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写”的角度 搭建“读”的平台
——“活动型写作”课教学策略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杨子江
 
摘要:“活动型写作”强调以“主题”写作活动促进学生有目的阅读,让学生体会“为写而读、读后再写”这样一个完整的写作思维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活动型写作”课的教学策略重点有两个方面:选准“写”的角度, 搭建“读”的平台。
关键词:“活动型写作”;以写促读;教学策略
一、引言
“活动型写作”单元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实验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粤教版高中《语文》将作文教学放在第一单元,相较作文教学严重缺失的传统高中语文教材,是一个大胆的突破。这种围绕“主题”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活动”的教学不但直指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内容散乱、效率低下、只求应试等一系列根深蒂固的弊病,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需要教师的更多思考。
我以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的教学实践为例来谈谈对“活动型写作”的思考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思考与对策
(一)关于“活动型写作”
“活动型写作”与传统的作文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巨大的差异。内容不再是学生必须统一在课堂上于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作文题,教学形式也不再局限于练习、批改、评讲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型写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学生需要通过自选题目、调查研究、落笔成文、互相探讨等一系列活动,完成“主题”写作的任务。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的主题活动就分成了“外面的世界真精彩”、“畅所欲言对对碰”、“激扬文字析事理”、“过程结果大家评”四个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活动时,能够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写作技巧甚至是阅读技巧进行“有的放矢”的具体指导。
谭健文认为:“‘活动型写作’表达了写作是‘人认知过程和问题解决的过程’的观念”,“写作不但是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更是学习者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的写作不仅是学生广泛采集资料后归纳总结的内化过程,更是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互动探讨、交流调整的过程。
然而,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大框架下,这样一个本来颇具意义的“互动型写作”课会否成为一场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表演“盛宴”?学生根据自主意愿结成小组,共同针对某个问题展开调查和阅读,分工合作,最后形成论文式的文本;教师就调查方法进行简单指导,并对学生的成果简单评价;作品展示出来了,学生互相浏览彼此的成果:过程热闹,成果丰富,皆大欢喜。这和政治历史等科目常用的小论文写作的套路如出一辙。不可否认,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为达成特定的写作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写作阅读活动确实强化了内在的写作需要,也促进了人格的养成。但这样的写作活动使学生只满足于找一个话题完成任务,由于话题的相对比较“分散”,不能形成有效的对话,学生并不在乎自己的观点是否被关注、采纳,是否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到一个写作活动的内在规律。若论对提高作文水平的帮助,这样的写作活动在学生的心目中还不及堂上课文。以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为例,“走进社会”这个主题对于初次接触“活动型写作”的学生来说,范围委实太大。如果任由学生自选角度,最后只能是“自言自语”,没有学生间相互的思维碰撞,教师指导只能“就事论事”。如果教师只规定一个小的角度,不但活动的“主题”有名无实,而且与传统的作文教学并无两样:下次老师再规定另一个写作“角度”,不就是应试作文训练吗?不过多了课外找资料的环节。
看来要想不只是走走过场,首先就要解决写作“主题”的切入点问题。这个“切入点”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有很强的争议性并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写作热情,2、有较深的内涵并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学生可评但评不好,必须要查阅相关的资料,3、有延续性并给教师提供进一步深入的可能,教师能够就这个问题指导学生对更多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从这个“切入点”出发,我们需要在“主题”的框架下选择一个角度,设计一系列相关紧密、由浅入深的问题,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从一个问题的思考走向对一系列问题的关注,并追求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结论。只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才能让学生体会写作完整的思维过程,而选准角度,是“活动型写作”课成功的关键。
