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新模式:以写带读,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广州市第三中学    何晓敏
摘要】“阅读本位”、“以读带写”、“以读促写”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常规思维,“写作本位”、“以写带读”、“以写促读”更符合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言语需求,是当代语文教育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就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而言,阅读最终指向写作,写作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总之,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才是关键,而活动型写作无疑是践行“以写带读”新理念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阅读本位 写作本位 以写带读 以写促读 读写结合 活动型写作
一、理论支持:从“阅读本位”到“写作本位”
中国语文教育走在新世纪的十字路口,亟待一次全新的革命性转型。
回溯百年语文教育史,实用主义教育家叶圣陶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为上世纪60年代前期我国现代语文教育规范的最终确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叶圣陶针对上世纪初广大的普通民众,提出了他的平民教育思想,即“应需论”、“应付生活论”和“工具论”。“这是现代语文教育的核心范式,集中体现了叶圣陶语文教育的理想。现代语文教育范式,是指在现代语文教育百年历程中,相对稳定的、曾得到较为广泛认同的语文教育观念和方法。在实践中,以应付生活为目的,以阅读为本位的‘实用吸收型’语文教育范式。”[1]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这一语文教育规范虽然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但总的来说,在观念形态上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
针对语文的实用性功能,叶圣陶曾明确表达过他的看法:“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上的缺陷;吃亏的不只是个人,同时也影响到社会。”[2]由此可见,他认为语文教育是为了“应用”,即“应需”、“应付生活”,而不是为了“应试”。这一见解可谓切中语文教育的要害,可惜的是,他的这些主张仅仅停留在语文教育的观念上,在教学实践中基本还是以“应试”为目的。我们所熟知的叶圣陶的“工具论”,实际上就是“应需论”、“应付生活论”的集中体现。他认为:“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3]
众所周知,语文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在这四种能力中,尤以读、写能力为重。“学习国文,事项只有两种,阅读与写作。”[4]从清末民初开始,语文教学便侧重于阅读,而写作水平往往又成为考察学生语文能力的标尺。针对这种“重写”倾向,叶圣陶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一文中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相互关系:“现在一说到学生国文程度,其意等于说学生写作程度。至于与写作同等重要的阅读程度往往是忽视了的。……然而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5]由此可见,他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写作的“根”在阅读,写作的基础是阅读。至此,以阅读为本位的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得以确立。
与此同时,叶圣陶还认为,阅读本身就是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读的能力,本身就是目的,读书并不就是为了写文章。”[6]他的这一论断,进一步强化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从上世纪迄今的语文课程,表面上似乎在追求读写并重,而实际上是在反对从清末明初就开始出现的“重写”倾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此,语文教学逐渐从“重写作”向“重阅读”倾斜。的确,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但是,写作的基础不完全是阅读。当阅读教学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为读而读”的倾向便不可避免地蔓延开来,讲读教学便堂而皇之地充斥着语文课堂,“完全败坏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心情和阅读心理,溺毙了他们的语文兴趣和期待,使他们失去了最初的言语感觉和信念。”[7]恐怕这种阅读和写作两败俱伤的局面是叶圣陶始料未及的。
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黎锦熙曾提出过“写作重于讲读”的观念。他认为,写作能力的培养比阅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写作教学比阅读教学更重要。在强调写作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他也谈到了写作和阅读教学的相互关系:“作文仍以讲读为基础,讲读教学若不改革,习作必受其影响”。[8]由此可见,他认为,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促进写作。黎锦熙的“写作重于讲读”的观念从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阅读本位”语文教学模式,开“写作本位”之先河,为我国现代语文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可惜的是,他的这些颇有见地的观念只是镜中月、水中花,未能成为语文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从此,语文教学错失改革良机,“阅读本位”、“以读带写”、“以读促写”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常规思维。
的确,我们不得不承认,“阅读本位”语文教学模式在上世纪教学实践中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长期实践的效果来看,这一模式已不再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基本观念已远远落后于当代的学术发展,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的语文能力的需求。这一状况势必会引发语文教学的一场革命,以写作为本位的语文教学新模式亟待建立。叶圣陶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的“吸收”功能自不待言,但“吸收”不是终极目的。“‘吸收’的功用在于改善人的认知状况、身心修养及更好地应用和表现等。”[9]人们学习语文除了“应需”、“应付生活”这一类的目的之外,还应有超功利的一面,即实现自我言语“表现”的需要,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功能,而最能体现“表现”特征的除了“说”之外,自然就是“写”了。“以写作为本位的‘表现发展型’新语文教育规范的建构,已是势所必然。”[10]事实上,“写作本位”才更加符合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言语需求。
叶圣陶认为,写作的“根”在阅读,写作的基础是阅读。阅读对写作有很大的作用,但写作对阅读难道就没有促进作用吗?事实上,阅读有益于写作,但写作更能促进阅读。首先,写作能促进阅读理解的深化,强化长久记忆。阅读的感想和心得,只有通过写作,才能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记,而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不失为一种记录自己读书感悟的绝佳方式。所以,要想读出质量,悟出精彩,还有赖于写作的推动。其次,写作能给阅读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写然后知不足,学养的匮乏必然会激励人们博览群书,引导人们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从而形成写、读、写的良性循环,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这又何乐而不为呢?为写而读比为读而读和泛泛而读,功效自然要大得多。在一般的阅读情境下,由于阅读目的不是很明确,人们往往追求的不是阅读质量,而是阅读数量。这样一来,阅读就变成了浏览,阅读的再创造功能如何得以发挥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作又何尝不能带动、促进阅读,即以写带读、以写促读呢?恐怕在某种程度上,写作对于阅读的作用要远远大于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这正如潘新和所说,“如果从写作有利于阅读,是阅读的必然延伸与归宿的认识出发,从写作本位的角度,可以表述为‘写作是阅读的目的’,以区别于阅读本位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的认知。从广义上说,阅读只是一个过程或手段,写作、言语创造、言语生命的自我实现才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11]因此, “写作本位”、“以写带读”、“以写促读”才是当代语文教育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
二、实施策略:从“应试写作”到“活动型写作”
