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具有呈现方式的交往性特点,应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学;新教材具有活动性特点,应大力实施活动化教学;新教材具有意义生成性特点,应大力开展和推进体验性学习;新教材具有延展性、非固定化特点,应特别注重开放性教学;新教材具有教育观点的渗透性特点,应让儿童在孕育生活感受的同时,伺机对其进行价值引导。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教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4)05-0024-04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强劲东风,催生了一批新教材,从而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资源。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推荐使用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包括苏教版、人教版、教科版、辽海版等等),已经进入全国各地实验点的小学课堂。纵览这些新教材,除各自的特色外,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新教材不单是学生阅读的课文,而且是师生对话的文本;新教材不是纯粹的知识载体,专供教师“教”的,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材;新教材没有简单化地呈现由编者预设的唯一结论,而是设计了典型的生活事例、生活事件,旨在为学生营造感受、体验的条件和氛围,促使学生在与教材相互作用的动态进程中生成新的意义;新教材不是静态、封闭的文本,而是具有延展性,为开放地汲纳当下生活的最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留出了空间;新教材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基于上述特点,《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应大量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一 新教材呈现方式的交往性特点
     与对话教学策略
     传统教材采用独白式语言,无疑为“说教”开辟了捷径,为教师在课堂上实现话语霸权提供了依托。按照《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设计理念,新教材主要是从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角度设计的。针对这一特点,如何用好新教材呢?
      策略1: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学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活动。对话是学生认识自我、他人与世界的重要途径。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建构意义。
     1.师生之间的对话
     新教材为师生间对话提供了话题、素材和指导。例如“平安回家”①一课的第一部分是认识交通标志。针对教材设置的交往情境,教师应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表象和生活经验,并从日常生活中引出话题,引导学生与教师实现零距离对话。话题主要有:你看见过哪些交通标志?它们是什么模样?你搜集到了哪些交通标志图案?请出示给大家看看。每种交通标志都有着鲜明的形象,每当在生活中看到它们时,你受到什么启示和警醒?设置这些交通标志有什么作用?师生围绕上述问题而展开的对话活动,决非简单的问与答,而是通过实物、投影、红绿灯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多样化手段进行的,从而使对话凸显出生活化、现场化的色彩。通过对话、信息交流、双向和多向的互动,达到师生共同分享对交通标志及其意义的理解。
     师生对话包括教师与学生群体和教师与学生个体的双向和多向交流。对话的“发球权”不限于教师一方。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
     2.儿童与文本的对话
     新“教科书在儿童面前就好象是一个跟他进行对话的另一个人,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一个与儿童不相关的‘他’,而更像是一个面对儿童说话的‘你’,这个‘你’是和儿童相对的,能够激起和它热忱交往的朋友、伙伴⑴。一方面,儿童围绕文本中的朋友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感悟、应对、交流,一起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烦恼,享受成长的欢乐;另一方面,新教材留有大量空白,借助这种特定的空间,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创意及其分析和解决问题所获得的结论,向对话的另一方——教材进行倾述和表达。这样就摆脱了学生与传统教材之间存在的单向、接受、记诵的弊端,而转变到学生与新教材之间富有能动和创造性的双向建构。例如“拉拉手,交朋友”②一课有一处留白,是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名片。借助此处留白,可让学生表达创意,展示个性。“我们的校园”②一课有一页空白,是让学生把校园里最喜欢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借助此处留白,学生既可以在上面画,也可以在上面写,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在学校内的发现和感受,抒发对校园的喜爱之情。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留白是新教材中的空灵部分,较之教材中实体部分更具有价值。教师要引领学生,借助留白,抒发心声,表达创意,张扬个性。
