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代高中学生来说,上网已经不在奢侈,早已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一族,如何透视其心理,分析其利弊,如何正确看待、引导和规范现代高中学生的上网行为,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 键 词】 现代高中学生 上网心理 利与弊 对策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学会了上网。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优点,又有信息量大、传播及时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它有助于中学生认识他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变化。有关研究表明,在网上浏览、交友、聊天、游戏、网婚等新兴事物使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他们不再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更倾向于互动、合作、分享知识。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正如伯顿所说:“凡在上帝有一所庙宇的地方,魔鬼也会有一座礼拜堂”。近几年来,有关中学生因沉迷互联网而导致学业荒废、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案例数量也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研究中学生网络迷恋发生的心理机制,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是当前网络教育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现代高中学生上网心理分析
现代高中学生对网络的需求一方面与他们所处的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密不可分。其形成的心理机制来,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求知心理。丰富而新颖的网络信息为求知心较强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内容。一般而言,这部分学生上网能有较明确而正确的动机,获取信息知识能不影响自己正常的休息
 
时间,把上网作为自己学习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方式。然而,由于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又不强,因此,就需要教师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指导学生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运用分析综合能力,取真去伪。
2、从众心理。青少年学生都普遍存有从众心理,如果一个集体有大部分学生上过网,那么其他没有上过网的学生很有可能受到上网者的影响,开始接触电脑网络,形成一个群体的“上网热”。这种从众的上网心理带有相当大的麻木性,尚未形成正确的上网动机,较容易被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所吸引,同时,也易于接受教师的指导。
3、自卑心理。这与性格有关。这些学生性格孤僻,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不喜欢、不善于在现实生活中与同学交流思想、表明态度、诉说感情,而实际上他们有许多话要说、要倾诉。因而他们就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到了这里,觉得世界变小了,可以跟任何人闲聊一通,无所顾忌。
    4、好奇心理。计算机和互连网是当前人类创造的最新“玩具”,而且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这对具有较强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个全新的好玩的“玩具”,这些学生坐在电脑前,常常是这边击击,那边点点……有的网站还故意挑逗,设置陷阱,屏幕上越显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得浏览,越引起这些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在对电脑网络探索的过程中,会随着对电脑网络认识的增多而逐渐降低好奇心,但是,探索的过程亦是其上网动机重塑的过程,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很有可能由好奇心转化成其它一些不良的心理。
    5、逆反心理。经常上网的学生往往成绩较差,由于上网时间长,上课时精力不集中、萎靡不振、身体憔悴、目光呆滞、恍惚异常、如痴如醉。不免要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同学的冷嘲热讽、家长的棍棒相加。越是这样,越有逆反心理,不要我上网,我偏要上网;要我好好学习,我偏不好好学习。这就形成了可怕的恶性循环。家长经济制裁与肉体体罚并举,一部分改邪归正;另一部分则破罐子破摔,干脆逃学或者离家出走。
    6、迷恋心理。部分学生对上网有严重的依赖、留恋心理。特别是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是导致青年学生堕落的三大杀手。游戏软件的设计者将游戏设计得十分诱人,险象环生,扣人心弦,极富惊险刺激。有的学生热衷于网上聊天、网上交友,无话不说,畅所欲言,一些学生由于网上交友不善,轻则影响学业,重则丧物丧财,甚至肉体受侵害。由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充满刺激、惊险和诱惑,一些学生一旦接触,便身陷其中不能自拔。渐渐地便产生了迷恋心理,对学习没有兴趣,对健体没有兴趣,唯独对上网情有独钟。如今,“网络婚姻”在网络中的流行,又使较多的青年学生欲罢不能。
 
三、现代高中学生上网利与弊
    网络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好,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但若沉湎其中,则既害身体,又损心理。
 
1、现代高中学生上网有好的一面。主要表现为:
(1)有利于就业。职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绝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对毕业生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的要求,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一定的操作技能,为将来就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有利于转变观念。上网可刺激学生转变观念,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等,因为网上内容十分丰富,而且不断刷新,这就使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触网中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有利于扩展知识面。学生触网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因特网是一本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信息量大,互换性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使学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可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大量的有用资料,极大地开阔了职业院校学生的视野,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
(4)有利于平等交流。触网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职业院校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僻,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与人交往的。而现实生活中,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的学生带来压力,网络恰恰给了他们一个新的相对平等宽松的交流环境。
(5)有利于增强现代高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现代现代高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是狭小的,而网络是宽广的,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案例,好的、丑的、善的、恶的,现代高中学生受到了双面教育,增强了脆弱的内心世界。
 