“写作本位”、“以写带读”、“以写促读”这种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无疑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蓬勃生机,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实践平台。所谓“以写带读”,自然是以“写”为目的,以引导学生进行定向阅读和扩展阅读为目标;“以写带读”,也是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内心冥想转化为真实体验,从而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的有效手段;“以写带读”,更是以写作命题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海量阅读,从一次阅读、二次阅读延伸至N次阅读,从而实现增加学生课内外阅读量、促进学生“读写结合”的终极目标。由此可见,阅读只是实现言语表现的过程和手段,它最终指向写作;写作才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它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切实提高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和写作能力才是关键。试想,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就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每一次阅读体验都能通过写作予以呈现;如果我们通过写作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真正做到“读写结合”;那么,日积月累之下,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升级”将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一直以来,“戴着镣铐跳舞”的应试写作占据着写作教学的主体地位,和自由写作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对此,管建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他认为,应试作文隶属于“生存性写作”,而自由作文才是人的“存在性写作”,“生存性写作不是终极目标,它只是人生存的手段”,“写作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自由的心灵写作”。[12]管建刚的这些认识自然是真知灼见,但问题是,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学生谁也逃脱不了“应试”的“游戏规则”。为了过“应试”这一关,教师还是有必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作文应试技能的。那么,能否在应试写作和自由写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影响学生应试,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能否在不影响常规教学的前提下,多举行一些联系教学实际、紧贴教材内容的写作活动呢?以活动型写作为主,以研究性学习、每周随笔、应试作文为辅的写作教学体系也许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每周随笔自然隶属于自由写作,应试作文主要适用于堂上写作,两种方式均属于写作教学的一种常态,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活动型写作和研究性学习自然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所谓活动型写作,即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写作命题为核心,组织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写作理论,最终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产生一系列的活动型写作出题构想。比如,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改为了活动写作单元,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大写作教学的比重,强化议论文写作训练。而阅读教学向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那么,在高二阶段,如何在议论文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之间找到平衡,使两者完美结合呢?教师完全可以开展文化评论“以写带读”活动,即以第二单元的“新闻时评”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文化现象,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文化评论。
要改变学生喜读怕写的心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还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现象:粤语、粤菜、粤剧、岭南服饰、岭南盆景、岭南建筑、岭南画派、岭南民俗……教师稍加点拨,学生立刻心领神会。原来,岭南文化就在你我身边,衣食住行、待人接物、风俗习惯、节日仪式均可成为你我关注的对象。但是,令人忧心的是,广东背负“文化沙漠”的恶名已久,岭南文化向来被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而事实证明,岭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作为广州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纠正曲解,荐言献策,为岭南文化正名!学生一旦确定选题,为了高质量地完成这一写作任务,必然要围绕它广泛搜集素材,进行有目的的海量阅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写带读”、“读写结合”, 从而形成写、读、写的良性循环。
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予以指导和点拨,适时传授一些与之相关的写作技巧。比如,教师可以率先垂范,引导学生拟写文化评论提纲,总结写作要领:从小的问题入手,寻找切入点;分析文化的重要性;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最后回应问题。文化评论写作的关键在于产生文化问题,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入侵、民众文化心理的误区和政府部门忽略文化等,都会带来一系列的文化问题。学生历尽艰辛完成写作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学生及时沟通交流,针对学生的文章提出具体可行的修改意见。修改定稿之后,教师还应对学生所有的辛勤付出和个人价值予以确认,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上传至班级博客,通过教师评价、生生互评以分享彼此的辛勤劳动成果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发表”,给人以“高峰体验”,它会改变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和价值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源源不断的写作动力。正如钱理群所说:“中小学写作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写作活动,它同时又是一个教育活动,具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特点:既是教师指导下的写作,又是学生群体中的写作。因此,必须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群体的作用,使写作成为师生互动的生命过程。”[13]
总之,活动型写作不仅不会脱离我们的教学实际,而且紧贴教材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全面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古典诗词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一些常用意象,比如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在不同的古诗词中,因诗人当时心境的不同,月亮意象被赋予不同的意蕴,从而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月亮意象内涵的理解,教师完全可以开展以《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这样的专题研究对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整个研究过程一定要予以充分的关注和细致的指导。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大量搜集与月亮意象相关的古诗词作品,并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和具体语境,认真分析月亮意象的特定内涵,并进行分类汇总,最终形成论文。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积累,对月亮意象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领悟,而且增加了课内外阅读量,拓宽了阅读视野,为后续学习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教学案例:诗歌评论“以写带读”活动始末
为了全面践行“以写带读”、“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种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我们在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展了文化评论“以写带读”活动之后,又产生了新的出题构想。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由“唐诗之旅”、“漫步宋词”和“聆听元散曲”三个部分构成,涉及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诸多名家名篇,实乃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但教材中所选的篇目毕竟是有限的,何不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拓宽文化视野,丰富文化积累,拓展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切实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呢?开展“走近古典诗人,记录真实的声音”活动型写作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产生了这样的出题构想:以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为依托,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诗人、词人或者元散曲作家,广泛搜集素材,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诗歌评论。下面,我就以我个人的实际操作为切入点来全面呈现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展诗歌评论“以写带读”活动的全过程。
(一)搜集素材,赏析习作;点拨技巧,确定选题。
诗歌评论的写作任务下达之后,我特别叮嘱学生,一旦确定研究对象,就围绕他(她)广泛搜索素材,可以搜集报刊杂志中的相关文章,也可以通过上网的方式进入相关的文化网站、文化专题和文化论坛去搜索材料;素材应涵盖生平经历、代表作品、创作风格、后人评价、评论文章等方面的诸多内容;素材搜集完毕之后,就以word文档的形式发送到我的QQ邮箱。
在此之前,高二(7)班已经有一位同学在寒假期间创作了一篇非常优秀的诗歌评论《不如怜取眼前人——我读晏殊》,这篇文章被老师们奉为经典。为了让学生尽快对诗歌评论有一个更直观、更清晰的印象,我对这篇文章从头至尾进行了细致的评析,并按照文章的思路将全文还原为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具有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写作提纲:

不如怜取眼前人

      ——我读晏殊
①读宋词不可不读晏殊词。不论是圆转流利、意蕴深沉的《浣溪沙》,还是寂寞清冷、细致入微的《蝶恋花》,晏殊的词总能给人含蓄典雅、耐人寻味的感觉,我们从他的词里品到了很多很多……
无论是晏殊的代表作品,还是词作风格,在简短的开头中均有涉及,可谓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②晏殊五岁能诗,有“神童”之称,十四岁已为进士。他过人的机遇、得意的仕途注定他的诗词显富贵之态,注定了他不是一生贫困潦倒、空有才华无机遇的柳永;也不是在夹缝中生存、郁郁不得志的李商隐。同样的,人生一路顺畅的晏殊,自然没有写出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的失落;没有写出李商隐“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的忧心;晏殊有的只是对春光易逝、良辰苦短的感慨,但与庸俗鄙劣恰恰相反,晏殊词却在富贵之态中透出淡雅,在人生之思里流出清新。晏殊并没有肆意地挥霍他无忧的韶光年华,而是在他的词赋中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易懂但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的道理——怜取眼前人。
到这里为止,乃文章的第一部分——引论部分,即提出问题,晏殊在他的词作中流露出“不如怜取眼前人”的人生感慨,这个道理虽浅显易懂,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这一段中,还将晏殊与柳永、李商隐,从人生际遇,到诗词风格进行了对比。正所谓“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在这种细微的比较中,作者轻而易举地突出了晏殊得意顺遂的人生仕途和“在富贵之态中透出淡雅,在人生之思里流出清新”的词风,为提出中心论点做了充足的铺垫。
③对于年华老去,世事消长,晏殊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于是在疏影已逝暗香难寻的小径上,只有我孤独的身影在徘徊。珍惜眼前的一切,首先就要正视我们现在的得失。多少次遭遇挫折摔倒之后,多少次站在选择的路口迷惘之时,我们对命运对人生无可奈何。畏惧失败,我们徒劳地追忆曾经光辉的时光;在独自成长必须作出选择的时候,我们软弱地怀念曾经的依靠。我们都在慨叹过去无可奈何的离去,将来无法阻挡的到来。这是我们普遍的永久的无可逃避的命运。可是我们真的能盼到滚滚远去的春水西回?很多东西失去了就永远没有了拥有的资格。一味地追忆过去了的过去,就是在丢弃我们的现在。晏殊明白这个道理,并在委婉含蓄中潇洒无奈地表达他对人生的通透感悟,于是就有了脍炙人口的一句“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犹如石落湖底,看似什么都没有过,但却让我们的心不禁泛起阵阵涟漪的一句。入目尽是山河辽阔,徒使人怀念起远方;落花满地凄凄风雨,让人更添对春日将逝的情伤。但与其这般伤心不舍,还不如更多的珍惜在我们眼前身边的人,珍惜当下的时光。
从这一段开始,当属文章的第二部分——本论部分,即分析问题。这一段表达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作者认为,与其怀念追忆过往,还不如正视得失,把握现在,珍惜眼前的一切。这是作者对中心论点的详细表述。但是作者的看法有何依据呢?第二层给了我们最好的回应。
第二层,作者认为,晏殊在他那脍炙人口的名句“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中传达出他对人生的通透感悟。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用极富感染力的笔触,对这几句词进行了个性化的演绎,表情达意非常到位。
④晏殊在《木兰花》中另有一句“不如怜取眼前人,免更劳魂兼役梦”。晏殊对“不如怜取眼前人”一句可说是偏爱,而这亦是我们活在当下最该明白的。也许是经历过刻骨铭心的失去,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人,晏殊在呢喃地重复着,拨人心弦。“怜取眼前人”出自唐代元稹《会真记》,又名《莺莺传》,是女主角崔莺莺对曾背弃她的旧情人张生请求重修旧好的回绝:“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劝其用旧时的情意专心对待现在的妻子。我们当然不是才情横溢却惨遭抛弃的崔莺莺,但我们可以有她的宽容她的傲骨。而人生,总有可能存在人事一瞬面目全非的遗憾,凡事皆无法长久,我们的喜,我们的悲,在时间的巨轮下或许只在须臾,有什么能真正地永垂不朽?于是我们更应该对过去的自己宽容,让未来的自己傲骨。与其徒然伤感那些消失的过往,珍惜把握现在才是更有意义的事,不是吗?
这一段同样属于文章的第二部分——本论部分。跟前一段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段旁征博引,借用晏殊的另一首词中的“不如怜取眼前人,免更劳魂兼役梦”和元稹的《会真记》中的“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对中心论点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阐发。尤其令人感佩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理解非常通透,语言优雅含蓄,颇有晏殊遗风。
 