     3.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这两种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它为学生同桌间磋商、小组研讨和全班同学交流营造了平台。例如“我爱我家”③一课,教材的开头有一框留白,让学生贴上“我们一家”的照片。当学生把“全家福”高兴地嵌入教材后,可让学生与同桌小伙伴指点照片中的人物相互交流:诸如自己父母的工作岗位、父母的生日爱好、自己对家庭的感受,等等。学生对这种交流一定会情趣盎然。又如“我不耍赖皮”①一课提出了两种观点,其一是遵守规则真麻烦;其二是遵守规则会给大家带来方便。教学时可让学生讨论: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同意?这样的讨论,既呈述事实,又说明道理;既有倾听,又有反驳。学生通过激烈的思想碰撞,可以达到分清是非、提高认识的目的。新教材还设计了搜集、调查、采访、汇报、表演、展示、倾述等活动,均适宜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学生可以彼此介绍生活经验、通报信息、交换意见、交流收获,相互间实现视界融合,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的发展,培养相应的人际交往技能。
   二 新教材的活动性特点与活动化教学策略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不是按逻辑程序演绎,专供教师“教”的知识载体,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工具,是供学生使用的“学材”。诚然,新教材内含有一定的知识技能信息,但这些知识技能不是有序地呈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而是寄存在新教材主题活动运作的框架内。它同传统教材知识条理型框架有着根本区别。针对这一特点,如何用好新教材呢?
      策略2:大力实施活动化教学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本来就不是静态的知识载体。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例如“春姐姐的脚步”④这个单元,包括“春天在哪里”、“春天里的种植”、“我和春天一起玩”、“我心中的春天”和“清明去扫墓”等主题活动。教师教学时不要让学生硬性地去认识什么是春天,春天的物候、气象怎样,为什么春天是美好的等有关知识;而应以教材设计的系列活动为引子,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探究起来。诸如让学生参与捕捉、搜集春姐姐光临人间的信息,感受大地从严冬中苏醒、万物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探究春天为什么容易生病的活动中,去感知、掌握相关的保健知识;在参与植树护绿的实践活动中,去体验保护花草树木的意义;在养蚕、种向日葵的小实验中,去感受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学会观察和记录;在春日游泳、赏花、玩风车、放风筝的活动中,去体验春天的美和童年生活的快乐;在唱春天、画春天、写春天的实践活动中,去抒发自己对春天的赞美;在做花棒,为先烈和已故亲人写祭奠话语的活动中,让学生陶冶怀念先辈的情感,等等。总之,参与活动,是本课程教与学的基本方式。要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进行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开发和道德的陶冶。如果撇开、丢弃了活动和儿童的主动参与,学生要想从教材中学到什么知识,学会什么本领,只能是缘木求鱼。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这是用好《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秘诀之一。
   三 新教材的意义生成性特点与体验性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新教材《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针对这一特点,如何用好新教材呢?策略3:大力开展和推进体验性学习
     什么是“体验”?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教育学层面理解,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它既是一种主体性活动,也指活动的结果。所谓“体验学习”,是指主体借助自我体验而创生意义的一种学习,它与受动性旨在掌握预设结论的听受学习相区别。
     实施体验学习的基本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从实践性亲历中引发体验;二是从心理性亲历中引发体验。⑵下面用“父母的疼爱”①一课的教学案例加以说明:
     1.从实践性亲历中引发体验
     所谓实践性亲历,是学生主体直接参与实践,亲身经历某件事,从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具体可分为两种:其一,从角色扮演活动中获得体验。即主体在实践中暂时把自己当作现实的客体,不仅按照客体的立场、观点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而且作为客体中的一分子去生活。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激励说:“父母为了孩子,的确付出了很多很多。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提示进行表演。老师要看谁最能把父母对子女的无限牵挂和深沉的爱表演出来。”