(二)读和写的关系
在“活动型写作”课上,学生要先大量阅读以获取信息,再整合归纳在阅读中得到的启示和自己的思考,最后将已经内化的知识形成文字。我们看到,在这里,阅读是手段,最终指向的是写作。从数量来看,虽然阅读的工作量远远大于写作,但正符合古人所提倡的“厚积薄发”的学习方式。所以,这些阅读不应该是散乱无序的,而应该是有一个明确指向的,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甚至是一系列问题的阅读,我们称之为“主题阅读”。
莫提默·J.艾德勒与查尔斯·范多伦在论及阅读的最高层次主题阅读时这样说:在做主题阅读(syntopicalreading)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主题阅读涉及的远不止此。借助他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因此,很显然的,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我们要求学生花费大量精力主动阅读,应该有相对应的收获,如果阅读不能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那么活动就是低效的。笔者在指导学生这种以写为目的的阅读时,先向学生明确了两个学习目标。
第一、学习如何筛选庞杂的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按照豪恩斯坦的观点,信息或知识的差别在于:信息是别人内化的知识,知识是自己内化的信息;信息是输入,知识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输出。
所以“活动型写作”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学生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和角度出发。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的协助下,形成一种独特的信息加工过程,建构出更符合意义的东西。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作者所持的观点大相径庭,即使观点相同,议论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学生在查阅资料时,需要尽量公正客观的看待不同的意见,占有资料后,还要筛选与自己观点相近资料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形成自己的思考。对于高中生,我们不能要求过高,不需要学生有更独特、更个性的思考,学生的作文大量采集他人的观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别人观点的转述,没有自己的归纳总结。阅读之后的写作就是已经内化知识的输出,教师更应该鼓励这样的学习方式。只有大量的有目的的阅读,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真正的思考。
第二、学习如何从阅读中总结写作的技巧。正如潘新和所言:指向写作的阅读,应该将静态的文本还原为动态的写作行为过程,阅读中逆向领悟写作运思的奥秘:从文本主题中推测作者的意向是怎样由朦胧到明晰,从题材中琢磨如何从纷繁的素材中选择加工,从结构中揣摩谋篇布局的匠心.从语言中猜想遣词造句的多种可能性。
学生查阅的文章本身就是写作议论文的好范本,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有意识的学习这些文章的写作技巧并在写作中实践。虽然,教师无法就这些文章像对待教材一样进行细致的教学,但是“以写带读”中的阅读本来就是一个渗透和熏陶的过程。只有为写作而进行大量阅读,才有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写作的规范。
为了达到这样的学习目标,就要求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的阅读:怎样选择阅读材料,怎样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来讨论,一系列的问题能总结出怎样的形而上的主题……。因此在写作“主题”下,给学生搭建一个思维的“平台”至关重要。让学生主动阅读、有目的地阅读、交流探讨地阅读,在师生的互动中,渗透以写促读的方式和理念。
(三)关于教材和教学时间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材提供了四篇文章:《车队与红灯》《月饼消费要讲文明》《论“雅而不高”》《呼唤生命教育》。意在引导学生捕捉有价值的社会问题作深入的调查和思考,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写作方式。教师在处理课文时,重在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解决自主阅读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何速读,如何就某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活动型写作”单元占教材篇幅1/4,教参建议用8个课时进行单元教学。可是如果将教学集中在两周时间之内,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首先,学生选题和查阅资料的时间短。调查研究的功夫不扎实不细致,自然不能深入活动的“主题”。不但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以写带读”中阅读的重要性,也让教师难以就选材、阅读方法等方面做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时间短。花上一个课时让学生讨论研究彼此的选题,再花一个课时教师评讲学生的作品,形式大于内容,学生很难有真正的收获,教学效率低下。再次,学生没有调整、反思的空间。短短几天,教师要与学生就主题的调整、文章的修改等问题达成共识,工作量巨大,只能顾及“点”,不能惠及“面”。大多数学生仍然只能关注于作文的质量高低,无法在写和读之间找到平衡点。最后,与常规作文教学没有“交集”。一个模块的学习,进行一次活动型写作,写完之后就是常规的作文写作,学生无法把活动中提高的写作能力迁移到常规作文训练中去。