⑤天若有情天亦老,我们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爱憎恨,怨别离,求不得,恍如一张命运的网,而我们没有谁能免于经历这些苦难。有无数的天灾人祸分离了我们与亲人。地震时山崩地裂,洪灾时排山倒海,我们的爱我们的恨、我们的家我们的眷恋,一瞬间轰然倒塌,我们还有什么能免于在须臾间化为乌有?汶川地震时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地震发生时她人在德国念书,知道地震以后就一直哭一直哭,因为她的爸爸妈妈和弟弟都压在了废墟下。就连未婚夫,也刚好因为出差去看望她父母而一起埋在了废墟里。一夜之间,她什么都没了。她自杀了两次,但都被朋友及时送去了医院。醒来以后她哀求着朋友不要再救她。读罢晏殊的词,我忽然就想起了这个故事,没了亲人和爱人,她要怎么活下去?我们生命的支点,不是物质不是地位,或许就只是一直守候我们的家人。我们都该在失去之前明白拥有的珍贵。有一本书叫《原来你还在这里》,它的题记是:“永远不要轻言等待,等待是多么奢侈的东西。电影里,只需镜头切换,字幕上出现几行小字——二十年后,然后红颜白发,一切都有了结局。而现实的人生,三年五载,其中哪一秒钟不需要生生地挨,一辈子真长。”要知道当转身的时候能够轻轻地道一声“原来你还在这里”是多么幸福而奢侈的事情。或者作者和晏殊一样,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懂得怜取眼前人,毕竟在兜兜转转之后,还在那里的人很少很少。
这一段依然属于文章的第二部分——本论部分。
这一段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在前一段旁征博引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用真实鲜活的事例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心灵拷问,向我们再次证明了“怜取眼前人”的必要,我们都该在失去之前明白拥有的珍贵。
⑥晏殊在含蓄委婉地低吟。晏殊的神清气远,晏殊词的蕴藉雅健,成就了一个遗世独立的他。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面对现在,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这一段属于文章的结论部分,即解决问题。结尾处照应开头,简洁明了,极富文采。
总评:作者由晏殊词作中的名句“不如怜取眼前人”而有所生发,认为与其怀念追忆过往,还不如正视得失,把握现在,珍惜眼前的一切。这篇文章中心明确,例证充足,说理通透。既恰到好处地对晏殊词作进行了极富个性化的解读和品评,又旁征博引,密切联系实际,对晏殊词作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进行了细致入微、合情合理的阐发。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那流露于字里行间的典雅含蓄的语言风格和晏殊淡雅蕴藉的词风非常神似,真可谓是天衣无缝、妙合无垠。
写作提纲:
标题:不如怜取眼前人——我读晏殊
引论:(第1段—第2段)
第1段:简析晏殊代表作品及其风格;
第2段:在与柳永、李商隐从人生际遇到作品风格的比较中,突出晏殊得意顺遂的人生和彰显富贵之态的词风,从而提出中心论点——不如怜取眼前人。
本论:(第3段—第5段)
第3段:阐释中心论点,即与其怀念追忆过往,还不如正视得失,把握现在,珍惜眼前的一切。晏殊在“不如怜取眼前人”中传达的他对人生的通透感悟便是最好的证明。
第4段:借用晏殊另一词作和元稹《会真记》中的“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对中心论点进行进一步的阐发。
第5段:用汶川地震中的真实鲜活的事例和《原来你还在这里》的题记再次证明“怜取眼前人”的必要,我们都该在失去之前明白拥有的珍贵。
结论:(第6段):照应开头,借用晏殊词句作结。

展示了优秀习作之后,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学会选择写作角度,我为学生拟定了一些选题以供参考:

1、试论李白的饮酒诗;论李白诗歌中的神仙世界;
2、论杜甫咏怀咏史诗的超前意识和批判精神;长歌当哭——小议杜甫诗歌中的“哭”;
3、论白居易诗歌的悯农意识;
4、论李商隐爱情诗中的朦胧意境;
5、赤子之心——析李煜词的“真”;
6、论苏轼的出世和入世;苏轼黄州诗词谈;
7、论辛弃疾词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
8、陆游与辛弃疾的爱国诗词比较;
9、论李清照词中的生命意识;
10、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南京。

从上面这些选题来看,选择方式大致有三种,即以诗人为核心,如“白居易诗歌的悯农意识”;以主题为核心,如“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南京“;以比较为核心,如“陆游与辛弃疾的爱国诗词比较”。
我告诉学生,诗歌评论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纯鉴赏型,即狭义的诗歌评论,纯粹对诗词作品进行赏析,比如“疑是神来笔,应有此奇句“——《山园小梅》赏析”;第二,评价评论型,即对作家作品的成败得失进行价值判断和分析点评,比如“论杜甫咏怀咏史诗的超前意识和批判精神”;第三,读者感悟型,即由作者的人生经历或者诗词作品生发人生感慨,比如“不如怜取眼前人——我读晏殊”。在这三类诗歌评论中,我建议学生选择评价评论型和读者感悟型诗歌评论,因为纯鉴赏型的诗歌评论并非他们的强项,在具体写作过程中恐怕很难把握。此外,我还反复强调,要写好诗歌评论,不仅要选准独特的评点,并以此为核心结构全篇,还要有独到精辟的见解,要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对作品有准确、充分而又说服力的分析。同时,还要注意知识介绍与观点的论述的有机统一,议论与抒情的相互交融。
对写作技巧稍加点拨之后,我要求学生运用此前已搜集完毕的大量素材,选取角度,确定选题,拟写提纲,下笔成文;将拟写的提纲附在正文之前,以便清晰了解学生的写作思路;在写作完成之后,将文章以word文档的形式发送到我的QQ邮箱。
(二)下笔成文,一气呵成;实时交流,修改定稿。
通过QQ邮箱接收到学生们发过来的第一批作品之后,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简直就是素材黏贴整合的堆砌版本;有的纯粹就是人物传记介绍,观点不明确,文体不明;有的没有引入诗人的代表作品进行论证分析,欠缺说服力;有的脱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割裂了诗人的生平经历,未能显示海量阅读所呈现的思维的厚度。我通过QQ在线聊天、实时发送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和学生及时沟通交流,针对学生的文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修改意见。
高二(9)班的一位同学将她的文章《此情可待成追忆——我读李商隐》在第一时间发送到了我的QQ邮箱,我及时予以回复,从具体词句,到每个段落,再到文章结构,可以说,我给了她非常详尽的修改意见。这位同学收到我及时回复的电子邮件之后,一方面对我的认真批改表示了真诚的感谢;另一方面按照我给她的具体修改意见,立刻着手对文章进行了全面修改。就这样几经磋商交流,文章终于定稿了。我不敢说这篇文章有多么出类拔萃,但无论是我,还是这位同学,都尽志无悔了。请看以下三个段落修改前后的对比:

此情可待成追忆——我读李商隐
高二(9)班 田敏
修改前
修改后
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然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
有抄袭现象,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回首当初,李商隐本是一腔热血,怎奈命运无情,深陷牛李党争中的诗人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满腹才华抱负难以施展。“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时光荏苒,年华已逝,本应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时,却只能等闲度过,终生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回忆过往,亲人间的生离死别,岁月的无情流逝,壮志难酬,功业未建……幡然悔悟,怎奈岁月易逝,风光不再。
1985年,“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遗骸在海底被发现。探险家洛维特潜入海底在船舱的墙壁上看见了一幅画,此发现引起了一位老妇人的注意。102岁高龄的罗丝声称她就是画中的少女,并开始追忆当年的故事。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载着众人起航。而罗丝早就看出未婚夫卡尔是个势利小人,不愿嫁给他,甚至打算投海自尽。关键时刻,杰克一把抱住了罗丝,两个年轻人由相识到相爱。为了见证他们的爱情,罗丝一丝不挂仅戴着海洋之心,让杰克为她画像并把画放入保险箱。不幸的是,“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画连着保险箱一起石沉大海。杰克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爱人罗丝,自己则在冰海中被冻死。老罗丝讲完这段爱情之后,把珠宝沉入海底,让它陪着杰克和这段爱情长眠海底。
平铺直叙,缺乏感染力。
只要看过《泰坦尼克号》的,谁不会为罗丝和杰克的爱情悲剧感到惋惜呢?一位是大家闺秀,一位只是下等舱的穷小子,两人本来毫无交集,却因为罗丝在船头的一次意欲投海自尽而偶然邂逅。从相识到相怜,从相知到相爱,在那一刻,想必所有观众都期待这一对爱侣能终成眷属。怎奈世事难料,天不遂人愿,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终要沉没。一番波折之后,落入海中的杰克将浮板让给了同样在冰水中的罗丝。救生艇的到来让罗丝看到了他们爱情的曙光,可惜无论罗丝如何呼喊,再也唤不醒已经在冰海中长眠的杰克了。八十多年后的老罗丝,在向探索泰坦尼克号的探险家们讲完这个故事以后,便将他们爱情的见证海洋之心沉入海底,让它陪着杰克和那段爱情长眠海底。
 
面对这样的遗憾,我们就应该觉得惘然吗?为什么我们要到现在才知道珍惜,才知道要追忆?为什么当时不尝试去追求?可能很多人都会用“因为我知道这样未来不会有结果的”这样诸如此类的借口去劝服自己不努力,但是明明知道不努力之后会有遗憾,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这样去做呢?李商隐的“此情已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一份美好的感情,原本值得回忆,只是当时身临其境,不知道珍惜,如今回想起来,只留下一份惆怅迷惘。古人的经历已经告诉了我们现在需要的应该做的便是——珍惜现在。与其口干舌燥地说理,还不如加入鲜活感人的事例。
 
面对这样的遗憾,我们应该感觉惘然吗?为什么要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才匆忙去追忆?为什么当时不好好把握、奋力追求呢?可能很多人都会用“因为我知道一切都不会有结果的”诸如此类的借口去麻痹自己,但李商隐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曾经的所有美好,原本值得回忆,只是当时身临其境,不知道珍惜,如今回想起来,只留下一份惆怅迷惘。古人已经用他沉痛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珍惜拥有!拥有的时候就要懂得珍惜,千万不要等到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2011311号,日本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由地震引起的海啸席卷了日本东部的海港城市,逾万人失踪或死亡。这些逝去的鲜活生命,也许早上才刚刚和妻儿告别,也许正在吃着母亲准备的便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亲人们转瞬之间阴阳相隔,这样的痛苦让我们如何承受得起,唯有留下永久的遗憾和无言的痛悔!

(三)整理目录,呈现成果;上传博客,跟帖评价。
修改定稿之后,为了对学生的辛勤付出有个交代,对学生的个人价值予以确认,我精心制作了一份“学生诗歌评论目录”,将学生的文章标题一一列出。现选取其中的一部分予以展示:

学生诗歌评论目录
1、坦荡人生路——我读苏轼
高二(2)班 苏若倩
2、人生几何花烂漫——我读李清照
高二(2)班 李丽婷
3、放下也是一种美德——我读元稹
高二(2)班 黎嘉欣
4、化作春泥,芬芳祖国——我读陆游
高二(2)班 李晓彤
5、叹子美之无奈兮——我读杜甫
高二(2)班 许冬妮
6、论摧眉折腰——我读李白                   
高二(2)班 吴文清
7、摇曳在风雨中的女人花——我读李清照                                               
高二(2)班 李颖雅
8、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我读柳永                              
高二(2)班 崔 敏
9、此情可待成追忆——我读李商隐                                   
高二(9)班 田 敏
10、谈南唐后主之“真”——我读李煜
高二(9)班 蔡进业

随后,我将学生中的一些优秀作品上传至班级博客,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辛勤劳动成果。我率先在班级博客上对上传的所有优秀作品逐一发表了全面而中肯的评论,随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作品跟帖评价。以上内容以高二(2)班的一位同学的作品为例予以呈现:

坦荡人生路——我读苏轼
高二(2)班 苏若倩
写作提纲:
标题:坦荡人生路——我读苏轼
引论:1、简略描述苏轼词风。2、与其他诗人对比,简述家庭环境,引出中心话题:苏轼的坦荡豁达的人生观。
本论:1、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列举诗文解释苏轼之“豪”。“豪”在何处?“豪”在坦荡人生。2、苏轼一生跌宕起伏,却始终抱着坦荡之心。人生漫长所历风雨萧条,有几人能做到苏轼这般豁达地笑迎人生。
3、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苏轼内心的挣扎,却每每让积极与豁达战胜阴霾。对待挫折如他,对比“铁马冰河入梦来”他更有风雨过后更显阳光的乐观。这样的人生态度更胜无欲无求心无挣扎的“圣人”。
4、引用例子说人生须尽欢而无悔。                           
结论:回应标题。 
正文: 漫步苏堤,那映在碧波荡漾之上的一道蜿蜒墨痕仿佛是人生漫漫,每一步每一步,踩着那位词人的步履,纵声高唱那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狂放与傲骨,对月轻吟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哀伤与祝福,慢声低叹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惆怅若失。苏轼,他是词人,是地方官,任由那时光荏苒,这位身带凛然浩气的天才,永远都是中国史上一笔浓墨重彩的风景。   
林语堂曾笑称苏东坡乃火命,一生之中不在治水就在救旱,就连他的诗词,都散发着一种跳动飞舞的温暖。在我看来,苏轼确实是火。苏轼生在学术氛围浓厚的小康之家,天资聪颖却从无神童一说,成年之前也鲜少经历挫折,于是他没有李白下笔惊风雨的鬼斧神工,也不似杜甫凡尘打滚历经风雨的仁厚深重,苏轼笔下永远清新动人,不受限制,就连俚语俗句用于诗中,亦可听来入妙。所妙之处,却是不论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气万丈,或是“扁舟一棹归何处”的迷茫,都透着一种“火气”,温暖明亮,浩然正气,就像苏轼本人一样,面对挫折,亦能一生坦荡,问心无愧。
孟子的一个弟子曾问:“敢问何为浩然之气?”而孟子则答:“难言也。”何须难言?一曲“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道尽了苏轼的旷达坦荡。被贬黄州乃苏轼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满腔愤懑无处诉说,失落迷惘自不待言。《赤壁赋》中主客几度思想挣扎,何尝不是苏轼内心激烈争斗的真实反映?但苏轼就是苏轼,几经风雨,他的坦荡豪迈却丝毫不减。在那清风明月、对酒当歌之中,苏轼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谈笑风生,借明月流水诉心中志向,不强求,不言弃,做好自己,最终阴霾散尽,还了世人一个依旧卓然独立、笑傲人生的苏轼。面对命运的无情捉弄,苏轼选择的不是埋怨而是面对,不是哀伤而是旷达,不是放弃而是坚守。面对人生的种种苦痛,试问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潇洒应对?
有志之士一生追求何其少,不过功名、雄心、家庭、亲人。站在曲曲折折的人生道路之上,苏轼脸带微笑地说:纵使年少轻狂无处寻,又何妨?老夫尚能一尝少年狂。我们就像被钉在人生的十字架上,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审判,伸手想抓住身边的一切,偏偏只能留下触手可及的一点点。不足够,不足够,徒然回首挽留,处处不得舍,处处舍不得,最终让自己抓住的部分都流走。苏轼经历贬官,丧妻,甚至与死亡无限接近,却始终是一个乐观得让人感到无药可救的乐天派,他不怨天不怨地,怨的,似乎只是万物非吾之所有。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站在历史的尽头,这位才高八斗的文学天才仿佛将宇宙人生的一切都已看穿看透。他的仕宦生涯异常艰险忙碌,却换得受尽侮辱险丢性命,他亦有挣扎,他的满腹才华遭人妒忌埋没,苏轼也曾经有过譬如倦行客的发自内心的疲倦,可他活得无愧,活得豁达,挣扎过后,也能让豁达战胜颓废。哀哀怨怨是一天,潇洒自在是一天,苏轼的一生光明磊落,晚年近乎仙去,只因心中坦坦荡荡,无所牵挂,不惧失败,只求活出自己的人生。如今我们并无贬官斩首的危险,可每个人都会遇到或多或少、或好或坏的命运转折点,何惧失败,何惧失去,带着坦坦荡荡的问心无愧告诉自己,尽力就好,不属于我的,则不要强求。剩下的,用自己的方式好好享受命运赐予的人生。
有一对恩爱的夫妻生活幸福。妻子在一次输液后意外导致全身瘫痪,不幸成了植物人。通常来讲,这种巨大的打击会让年轻的丈夫无力承受,甚至逃避。然而,这位丈夫却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对病中的妻子不抛弃、不放弃,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不曾间断的歌声将沉睡中的妻子唤醒。时光荏苒,十一年的岁月,见证的是一个男人对爱情的忠贞不移和面对坎坷人生所展现出来的无与伦比的坚韧!每个人的生命不过须臾,又有多少时间经得起我们无聊地轻叹和怨艾?若苏轼被贬后怨天尤人,或许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贬谪诗人,又怎会创作出如“两赋一词”这样的传世之作?人生在世,但求活得坦荡,无惧无悔,只愿求仁得仁,复无怨怼,等待人到中年,仍能像苏轼一样,道一句:“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的脚步伴着云卷云舒,踏过三千凡土,坦坦荡荡一峭劲身影落落而行,时间的洪流滚滚而过,那个卓然独立的身影,将停驻在峻崖绝顶,看遍那万千山河。
教师评论:这篇文章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写得不错的。作者以苏堤开篇,用一组优美的排比句简述苏轼不同作品所呈现的不同内容和词风,既而以林语堂先生的笑谈入手,在与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的对比中,简述了苏轼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并引出中心话题:苏轼的坦荡豁达的人生观。随后,作者在文中提及,《赤壁赋》中主客几度思想挣扎,又何尝不是苏轼内心激烈斗争的真实反映呢?但苏轼就是苏轼,风雨过后,依然卓然独立,啸傲人生。因此,苏轼一生虽然跌宕起伏,却始终保持坦荡之心。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对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观赞赏不已的同时,还密切联系现实,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真实感悟,从而使主题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我不得不佩服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虽不能说是炉火纯青,但也称得上是游刃有余了,语言优美流畅,颇具感染力。
跟帖评价1:苏轼一生仕途多舛,却一直保有乐观豁达的心。即使再有挣扎,依然义无反顾走向那条坦荡的人生路。纵然在极端困难、极端失意的情况下,他一点也不灰心丧气,还是那么坦荡旷达,才写出了《前赤壁赋》这样千古不朽的名作。作者贴合实际生活,深化主题,展现出的是她卓越的文笔,意味深远。
跟帖评价2:苏轼的乐观豁达,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品味欣赏的。作者将苏轼的文章和诗词读得很透彻,使文章在表达是上一气呵成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跟帖评价3:想到苏轼,便会想到他为人处世之坦荡,作者将坦荡一词贯穿全文,写出了苏轼乐观豁达的性格与浩然坦荡的人格魅力,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更好地了解苏轼这个受世人敬佩的词人和学习他乐观坦然面对困难的优秀品格。
跟帖评价4:在文章中,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一位乐观豁达,坦然浩荡的诗人苏轼,用流畅优美的语言,使读者体会到苏轼的性格和人格魅力,让人内心产生共鸣。