     表演a:冬天的深夜,妈妈几次披衣下床,为孩子盖好蹬开的被子。
     表演b:天很晚了,爸爸妈妈焦急地寻找还没回家的孩子。
     表演c:夜深了,妈妈还在灯下赶织孩子的毛衣。
     表演d:由学生自己编创情节表演。
     学生操作:借助简单的道具,按照情节的提示,充分体验、感悟所扮演角色的思想、情感并进行表演(操作进程中伴有轻快悠然的音乐)。
     师:通过表演,同学们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生甲:我心里非常感动,我想世上再没有比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更伟大了。
     生乙:爸爸妈妈为自己的孩子操了很多心,受了很多累,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恩情。
     生丙:我体验到,孩子如同海上的一只小船,父母的疼爱就像扬起的帆。失去了帆的关爱,船儿不能乘风破浪,只能搁浅或倾覆。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不难看出,借助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去探究和识别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感情,洞察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立场、观点和内心感受。
     其二,从亲身实践中获得体验。即主体不经过任何中介而直接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认识客体,获得直接经验或体验。如教学“父母的疼爱”,可让学生了解父母有什么需要,并针对父母的需要设计一项“爱心行动”方案,再落实在行动中。在交流汇报情况时,有个学生说:过去是母亲为我过生日,今年我为母亲过生日。在母亲生日前,我自己动手做了小礼物。在生日那天,我悄悄地把礼物送给她,用甜甜的话语向她祝贺,还为她拍照。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还不住地说:“今年的生日过得最幸福。”通过亲自实践,我体验到正如孩子需要母爱一样,母亲也希望获得孩子的孝心。这是父母最大的精神享受。
     2.从心理性亲历中引发体验
     所谓心理性亲历,是指学生超越时空、虚拟地经历某件事或对自身的经历进行回味,从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这种心理性亲历也可分为两种:
     其一,移情性体验。即通过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去感受别人的需要、处境和追求,由此认知、体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夏天的夜晚,热得透不过气来,小玲刚上床,妈妈给她扇着扇子,送来一阵清凉的风。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小玲”,内心有什么感受、体验?如果你是“妈妈”,又会想到什么?类似这样的移情体验,有利于打开学生通向他人心灵的通道。
     其二,反思性体验。即学生借助联想、记忆等手段,将自身经历中值得珍视的内容提取出来,进行回味、过滤和反思而引发的体验。请看“父母的疼爱”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每个同学都在父母温暖的怀抱中一天天长大,父母对孩子的爱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请说说对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此时课堂响起舒缓的音乐)
      生:有一天半夜,天下着大雨,我突然发高烧。为了给我治病,爸爸顾不得腰疼,把我背着。妈妈宁愿自己淋雨,却为我撑伞打着手电。他们踩着泥水走了5里地,直到把我送到乡卫生院后才松了口气。这件事使我体验到爸爸妈妈把我的身体看得比他们自己的身体还重要;只要为了孩子好,什么苦他们都能忍受(限于篇幅,省略其他同学的倾述)。
     这种反思性体验,有利于改造和重组学生的经验,提升学生主体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学习,是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独特性的一种学习方式。要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最佳效益,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具体要抓好“情境创设”、“启发引导”、“自由表达”、“彼此分享”等4个环节。情境创设,就是教师要尽力提供条件,营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亲历”的机会和体验的平台。启发引导,就是体验不可由教师传授,也不可移植,只能由学生自己通过“亲历”而引发,教师要当好“助产士”的角色。自由倾述,就是教师应提供相应的时空,让学生真情倾述自己的体验。彼此分享,即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这是一笔重要的资源、财富,应当让学生彼此交流分享。
     四 新教材的延展性非固定化特点
     与开放性教学策略
     新教材不是静态、封闭的文化载体,而是具有延展性,为开放地汲纳生活(包括学生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最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留出了空间。针对这一特点,如何用好新教材呢?
