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即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在合作探讨的情况下,准确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独立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2
、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欣赏晏子高超的劝谏艺术和其深厚的内涵。
3
、从不同角度探究文中蕴涵的道理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自读、合作讨论教师点拨相结合。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了解晏子的遭遇,体会古代官僚制度的黑暗,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
2
、以晏子劝谏的技巧为桥梁,引导学生体会蕴涵的中华民族优秀先人的大智慧,激发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学会欣赏晏子高超的劝谏艺术和探究其深厚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理解故事蕴涵的哲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语设计
我们先来看孔子和司马迁的两句评论, “善哉,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 ,晏子之谓也”,“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欣忻慕焉。” 孔子赞誉晏子有折冲樽俎的才能,在酒席间就能制敌取胜;司马迁心甘情愿地说:假如晏子还在,我即使做他的仆人,也是很高兴啊!这位晏子就是齐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晏婴。
大家在初中课文《晏子使楚》里已经见识过他出色的外交才能,
面对强大的楚国,面对楚王的挑衅甚至是凌辱,他不卑不亢、沉着机智,使楚王最终发出了我真是自讨没趣的感慨。
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晏子,见识一下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在国内的精彩表现。
(二) 作者、作品简介
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所撰的《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
《说苑》是刘向散文的代表作,是刘向分类编辑改写先秦至汉初史事和传说,杂以议论,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点为主旨。
(三)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记号。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东阿(ē          召而数之(shǔ          属托不行 zhǔ)
货赂 (lù)            陂池  (bēi)              并曾赋敛 (liǎn)                  
仓库少内(nà)        便事左右  (pián)          乞骸骨    (hái)                   
再拜便辟(bì)        子强复治东阿 (qiǎng )      寡人无复与焉(yǜ)
学生齐读课文
(四)  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自渎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归纳文言字词和句式。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教师巡视,答疑解惑。,并检查自渎情况。
(五)  文章脉络梳理
1
、齐景公为什么会说“东阿者,子之东阿也”?甚至还加上“寡人无复与焉”?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是因为晏子治理得好,齐景公信任他。
2
、齐景公是否一直都这么信任晏子,请找出原文中晏子两次治理的方法、结果、景公的态度、晏子的态度。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一次治理                                   第二次治理
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民无饥者                                饥者过半
    
                                    
将加大诛于子                            迎而贺
    
                                     
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再拜便辟
(六)文章内容主旨的探讨
1
、从这两次治理的对比来看,晏子进谏的目的?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用自己前后的行为对比,向齐景公提出了辨别人才的标准。 
晏子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当然和他的进谏技巧密不可分,晏子进谏技巧的突出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用事实说话。
2
、晏子最终达到目的,除了自己的原因,当然和景公的性格密不可分,你认为景公是位怎样的国君?但景公为什么不能正确评价晏子治理东阿的好坏?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在信息不畅的古代,景公获得有关东阿的信息只能依靠身边的人,他们的话直接影响到景公对晏子的评价。
3
、这就是古代官僚制度的黑暗之处,所以古代正直的人为官往往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一种左右为难的处境,在两种社会阶层间徘徊。如何左右为难?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为官为广大百姓还是让为少数权臣?
4
、教师小结点拨:这种两难的境地让许多正直的人士扼腕叹息,从屈原到陶渊明,从李白到王安石,再到龚自珍,一个个的满腹才华的文人们不得不遗憾而去。这是由于古代人治这样一个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强大的国君帝王们面前,法律是那么的苍白,人民是那么的遥远,所以才会发生一件件让人感叹不已的故事。幸运的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今天已经到了一个法治的社会,晏子的进谏可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因为对官员的考核自有一套客观公正的制度。这,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七)从多角度探究课文表现的道理
    
只要言之有理,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八)课堂小结与拓展
推荐阅读《论语》、《左传》、《史记》等经典古典名著
从《晏子治东阿》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晏子的大智慧,体会到了故事各个人物告诉我们的不同道理,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这就是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微言大义的体现。所以希望大家通过去图书馆或上网等方式,多阅读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