四、结语:将“以写带读”活动进行到底
一直以来,学生害怕写作文,尤其是议论文。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大大增强,自身潜力被充分挖掘,个人价值得到了全面展现。我也充分认识到,只要教师肯下功夫,无论是处于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有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亲身实践,充分践行了“以写带读”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写带读”系列活动不仅没有脱离我们的教学实际,而且紧贴教材内容,不仅能帮助我们的学生巩固课内所学,并从课内延伸至课外,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不影响常规教学的前提下,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多举行一些类似的写作活动,从而增加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既然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自信心也空前增强了,那么为什么不借着这股东风,将“以写带读”活动进行到底呢?请看下面的这些出题构想:

 
 
 
 
 
 
 
1
单元内容
出题构想
 
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
人物传记“以写带读”活动:
活动主题:认识自我,关注他人;走近《三国》,重温经典。
第一阶段: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自传,即《我的小传》。
第二阶段:从你的亲人和朋友中选择一位进行人物访谈。访谈结束后,整理资料,为访谈人物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人物传记。
第三阶段:从《三国演义》中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广泛搜集素材,用其中的精华部分配以精美的图片,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电子报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人物传记。
 
第二单元
 
传记
 
 
表达交流活动
展现七彩人生
一、人物访谈,学写传记;
二、关注自我,学写自传。
推荐阅读
《三国演义》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研究性学习课题:《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诗经两首》中的静女和弃妇代表了远古时期两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旨在让学生通过《诗经》了解远古时期女性的婚恋状况和生存状态,更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理解。
 
 
 
 
 
2
单元内容
出题构想
 
第一单元
 
体验情感
抒情散文“以写带读”活动:
活动主题:少年情怀都是诗,字字句句总关情。
第一阶段:阅读泰戈尔的诗集《飞鸟集》、《园丁集》,尝试自己创作一首诗,或者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根据曲谱为其重新填词。
第二阶段:回忆最打动你的一部电影、电视剧,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抒情散文,说说究竟是哪些情节和场景打动了你,带给了你什么样的人生感悟。
第三阶段:阅读巴金的《家》,从觉新、觉民、觉慧、梅芬、琴和鸣凤中任选一位,重点关注他(她)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以“××,我想对你说”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抒情散文。
 
第二单元
 
诗歌
表达交流活动
少年情怀都是诗
 
推荐阅读
 
《飞鸟集》
《园丁集》
推荐阅读
《家》
 
 
 
 
 
 
3
单元内容
出题构想
 
 
第一单元
 
 
感悟自然
山水游记“以写带读”活动:
活动主题:万水千山总是情,淡妆浓抹总相宜。
回忆令你印象深刻的一次旅游经历,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山水游记。
 
第三单元
 
小说
微型小说“以写带读”活动:
活动主题:方寸微雕展世界,微型小说显风采。
无论活在哪个时代,生活都有喜怒哀乐,故事总有悲欢离合。你能不能大胆设想,假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阿Q等人生活在21世纪,会发生一连串怎样的精彩故事?阅读《呐喊》、《彷徨》,从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小说人物,合理发挥想象力,虚构一段故事情节,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的微型小说。
 
表达交流活动
 
一起来编故事
推荐阅读
《呐喊》
《彷徨》
 
 
 
 
 
4
单元内容
出题构想
 
第一单元
 
关注社会
新闻时评“以写带读”活动:
活动主题:两耳也闻窗外事,评事论理表见解。
在读“圣贤书”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窗外事”。请针对某一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或热点话题,广泛搜集素材,发表自己的见解,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的新闻时评。
 
表达交流活动
 
社会自由谈
 
 
 
推荐阅读
 
 
 
《红楼梦》
研究性学习课题:《红楼梦》中人物形象赏析
从《红楼梦》中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广泛搜集素材,用其中的精华部分配以精美的图片,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赏析你选择的人物形象,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论文。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旨在引导学生加深对《红楼梦》的理解,从而增加传统文化积累。
 
 
 
 
 
 
 
 
 
