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强调“做”的学科,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做”回来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为学生的“做”创设环境,在“做”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做”得好,学会怎么“做”,从而“做”出知识、“做”出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有自己的特点:注重方法,强调学生的观察与测量,把知识建构在活动中,教学目的是由扶到放、到自主探索,根据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从活动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以体现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做”回来的,而不是听来的。要使学生能真正通过“做”来掌握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观念,锐意创新,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下面谈我在《科学》教学中运用新理念使学生“做”出知识、“做”出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为学生的“做”创设环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去“做”的时候往往是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甚至是盲目去“做”,这是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为了使学生的探究活动顺利开展,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做”架桥——创设环境,教师创设环境可从两方面进行:
  1、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合理使用教材。
兴趣是小学生探究成功的重要保证,它能使小学生坚持长时间学习、研究,能激发小学生积极参与研究的欲望,小学使用的是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教材,新教材把知识安排在多个活动中,每一知识点都不设总结性的语言,意图是让学生动手“做”,由扶到放,到综合运用,使学生通过活动理解知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等各种能力。跟以往自然教材主要考虑知识点的选择与编排,实践活动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有较大的区别。教学中,把教材当成经典,教材有什么就讲什么,教材怎么编排教学就怎么讲的做法是不符合新教材的教学理念的,教师只有在充分理解教材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改造和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逻辑出发,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为学生创设实践环境,以期引起学生期望的行为反应和期望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符合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如在《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1)把鸡蛋在水中浮起来的实验放到课的开始,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的**(2)在木条、吸管、泡沫板在水中浮起来的实验中,增加鸡蛋、黄瓜、试管等材料,使学生在同一时间内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不同的材料创造性地使物体“浮”起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在探索潜水艇的沉浮前,增加让学生观察粉笔在水中的沉没过程,认识粉笔吸水后重量加重所以沉没的实验,为学生探索潜水艇的“沉浮”铺路,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潜水艇为什么能沉浮自如的原理。通过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探索的环境,提高学生探索的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主动、积极去探索新知。
2、教学的引导不应局限于语言上的引导,更应体现在活动设计上的引导
一直以来,教师教学的重点是放在语言上如何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虽然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但教师把引导的重点放在语言上,学生始终都脱离不了按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猜测老师的意图,按老师的提示归纳知识。因而,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受到压抑,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因此,教学的引导不应局限于语言上的引导,更应体现在实践中的引导,即把知识安排在各个活动中,使前一个活动所理解的知识是进行下一个活动的基础,让学生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一步一步地去挖掘知识。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想、去“做”,使各个学生都有满意的收获。学生“做”过、体验过,这就是对知识的最好理解,并不一定要教师用大量的语言引导学生归纳出结论才算掌握了知识。如在教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中,教师首先通过同时演示鸡蛋在水中的“沉”和在盐水中的“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演示橡皮泥在水中沉没,提出能否使它浮起来,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挑战自己的能力的冲动;教师再设计一个比赛,让学生用一张纸进行载粉笔的比赛,教师给每个组大小不同的纸,使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小船空间的大小有关;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一个异中求同的实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同一时间选择试管、筷子、鸡蛋、黄瓜、泡沫塑料、吸管等材料中的其中一样,把一个或多个“钩码”浮起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小组团结合作精神;再通过观察粉笔放到水中沉没的过程联想到潜水艇的沉浮。这样,学生把前一个实验得出的经验用到下一个实验上,再加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出色完成实验,从而掌握知识,体现出活动设计上的引导比语言上的引导更有效。
二、在“做”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科学》教学的目的不单是使学生“做”得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怎么样“做”,因而,教师应当在“做”的方法上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使学生懂得如何去“做”。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科学探索活动。
1、指导学生进行预测、把预测与实践的结果作对比。
