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恩是主体对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及回报的过程,感恩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幼儿家庭教育是实施反恩教育的适宜途径,为此家长要练就幼儿园的年龄特点,做好感恩的表率;要帮助儿童把握好感恩的度;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幼儿园家庭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幼儿优秀的道德品质。现代社会所认可的优秀道德品质是一个多维度且内容丰富的范畴,其中即包括“感恩”这一道德品质。
 
一、感恩与感恩教育
 
《说文》中日:“恩,惠也。”[1]《现代汉语词典》讲:“恩即恩惠,就是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感恩是“对别人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2]“概括而言,感恩就是个体对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不友好及回报的过程,其中又主要在于表示友好。[3]感恩是每个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感恩的对象包括人和物。这也就是说,不仅要对自己熟识的亲人、老师、朋友、同事的帮助表不友好与回馈,对于陌生人的援助也应心怀感激之情;同时应善待自己周围的事物,无论其有无生命。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4]它分为认知和行为两个层面,认知层面上包括识恩与知恩。识恩是指主体能够识别他人给予自己的便利与好处,确认他人从情感或行为上满足了自身需要,这要求主体具备对自身需要的意识能力和对自己处境的理智分析能力;知恩是指主体能够把这种便利认作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并将这种恩惠储存在记忆中,而不是当作一种情境性的瞬间存在,由此产生“感恩之心”与“报恩之情”。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感恩行为包括报恩与施恩两个方面。报恩是主体通过外显行为对具体感激对象表达友好之情,或者给予对方适宜的便利。这种回应是主体自觉自愿的行为,一般不会超出主体力所能及的范围。施恩是一种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的报恩,是主体超越具体的感激对象主动给他人提供便利,满足他人需要的行为。施恩使主体重新成为他人的感激对象,从而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个受恩——施恩的良好循环。当这种循环能普遍展开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具有利他思维,从而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可见,感恩教育不仅是对个体实施的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5]对整个社会而言也是一种共生共存的教育,有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二、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一)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俗语云:“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幼儿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因此要及早施教,尤其是在儿童道德品质培养方面,更要“谨注错,慎习俗”,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需要成人全面、及时的引导。
儿童感恩意识的获得同样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5-6岁是儿童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儿童自我中心思维占强势地位的时期,儿童难以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和理解问题。这就需要成人一方面抓住关键期及时教育,以增强感恩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儿童心性未定之前实施感恩教育,防止不良影响的侵入,可以保证幼儿的健康发展。如果不注重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幼儿就有可能受到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表现出自私自利的性格特点,并延续到其成人以后,从而不利于其人格的完善。
 
(二)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有利于保证感恩教育的效果
人格心理学认为,人在6岁以前就已经奠定了其人格基础,后期的教育与塑造只能在这个基础上起作用。感恩意识的获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一个人幼年时没有种下“善”的种子,几乎不可能要求他成年后成为一个乐于助人、施恩不图报的人。目前,在对感恩教育的研究中,研究者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实施要从幼儿抓起”。[6]正如贺拉斯·曼所说:“凡是任何事物生长的地方,一个塑造者胜过一千个再造者。” [7]幼儿阶段的感恩教育是后期感恩教育的基础。
 
(三)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有利于当前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
当前我国儿童多为独生子女,很容易成为家庭三代的核心,养成骄蛮任性的性格。一些孩子甚至学会了用各种手段来要挟自己的家人,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不仅导致幼儿之间频繁发生冲突,幼儿与家长之间也时有对抗产生。
当前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上升,自杀事件层出不穷,社会中也不断出现对儿童自私自利的责难。人们在寻找这些社会问题的原因时,往往会指责教育的缺席,其中儿童期教育的不足尤为突显。笔者认为,感恩教育不失为一种解决策略。如果我们从儿童期就注重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无论对儿童及其家庭,还是对整个社会,都会有利的。
 
