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一体化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张 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
hzhang@kcx.ecnu.edu.cn

一、一种理念,两类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
三、学科课程的重建
四、稳妥地走向一体化

一种理念,两类课程
(一)一种理念
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
(二)两类课程
学科课程:人的心理经验与学科逻辑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人的心理经验与生活世界(现实世界)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
(一)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什么如此混乱以至“失范”?
1、“应试教育”的势力依旧强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扭曲、弱化或消泯。
2、市场逻辑乘虚而入,经济利益遮蔽了教育意义。
3、学科中心论惯性强大,教师一时难以适应。
4、理论界莫衷一是,虚假繁荣,认真严肃的研究尚不多见。
(二)虚假的“自主性”、“主体性”是对综合实践活动宗旨的背离
强调儿儿童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这种做法极端地说,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

搞好综合实践活动,对主题及内容的发展具有预见性是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产生每一个儿童有力量的学习作为自己的责任。
(三)教师的规范
为什么许多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不了现实主题和内容呢?这是因为许多教师只在学校中生活,对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置若罔闻。
1、一个探究者。
“在活动中,我自己也象着迷似地感到十分愉快”。
综合学习能否成功取决于教师自己能否和儿童一起共同愉快地学习,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2、一个学生学习的倾听者、指导者。
综合学习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的目光能否细致地看到每个儿童学习过程中的细小变化,教师能否关注其发展,并予以爱护和帮助。
3、一个合作者、协同教学者。
(四)学生的规范
1、在态度上,像对待学科学习那样认真、严肃。
2、把“问题”与“意义”结合起来。
(五)学校的规范
1、一个学习共同体。
2、一套健全的制度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年度规划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与管理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与管理制度

童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听起来是很好的,但是,如果把学习这件事完全听任儿童自己来做,依赖于学科课程的重建

(一)生成“儿童的课程”
(二)超越传递性教学,走向“研究性教学”

稳妥地走向一体化
(一)中考与高考的方向
中考的“三个突破”。
(二)一体化的境界
如果是教育上有意义的综合学习,那它会像学科学习那样有力量;如果是教育上有意义的学科学习,那它会像综合学习那样鲜活与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