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谈家教:父母别慌!

 

今天的孩子特别慌张

问:新书《孩子,别慌》为何用“慌”这个字眼?

孙云晓:我做了四十年的儿童教育,我认为,今天的孩子是特别慌张的一代,压力特别大的一代。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十年间,从1999年到现在,三次做了全国中小学生大规模的调查对比,发现1999年的时候近半数的全国中小学生睡眠休息时间不足,而现在呢,达到了近八成。就是说,近十年来,我们全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减反增。双休日的时候睡眠不足的孩子达到了七成,低于国家标准。这是一个特别可怕的数据。其实孩子慌反映了父母慌,或者说,父母慌,孩子更慌。我就发现,慌与不慌之间反映了我们教育的一种困境。所以我后来想,因为我觉得,父母是最有爱心的。父母要是改变了自己,就是改变了孩子。

问:就是说,这种慌是一种病,是吧?

孙云晓:“慌”也就是全民教育恐慌。人们一想起教育就害怕,会觉得教育孩子太难了。有的父母很淡定,我让孩子自由快乐,突然发现周围的孩子都上各种班,拿了那么多证书了,便会突然觉得自己落后了。这时候就开始变得不行了,开始慌了,会传染的。而这种传染性的(慌),我觉得是到了一种违背常识的状态了。

比方说,广州的一些中小学生在双休日是没有休息的,上很多个班,这有必要吗?孩子能过这种生活吗?就为了拼一个重点中学?值得吗?想没想过这种状态对他一生的伤害?所以我觉得这太违背常识了。孩子现在比20年前的恐慌程度增加了10倍。那个时候父母的期望没显得高,能上个大学就很好了,上不了学也挺正常的。现在是上大学不行了,得上重点。十年前很多孩子暑假都参加各种夏令营、野炊游等等,现在很少了。那个时候孩子双休日还能玩,现在双休日孩子玩得越来越少了。那个时候孩子睡眠还比较多一点,现在孩子睡眠一点都不多。这不是很典型么?我们是有数据的。我觉得人们生活好了以后,期望也高了。过去没条件,现在有条件了。有条件投入了,我就希望他好啊。可是父母超越了常识,也超越了极限。比方说,能进民校的数量有限制,比方北大清华,他们给广东多少名额啊?肯定是有名额限制的。再怎么拼,也就只有这些名额。这边的需求越来越高,名额不涨,竞争就更加激烈了。

问:那你觉得怎样才能不让这种慌延伸到孩子身上呢?

孙云晓:我觉得,一方面,国家的教育得改革。但你不能等到国家的教育改革彻底成功的那一天才来教育孩子,那肯定来不及了。孩子是不能等待的,这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说,现在父母得不慌,要淡定一点,理解孩子一点,孩子的压力就会减轻一点。他可能就反而有了一个好的未来。如果你慌里慌张的,本来压力就大了,你还给他加压力,那孩子就有可能出问题了。现在孩子出问题的比例很高,这些问题其实本来都不应该出现了。青岛那个自杀的孩子的案子可是一天三个孩子自杀啊,这个有理由吗?所以说,我觉得这种事是人为的。

有个教育家说的很好:人生不是短跑。奥运会的时候,百米的速度那很关键,那家伙闪电般就可以跑,稍微一犹豫,就完了。但是马拉松的时候,你多跑我两步,我差你三步五步都没关系。所以要看到,人生是长跑。长跑需要的是后劲,需要一个综合素质,需要耐力。因此,你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这就是在培养他的耐力,这是后劲,素质。

报班要淡定 兴趣是关键

孙云晓:我觉得对幼儿园和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四个字:兴趣+习惯。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习惯就没有保障。把握了这两条,就没有问题。我觉得在小学,可以这么说,小学生基本上可以不报课外班。只要把学校的课程学好了,再培养他的一些社会生活能力,这孩子就错不了。当然,如果孩子很喜欢舞蹈,很喜欢什么别的,去报一两个班也可以。如果他愿意的话,发展特长也是可以的。千万不要把兴趣班变成一个过度竞争的手段。你这样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是很愚蠢的。就想着“我的孩子双休日报6个班”,悄悄地干,结果看孩子的考试成绩比别人多几分啊?也许英语好一点,但是你损失更大。一旦孩子不喜欢生活,觉得活着没意思了,你说这还有什么后劲啊?这真的是没有意义。

我都57岁了,为什么我现在学习,写作什么的都兴致勃勃,就是因为小时候读书比较少,玩的多。就跟那个电视储存能量比较大一样的道理。现在想起来,我小时候不上课,文化大革命上什么课啊。我都整天在山里边,青岛人嘛,在山里海边,那个狂野的童年。那时非常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你看我现在看电视都能边看边做笔记,这不是在主动学习吗。我从15岁写日记写到现在,写了42年,没有任何人逼我写日记,完全是自己喜欢。所以这个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活的幸福。不幸福了还有成功的教育吗?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有一个特点,上了大学就不学习了,睡觉,谈恋爱,花钱,为什么呢?就是学累了。跟吃东西吃伤了一样。而且父母也不管。父母就觉得上大学了,就行了。其实大学这四年间都是人生飞跃的阶段了,但孩子却不飞了。这不是失败了吗?