三、家庭教育是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适宜途径
 
(一)在家庭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古语说:“养儿防老。”这点明了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中对子女知恩图报的心理期望。虽然近年来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有所变化,但当前中国父母的这项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更何况中国的父母往往愿意为子女的发展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事业和生活。[8]儿童如果不懂得理解父母,不认可他们的恩情,不知道回报父母,对家庭的破坏性会更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百德孝为先”,“孝”被认为是一切道德品行的基础。所谓“知恩”首先是知父母恩。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对父母不知恩报恩的人,就是一个毫无德行可言的人。这样的人不可能对别人感恩戴德,一般人也会不屑于与这样的人交往。总之,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其家庭内部,都对其感恩意识的获得充满了期望与需要。
 
(二)在家庭中实施感恩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成为幼儿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师,并将家庭视为幼儿获得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首先,在家庭中,父母与儿童的接触是一种全方位的密切接触,可以随时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对儿童潜移默化地实施感恩教育。这符合道德教育的养成性特点,教育效果会更加深刻有效。其次,家庭对幼儿个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幼儿社会化的主要场所。[9]对幼儿感恩意识与行为的形成来说,家庭同样起着首要的决定性影响。因为孝敬老人、尊敬父母、爱戴兄长等教育内容必须在家庭情境中实施才能取得实际效果,而家庭中父母等人的榜样角色作用对幼儿感恩行为的习得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再者,儿童道德的发展与儿童早期跟父母感情的联结有密切的关系。[10]感恩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必将受到子女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其他任何关系都无法取代的。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此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有利于儿童的学习与成长,幼儿园、学校等专业教育机构中感恩教育的开展自然也离不开家庭感恩教育的配合,只有积极引入家长的参与,才能保证家园、家校教育效果的一致。
总之,在家庭中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不仅具有相对优势,而且在教育内容、方法、条件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
 
四、在家庭中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策略
 
(一)家长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做好感恩的表率
幼儿正处于一种发展性的自我中心阶段,难免表现出“小气”“霸道”等现象,家长要了解幼儿的这一年龄特征,允许孩子表现出这种与感恩相悖的行为,以避免幼儿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同时又要善于抓住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培养其感恩意识。
其次,父母要做好感恩的表率。[11]当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帮助了父母时,父母要有敏锐的体察,并及时感谢幼儿的施恩行为,使其体会到施恩的快乐。父母为儿童提供的榜样示范能够促使其更加自觉地知恩、报恩与施恩。
 
(二)家长要帮助儿童把握好感恩的度,避免感恩教育的异化
知恩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过去,感恩意识的扩大化曾引发中国特有的道德悲情。[12]严重扭曲、超出个人能力与承受范围的知恩报恩,不仅不会增进社会及家庭的和谐,反而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因此,家长在教育子女感恩的时候,一定要让幼儿首先明白“何为恩”“何谓感恩”。感恩在于表达对他人恩情的感激之情,而不是对他人物质需要的一味满足;报恩施恩是一种自觉自愿的主体行为,而不是一种交换或强迫。
同时,感恩意识的获得也不能以压制个人的主体性为代价,更不应成为个人的心理负担。删家长应当意识到,感恩教育是针对现实社会中感恩意识的缺乏而提倡的一种补偿式教育,不应过度扩展,以免对儿童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三)家长要注重幼儿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的培养
感恩教育不应停留在表面上,而要落实到儿童的行动中,更应与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结合起来,即在促进其人格健康和人际和谐的同时,还应注意其知识经验的增长和认知与行为能力的提高。例如,对古代感恩小故事的学习,就可一方面为孩子树立正面榜样,培养其感恩意识,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培养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感恩教育虽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渗透式的人伦教育,但并不规定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层面上,家长要有意识地从感恩教育出发,注重儿童爱心、责任心的养成,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儿童的民族自尊心与社会责任感,[14]从而为儿童健康成长奠定深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3]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当代教育论坛,2006,(1):30一3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大词典(第3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3l、409
[4][5][6J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教育科学,2004,(4):9~12
[7](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3
[81刘立新.家庭教育的误区.学前教育研究,2000,(4):20~2l
[9]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73
[10]黎安林.依恋研究对早期教育的意义.学前教育研究,2002,(3):22—23
[11]陈延文.感恩教育,从感谢孩子做起.幼儿教育,2005,(24):7
[12][13]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孔子研究,2005,(1):93一100
[14]周俊峰.感恩中悟德.上海教育,200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