      策略4:注重教学的开放性
     新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例如“寻找成长的足迹”③一课一共设计了3个活动:1)搜集。主要是让学生搜集自己小时候用过的东西。2)看看比比。主要是让学生把用过的衣服、鞋、帽子,玩过的玩具与现在穿的衣服、鞋、帽子,正在用的学具、玩具进行比较。3)问问、秤秤、量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访问父母,了解自己出生时的体重、身高,再秤秤、量量现在的体重、身高。显而易见,使用这样的教材,如果按照预先设计的教案,循着静态的、封闭的、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程序和逻辑推演,其教学内容一定是干瘪的,课堂氛围必定是死气沉沉的,教学效果不仅引发不了儿童的快感,而且会贬损和压抑学生的生命活力。相反,开展开放性教学,把课堂活动和家庭生活、课内教学与课外准备、教材的引领与发挥家长的作用融为一体,把学生在调查、访问、搜集、观察、比较和亲自操作中所获得的有关自己成长的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充实整合到教材内容中,让发自学生心灵的体验倾注于教学进程中,课堂才会表现出多姿多彩的亮点,学生才会在自我感悟中进发生命的智慧,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五 新教材教育观点的渗透性
     特点与价值引导策略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呈现的是儿童的生活世界,重在选择贴近儿童现实生活的有意义的内容。这些内容具有整体性和一定的综合性,其中内含和渗透着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策略5:在儿童孕育生活感受的同时,伺机对其进行价值引导
     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道德只是干瘪、抽象的条文,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因此,要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德性建构,一方面需要增长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道德的明灯不会也不可能自动地点亮。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形形色色的影响。这些影响往往是积极与消极、正面与负面、正确与错误的混杂在一起,难免会使儿童产生错觉和误区。尽管生活德育的旗帜反对灌输,但教学“决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容许’的片面相对主义”⑶,学生是成长和发展中的人,要让他们过有道德的生活,教师无疑应伺机进行价值引导。例如“我想要,我能要”①一课设计了5个活动:1)我想要:旨在了解儿童最想要哪些东西,为什么要这些东西。2)角色扮演活动——“星星逛商场”。表演的主要情节是星星在商场吵着要买这买那,而爸爸妈妈并没有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如果让你扮演星星的父母,你能向星星说明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理由吗?3)准备一顿午餐:要求学生以购买食品、准备一顿既经济又合理的午餐为主题,设计一个方案,算一算这顿午餐共需多少钱。4)小建议:主要是让儿童向家长提增收节支的建议。5)小调查:旨在引导学生调查家庭一年中有哪些必要的开支,其中用于自己生活和学习的有多少。从上述设计中不难看出,教材呈现的是儿童的生活世界,并非是抽象的道德说教和僵硬灌输。在教学这课时,既要借助教材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感受,同时又要通过活动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在“我想要”和“角色扮演”活动中,针对形形色色的需要,重在让学生反思哪些是脱离实际的“贪求”,从而渗透不能跟别人随意攀比的价值引导;在“准备一顿午餐”、“小建议”和“小调查”活动中,要渗透“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价值引导,教育学生树立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消费观念和节约资源的意识。在提倡、鼓励合理消费的同时,我们还是应当理直气壮地反对浪费,提倡节约。价值引导的实质,就是要“让儿童现在生活的河流里,引入一股他们未来生活的水流,要把我们藏匿在遥远地方的教育目的的种子移植到生机勃勃的儿童生活的心田”,⑷。
     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从呈现方式看,具有交往性特点;从承载内容看,具有非认知性、意义生成性、内容延展性和教育观点的渗透性等特点。教师要充分地认识、把握并善于针对这些特点优化教学策略,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注 释
     ①鲁洁主编:《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34-35,28-33,58-63,76-80页
     ②鲁洁主编:《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3,13页
     ③鲁洁主编:《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2,8页
     ④鲁洁主编:《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16页
     [参考文献]
      [1]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新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 (9):8.
     [2]宋乃庆,徐仲林,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113.
     [3]鲁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j).人民教育,2002,(增刊):2.
     [4]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m].朱佩荣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