因此,笔者设想在教学中将教学时间分割,散布到整个模块学习的过程中。把主题写作活动分成三个阶段,学生完成三篇作文。既能使活动的内容呈现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态势,也能让学生完整体验为了写作的阅读和阅读后的写作这样一个思维过程,同时更要为800字的应试作文积累素材、训练技巧、提升思维。
三、             实践过程
(一) 第一阶段:切入主题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材是高二上学期的教学任务,所以笔者选择在写作活动开展之前的暑假布置了相关任务。在班级的Q群上公布作文题目的同时,还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文章:
【活动任务一】 粤语需不需要保护?该取消粤语吗?关于粤语的争论有没有必要?为什么“保护粤语”的争论如此激烈?……你有哪些看法?你能由此想到些什么?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议论文。
建议:多浏览相关的新闻、评论,不必拘泥于单一事件,仔细思考,找准角度。
敦促学生利用暑假时间阅读该事件的相关评论和报道,将作文以电子文稿的方式发到教师的邮箱,教师再将对文章的批改发布到Q群的讨论板上,供大家评论。
选取这个题目,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粤语保卫战”事件不但具有广东地域特色,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社会层面上的体现,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意愿。2、该事件看似很容易评论,但想评得“到位”论得“深刻”却有很大难度,因为方言与普通话之争涉及到文化、历史、语言学、社会心理学等诸多问题,学生必须查阅大量资料才能讲清楚这个问题。3、该事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但是上海、广东、重庆等具有文化优越感地区的普遍问题,而且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能体现传统与现代发生碰撞的一个典型事件,符合“走进社会”的主题。
采取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利用假期充裕的时间进行详尽地评改,也可以使后交作文的学生尽量避免先交作文者所出现的问题。当然,网络也提供了一个互动的良好环境。果不出所料,第一篇作文明显没有查阅太多的资料,写得也很不好:
【学生作文一】
王浩彬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以前在报纸上看到的一篇漫画。[y3] 漫画分上下两个框,每个框都有一条生产线,上面是美国的生产线,下面是中国的生产线。两条生产线虽然都名为“教育”,但两条生产线里“出产”却完全不同:上面“出产”的“品种”很多,有宇航员,有发明家,有教师等等,但是下面“出产”的只有一个个身着博士服、戴着眼镜、无精打采的人。这张漫画凸显的是教育的问题:中国教育缺乏多样性。而如今我们把目光在放到文化上可以发现:如果粤语逐渐被普通话取代,那么中华语言文化同样正在失去多样性。我想这并非是一个好兆头。[y4] 
或许有人会认为,统一普通话也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我认为,中国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不仅可以应用在经济方面,也可以应用在文化方面。促进交流这一优点固然不可否认,但如果这一发展要以文化遗产为代价,那我认为是很不值得的。[y7] 
 
总体而言,布局失重,详略不当。未作深入思考,泛泛而谈。语言还算流畅,略输文采。
由于进行了详细的批改,又批评了该同学敷衍了事的态度,接下来的文章明显有了很大的改观。写作者不但综合了相关资料的观点,还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立论的层次高,论证充分:
【学生作文二】
吴梦科
7月初,广州政协提出了一份议案:“把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或新闻频道改为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用语的节目频道,或在其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的主时段中用普通话播出”。[y10] 
   按理说,此建议对外公布时,民众有理解上的偏差,造成情绪激动,是可以理解的。但当政协出面,主动澄清并一再解释之后,保卫粤语的呼声不降反升,更多民众自发参与到大型**中,这就不正常了。既然事实已经清楚,广州政协并无刻意打压粤语,为什么群众的反应还会如此强烈?
   但为粤语担忧,应促使我们去保护粤语,而不应也不须去保卫粤语。前者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努力使粤语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人说粤语,热爱粤语;而后者却是以一种封闭的姿态,拒绝外来语言以壮大粤语。首先,后者这种封闭的姿态,与广东包容的文化本身就是相悖的,其次,虽然受到普通话的冲击,粤语在广东还是主流的语言,甚至在海外讲粤语的人口都非常多,而广东人大多都以讲粤语而自豪。这有必要上升到保卫的程度吗?