预测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用,预测能在实践之前通过已有知识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分析,产生最有可能的结果,同时也能从中找到探索的方法、途径。但在教学中还没有广泛应用,主要的原因是教师不放心学生的能力,学生习惯了接受知识、依赖课本、依赖老师,老师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学生思考的目的是希望猜到老师的结果,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多于自己的思考。没有明确的探索目标,没有考虑我想学什么?怎么去学?因而在实践活动前先让学生进行预测实践结果会使学生产生求证的欲望,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自己的预测正确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收获的不应只是喜悦。预测与实践结果不符,学生会产生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在实践与预测结果之间找原因,为什么会产生差距,通过分析发现错误的原因,这比老师讲一百遍、一千遍更有效,学生更能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太阳和影子》这一课时,老师让学生做“踩自己影子头部”的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预测能否踩得到自己影子的头部,学生认为只要伸长脚就能踩得到,而早上影子的头部离自己比较远,因而按正常伸脚去踩是不可能踩到的。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预测是不正确的,这时老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学生理解到同时同地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正比,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多种多样的方法。有的站到墙边,影子投影在墙上,抬脚就可以踩到;有的蹲下来伸脚就可以踩到。通过预测与实践的对比,学生理解了影子是由太阳的照射产生的,太阳的高度不同,影子的长短也不同,学生在预测与实践的对比中,发现问题的所在,并由此重新制定出合理的实践计划解决问题,从中体会到在实践活动中除了要考虑各种因素外,还要根据实践情况不断调整计划才能成功。
2、注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目的是想通过问题把学生的思路引向老师想解决的问题的道路上,不容许学生的思路有偏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见解)跟老师的要求不相符就有可能被否定,学生的思维老是围绕老师所要求的答案转,这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学生会产生无比的激情和极大的兴趣,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摸不着头脑,不着边际。问题的合适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探究活动,选择那些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诱发探究动机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真正能感受发现乐趣,才能产生探索的冲动性和兴趣。太难和不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会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提出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是学生探究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就要教师给予学生适当、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能力所及的问题展开探究,避免了老师要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的一刀切的现象。使学生研究自己喜欢的问题,解决心中的疑难问题,按自己的意愿去学习,更好地学习知识。如《观察鱼》一课,学生对鱼比较熟悉,但是,通过观察,学生还是提出了不小问题,好像“鱼为什么能静止在水中不移动?”“鱼是怎么上升和下沉的”等等,而有些问题还搞得老师不知所措,例如“鱼会不会排尿”等问题。通过与学生共同筛选,找出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如“鱼为什么在水中不会倒?”等问题去研究,学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探究结果,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因而指导学生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较大的。
3、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观察与测量
观察与测量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把归纳特征作为教学的重点,整节课都是围绕着找“特征”进行教学,所做的实验也只是验证式的实验,并不是搞研究式的实验。观察与测量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学生能力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新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与测量,以活动的形式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获得过程的体验,学生的体验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总结,它已牢牢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它不用去背,也不一定要去归纳出“特征”来,学生在观察与测量中,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归纳知识的特征变得次要了。因而,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不一定要研究出什么结果,只要学生动手做了,观察与测量了,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收获。强调观察与测量,可避免“找特征”式的教学压抑学生的创造力和围绕着老师的意愿去学习的现象,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是,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才能更好地开展探究活动。如教学第三单元“植物的一生”,学生在活动中所经历的是植物一个生命周期,需要孩子们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付出相当的精力,还要坚持观察、坚持记录,而记录方法、观察目的、统计等方面会阻碍学生的探究,老师有效地给予指导会使学生更好地开展研究,使种植活动取得成功,学生亲眼看到自己种下的种子萌发,长出一片叶子、两片叶子……长高了、开花了、结果了,除了喜悦之外,还有一段难忘的经历,这种经历谁能说得清楚,谁能说学生没有掌握知识,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也在观察与测量中得到了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科学》课“做”的特点,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做”创设环境,在“做”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做”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通过“做”来掌握知识,“做”出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作者:佛山市元甲学校 区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