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呢?我结合广东使用过程的经验教训,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确立现代教材观,创造性地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语文课程资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科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使使用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本质上是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同时,积极参加教材建设。
    二、突破综合性学习活动。首先,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会使课堂教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新教材以活动替代以往的简单的语文练习,丰富了能力内容,写作、口语、阅读能力的综合,观察体验、调查访谈、查找资料、分析整理、讨论结论的过程,改善了语文能力的培养方式。其次,提高活动质量。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主题,让参与确定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进度、设计活动评价。共同确立活动的具体安排,每人在活动中都有明确的任务和权利;都要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调控。每个活动都提供不同层次的子活动,给空间、问题、机遇,让大家自主实践、自主创造。第三,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学习资料。如围绕活动主题,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学会对不同文献资料的比较研究。有了结论后,相互讨论,小组交流,培养语文能力。  第四,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第五,结合成果展示和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参与程度、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表现,师生一起作出评价。对研究能力较强的学生,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看法。
    活动中,突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科与学科合作,提倡积极交流、深入探究。特别是面对面的互动;让所有学生能进行沟通,维护相互信任,解决组内冲突;活动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样,实验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有了本质的区别。
    三、让学生从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阅读效益是由阅读量、理解率、记积率(记忆积累率)构成的。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在“问题驱动”下,每个学生都独立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接着是师生交流、讨论、析评。对于学生自选的课文还采用小组分工备课,共同当“小老师”, 跟老师、学生交流。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并上升到爱读善读,读出“真知”的境界。要让学生读得多一点,老师在学生需要时再进行具体的点拔,这有利于学生个性阅读,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与此同时,强化阅读方法的指导,如通过诵读,培养语感,使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不够通顺流畅、语感不太好的学生,能用规范语言作为思维中介,能通顺流畅地表达交流。通过速读,培养思维的灵敏性。读得慢,就读得少,要在大量阅读中求提高。通过熟读,增加积累、深化理解和提高运用能力,达到"不会吟诗也会吟"。
    四、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一是让学生写自己的亲身的直接的体验、感想、感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各种形式的练笔方式记录下来。让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自己的喜怒哀乐成为作文活水。二是转述与周围人交流或通过阅读获得的他人的体验、感受、感悟。三是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五、在实践中突出教师的个性。教材给了老师发挥创造性的机会,我们鼓励教师拓宽视野,放开手脚,不拘泥教材和教参教案,对于自己觉得难的课文大胆地放弃;对于空泛的问题或不够思考题,作出具体的补充;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形成自己的特色。
    六、采取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一是继承优良的传统教学法。如用讲授法,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交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用问答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探索新的教学法。如互动教学,提倡师生、生生、师师之间多边互动,在合作教学中,集思广益,相互切磋,提高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行为,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针对不断出现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创造新的学习方法。如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学生的阅读对象已从单纯抽象化的文字媒介扩展为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超文本阅读的问题。超文本阅读方式具有迥异于传统的新特质。如在超文本电子读物中,知识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性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超文本阅读材料声像同步、图文并茂,使阅读方式近乎“全息”,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超文本阅读方式的出现提高了对材料的检索能力,通过计算机自动检索,可以任意调选相关资料,组成一个特殊的文本供你阅读,因此,需要创造新的教法。
    七、在实践中形成新的评价激励机制。一是挖掘闪光点,培育成就感。在过程性评价中,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如一次有亮点的课堂发言,对某一个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或某一次作业的明显进步,都视为成就给予表彰。二是鼓励独创,答案不唯一。尊重学生的体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尊重、欣赏学生的个性化成果。让学生体验自主发展与成功的喜悦。三是改革评价。多进行诊断评价,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研究考试效果;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建构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