2、现代高中学生上网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1)迷恋上网有害身体健康。学生泡吧彻夜不归,连续“奋战”几天几夜,更有甚者以网吧为家,饿了泡点方便面,渴了喝点矿泉水,累了趴着打个盹。导致视力下降,体质降低,整日精神恍惚,无所事事。
(2)迷恋上网有损心理健康。由于网迷对上网有着很强的心理依赖,每时每刻脑子里想的都是网上的虚拟世界,久而久之导致心理变态。
 
(3)迷恋上网容易滋生是非。由于网吧的营利性,对上网人员不加限制,人员很复杂,甚至个别人上网就是为了选择敲诈对象。
(4)迷恋上网严重影响学业。由于对网络的依赖性,一上网,就下不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上网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网上几个小时一眨眼就过去了。导致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5)迷恋上网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由于网上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于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丧失道德规范。
同时,因特网网上信息传播的隐蔽性,使部分学生在网络上容易放松对自己言行的要求,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认为“在网上什么都可以做”,使得现代高中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
 
 四、对策与思考
   
1、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世界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在经济、文化、生产、生活以及信息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要趋其利而避其害。因此,职校在对学生上网的问题上就不能简单地“禁”和“堵”,而应正面引导。学校要利用主题班会、墙报等多种形式,进行正面引导;组织专题讨论,提高学生对上网的正确认识;提高我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与上网学生交朋友,在取得对方信任的基础上做好转化工作;开设讲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搜集迷网受害典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调整心态,增强自控力。学生迷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都与心理有关。有的学生出于好奇、有的出于消遣、有的为了放松,有的因为厌学等等,他们认为网络是灵丹妙药,上网能解决一切问题。结果,恰恰相反,有的学生一旦踏入网吧,就陷入“网”中不能自拔。因此,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调控技巧。如确定上网时间,该下网时就下网;请同学监督,到时提醒必须下线;坚决不浏览不健康网站,杜绝“黄”色污辱。
   
3、共同教育,多方齐努力。对迷网学生学校当然要管,但这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要管,要以身作则。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将“过来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讲给孩子听听,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和志向,为了国家、为了家庭、为了个人的发展,都必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发现孩子上网,不要粗暴干涉、打骂体罚,禁止孩子接触电脑。要因势利导,要阐明学电脑的好处,又引导孩子不沉迷网上游戏、网上聊天,远离网上**。限制孩子生活费,建议宣传、**、工商、文化、教育部门专门制定网吧经营的规章制度,学校周围不得经营营利性网吧,严禁非节假日接待学生,限制学生上网时间等。
   
4、指导上网,讲文明道德。网络虽然是个虚拟世界,但也要“慎独”。所谓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自律。学校开设上网指导课,指导学生怎样上网?为什么要上网?上网主要应干什么?哪些网站可以上?哪些网站不能上?为什么?上网一旦入迷怎么办?如何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上网与健体的关系?等等。上网指导课和德育课要将网络道德渗透其中,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网上识别能力。教育学生,作为一个公民,必须以合法的言行介入网络,制定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活动手册”,讲文明,讲道德,从而预防现代高中学生网上错误行为。
   
5、加强管理,压力变动力。职校的学生大多远离父母、寄宿学校。学校要加强课堂管理、宿舍管理、半军事化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坚持熄灯前点名。组织各种活动,如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校内的生活丰富了,集体组织的活动多了,“摆脱孤独”就有了合适的去处,从而减少到校外网吧的次数。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达到一定门次不及格,给予警示或留级或劝退等。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压力是好事并非坏事,有压力才有动力。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学习文化专业知识上来。
   
综上所述,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现代高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要坚持正面引导、专家指导,防患于未然。培养健康的网络道德意识、网络信息意识,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注重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的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效益,取长补短,互相配合,事半功倍,注意对学生思想系统的控制,使上网真正成为现代高中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状况统计报告》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
[3]黄少南,胡武昌,周先华,等.九江市城区中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1):35
[4]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整合.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