我觉得父母要有长远的眼光。孩子没有兴趣,没有习惯,这是不会有幸福的人生。少给他报几个班,少做作业,多带孩子出去玩。我家的女儿考上大学之后就说,最感谢父母的是在她18岁之前带她走过了13个省。我们家的寒暑假主要是旅行。这孩子不喜欢吗?所以我觉得应该要有一种长远的眼光。

你得相信,人是千差万别的,孩子不是一把泥,你想捏成什么就成什么。有的孩子,你逼死他,他也考不了前十名。孩子是有差异的,不是你想干嘛就干嘛。我觉得现在有的父母失去理智就表现在这。

当代家长最大的困惑

孙云晓:现在的家长什么问题都有。比方说,谈学习问题的第一多,第二就是谈跟父母之间的矛盾。

现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叫“代沟下移”的现象。我们小时候,代沟都是青年人的事,小孩没有代沟。今天倒过来了,是小学生就跟父母很矛盾,很有代沟。

为什么?是因为压力下移了。现在大学生跟父母的矛盾都减轻了,因为他们的父母不管了。所以说一个是亲子关系的矛盾,还有一个就是同伴的关系。担心孩子谈恋爱,担心孩子有性问题,担心同伴关系,乱花钱这些问题。

亲子时间 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当年在我讨论教育问题的时候,人民日报发了一篇文章,叫做《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这太需要改造了。比方说,你刚说的问题,我认为,再忙碌的父母,都可以成为好父母。你不要以为陪在孩子身边就一定能把孩子教育好。有的父亲有这个责任,要陪在孩子身边写作业,怎么陪他呢?父亲就玩手机,然后就哈哈哈的。孩子肯定会觉得父母陪在我这里简直干扰极了。人在心不在。所以这就不行。而有的父母虽然很忙碌,但儿童都是研究大人的专家,你是不是关心她,你心里是不是有他,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所以说我觉得有的父亲很了不起。

之前杂志登过一个新闻,一个新疆的开长途车的司机父亲,一出车就十几二十天,那他怎么教育孩子呢?他利用寒暑假,长假,带着孩子出车,翻山越岭,很辛苦的,用开车的经历来教育孩子。后来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博士,而且读博期间都没有要家里的一分钱,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所以父亲就给了他一个奋斗的形象。开车翻越天山,很艰难。他让他孩子知道,这就是生活,到了关键的时候要咬着牙,不能松劲,冲过去了,就胜利在望了,就有好风景了。

孩子的学习也是这样。父亲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平时又忙碌,但这样也可以给孩子一个好的形象。所以我觉得,父母很忙碌,没关系,但心里一定要关心孩子的事情。他的烦恼,他的愿望都记在心里。父母要尽可能地帮助他,那孩子就会觉得你很关心他。我甚至说,亲子之间,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什么是“弹性儿童”?

就是一种抗挫的能力。比方像弹簧一样的,压力来的时候我可以承受得了,是有弹性的。现在的孩子就是需要有这样的一种抗压能力。压力来了,我能扛得住,哪怕压力把我压得很低,我很难受辛苦,但是我慢慢就能自我恢复。就跟压弹簧一样嘛,压得很紧很紧,但是可以自我调解。那父母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比方说,父母要特别鼓励孩子运动,坚持运动的人就知道什么是抗挫折,什么是耐力。我不受教育,我运动,那个碰撞,规则,难度大得多了。从中就不言而喻地培养了孩子的一种抗压能力。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比方说他犯错误做错事的时候,父母要敢于说不,敢于惩戒。甚至我就提出来,两岁到四岁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敢于说不。为什么呢?因为两岁到四岁的孩子在这个时候是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时候,能从300个单词发展到1500个单词。这个时候孩子就明白很多道理,那么告诉孩子说一些不好的事情坚决不能做,比方说打人骂人,抢东西,不洗手就吃东西,这些都不可以做,那如果孩子你做了,就要受到惩罚。怎么惩罚呢?在沙发上坐着,五分钟或十分钟不许动。小孩嘛,坐在那里不许动,告诉他犯错误了,一般来说,孩子以后就不敢做了。不要打,违反规则让他在那里坐着就好,或者说如果他每天都要吃冰淇淋的话就惩罚他今天不能吃。或者今天不让他看动画片,对于儿童,这些惩戒就够了。让他们知道,这是有规则的。这个时候打下的基础影响一生。在孩子两岁到四岁的时候不说不,什么都说好,都说是的话,这孩子就容易没有规矩,就有可能无法无天,他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不可以的事情。这就很危险了。

问:美国的虎妈说,受过严格教育的孩子的抗压力一定比较强,您觉得呢?