5
单元内容
出题构想
 
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
文化评论“以写带读”活动:
活动主题:关注文化,走近岭南。
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入侵、民众文化心理的误区和政府部门忽略文化等,都会带来一系列的文化问题。广东背负“文化沙漠”的恶名已久,岭南文化向来被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而事实证明,岭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纠正曲解,荐言献策,为岭南文化正名!请关注身边的文化现象,围绕你所确定的文化选题,广泛搜集素材,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文化评论。
 
第二单元
 
新闻
 
第三单元
 
戏剧
戏剧“以写带读”活动:
活动主题:操千曲而后晓声,粉墨登场乐一回。
第一阶段:小组合作给电影《雷雨》或者《城南旧事》片段配音。
第二阶段:小组合作把戏曲《西厢记·长亭送别》或者《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二场改编成通俗易懂的话剧或电影剧本;然后分派角色,给剧中人物配音,并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合成有声作品。
表达交流活动
粉墨登场乐一回
推荐阅读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1
9
单元内容
出题构想
 
 
选修1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诗歌评论“以写带读”活动:
活动主题:走近古典诗人,记录真实的声音。
以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为依托,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诗人、词人或者元散曲作家广泛搜集素材,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诗歌评论。
 
 
 
选修1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在不同的古诗词中,因诗人当时心境的不同,月亮意象被赋予不同的意蕴,从而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开展此项课题研究,不仅对学生理解诗词意境、把握诗人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拓宽了阅读视野,为后续学习提供了有效保障。
 
 
选修9
《传记选读》
人物评论“以写带读”活动:
活动主题:走近文化诗人,记录真实的声音。
以选修9《传记选读》为蓝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位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广泛搜集素材,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人物评论。

目前,人物传记“以写带读”活动的第一个阶段已经完成,我已将优秀作品上传至班级博客,并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作品进行了跟帖评价。以上内容以高一(12)班的一位同学的作品为例予以呈现:

我的小传
高一(12)班 徐巧笑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孩。没有父母溺爱的臂弯,没有令人羡慕的家世,没有孩童天真的童年,这便是我!我,天生就乐观开朗,没有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没有诸葛孔明的足智多谋,没有宋江的胸怀宽广,这便是我——一个既不美丽又不聪明的普通女孩。
拜师学艺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的,妈妈始终相信这一点。女孩子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才算有本事。于是,拉丁舞,钢琴,书法,绘画……接踵而至,千斤重担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如今,我的书法老师已年过七旬,我仍向他拜师学艺。色愈恭,礼愈至,我象香菱学诗那样对他毕恭毕敬。这便是我!
情系红楼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路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
情,从何而来?说不清道不明的只有缘分。贾府,这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深宅大院,若它只是一场梦,那么梦之初、梦中、梦醒时这三个不可或缺的片段,则带给人一种无尽的遐想。宝黛凄美的爱情故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薛宝钗,“原应叹息”四春的悲情结局……阅读《红楼梦》是我最大的乐趣。我愿沉浸在太虚幻境,因它的如真似幻而如痴如醉、流连忘返;我愿翻看生死簿,为女孩们的悲剧命运而肝肠寸断、黯然神伤;我愿诵读黛玉的《葬花词》,在字里行间品味她的多愁善感、孤芳自赏。我沉醉于红楼美梦之中,乐不思蜀。这便是我!
乐观如我
我的名字中有个“笑”字,不知道是名字的缘故,还是自身的原因,我总是乐呵呵的。面对挫折,我总是那么乐观开朗。妈妈常常对我说,经历挫折是对自己最好的锻炼,是人生最最珍贵的财富;与其被挫折击垮,还不如勇敢战胜它。是啊,战胜它,你就是最大的赢家!笑对生活,似乎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我的生命,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我现在拥有的一切!所以,我爱笑,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女孩。这便是我!
 
我的身上背着一个沉重的壳,我象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往上爬。九年的义务教育将我从一个幼稚无知的小女孩变成一个知书达理的青春少女。在书海中,我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谨慎而又虔诚,与文学接轨,与名人交谈。乔治六世说过:“人要超越的始终是自己。”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我绝不服输,绝不轻言放弃!这便是我!
我不聪明,也不美丽。但是,我有我的风格,有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丽。这便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十二班的一份子!
跟帖评价1:全文展现了自己的独特风采,没有一点掩盖,尽显自己的性格。回味自己的求学,拜师学艺,面对七旬的老师时已经突出了你自己那份爱。而且运用红楼梦的诗句,使文章不仅流露自己的感情,更使文章变得有“神”多了。
跟帖评价2:文章不长,但作者用了小标题 把自身的特质一点一点地展开写,脉络清晰,文中运用了许多优美词句,在说作者爱读书红楼梦时还引用了这部著作中的诗句,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性,让文章有古朴素雅的味道。
跟帖评价3:文章文段清晰,共叙述了5个自我的形象,还引用了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感,语言优美。希望你创造出更多的“你”!
跟帖评价4:运用小标题让全文的格局更为清晰,围绕中心一步步展开自己的成长路,藉此下了不少墨水刻画自己的性格。虽然开头结尾都将自己描述未普通女孩但反而起到将自己的亮点放大的作用。很赞哦。
跟帖评价5:引用了诗句是亮点,表现你有文学底蕴,运用了小标题,使行文条理清楚,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回望与反思——走近大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见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见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叶圣陶:《国文随谈》,见刘国正主编:《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见刘国正主编:《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张志公:《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见《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潘新和:《语文:回望与反思——走近大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潘新和:《语文:回望与反思——走近大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潘新和:《从“阅读本位”到“表现本位”语文:指向言语人生、诗意人生》,见《福建教育》2002年第7—8期。
[10]潘新和:《从“阅读本位”到“表现本位”语文:指向言语人生、诗意人生》,见《福建教育》2002年第7—8期。
[11]潘新和:《语文教学的新范式:写作本位——走向以写促读、以写带读、写读互动》,见《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9期。
[12]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3]钱理群:《关于中小学写作教育的断想》,见《语文教育门外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