昭文馆大学士兼知太史院事。他主持河工工程期间,制成一些精良的计时器

宋应星
我国古代物理知识大部分分散体现在各种技术过程的书籍中,《天工开物》中也是如此。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此外,在《论气》中,宋应星深刻阐述了发声原因及波,他还指出太阳也在不断变化,"以今日之日为昨日之日,刻舟求剑之义"(《谈天》)。
在物理学方面,新发现的佚著《论气·气声》篇是论述声学的杰出篇章。宋应星通过对各种音响的具体分析,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声是气波的概念。

张衡
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星
赵友钦(1279~1368)宋元天算物理学家。著有科学著作《革象新书》。这本书有一篇名为《小罅光景》的文章,罅就是小孔或狭缝。赵友钦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小孔成像规律,以及由此引申的物理现象
 
现代物理学家
 
除了耳熟能详的像:钱学森、钱三强、李政道(美籍华裔)、杨振宁等物理学家外,还有:
周海军:  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2000年获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1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学金,在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从事合作研究,2004年底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过去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在生物聚合物领域,研究了DNARNA在外力场作用下的统计物理性质及结构相变,并提出了一个DNA弹性模型,在国际上取得了一些影响;研究了蜘蛛丝纤维的结构组织原理并提出了一个层次聚合物模型,该模型已引起国际一些实验同行的注意和兴趣。在仿生网络领域,研究了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上的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发现了指数小于二分之五的标度不变网络的一些重要性质;提出了一种给网络划分社区结构的方法。在自旋玻璃领域,对有限连通自旋玻璃系统的低温性质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新的一个长程阻错序参量。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生物聚合物;仿生网络;自旋玻璃的统计物理,统计物理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
何平:1998年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2001在国家天文台作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至2004底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物理系作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4月被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聘为副研究员。过去的主要工作:先后从事星系形成与演化的唯象模型与半解析模型的研究。最近的研究集中在宇宙重子(或叫星系际介质)的分布与演化,与暗物质的关系,以及大尺度宇宙学的数值模拟等问题上。已发表论文十多篇,并被多次引用。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大尺度宇宙学的数值模拟,星系的形成及演化,星系际介质的分布与演化,以及弱引力透镜等等。
陈晓松:  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后在西安交通大学物理系工作。1987年10月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于1992年6月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后从事博士后工作。1993年1月转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至1997年12月底,1998年至2000年5月任客座教授。1996年10月至2000年5月还担任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教授。2000年6月作为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被聘任为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过去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在液体统计物理的研究中,首先从理论上确定离子—极性和离子—中性混合液体会出现退混合相变,还提出了一种可以精确地描述混合液体相变特性的方法,已被用来研究各种不同的混合液体。在有限系统临界现象的研究中,利用场论和重整化群方法,给出了各个普适类热力学量有限尺度标度函数的理论预言,并得到了计算机模拟结果的证实。对于高于上临界维数有限系统,提出了一新理论,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理论预言与计算机模拟结果不符的难题。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1)相变理论;(2)场论重整化群;(3)有限系统临界现象;(4)临界动力学;(5)微重力下临界现象;(6)液氦超流相变;(7)液体的统计物理及相关的生物物理问题。
高怡泓 :  198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并于1994年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1995年到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作博士后,1997年被聘为副研究员。过去的主要工作及成果:(1)D0-branes的多体动力学;(2)M(atrix)理论描述黑洞的微观物理;(3)AdS/CFT对应的应用及其推广;(4)高维Yang-Mills场论中的瞬子和对偶性;(5)dielectric branes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涉及非交换时空和模糊流形的量子场论、全息性原理、宇宙学常数的弦理论起源等。
马建平 : 1982年7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大学毕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物理和天文系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并作博士后,1989年11月在德国海德堡DESY理论组任助理研究员,1990年11月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92年4月至1998年6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物理系任研究员(Reseach Fellow Grade B)。1998年入选为“中科院百人计划”回国,同年8月被聘为理论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粒子物理理论前沿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CP破坏,强相互作用及量子色动力学和应用,格点量子色动力学。
史华林 : 1992年毕业于国防科大应用物理系,1995年获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原子核物理硕士学位,1998年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国特拉华大学巴托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底到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过去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先后从事相对论核多体,凝聚态及统计物理的研究,最近几年主要从事稀薄原子气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He3-He4混合物量子小液滴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已经取得了国际该领域专家的认可,已发表论文十多篇,并被多次引用。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原子气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及相关问题以及生物系统中的物理问题。