孙云晓: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孩子受过严格训练之后,他的抗压能力会变强。这个虎妈讲的也不都是错误的。我认为,儿童特别需要严格管理。严格管理对儿童而言是一种保护。其实儿童知道什么事情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样反而他获得了自由,因为别人都是可以(做这些不允许的事情)的。这就是父母教育的水平。

父母不能说今天不允许孩子吃冰淇淋,过一会又心软了,说看孩子表现还不错,就给他吃了。结果孩子就知道,父母说话是不算数的了。父母应该忍着心不让他吃。孩子第一次闹,第二次闹,第三次就不会闹了。他是相信大人的,大人说不能吃就不能吃。很难受也不能吃。所以父母一定要坚持。不要轻易许诺,但说了就得做到。没有这个,就没有权威性。

隔代抚养产生矛盾怎么办?

我觉得,双职工白天上班了,孩子交给老人带是很好的,晚上要自己带,下了班了就把孩子接走,一个是让老人歇息,一个是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管自己的。孩子的教育问题主要是由父母来承担的,老人是白天帮着照看一下。

问:如果老人继续带会如何?

孙云晓:我跟心理学家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说,孩子一定要自己带。比方说,父母跟老人说好了,白天由老人带,晚上自己带,你要知道,父母在孩子面前有作用的时候也就是在孩子12岁之前,过了这个时间想管都管不了了,没什么作用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呢,就是在那个时候你投入1分,胜过之后投入的100分,关键的时候父母一定得管,这是一个原则。你不管孩子的话,将来会发现跟孩子亲不起来,父母说话的权威性很低。孩子跟谁一起长的,就跟谁亲,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孩子会有一个理智说,这是我的父母,但他跟你没感情。你说话,那就是参考意见。

还有一个问题,我跟心理学家讨论的时候,他们认为是这样的:如果说你实在没办法,只能交给老人,要这么做的时候就得有一个判断,这个老人能不能稳定性地带孩子。

比方说,很长的时间,在孩子12岁之前,老人基本都在。这就是第二步的方案了。别到时候,怕的就是,孩子给老人带个三年两年的,老人没法带了,中断了。这个亲子的依恋是不能中断的,中断是有问题的。比方说,他跟奶奶特别好,奶奶年纪太大了,孩子几岁的时候就死了,病了之类的,这个时候孩子会很难受,非常不容易,所以父母得有个判断,看老人是不是健康啊,能带多长时间啊,不可以说孩子今天放在他家,明天放她家,保姆今天换一个,明天换一个。

孩子为什么没有安全感呢,就因为她周围全是陌生人。没有安全感的孩子长大会怎样呢,人际关系糟糕,因为她没有安全感啊,她的同学,同事,甚至夫妻,他都感到不安全。孩子的麻烦就在后边了。当然在父母和奶奶之间走一走是可以的,因为父母是稳定的,爷爷奶奶也都是稳定的。别说孩子放在奶奶那里几年,放姑姑那几年,这样就不好了。所以说这个依恋是很重要的。

我在央视讲亲子关系的时候,讲到美国2007年特大校园枪击案,韩国青年赵承熙20几岁,为什么会开枪杀了33个人呢,没有理由的,就是因为他八岁就离开父母到美国去了,孤独地长大,所以这心理上就有很大很大的创伤,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压抑,后来就没有理由地杀人。这多可怕啊,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

男孩女孩 因性施教

我认为,所谓因性施教,并不一定要分男性女性,而是在我们所有的教育中要更加以人为本的一种教育原则。

我举个例子讲说为什么我提出因性施教。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联合研究,我们发现中国的中小学生,男女生在认知,学习方式上有相当显著的差异。

女生最擅长的学习方式有三种,第一,语言的沟通,第二,读书,第三,聊天,这是女生擅长的优势。男生最擅长的学习方式有四种,第一,运动,第二,动手操作、实验,第三,使用计算机,第四,参与体验。这就说明了在生活中,男女有显著的差异。

但现在你会发现,中国的中小学的教育很难满足男生的需要。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平常的标准对男生非常不利,比方说运动不够,实验操作很少,计算机不够,参与体验也很少。这样男生就在学校里充满了失败感。因此这个教育就需要加强运动,动手操作增加,这些在平常标准里要加进去,这就有利了。我说的因性施教主要是这个。在家庭当中也是这样的。男孩女孩的教育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