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备受期待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终于顺利抵达广州沙仔岛码头。随船抵达的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下称“考察队”)队员受到了市民和学生代表的热烈欢迎,300多名参加欢迎仪式的“老广”更是得以一睹我国唯一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的风貌。

极地“雪龙”抵穗

  这是“雪龙”号三年来第二次自南粤大地开启通往南极的征程。“上一次来广东还是2010年,当时第27次南极考察就是从深圳盐田港出发的。”一位老科考队员向记者回忆道,非常高兴能够得到广州市的热情邀请,到羊城来转转。此次,“雪龙”号考察船于10月30日下午15时离开中国(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经过73小时的连续航行,于昨日下午16时才顺利抵达广州。

  考察队在广州市停留期间主要进行科普宣传、物资补给、人员休整等最后准备工作,计划11月5日上午从广州市启航,前往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雪龙”号船此次航程将历时162天,四次穿越西风带,计划航行27460海里,于2013年4月返回上海。

  将组织史上人数最多“大洋科考”

  这一次从广州出发的南极科考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据介绍,第29次南极考察队由241人组成,其中科考及相关人员108人,后勤保障38人,工程建设32人,管理、新闻宣传等14人,雪龙船员42人。按照度夏和越冬划分,其中两站越冬人员为40人。

  此次科考主要负责四方面的工作:开展极地专项、后勤保障、工程建设、科普宣传,共执行科学考察任务41项(含专项22项),除常规任务外,考察队还将负担南极后勤保障以及工程建设项目12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雪龙号此次“将载着40多位科学家专门进行大洋环境的综合考察,这是历史上开展大洋科学考察人数最多的一次南极科考。”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或有着落

  记者还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了解到,此次南极科考将“开展第四个南极考察站的选址调研工作”。

  众所周知,从1984年我国首次组织南极考察以来,已经先后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三个科学考察站,然而我国的南极科考力量仍然有待增强。就以大洋考察为例,此次考察队的考察范围不仅包括考察站的海域,还将前往一些过去没有前往的区域进行考察,这都需要有相应站点的支持。

  为进一步扩大我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拓展我国海洋发展的战略空间,第四个科考站的建立成为一个重要选择。据透露,新站将重点考虑在昆仑格罗夫山内陆区域和威尔克斯地罗斯海沿岸区域选址,同时兼顾毛德皇后地、南极半岛、玛丽伯德地区域进行选址调研工作。

  今明两天,市民将有机会凭票参观“雪龙”号。为了给广大市民一个“探龙”指引,记者昨日率先“登船”,为大家带来了一手的“雪龙”号生活样本。眼看着这艘样样都有的科考船,顿时感觉犹如一个“雪龙村”。而更令人心动的是,“村民”选拔不需经过“魔鬼训练”,凭着一手好手艺,很多专业人士都能幸福登船。

  泳池酒吧样样有生活工作两不误

  9层高的“雪龙”号肚量十足,除住舱和食堂外,还配备了游泳池、篮球场、酒吧等休闲设施,俨然一座现代住宅小区。一至七层和负一负二层,密集分布着生活和工作区间,从高到低,顶层为驾驶室,六层依次是机要收发室、网络通讯室、气象预报中心和住舱,五层是会议室和住舱,三四层除住舱外,还有一个图书馆,最为丰富的是二层,餐厅、酒吧、邮局、贵宾室、医务室一应俱全,而负一负二层则有供船员健身的力量房、篮球场、游泳池和桑拿室,当然,120多平米的多功能厅完全胜任聚会之用。

  从室内出来,红色涂装的缆车最引人注目,在“雪龙”号上有多部缆车,任务也各不相同,除起吊重货物之外,还有采水和捕捞作用。100余米的船中部,悬挂着两艘橙色潜水艇,后甲板停机坪上,能停放2台直升机,在一旦遇到“雪龙”号无法破冰前行的时候,直升机能搭载科考人员到达指定地点进行考察作业。

  “村民”各司其职有专长可绕过“魔鬼训练”

  下午6时,在六层气象预报中心,年轻的气象预报员闫涵一手端着笔记本电脑,一手调试着卫星接收仪,他要在半个钟头内下载出卫星天气图,并对未来48小时的海面天气情况作出分析,以便在遇上气旋、台风等情况时调整航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海上天气预测是我和来自浙江的一名队员负责。”闫涵说。同样是天气预测,将要在南极呆17个月的田忠翔的工作,则是预测科考站附近的天气情况,为科考队员外出试验作保障。

  初到广州,科考队员们都显得很兴奋,不断拿起手中的相机互相拍照,也有队员直接来到船下小跑健身,“选拔的时候有集训,但不用做俯卧撑之类的魔鬼训练。”田忠翔说,第一次随船去南极就呆17个月,他心里却没有一点压力,“不紧张、老队员跟我聊过很多科考注意事项。”46岁的柳州人廖焕敏是船上两名机械工程师之一,在此之前,他去过最冷的地方是大兴安岭,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地方驾着工程机械作业。

  经过单位内部选拔,年初他和队员们在黑龙江亚布力进行集训,那个“智取威虎山”的小镇,内容包括攀岩、体能训练、GPS识别、野外自救与互救。每个登船的队员,出发之前都要与亲属一道,确认签署一份“生死状”,闫涵对此很轻松,“只是告诉家里人我这半年去南极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