覃绍京 : 1995年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后,赴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作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到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副研究员,2006年任研究员。过去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前些年曾对一维强关联系统做过一系列工作,发展并利用数值重整化群研究强关联系统。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领域是凝聚态物理理论,正致力于强关联模型数值计算与分析。
杨金民:   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1988年于河南师大获硕士学位,1995年于中科院理论物理所获博士学位。1995年获得河南省首届杰出青年基金并在河南师大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1998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和Iowa州立大学合作研究,1998-2000年在日本东北大学作JSPS博士后,2003-2004在日本东北大学作JSPS访问教授。2000年3月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回国任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并开始指导博士生,04年和06年获中科院优秀导师奖,06年获中科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04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过去的主要工作及成果:主要从事粒子物理中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的研究,特别是超对称物理的研究。对顶夸克和黑格斯粒子过程中的新物理和超对称物理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索通过对撞机上的各种物理过程洞察新物理现象的可能性,为在对撞机上进一步检验标准模型并探索新物理作理论上的预言。另外对超对称理论在宇宙学中的应用也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超对称暗物质、暗能量和重子数产生机制的研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50篇发表于美国的Phys.Rev.D),论文已被很多理论学家和国际大实验组引用1000余次。2000年回国以来,带领自己的学生活跃于超对称等新物理研究的第一线,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详细研究了超对称所受目前实验的限制以及在未来对撞机上的现象,预言了黑格斯粒子在超对称Seesaw模型中的质量,发现超对称在黑格斯过程、顶夸克过程及B衰变过程中有大的量子效应,并且结合宇宙观测实验WMAP对超对称暗物质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成果发表在Phys.Rev.Lett、Phys.Rev.D(Rapid Communications)和Nucl.Phys.B 等国际权威刊物上,被同行知名专家重点地引用。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及展望:目前主要研究跟对撞机LHC/ILC及宇宙学相关的超对称等物理。围绕世界上正在运行和即将运行的对撞机实验,探索与顶夸克及黑格斯粒子有关的新物理,系统研究超对称在对撞机上的现象,探索在对撞机上发现超对称的可能性。同时,对其它新物理(如Little Higgs模型、Technicolor理论等)也开展研究,密切跟踪国际高能物理的最新进展。
虞跃 : 1982年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11月在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2年分别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93年后先后在英国Warick大学和美国Utah大学工作三年多,1996年9月回国。1998年1月被聘为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过去的主要工作及成果:早期曾在规范场理论、弦理论、几何量子化和拓扑量子场论方面发表了近30篇论文,1992年以后主要集中在凝聚态理论研究上。1998年获中国博士后“国氏奖”,1999年获香港“求是”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01年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5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是凝聚态物理理论,主要包括:物质的拓扑相和拓扑量子计算以及在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系统中的实现;非阿贝尔和阿贝尔分数量子统计;光格子上冷原子系统的物理性质;一些新的强关联物理系统和高温超导机理相关的模型研究。已在这些方面共发表了五十余篇论文。同时,也从事与上述问题紧密相关的一些量子场论问题的研究。
周善贵 : 1992年和1995年在吉林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7月至2004年4月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工作,2004年5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1998年至2001年多次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访问;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德国海德堡马普核物理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过去的主要工作:曾经在原子物理(电子-离子共振复合)、原子核物理(高自旋态和超形变核等极端条件下的核结构、奇特核结构)以及强子物理(光锥QCD与强子结构)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并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两项。目前研究方向为理论核物理,主要进行奇特核结构以及超重元素性质与合成方面的研究。
罗洪刚:  199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1999年至2003年分别在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被聘为理论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过去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发展并应用运动方程方法研究强关联电子系统性质;发展时间相关的密度矩阵重正化群算法;提出描述单杂质安德森模型的统一的Fano共振理论;提出描述电子型掺杂高温超导体的两带模型,并解释了相关的实验现象;分析了高温超导体正常态的标度行为,揭示了c-轴电阻反常的物理根源。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强关联电子系统,高温超导理论,模型的数值计算等。
……
中国的物理学家并有像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后继泛人,实际上我国物理学家仍然具有很强大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