   最重要的是,推广普通话并不等于压制粤语,这两种语言,完全可以和谐共存,并非推普必灭粤。而所谓保卫,在保护之外还有防卫。防卫什么?普通话。保卫粤语行动,将民众敌意的矛头指向了普通话,不但没有必要,还会破坏语言的多元性,适得其反。
 
文章的论述结构有整体和局部之分,均需精心构思。本文在这两方面都表现上佳,值得学习。
(二)第二阶段:自主阅读
阅读开学后,先用一个课时将教材里的四篇课文处理完,学习基本的议论文写作方法,重点讲解速读和选材的问题。接着再用一个课时让假期里作文写得较好的学生讲述自己都参考了哪些文章。交流的过程着实令人满意:有的学生重点了解了五四运动后历次确定官方语言的历史;有的同学不但查阅了粤语的历史,甚至还追溯到了广东人的人种问题。学生看到了“以写带读”中的阅读不但能学习到大量的知识,还给写作带来的巨大帮助。最后,给学生留了这一阶段的任务:
【活动任务二】“闹剧过后,迫在眉睫的是,打好“保护岭南文化”这一战。现在越来越少年轻人学习广东音乐和粤剧了,不少传统手艺濒临灭绝。政府应该做的是弘扬岭南文化,千万不要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否则,我们的子孙后代必将在贫瘠的精神世界里举步维艰。
高速发展的城市就像一个无情的坟墓,一点点吞噬着岭南文化,当人们沾沾自喜地面对繁华的广州时,孰不知自己的身后已是万丈深渊。”
这是林奕耿同学在作文里写到的一段话,他从文化和社会的高度看待“粤语保卫战”,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剧烈的变革,在广州类似的事件和现象还有哪些?
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搜集资料,将资料用邮件转发给我,一周后,我将学生找到的资料整理精选,出了一本“专辑”,目录如下:
问题聚焦:
习作评析:
为何“一石”能激起“千层浪”?………………………………………………4
论粤语的去与留……………………………………………………………………5
语言文化之争………………………………………………………………………6
佳作赏析:
无中生有的闹剧……………………………………………………………………7
粤语须保护,不须保卫……………………………………………………………8
资料链接:
地道小吃有必要标准化吗? ………………………………………………………12
广州老字号“路在何方” …………………………………………………………14
探访恩宁路街坊:即将改造西关旧情别亦难……………………………………17
试题选作
话题聚焦: …………………………………………………………………………21
“问题聚焦”“习作评析”“佳作赏析”这三个版块,是对第一阶段写作活动的总结。“资料链接”版块,是对第二阶段学生搜集资料活动的展示,也是学生写作时的参考,更是学生查找资料的范本。“试题选作”版块是与主题相关的现代文阅读习题,供学生检测阅读能力。“话题聚焦”版块,是学生第三阶段写作活动的主题:
【活动任务三】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而处在“现代中”(其近义词是“发展中”)的国家,尤其是广州这样的城市,最集中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和冲突。
广州小吃,西关大屋,骑楼文化,粤曲传统,究竟需不需要保护?怎样保护?与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产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取舍?老字号的出路在哪里?亚运会广州改造的城市风貌(颜色、建筑生态)是否符合广州的文化形象?唐装风格是否只能在T台上才被重视?……
请你就广州人的衣食住行的变迁与城市发展中都市人在现代与传统中挣扎的文化窘境,阅读相关资料,选取一个小的角度切入,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作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第三阶段:提升写作
学生的眼界开阔了,阅读的资料越多就越有自信对身边的广州讲点什么,小吃的规范化,旧街的改造……广州的方方面面都在他们的作文中成为评论的对象,这些评论中有思考,有对策,还有他们从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评论的方式也日趋成熟。如吕玲蔚同学的这篇《何必规范化小吃》
【学生作文三】
《西关风情小吃店特色服务规范》已发布实施。该《规范》规定小吃店装修布局要有西关风情,甚至服务员全都要会讲粤语,能够唱广东粤曲,并能为顾客介绍西关。
或许我们日后进入一家小吃店会是这样一番情景:一进门,假山、小桥、流水、青砖、红木。“老板,来碗云吞面。”我们边坐下边叫唤。“好!”热腾腾的面上桌了。“你看,本店的面长xx公分;青菜三片,放碗底;云吞八粒铺面;面汤五勺。”老板热情地介绍。一眼望去,每桌的面都如此摆设,以致外国宾客都不禁皱起眉头。不得不说,《规范》能引导西关小吃规范、标准起来。但是,此举真的有必要吗?
首先,消费者群体之广大,口味不尽相同。面对每家小吃店雷同的小吃样式,复制般的口味,难道每个消费者也要成立一家味蕾工厂?千篇一律的小吃只会让顾客心生厌倦。其次,经营小吃店的大多是个体户,资金有限。因店面内卖的食物有60%是西关小吃便要大肆装修,让本身就盈利微薄的经营者更是入不敷出。请的服务员要会讲粤语、唱乐曲,为难啊!对于西关饮食文化的传播,《规范》的条条细则只会让多元的饮食走向单一,削减经营者的积极性。外宾来到广州,吃到的都是一个味的食物,受到的是毫不热情的服务,西关饮食文化又怎么能广泛传播呢?这是不是扼杀了藏匿在小吃中西关饮食文化的创新精神?
所以,政府大可不必规范小吃。小吃是西关风情的体现,但是《规范》中要求小吃与西关风情的几乎全部(乐曲、建筑等)联系在一起,无形中是将小吃与西关风情都放在尴尬的位置。难道只有这在饭馆里的短短的几十分钟才能使西关饮食文化映入人心?只有这吃饭的时间,人们才有空了解蕴藏在食物中的西关风情?
空泛的门面装饰不过像一版雕着西关风情的豆腐,一口吃下“西关风情”,但它却不能深入人心。风土在装饰中体现了,那“人情”呢?小吃中的浓浓人情、为客着想,多元创新的西关饮食文化在那?
小吃业要发展,不单是靠一个《规范》就能茁壮起来,就可以重振“食在广州”的招牌。政府须给予宽松的政策,推进小吃业的发展,严格监管卫生,而不是要求经营者做可有可无的门面工作,企图让他们宣传西关风情。只有在政策的支持下,小吃业才能兴盛,经营者才有心思让小吃与西关风情更好的融合,顾客才能在小吃中感受西关饮食文化的创新。
西关饮食文化是广州一直引以为傲的资本,宣传西关饮食文化是政府的必要工作,何必将此重任委以小吃经营者?电视里的公益广告,车站里的广告牌,都可以成为西关饮食文化宣传的媒介,让西关饮食文化显眼地收入每一个人的眼底。
这样,小吃业才能长远发展,在小吃中的西关饮食文化、西关风情才得以传承、发展、深入民心。
经过这样的写作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写作水平,还养成了主动关注社会的意识。一个完整的为写而读、将知识内化的过程,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寻找问题的能力,更提高了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这些写作活动都是在“走进社会”这个主题下进行的,并且涉及到了广州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很好的完成了活动目的,但学生的写作还是停留在一个个具体问题上。为了让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将这次写作活动中的阅读、思考整合起来,我又借广州亚运会之机出了一个作文题目,这回是传统的堂上作文训练:
【活动任务四】广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换上新颜,敞开怀抱迎接亚洲各国的体育健儿。亚运会开幕式上那声光电的现代技术完美演绎着古老的粤式风情,令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谈谈自己对广州这座城市的感想和思考。
只有将学生在活动中的所思所得体现在堂上作文的写作中,才是高效的写作训练方式,才不会让“活动型写作“课与传统作文训练课成为两条永远没有交点的平行线。附学生习作如下:
【学生作文四】
根与新叶
广州亚运会已经闭幕,但回看这十多天,让我印象最深的,却仍是开幕式的表演。一个小男孩坐在一叶扁舟中,用粤语吟唱着广东童谣“落雨大”,雨滴滴滴答答地落下,声音久久回荡。西关大屋,骑楼旧街,带着广州特色的风貌一一浮现在我眼前。但童谣的余音还没有散去,镜头却已转向了广州塔,它变换着灯光的颜色,在绚丽灿烂的烟花中,显得格外婀娜。
一面是旧,一面是新,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如今广州,天河一带商圈林立,市中心东移,是人们逛街购物的首选,而老城区西关沙面一带,虽仍热闹非常,但从前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在。而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就连上了年纪的阿公阿婆,吃惯了几十年的拉肠,饮惯几十年了早茶,如今也渐渐走进了麦当劳和必胜客。
城市的发展,新旧的冲突,不仅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也让许多人陷入了文化窘境,在发展冲突中挣扎。西关旧城改造在一点一点进行着,但老街坊们却难以割舍几十年的西关情怀,而告别几十年的生活环境,恐怕长时间都难以适应;许多老字号无法迎合现代人的需求,不懂得商业运作,如今濒临倒闭,难以生存。
近代以来的广州,是剧变中国的缩影。广州现代与传统文化交织的一幕幕,也在全中国悄然无息地上演着。但是这些冲突,将把我们引向何方?面对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我们应该改如何取舍?
传统与现代,就如根与新叶。传统是根,如果缺少了传统,一座城市就没有了底蕴,没有了汲取营养和稳固整体的根,那么即使再多的高楼大厦,也难以使其不断焕发活力。现代是新叶,一旦失去了现代,文化就缺少了新生的组成,缺少了活力,叶子迅速枯黄凋零,长不出嫩芽,这棵树最终只会死亡。而交织中,这两大主题既相互遏制,也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少了哪一方,另一方的发展也会减缓,最终停滞。传统与现代,缺一不可。
所以,同时发展传统与现代,维持两者间的平衡,才是最合适的做法。现代化的发展自不必说,对于如今弱势的传统,最有效地途径就是要不断转变发展方法,吸收新的内涵。对于西关老城的迁拆改造,要适当保留,新城可以再建,但老城一旦改造就永远消失;对于老字号,要不断地创新,改变经营形式;对于骑楼文化、粤剧传统,要不断吸收新元素,不断宣传等等。也许目前没有人知道,要怎么应对枯竭腐烂的树根,但只要不断探索,就一定能找到解决之道,让其重现活力。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不会停止,做出努力后,人们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但是随着人们的重视和行动,这棵大树的每一条树根、每一片新叶,一定会慢慢地茁壮茂盛起来。
这样的写作使学生站在文化的高度来剖析社会现象,不再拘泥于每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将活动中的阅读真正转化为自己独立的思考。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是能够有如此开阔的眼界的。
四、             结语
以写带读,目的是写,手段是读。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 “活动型写作”课最需要下功夫也是这两个环节:写作前,给学生选准一系列激发思维的角度;阅读后,给学生一个调整交流的平台。

 [y1]题目很不好。观点不明确,角度太大,不吸引人。
 [y2]概括的不错,但字数稍嫌多,可以更简洁一些。
 [y3]上文讲“普通话真的应该取代粤语吗? [y3]”,这段并没有给出作者观点。这种宕开一笔的写法本无可厚非,但在800字作文里出现观点太慢,实属不智。更何况,你没有真正解决“是否该取代”的问题,方向有些走偏。
 [y4]讲多样性何必扯上教育?就算要讲,也不必费这么多笔墨。节外生枝,内容不紧凑。
 [y5]语言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本该深入的地方,轻易放过。
 [y6]没有广泛阅读资料,言之无物,缺乏力度。粤语的价值何在,想清楚了吗?
 [y7]又讲到“文化遗产”,面面俱到,“面面不透”。
 [y8]真是最不可取的结尾。又不是在论坛上讨论问题,是作文,要书面化,要坚决,要有力度。
 [y9]拗口。
 [y10]起。简述问题,开门见山。
 [y11]承。发现问题,铺开思路,找到行文的突破口。
 [y12]转。文章进入核心,准备“大展拳脚“。
 [y13]文章的精彩部分,高屋建瓴,有理有据,论证充分,思路清晰。
 [y14]合。对应标题,得出结论
 [y15]浅尝辄止,实在可惜。当然,这是文章的思路决定的,可见立论高下对文章影响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